中国辐射卫生  2007, Vol. 16 Issue (1): 88-9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7.01.052

引用本文 

何玲, 孙军, 熊小兵, 文湘闽, 潘亚玲, 刘惠. 四川省核应急医学救援组织体系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1): 88-9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7.01.052.

基金项目

卫生部核应急基金项目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6-09-12
四川省核应急医学救援组织体系调查
何玲 1, 孙军 2, 熊小兵 1, 文湘闽 1, 潘亚玲 1, 刘惠 3     
1.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41;
2.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核应急医学救援组织体系的基本情况。方法 采用发放调查表和现场考察方式, 对负责组织核与放射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四川省卫生厅、21个地市州卫生局和核设施所在县卫生局进行普查, 同时抽取了成都、广安、阿坝州分别代表我省经济发展高、中、低水平各自三个区县卫生局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100%调查对象设有处置核应急在内的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机构, 机构名称不统一。二级综合以上医院共计412所, 重点城市的医院人口比在3.28~10.95(个/百万)。40%有核应急预案, 50%指定了医学救援定点医院, 100%将医学救援防护机构设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省卫生厅成立了核应急专家组。结论 四川核应急医学救援组织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核应急    医学救援    组织体系    

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一个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为加强四川省核与放射事故应急医学响应能力, 完善国家核与放射应急医学响应体系, 我们配合国家卫生部核应急办公室, 针对着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医学救援组织体系, 在全省开展了相关内容的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采用发放调查表和现场考察方式, 对负责组织核与放射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四川省卫生厅、21个地市州卫生局和核设施所在县卫生局进行普查, 同时抽取了成都、广安、阿坝州分别代表我省经济发展高、中、低水平各自三个区县卫生局进行抽样调查。

2 调查内容 2.1 各级卫生局的基本情况

内容包括填表单位, 行政区域, 行政级别, 下辖地市、县(区)数, 二、三级(相当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数, 2003~2004年核应急经费, 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机构、负责人及其行政职务。

2.2 2000年以来核应急医学救援工作开展情况

内容有医学救援定点机构、核应急医学救援预案、核与放射相关知识培训、突发事件应急演习(演练)、公众的核应急宣传教育、核应急经费储备(指用于处理核与放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的专项经费, 不包括核应急体系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其他经费)、核应急专家组建立情况。

3 调查结果

按计划调查了37个各级卫生行政单位, 共回收调查表 37份, 结果如下:

3.1 基本情况 3.1.1 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机构

调查单位均设有处置包括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在内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构和负责人, 其中省卫生厅和10个地市州卫生局设在应急办公室, 6个设在疾控科, 其余分别设在医政科、防保科、法监科、急救中心、防疫保健科; 在15个被抽查的区县卫生局中, 有5个设在防保股, 2个设在疾控股, 2个设在业务股, 3个设在预防保健科股, 其余设在医政股、基妇股。2003~2004年无核应急专项经费。

3.1.2 各地市州的情况(表 1)
表 1 四川省各地区核应急医学救援组织体系基本情况
3.1.3 重要城市人口与医疗机构数的关系(图 1)
图 1 重要城市人口与医疗机构数的关系
3.1.4 我省各地区人口密度, 人口、面积与医疗机构数的变化情况(图 1)
图 2 各地区人口密度、医院人口比、医院面积比变化情况
3.2 2000年以来核应急医学救援工作开展情况(表 2)
表 2 四川省各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核应急医学救援工作开展情况
4 结论

调查对象均设有处置核应急在内的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机构及负责人, 但机构名称不统一, 无核应急专门机构。这意味着我省的应急医学响应组织体系从上到下有一定的规模, 只要加以完善, 可以在核与放射突发事件医学响应中发挥领导作用。

表 1显示我省21个地市州人口密度(十万/千km2)范围在0.1~8.55, 平均值为4.14 ±2.61, 有9个地市州高于平均值, 有12个地市州低于平均值; 二级综合以上医院共计412所, 21个地市州医院人口比(个百/万)范围在1.38~19.15, 平均值为6.27 ±4.88, 有8个地市州高于平均值, 有13个地市州低于平均值; 21个地市州医院密度(个/千km2)范围在0.18~5.97, 平均值为1.75 ±1.27, 有6个地市州高于平均值, 有15个地市州低于平均值。这提示各地二级综合性医院在核与放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响应中所承担的救援人口、救援地域是不同的, 各地在综合性医院建设项目上应因地制宜, 在地区分布、医院数量、规模档次上多多加以考虑, 做到合理分配, 有效利用。

图 1显示了我省重要城市人口与医院数量的关系, 其结果是除乐山外, 其余地市每百万人所拥有的二级综合性医院数量不足10所, 这根本不能满足上述地区所应承担的核与放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响应任务。

图 2显示了人口密度、医院面积比和医院人口比三指标在所调查地区的变化情况。总的趋势是前两个指标的曲线走势在大多数地区数值相近, 而医院人口比的走势自成特色, 其中眉山、内江、南充、资阳、自贡、广安、德阳、遂宁数值低于各自的人口密度。这意味着上述地区二级综合性医院建设在数量上还有待近一步加强。

表 2显示40%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了核应急医学救援预案, 在核应急医学救援定点机构设置上, 100%将放射防护机构设在所在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有11个地市州、3个县确定了定点救护医院, 占40%, 10个地市州、核设施所在的区县和被抽查的6个县都未设立定点医院; 2000年以来全省无核应急储备经费, 核应急培训149人, 诊断治疗培训32人, 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培训9 722人, 6个地市州进行了医学应急演练, 4个地市州进行了公众宣传, 省卫生厅成立了核应急专家组。

5 建议

(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统一应急事件处置机构的名称, 建议采用应急处、应急科或应急组机构名称, 做到名副其实。核设施重点区县, 应设立专门处置核与放射事故应急的机构。

(2)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制定和完善核应急医学救援预案, 指定所属辖区核与放射事故医学救援定点医院, 合理配置医学资源, 加强医院建设。

(3) 各地尤其是核设施重点地区, 应设立核与放射事故应急处置储备金。从经费上保证医学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 加强核应急医学救援队伍人材的培训和建设, 加强公众尤其是核设施重点地区人员放射防护知识的宣传。

(5) 定期开展综合、单项、分组等各种形式的核与放射事故演习。

四川是核工业大省, 核工业的科研、生产占较大比例, 大多数核设施多建于二十世纪60年代, 设备老化, 技术落后, 且多数设置在高山之中的丘陵地带或江流河畔, 部分设施周边人口稠密、交通不便, 应急救援困难。同时我省也是核技术应用大省, 有大量服役和退役的放射源, 有众多的放射工作单位和放射工作人员, 伤及人的放射事故时有发生, 以上情况对我省的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构成了严峻的考验, 一旦发生事故, 能否及时高效组织和调动各种医学资源开展医学救援, 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高度重视, 加快步伐, 全面完善我省核应急医学救援组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