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6, Vol. 15 Issue (4): 512-512  

引用本文 

王继先.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4): 512-512.
[J].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 2006, 15(4): 512-512.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王继先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 天津 300192
1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的定义、概况与分类 1.1 定义

电离辐射作用于生物机体后, 将其能量传递给机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所引起的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和产生的后果, 称为电离辐射生物效应。

1.2 概况

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 第二年就有96例X射线机研制和操作人员手部皮肤烧伤的文献报道。随后有人报道了X射线引起慢性皮肤溃疡并继而诱发皮肤癌症。1911年出现了电离辐射引起的白血病的报道。报道描述这些人员, 徒手操作X射线机, 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天然放射性核素-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由于长期从事镭和其他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 受到了过量电离辐射照射, 双眼几乎失明, 晚年死于恶性贫血。本世纪初, 放射性核素镭被用于夜光表发光涂料, 描绘表盘的女工习惯用唇舌舔细笔尖, 故将镭摄入体内, 十余年后她们中不少人患上贫血和骨肉瘤。在铀矿和一些有色金属矿井下作业的矿工由于吸入较高浓度的氡和氡子体, 其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前苏联Mayak联合企业(核武器用钚分离厂)早期由于技术上的缺陷和放射性废物污染河流等问题, 致使大量工人和居民受到长期的内、外照射, 约有上千人被诊断为慢性放射病。我国早期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也因当时的防护条件差, 受照剂量较高而有慢性放射病和恶性肿瘤发生。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枚原子弹, 除因复合伤、急性放射病死亡者外, 所有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受到严密的医学观察。原爆后2年在这些幸存者中出现白血病, 原爆后第3年白血病发病率开始增高。原爆后第6年, 即1951年, 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白血病发病率达高峰期, 比预期值高11倍。此后, 胃癌、肝癌、肺癌等各种实体瘤的发病率在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中也明显增高。近来Shimizu (1992), Preston, (2003).还发现原子弹爆炸幸存者非肿瘤疾病, 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明显增高, 并与照射剂量线性相关。可见从发现和利用放射性起人们就开始对辐射效应的观察和研究, 并逐步认识到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是多方面的, 对健康的危害是严重的。1955年联合国大会还专门成立了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每年召集世界前沿专家对辐射照射的生物效应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估, 这些研究涉及到分子、亚细胞、细胞、组织器官、整体和群体水平, 并定期向联合国大会提交详细报告。大大地推进了人们对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和健康危害的认识。可以说人们对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了解比对其它有害于健康的化学和物理因素的生物效应的了解更为深刻。为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辐射防护建议书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制订辐射防护基本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指导辐射防护实践和保障人员健康, 促进核能利用和发展, 造福人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分类

根据辐射生物效应性质和程度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将效应分为:变化(Change):指在照射后出现的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它们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无害的; 损伤(Damage)表示有一定程度的有害变化, 如对细胞, 但对整体不一定有害; 伤害(Harm)表示有临床可查的有害效应, 表现于受照本人的称躯体效应, 如白内障、癌症, 表现于受照者后裔的称遗传效应, 如先天愚; 危害(Detrament)这是个复合概念, 包括发生概率、严重程度和出现时间, 是受照者及其后代  (续见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