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6, Vol. 15 Issue (4): 491-492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6.04.069

引用本文 

刘菁华. 90Sr-90Y敷贴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4): 491-492.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6.04.069.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6-08-10
90Sr-90Y敷贴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刘菁华     
上海市儿童医院, 上海 200040
摘要目的 观察90Sr-90Y敷贴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90Sr-90Y敷贴器治疗皮肤血管瘤758例。结果 1个疗程治愈者4.2%, 2个疗程治愈者7%, 3到4个疗程治愈者85%, 其余3.8%经4到5个疗程后明显好转。有效率100%。结论 对婴幼儿皮肤血管瘤90Sr-90Y敷贴治疗具有疗效确切简单易行, 患儿无痛苦, 皮肤无损伤, 不留瘢痕等特点, 可作为治疗皮肤血管瘤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皮肤血管瘤    90Sr敷贴治疗    婴幼儿    

皮肤血管瘤是一种血管增生扩张所形成的良性肿瘤, 起源于中胚叶, 多见于颜面、四肢, 在婴幼儿躯干部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一般在出生时就可见患处有小块淡红色斑, 两到三周后逐渐增大明显。对于生长在暴露部位, 影响美观和功能的, 并且生长迅速的皮肤血管瘤, 临床上一般采取积极治疗。本研究统计了2004~2005年期间运用90Sr-90Y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的患者, 并对疗效进行了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人总数758人, 女性438人, 男性320人。年龄最小58d, 最大6岁。年龄小于1岁占98%。单纯毛细血管瘤646例, 混合型107例, 海绵状5例。发病部位:头面颈部46%, 四肢19.7%, 躯干31.3%, 会阴部3%。病变多为一处, 少数为2~3处。

1.2 治疗方法

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的90Sr-90Y敷贴器。根据患者的年龄, 发病部位, 以及血管瘤的类型, 运用适当的吸收剂量和照射时间治疗。使用时先用铅橡胶皮屏蔽血管瘤周围, 以保护正常皮肤(屏蔽时要将正常皮肤露出0.5cm, 使内侧难以发现的潜在皮损也得到治疗, 以免以后出现边缘型复发), 再将90Sr-90Y敷贴器活性面敷贴于血管瘤处进行照射。使用前检查敷贴器各部件是否已按要求组装妥当, 在其外面包裹塑料薄膜, 以减少β射线对患儿的影响; 拿取敷贴器时应轻拿、轻放, 避免碰撞或掉落地上; 治疗场所勿置金属物, 以免产生电离。如果病变范围大于敷贴器活性面(敷贴器活性面为2cm×2cm), 则采取分区小剂量照射法, 但注意避免漏敷或重叠敷贴。(对于高出皮面5mm混合型或海绵状血管瘤, 除敷贴治疗外加用32P注射治疗。)敷贴治疗时要设法让患儿保持安静, 避免哭闹, 尤其是颜面部的治疗。治疗期间要保持照射部位的干燥, 避免摩擦。每次治疗前要注意密切观察病变局部反映情况, 特别是长在口唇、会阴等黏膜部位的, 应尤为慎重, 根据情况, 随时调整剂量, 以防破损, 糜烂。

1.3 治疗剂量

6岁以下患儿每次为1.6~2Gy, 总剂量为8~10Gy。6岁以上患儿每次为3~4Gy, 总剂量为15~20Gy。每周敷贴一次, 共5次。三个月后复诊, 观察患处情况, 如果没有痊愈, 再行下一个疗程, 大多需三到四个疗程可痊愈。各疗程吸收剂量总和不应超过60Gy。每个治愈患儿半年院复查, 随访。

2 结果

疗效判定:治愈为原患处颜色接近正常皮肤, 或有少许色差, 瘤体消失。明显好转:患处颜色明显变淡, 瘤体缩小2/3。无效:患处颜色无变化。

结果:1个疗程治愈者4.2%, 2个疗程治愈者7%, 3到4个疗程治愈者85%, 其余经4-5个疗程治疗后较原先有明显好转。治疗过程中无瘤体溃破和感染发生, 有效率达100%。

3 讨论 3.1 治疗效果

皮肤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 发病率3%~8%[1]。部分患儿在7岁前可自行消退, 但部分患儿呈持续发展, 可引起畸形并影响生理功能, 给患儿以后生活带来影响, 许多家长要求积极治疗。而婴幼儿时期对β射线敏感, 病损易治愈, 随年龄增长, 对β射线的敏感性下降, 及早治疗可防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2]。从治疗过程和结果来看, 不同类别的血管瘤敷贴治疗的效果不同, 单纯性毛细血管瘤治疗效果最佳, 混合型次之, 海绵状血管瘤效果最差。效果不理想者主要与个体敏感性、血管瘤类型及年龄有关。

3.2 治疗原理

90Sr纯属β-发射体, 半衰期为28.5a。β-粒子的最大能量为0.546MeV, 平均能量为0.2MeV, 在组织内的射程仅为2~3mm。但其子体90Y(半衰期为64.2h), 能放射出能量为2.274MeV的β-粒子, 在组织中的最大射程可达12.9mm。随组织深度的增加, 吸收剂量下降很快。经过1mm组织, 吸收剂量剩余50%~60%, 2mm深度剩余20%~30%, 3mm深度剩余10%~15%, 4mm深度剩余5%, 5mm深度剩余2.5%, 6mm深度剩余1%[1]。因此适用于浅表性疾病的治疗, 对深部正常组织损伤极少。90Sr敷贴器上放射性核素发射的β射线作用于病变组织后会发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效应, 机体会出现诸如生理、生化和组织形态等的改变, 尤其对增生过度的疾病, β射线照射后能减低细胞分裂速度, 延长细胞分裂间期, 达到控制或治愈的目的。皮肤血管瘤组织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比正常组织强, 当病变组织接受电离辐射后, 引起局部血管内皮损伤, 血管通透性改变, 影响血液向组织和细胞供应营养进而导致微血管发生萎缩、闭塞等退行性变, 从而使肿块逐渐缩小而治愈[3]

3.3 注意事项

① 敷贴器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表面放射性, 并严格掌握敷贴时间, 以防辐射过量。②患处有破损或感染时暂不能敷帖治疗。③治疗期间患处禁用肥皂、热水烫洗, 骚抓, 以免出现溃破。④在未闭合囟门处的血管瘤禁止治疗。⑤在头发、眉毛处、男孩的唇周慎用敷帖治疗, 避免照射后引起顽固性脱发、脱毛。如要治疗必须与家长讲明情况。⑥在治疗过程中有湿性皮炎发生水泡样改变, 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嘱病人保持局部卫生, 给以抗感染治疗。创面可按烧伤处理, 但恢复比烧伤慢。⑦病变面积较大, 敷贴器不能一次照射完成者, 可分次敷贴。严格掌握敷贴器移动的位置, 两次照射的临界区不能重叠, 以免重复照射造成皮损。⑧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感冒等症状, 应暂缓治疗。⑨对射线过分敏感的患儿, 正常剂量就可导致过敏发生, 这类病人一经发现应立即终止治疗。

3.4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患儿在首次治疗前, 要向家长作好相关知识的宣教及解释工作, 并讲明90Sr-90Y照射的原理、不良反应及成功率, 取得家长配合。治疗过程中使患儿保持安静, 以保证治疗剂量的准确性。要建立良好的随访制度, 及时了解患者进行敷贴治疗后的反应及效果。如有溃破等症状出现, 立刻来院检查治疗。

3.5 其他治疗方法

目前随着医学美容事业的发展, 血管瘤的治疗也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手术治疗:较适用于比较局限, 而且便于切除后直接缝合的小病变, 但留有手术疤痕。激光治疗:适用于表浅、面积较小, 且生长缓慢或已停止增生的部分血管瘤, 但不能保证不留斑痕和永久性色素改变。微波、冷冻都属于创伤性治疗, 给患儿带来痛苦, 并易溃破、感染。药物注射治疗:如平阳霉素、激素等均有药物引起的付反应[4]90Sr-90Y敷帖治疗血管瘤, 方法简单易行, 无痛苦, 预后不留疤痕, 尤其对于颜面部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与上述各类方法相比, 付反应小, 是适合于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董长宽, 李恭才, 徐全, 等. 肽类生长因子在血管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河南医学研究, 2000, 9(2): 132-133.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00.02.012
[2]
朱继军, 刘茂生, 杨俊梅. β-射线治疗儿童单纯毛细血管瘤疗效观察[J]. 河南职工医学院报, 2001, 13(1).
[3]
马寄晓, 刘秀杰. 实用临床核医学[M]. 第二版,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2.
[4]
黄和平, 胡琼华. 婴幼儿皮肤增殖性血管瘤的治疗进展[J].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2005,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