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6, Vol. 15 Issue (4): 433-433, 43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6.04.025

引用本文 

杨珂, 张兴太, 李福生, 陈英民, 李连波, 于夕荣, 柳怡, 李炜, 张显鹏. 儿童CT扫描体表剂量水平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4): 433-433, 43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6.04.02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6-01-28
儿童CT扫描体表剂量水平与分析
杨珂 1, 张兴太 2, 李福生 3, 陈英民 3, 李连波 1, 于夕荣 1, 柳怡 1, 李炜 1, 张显鹏 1     
1.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14;
2. 齐鲁儿童医院;
3.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摘要目的 测量分析儿童CT扫描的体表剂量, 为儿童CT检查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模体及热释光剂量计进行测量。结果 儿童头部CT扫描其中心体表剂量平均达19.34 mGy, 副鼻窦扫描平均可达43.36 mGy, 腹部扫描骨盆部位体表剂量为0.51~2.81 mGy。结论 在满足临床诊断的前提下, 应尽量降低扫描分析条件, 以减少受照剂量, 使儿童的CT应用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儿童    CT扫描    剂量    防护    

随着CT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 儿童CT检查的频率在不断增加, 美国曾报道儿童CT检查已占到11%[1]。由于儿童期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 由辐射诱发的致死性癌症的终身发病率比成年人大2~3倍[2]及更长的期望寿命, 使得儿童辐射潜在危害增加。美国放射学会明确将儿童病人定为CT扫描的相对禁忌人群, 应予特别关注。为此, 我们测试了儿童CT检查的体表剂量(ESD)并用模体进行了验证, 为儿童CT检查的防护提供依据。

1 剂量测试 1.1 测试仪器

① FJ-377型热释光剂量仪, 北京261厂生产; ②GR200 LiF (Mg.Cu.P)粉末, 中国防化院生产; ③660型CT标准头部(直径为16 cm)及体部模体(直径为32 cm), 美国VICTOREEN公司生产。

1.2 测试方法与步骤 1.2.1 儿童CT检查体表剂量(ESD)测量 1.2.1.1 病例选择

按临床不同扫描部位(如头、胸、腹)及实际临床检查, 随机抽取病例, 再根据不同年龄(0~, 6月~, 3岁~, 6岁~15岁)分组。

1.2.1.2 剂量计之准备

LiF粉末在240 ℃时退火15 min, 自然冷却后, 分装密封于直径为2 mm塑料管内, 编号后放入铅盒待用。

1.2.1.3 测量方法

将热释光剂量计贴于患者体表相应部位(包括头、胸、腹及辐射敏感器官), 同一位置布放3个, 取其算术平均值代表相应部位体表剂量, 按实际临床条件进行扫描(0~, 6月~, 3岁~6岁三个组使用180 mAs, 110 kV; 6岁~15岁组使用260 mAs, 130 kV)。事先将剂量元件编号, 并记录检查的相关信息, 扫描完成后收回, 留待实验室测量。

1.2.2 模体测量 1.2.2.1 扫描条件

在110 kV、130 kV条件下, 依次设置60 mAs、100 mAs、150 mAs、200 mAs及250 mAs对标准头部及体部模体进行单层扫描。

1.2.2.2 测量方法

将标准头部及体部模体分别置于检查床上, 使之位于扫描野中心, 将热释光剂量元件贴于模体中心断层上表面, 并排布放3个, 取其算术平均值代表相应部位体表剂量, 按不同条件组合进行单层扫描。事先将剂量计编号, 并记录检查的相关信息, 扫描完成后收回, 留待实验室测量。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

2 测试结果

所列数据均扣除本底值

2.1 儿童CT扫描体表辐射剂量水平(表 1)
表 1 儿童CT扫描体表剂量水平(mGy)
2.2 体表剂量(ESD)按儿童的年龄进行了分类(表 2)
表 2 不同年龄儿童头颅扫描体表剂量(mGy)分布
2.3 不同直径的模体验证儿童CT扫描体表剂量(mGy)的差异(表 3)
表 3 不同直径体模测量儿童CT扫描体表剂量(mGy)
3 分析与讨论 3.1 儿童CT扫描体表剂量(ESD)

表 1来看, 儿童CT扫描野中心体表剂量较高, 如最常见的头部扫描, 其中心体表剂量平均可达19.34 mGy, 远远高于有关文献报道[3]的儿童普通胸部摄影、胸透检查照射野中心位置的体表剂量(分别为2. 224mGy和1. 542mGy)。尤其是副鼻窦扫描时平均可达43.36 mGy, 此时眼组织暴露在X射线射野内, 必须严格其适应征。另外, 腹部扫描时骨盆部位体表剂量为0.51~2.81 mGy, 此位置包含生殖器官, 应加以适当的屏蔽。尽管由于CT良好的准直性使得扫描野外的剂量迅速降低, 但仍存在一定的剂量水平, 而且考虑到儿童身体尺寸较小, 各扫描部位之间更容易互相重叠、互相影响(图 1可见, 头部扫描时, 随年龄的减小, 同一部位剂量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身体尺寸随之减小的缘故), 因此应该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如屏蔽、限制照射野等。

图 1 儿童CT头部扫描不同年龄组体表剂量分布
3.2 儿童CT扫描体表剂量(ESD)与年龄的关系

表 2可以看出, 对于头部扫描, 照射野中心位置的ESD以6岁~15岁的儿童为最大(24.03mGy), 这主要是由于此时照射条件最大, 而其他三组在扫描野外的剂量则逐渐接近并超过此年龄组的剂量, 此变化趋势图 1中更加直观。主要原因在于进行儿童CT扫描时, 年龄较小的幼儿由于身高较低而使其非受检部位(如性腺)更接近于照射野或更容易互相重叠, 从而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因此, 严格控制照射野, 同时对非受检部位进行适当屏蔽是非常必要的。

3.3 模体验证不同年龄儿童CT扫描体表剂量(mGy)的差异

表 3中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 P值远小于0.05, 结合均数值, 可以认为大模体的体表剂量低于小模体, 这主要是因为CT属于轴向扫描, 直径小的模体对射线的屏蔽作用减弱, 提示在临床儿童CT扫描时, 使用与成人相同的照射条件, 必然造成儿童体表剂量的无谓增加, 应该在满足临床诊断的前提下, 尽量降低条件, 达到儿童CT应用的最优化。

4 小结

国内于上世纪末开展了大规模的CT剂量调查, 但绝大多数仅限于CTDI记录水平和应用状况调查, 广泛应用适合于成人的扫描条件检查儿童, 必然造成更多不必要的辐射剂量。目前已有优化儿童CT扫描参数设置的相关文献报道[4], 但专门针对儿童CT检查进行体表剂量研究尚不多见。

笔者通过测量儿童CT扫描的体表剂量水平, 必将有利于降低儿童CT剂量, 有利于制定儿童CT检查规范及推广, 促进儿童CT检查的合理化应用, 同时表明, 对儿童的防护问题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Mettler.F.A.(2001)CT scanning: patterns of use and dose[J]. J.Radiol.Prot. 20.353-359.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1140709
[2]
ICRP Publication 60, Recommend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P].1990.
[3]
朱建国, 邓大平, 侯金鹏, 等. 儿科放射学中儿童辐射剂量水平与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1999, 8(2): 87.
[4]
ICRP Publication 87, Managing Patient Dose in Computed Tomography[P].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