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6, Vol. 15 Issue (3): 383-38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6.03.087

引用本文 

刘丽. 冠状动脉造影时造影剂过敏反应患者的护理[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3): 383-38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6.03.087.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6-03-15
冠状动脉造影时造影剂过敏反应患者的护理
刘丽     
济南市中心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13

冠脉造影是利用导管对冠状动脉解剖进行的放射影像学检查, 是一项有创性检查, 不可避免的发生各种并发症, 如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栓塞、过敏反应等[1]。过敏反应主要为造影剂反应的约占1 %。通过术前的询问病史, 术前严格规范的过敏试验, 术后的严密观察及时处理和护理可将造影剂过敏反应患者的风险及痛苦降至最低限度。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1年3月至2005年3月行选择性冠脉造影1 600例, 过敏反应11例。年龄32 ~ 82岁。男性4例, 女性7例。其中1例为面部水肿、喉头水肿, 1例为气管痉挛, 余者为皮疹、红斑, 均经及时处理后好转。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① 术前询问过敏史, 尤其对哮喘、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的病人, 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对碘或者含碘类食物如海带、紫菜、海产品等过敏。②将33%复方泛影普胺1 ml取0.1 ml于前臂下1/3内侧皮内注射, 20 min观察结果。阳性:局部红肿、硬结、直径超过1 cm[2]。若阴性, 再将余33 %复方泛影普胺加生理盐水至2 ml静脉缓注, 5 ~ 10 min观察结果。静脉注射观察有否口麻、头晕、心慌、恶心、呕吐、荨麻疹, 同时应观察血压、脉搏、呼吸、面色等[2]。静脉推注前选用头皮针或埋置留置针, 并在静推后常规保持一条静脉通道, 常规在注射盘内准备好地塞米松、副肾素等药物。③若碘过敏试验阳性者, 可用1 ml非离子型显影剂静脉推注, 同时点眼, 并观察有无过敏反应。术前2 h最好禁食, 可饮水或补液。

2.2 术中护理

① 对碘过敏试验阳性者, 穿刺成功后常规予以地塞米松5 mg静推。②术中尽量减少投照体位, 尽量减少造影剂用量。③术中加强观察:观察病人有否干咳、打喷嚏、面色是否潮红, 面部颈部是否有荨麻疹, 询问病人是否有胸闷、气短、憋气、嗓子发痒等, 尤其在注射造影剂30 min内。④维持术中静脉通畅。

2.3 术后护理

① 加强生命体征观察, 注意迟发性反应, 经常询问病人有否过敏症状。11例过敏反应中7例是在术后4~ 72 h出现过敏症状。②加强补液同时鼓励病人多饮水, 促进造影剂排泄。术后可予以500 ~ 2000 ml静脉输入, 尤其对精神紧张、出汗较多、对疼痛不能耐受病人。③术后若出现过敏症状者, 可用激素如地塞米松、抗组织胺药如非那根等, 对出现喉头痉挛者应予以副肾素0.5 ml皮下、肌注或静注。水肿痉挛者可紧急行气管切开。

2.4 心理护理

加强与病人沟通, 无论术前、术中或术后。多与病人交流, 以减轻其心理压力, 尤其对出现过敏症状病人, 及时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 以减少病人不满或由此而引起的纠纷。

3 讨论

冠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直接的依据, 优点是创伤小、直观, 但必须向冠脉内注射造影剂来显示血管影像, 因此造影剂过敏反应不可避免。造影剂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常有皮疹、红斑、疼痒等, 严重者可出现气管痉挛、过敏性休克[3]。尤其应对那些可疑的对含碘造影剂过敏或有对3种以上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应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静脉试验, 并在术前予以抗过敏治疗, 操作时予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避免造影剂过敏反应重要的是术前试验及术中观察。因为严重的过敏反应大多发生在静脉注射造影剂的30 min内, 病人出现喉头水肿、痉挛, 如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生命, 应予重视。另外术后的护理也很重要, 迟缓反应往往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 尤其是荨麻疹。因此应加强观察及沟通, 减少病人的不满意情绪。

参考文献
[1]
kennedy JW. Compication associated with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and angiography[J]. Cathet Cardiovasc Diagn, 1982, 8: 5-11. DOI:10.1002/(ISSN)1097-0304
[2]
甘兰君. 护理学基础[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会: 182.
[3]
Shehadi WH. contrast media adverse reactons:occurrence, re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J]. Radiology, 1982, 143: 11-17. DOI:10.1148/radiology.143.1.706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