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6, Vol. 15 Issue (3): 321-32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6.03.042

引用本文 

曹丽娟, 康智忠, 崔建国, 祝宝钢, 崔国勤, 梁宪军. 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的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3): 321-32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6.03.042.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5-12-20
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的探讨
曹丽娟 , 康智忠 , 崔建国 , 祝宝钢 , 崔国勤 , 梁宪军     
安阳市职业病防治所, 河南 安阳 455000
摘要目的 通过对接触微波辐射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 探讨微波作业环境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择52名接触微波辐射环境的工作人员为接触组, 不接触微波辐射环境的46名其他人员为对照组; (两组人员在年龄、性别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进行职业史调查及健康检查, 并对其主诉症状及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触微波组在头痛、心悸、记忆力减退、多梦、乏力及睡眠障碍等主诉症状指标上出现的人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健康查体指标中血压、心电图、眼晶体及眼底方面异常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接触微波辐射环境的确会对接触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但其影响程度属于可防控范围。
关键词微波辐射    接触人员    健康    

为探讨非电离辐射-微波辐射环境下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 切实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对某市接触微波作业的人员及非接触人员对照组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

1 检查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接触组检查对象为某市微波通信站工作人员, 共计52人, 其中男33人、女19人, 年龄在26~46岁之间。对照组选择本市不接触微波辐射的其他人群, 计46人, 其中男29人、女17人, 年龄在25~45岁之间。接触组与对照组相比, 除接触微波辐射因素外, 其他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依据卫生部2002年第23号令《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的项目进行职业史询问及健康查体。

1.3 检查项目

询问职业史、既往史、及对自觉症状进行询问调查; 开展一般内科检查及神经科检查; 眼科进行眼晶状体裂隙灯及眼底检查; 特殊检查有心电图、胸透、实验室等项检查[1]

2 结果

接触微波作业人员和不接触微波的对照组人员主诉自觉症状及健康检查结果见表 12

表 1 微波接触组及对照组自觉症状项目比较

表 2 微波接触组及对照组健康检查异常率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微波接触组在头痛、心悸、记忆力减退、多梦、乏力及睡眠障碍等主诉症状指标上出现的人次数明显比对照组高。

经统计学分析:微波接触组在健康检查项目血压、心电图、眼晶体及眼底等项中出现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1) 对52名接触微波通信工作人员及不接触微波的46名对照组人员进行职业史调查及健康检查结果上显示:主诉症状中, 接触微波组在头痛、心悸、记忆力减退、多梦、乏力及睡眠障碍等项指标中出现率明显比对照组高; 在健康检查项目中, 血压、心电图、眼晶体及眼底异常率等项, 微波接触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与资料报道一致[2]

(2) 微波接触组与对照组在某些指标上出现差异, 显然与长时间接触较大强度的微波有关, 较大强度的微波可引起机体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 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 以头痛、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为常见, 在植物神经功能方面, 主要反映在心血管系统, 有心悸、心前区疼痛、血压下降等[3]。而在此次检查中接触组均出现了上述症状, 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在接触大强度的微波人员, 如设备检修人员中, 检查中发现多出现晶状体点状或片状混浊, 对其应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

(3) 应切实加强对微波的防护。基本措施有:屏蔽辐射源, 加大辐射源与作业人员的距离, 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等。特别是设备检修人员, 在维修设备时, 必须穿戴防护微波的专用防护衣、帽和防护眼镜。

(4) 对新参加微波作业的工作人员, 必须做上岗前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以尽早发现微波作业的职业禁忌症(如明显的神经系统疾病、白内障、白血病等)。

4 结论

接触微波辐射环境的确对接触人员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但其影响程度属于可防护范围。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第23号令,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S].
[2]
查长盛. 低强度微波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及防治[J]. 职业与健康, 1999, 2.
[3]
刘世杰主编, 工业卫生知识讲座[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0, 16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