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6, Vol. 15 Issue (3): 301-302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6.03.028

引用本文 

熊晓英. 江西省放射治疗、核医学从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3): 301-302.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6.03.02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6-02-06
江西省放射治疗、核医学从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与分析
熊晓英     
江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江西 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 针对江西放射治疗和临床核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不断更新和增加, 业务范围不断拓宽的情况, 了解和掌握该群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 用于指导今后防护工作。方法 依据新的国家标准(GB18871-2002), 总结、分析2002~2004年3a间上述两专业人员的职业受照剂量。结果 (1) 占90.3%的放射治疗和核医学从业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47 mSv, 低于国标[1]规定5a内平均有效剂量限值(20mSv·a-1)的1/10, 说明绝大多数放射从业人员处于安全工作环境之中。(2)核医学从业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放疗0.4mSv; 提示更应注意核医学从业人员的防护。(3)核医学从业人员的手部(指环)当量剂量低于现行国家标准1/10(50mSv·a-1)者占93.7%, 属安全剂量范围, 今后更应关注另占6.3%的人员的防护。结论 比较两专业从业人员所受剂量, 更应注重核医学从业人员的防护, 并加强指环剂量监测和重视手部的防护。
关键词放疗    临床核医学    从业人员    个人剂量    

职业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不仅能反映其防护效果且能动态了解和掌握其工作变化状态。近年来, 随着电离辐射和放射性核素在我省临床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诊疗技术不断发展, 诊疗设备(如加速器、Φ刀、γ刀、SPECT等)不断更新和增加, 业务范围不断拓宽, 该从业人员的工作量也相应增大, 这一群体的职业照射剂量, 也应成为我们防护关注的重点之一。笔者依据新的国家标准[1], 总结、分析了2002~ 2004年3 a间放射治疗和核医学从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以期引起防护学界的重视并对今后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省管医院从事钴—60、后装机、加速器、Φ刀、γ刀治疗的工作人员以及核医学科从事SPECT和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的放射工作人员。

1.2 监测仪器

读出器:北京核仪器厂FJ -427A微机热释光剂量仪; 探测器:LiF(Mg, Cu, P)粉末封装塑料管中; 退火炉:北京核仪器厂FJ -411热释光剂量退火炉。退火温度控制在240 ℃±2 ℃, 退火时间10 min。

1.3 质量控制

TLD系统参加卫生部组织的全国性比对, 历年的刻度比对评定均值在±10%以内。个人剂量监测的准确度优于10%。监测结果记录:对带有质疑的剂量值, 先经调查核实后决定取舍。

1.4 手部指环剂量监测

委托北京蓝道尔个人剂量监测室监测。

1.5 佩戴部位

按GBZ128 -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要求佩戴。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2 ~ 2004年上述从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表 1)
表 1 不同放射专业从业人员个人剂量水平

表 1结果表明:①放疗和核医学从业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47mSv, 低于国标[1]5a内平均有效剂量限值(20mSv·a-1)的1/10。其中, 核医学从业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放疗0. 4mSv。②两专业从业人员年有效剂量 < 2mSv占90.3 %, 表明绝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在安全环境中工作。③不同专业人数分布表明, 放疗从业人员中, 小于5a内平均有效剂量限值1/10 (2mSv·a-1)的约占95 %, 而核医学从业人员只占83%, 表明放疗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相对更安全。④核医学从业人员有1人的年剂量超过国标规定的5a内平均有效剂量限值(20mSv· a-1), 提示更应注意核医学人员的防护。

2.2 不同年份和专业放射从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水平的人数分布(表 2)
表 2 不同年份和专业从业人员个人剂量水平的人数分布

表 2结果表明:2002~ 2004年3a间放疗从业人员受照剂量 < 2mSv·a-1的人数百分比在93.1 %以上, 2004年达到98.1 %, 5mSv·a-1以上的仅个别人员, 说明在防护设施到位、从业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防护制度的情况下, 放疗从业人员是安全的; 核医学从业人员受照剂量 < 2mSv·a-1的人数百分比按年份分别为92.4%、72.5%和81.8 %, 总体呈下降趋势并有回升, 表明核医学从业人员受照剂量>2mSv·a-1的人数在增加。分析原因, 主要与核医学科近年业务范围的拓宽, 工作量增加有关。如131I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开展, 在给核医学从业人员增加工作量的同时也使其接触的活度量明显增大; 又如SPECT的应用增加了许多检查项目, 随之工作量增加使得核医学从业人员的所受剂量增加。调查发现, 某些医院核医学科放射性核素分装、配药和注射主要由护(技)士承担, 这部分人员所受剂量都在2mSv·a-1以上。提示应注意对这些人员的内、外照射的防护。2003年有一例超过国家标准20mSv·a-1, 经查该医院核医学科采用32P治疗海绵状毛细血管瘤, 患者多集中在该室治疗, 系工作量过大所致。

2.3 临床核医学负责配药和注射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

其手部受照剂量最大, 为了解这类操作人员手部剂量, 对其进行了手部(指环)的剂量监测, 结果列于表 3

表 3 不同年份核医学从业人员手部(指环)剂量水平

表 3结果表明, ①在历年监测的总人数中, 低于国家标准年剂量限值1/10(50mSv·a-1)者占到93.7 %, 其中有76人的手部(指环)剂量低于国家标准1/50(10mSv·a-1), 占到80 %, 表明绝大多数操作人员手部剂量在十分安全范围。②在手部剂量大于50mSv·a-1中, 有3人(占3.2%)的手部(指环)剂量大于国家标准3/10(150mSv), 仅有一人(占1.0%)超标(>500mSv)。经调查, 手部剂量超标的原因, 主要为前述32P治疗海绵状毛细血管瘤时, 注射技术要求高, 耗费时间长, 尤其遇上一些年龄小的患者不配合或病变部位靠近眼或一些不便操作位置, 耗时更长, 且工作中为便于操作往往不使用注射器防护套。针对上述情况, 曾建议该院增加相应岗位人员, 采取轮换操作, 以减少接触时间, 降低人员受照剂量。医院按此意见改进后, 从未出现手部剂量超标现象。

3 小结

(1) 占90.3 %的放射治疗和核医学从业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47 mSv, 低于国标[1]规定5a内平均有效剂量限值(20 mSv·a-1)的1/10, 说明绝大多数放射从业人员处于安全工作环境之中。

(2) 核医学从业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放疗; 受照剂量2 mSv·a-1以上的人数百分比呈逐年递增趋势, 提示更应注意核医学从业人员的防护。

(3) 核医学从业人员的手部(指环)剂量低于现行国家标准1/10(50 mSv·a-1)者占93.7%, 属安全剂量范围, 今后更应关注另占5%的人员的防护。

参考文献
[1]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