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5, Vol. 14 Issue (3): 174-17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5.03.007

引用本文 

陈英, 孙偶君, 刘秀林. 硒-75放射源丢失事故受照者细胞遗传学观察与生物剂量估计[J].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14(3): 174-17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5.03.007.
CHEN Ying, SUN Ou-jun, LIU Xiu-lin. Cytogenetic Analysis and Radiation Effect Assessment of Exposed Individuals in a Lost Accident of 75Se Radiation Source[J].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 2005, 14(3): 174-17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5.03.007.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4-11-22
硒-75放射源丢失事故受照者细胞遗传学观察与生物剂量估计
陈英 , 孙偶君 , 刘秀林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北京 100850
摘要目的 对一起工业探伤源丢失事故受照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和辐射损伤评价。方法 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CB微核率检测。结果 38名受检者的染色体双+环平均畸变率明显高于自发畸变率, 其中有2人受到过量照射。结论 本次事故属于过量照射事故。
关键词辐射事故    细胞遗传学    生物剂量    
Cytogenetic Analysis and Radiation Effect Assessment of Exposed Individuals in a Lost Accident of 75Se Radiation Source
CHEN Ying , SUN Ou-jun , LIU Xiu-lin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8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imate radiation injury by cytogenetic analy sis for the exposed individuals in a Lost Accident of 75 Se Radiation Source. Methods Conventional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alysis and Cyt-B micronuclei test. Results The frequencies of dicentrics and rings in 38 subject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pontaneous frequency, in which 2 subjects suffered from overexposure. Conclusion This incident belongs to an overexposed accident.
Key words: Radiation Accident    Cytogenetics    Bio-dosimetry    
1 事故经过

2004年7月12日凌晨3时许, 唐山市某建筑工地技术人员因操作不慎, 将一工业探伤用硒-75放射源失落在施工现场。早8时许, 工人蔺某到现场上班发现金属链状物, 误以为是机器配件, 随拾起送至仓库。沿途先后给其他10余人近距离传阅, 途中还有数十人在不同距离干活。蔺某步行约40 min将放射源送至仓库保管员王某处, 王某随将其用塑料袋装好放置在自己的办公桌抽屉里。从上午9时至下午5时期间, 王某除中午吃饭休息离开仓库大约2 h以外, 其余6 h均在库房内, 大约5h坐在办公桌前(下午感不适趴在桌上睡了3 h)。王某于中午12时出现恶心, 下午5时许开始呕吐, 并于2.5 h内频繁呕吐7~8次, 伴有腹痛、腹泻2次。与此同时, 与王某一墙之隔(0.5 m厚的石膏墙)的孙某在相同工作时间内在隔壁库房工作, 距离源的存放位置大约是24 m, 并于上、下午分别到王某桌旁说话一次, 每次停留时间约5 min左右。孙某未出现恶心呕吐, 偶有阵发性腹痛。事故当日下午5时找到放射源后, 立即将王、孙二人送至当地部队医院, 并于13日下午转至解放军307医院收治。

2 放射源性质与伤员分类

据现场工作人员提供, 75Se为γ探伤源, 俄罗斯出产, 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分装, 大小约20 mm ×50 mm, 由8片组成。2004年6月30日购入, 出厂时放射源活度为3.92×1012 Bq(106Ci), 半衰期120 d, 推算事故当天源强约3.7×1012 Bq(100Ci)。

考虑到受照射的不同情况, 将可能接触放射源的人员分为3类。第1类为受照剂量相对较大者, 包括仓库保管员王某、孙某和拾源者蔺某; 第2类为短时间较近距离接触的10余人; 第3类为较远距离接触的几十人。分别于照后23 h、48 h和5 d分3批采血, 进行染色体畸变与淋巴细胞微核检测, 并对畸变率较高者进行生物剂量估算。

3 标本制备与剂量估算

染色体标本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提前加低浓度秋水仙素的一步法, 37℃培养52 h收获。淋巴细胞微核采用松胞素B(CB)法, 于培养44 h加入6 μg/ml终浓度的CB, 继续培养至72 h收获。

对1类人员分析400个中期分裂细胞, 用本室建立的0~5 Gy染色体双着丝点+环(dic+r)剂量效应方程式Y=0.03498D+0.06949D2估算全身平均受照剂量[1]。其他人员每人至少分析100个细胞, 计算畸变百分率。微核计数1 000个双核淋巴细胞, 结果用千分率表示。

4 结果

对受照者王、孙和蔺某的染色体畸变分析与生物剂量估算结果见表 1, 其余人员的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见表 2

表 1 3例受照者染色体畸变与生物剂量估计

表 2 35例受检者染色体畸变分析

表 1 dic+r估算生物剂量结果, "王"和"蔺"全身平均剂量超过50 mGy, 表明受到过量照射。根据国内多个实验室的结果统计, 染色体dic+r自发畸变率为0.01%~0.03%[2]。其余35例受检者的dic+r畸变率(0.18%)明显高于自发畸变率(大于6倍), 说明该群体中有部分人员受到照射。

受照者"王"和"蔺"的微核检测结果见表 3。其中"王"略高于微核自发率(15‰)[3], "蔺"与微核自发率相近。其余18名受检者(第1批)的微核率均低于10‰, 平均为(5.88±3.69)‰。

表 3 2例受照者淋巴细胞微核
5 讨论

本次事故属于一起意外照射事故。值得庆幸的是, 从受照者生物剂量估算结果来看, 尚未达到急性放射病剂量水平, 属于过量照射范围。但从提供的放射源强度预测, 似应产生更高的染色体畸变损伤。原因主要由放射源75Se的物理特性所决定。75Se属于非金属类同位素, 其射线穿透力远比60Co等γ射线要弱。暂且不考虑当事人提供的源强等物理参数是否准确, 即使是在相同的剂量范围内, 75Se产生的遗传损伤也比60Co γ射线的损伤要轻。

鉴于受照者王某照后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放射病症状, 应考虑局部照射作用。王某坐在办公桌前近5 h, 腹部与放射源接触距离最近, 因此腹部可能受到高于全身剂量的照射。本室遇到的类似情况如1996年吉林"1.5"事故, 受照者宋某的染色体全身剂量估算结果是2.9 Gy, 但局部剂量右腿达到48 Gy, 左手是16 Gy[4]。在较大剂量照射时, 可用多畸变细胞的泊松分布来检验是否符合均匀照射。本例受照者的剂量较小, 尚未出现多畸变细胞, 因此不能进行泊松分布检验, 但从临床表现仍不排除不均匀照射的可能。染色体生物剂量估算结果只能反映全身均匀照射的剂量, 对局部照射剂量估算, 需要借助物理模拟和ESR等方法。

考虑到本次事故的剂量较小, 按ICRP规定, 在低剂量/率条件下, 可用剂量效应曲线的直线部分粗略估算受照剂量。在2002年广州放射性伤害事故中, 我们尝试运用这种方法, 给出了较为准确的累积受照剂量[5]。按本实验室建立的方程式直线部分D=Y/0.03498, 估算本次事故王某剂量为0.64 Gy, 蔺某为0.21 Gy, 仍然属于过量照射范围。照后1周复查王某染色体总畸变率已降至1.5%, dic+r仅1%。目前受照者基本情况良好, 表明生物剂量估算与临床诊断是吻合的。

参考文献
[1]
金璀珍. 放射生物剂量估计[M]. 北京: 军事医学出版社, 2002: 170-171.
[2]
王继先. 放射生物剂量学[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7: 26-27.
[3]
白玉书, 黄绮龙, 关树荣, 等. CB法检测人淋巴细胞微核的自发率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3, 13(4): 243-245.
[4]
金璀珍, 刘秀林, 张泽云. 一例192Ir源辐射事故病人受照生物剂量的估算[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7, 17(1): 34-36.
[5]
陈英, 刘秀林, 杨国山, 等. 放射源断续照射受照者细胞遗传学观察及辐射影响评价[J]. 辐射防护, 2003, 23(5): 308-310. DOI:10.3321/j.issn:1000-8187.2003.0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