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5, Vol. 14 Issue (1): 10-1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5.01.005

引用本文 

李新鸾, 刘伟, 高敏, 邵华, 李洁清, 侯殿俊, 乔健维, 林海群, 商希梅. 石化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14(1): 10-1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5.01.005.
LI Xin-luan, LIU Wei, GAO Min, et al. Med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s of Radioactivity in the Field of Petrochemistry[J].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 2005, 14(1): 10-1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5.01.005.

基金项目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30201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4-04-01
石化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研究
李新鸾 1, 刘伟 2, 高敏 1, 邵华 1, 李洁清 2, 侯殿俊 2, 乔健维 2, 林海群 3, 商希梅 2     
1. 中国石化集团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山东 青岛 266071;
2. 山东省医科院放射所;
3. 山东省肿瘤医院
摘要目的 了解石油化工企业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 为辐射防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石化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和血象、肝功能、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细胞率、免疫功能、内科、眼科及皮肤科检查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年均剂量5.667 mSv·a-1, >50 mSv·a-1 20人次。放射组高血压发病率、心电图异常率、眼晶体混浊率、白细胞低于正常者、CD4/CD8比值异常者、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细胞率高于正常者, 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应加强对放射人员的防护。
关键词石化放射人员    生物效应    剂量    
Med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s of Radioactivity in the Field of Petrochemistry
LI Xin-luan 1, LIU Wei 2, GAO Min 1     
SINOPEC Qinh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condition of the people who work in the petrochmical field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policy-making of control and survey of the radiology disease. Methods To measure the volume of radioactivity individual in the enviroument of the people who work in the field of petrochemistry and consequently to cheek and analysize the changes in physical and biochemitry. Results The annual volume of radioactivity exposure individual is 5.667 mSv·a-1, >50 mSv·a-1 20.Conseqently, this volume can induce many abnormalities in human body.Compare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abnormalities include high blood pressure of abnormal EKG, eye disease, low white blood ceels, the changed rate of CD4/CD8, distortion of DNA and appearances of higher micronucluus. Conclusion Long time exposure to low volume of radiation will cause some of the abnormalities to humanbody.Therefore, the health protection measur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 Biologyeffects    Volume    Petrifaction    

石油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 应用X、γ射线、放射性同位素等射线装置日益广泛, 从业人员的数量也不断增多。这些广泛使用的放射装置, 其能量、辐射剂量、活度大小不一, 工作人员接受的照射剂量也不一样, 为进一步了解石化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 我们于2002年9月~ 2003年1月对石油化工企业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调查和健康查体,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射线组为油田测井、炼油化工及探伤放射工作人员295人, 均为男性, 年龄20 ~ 52岁, 平均32.5岁, 放射工龄1 ~ 32 a, 平均13.5 a。其中A组为从事油田测井放射人员(放射源主要为镅—铍中子源、铯137Cs γ源) 178人; B组为炼油化工放射人员(放射源为料位计、液位计、密度计与核子秤等γ源) 45人; C组为(放射源为X射线探伤装置)放射人员72人。对照组为无射线和毒物接触史、无传染性疾病、身体健康的企业人员150人, 均为男性, 年龄20 ~ 52岁, 平均34.2岁。

1.2 项目与方法 1.2.1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

按《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GB5294 -85)要求进行监测的近5年个人剂量资料。

1.2.2 临床体检

包括内科、皮肤科、眼科、心电图检查。

1.2.3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 用日本东亚公司全自动血球计数分析仪测定。

1.2.4 肝功能测定

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1.2.5 免疫功能检查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测定用APAAP桥联酶标技术, 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测定用单项免疫扩散法。

1.2.6 遗传学指标

染色体畸变率(CA)分析和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MC)观察, 微量全血培养法。染色体在培养前开始加秋水仙素, 37 ℃条件下培养52 ~ 56 h, 常规制片, Gimesa染色, 按WHO规定的技术标准观察, 记录畸变类型[1], 规范化程序[2]操作。每例观察分析200个中期分裂相细胞, 计数畸变细胞数, 以百分率表示。微核测定采用常规培养法, 培养时间72 h, 制片基本同染色体。每例观察2 000个胞浆、胞核完整已转化的淋巴细胞, 记录带微核的细胞数, 以千分率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表 1)
表 1 1998~ 2002年放射工作人员年均当量剂量及频率分布

表 1监测中见, 5 a人均年剂量为5.667 mSv·a-1, 高于50 mSv的占1.36 %。不同类别的放射人员人均年剂量不同, 放射A组(油田测井人员) 5.717 mSv·a-1, 放射B组(炼化料位计等人员) 2.432 mSv·a-1, 放射C组(工业探伤人员) 7.567 mSv·a-1

2.2 临床体征(表 2)
表 2 放射人员组与对照组各项体征异常情况比较

放射人员组血压高者(收缩压>18.67 kPa或舒张压>12 kPa)为12.54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 %(P < 0.05)。心电图异常率(包括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房、室性过早搏动、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左室高电压等放射人员组为27.12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67 %(P < 0.01)。皮肤、指甲异常者主要表现为手部皮肤干燥、粗糙、指纹变浅、甲纵脊、带状色甲、角化过度,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眼晶状体混浊发生率为4. 41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7 %(P < 0.05)。这些损伤主要发生于油田测井及工业探伤放射人员。两组异常情况比较见表 2

2.3 实验室检查(表 3)
表 3 放射人员组与对照组各项实验室指标结果比较
2.3.1 血常规检查

即外周血象检查结果放射人员组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 经U检验,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 0.01),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放射人员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放射人员组白细胞计数有随放射工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各工龄组间经F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见表 4

表 4 不同放射工龄组各项实验室指标结果比较
2.3.2 肝功能

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测定放射人员组SGPT高于正常值者1人, 占0.34 %, HbsAg阳性者15人, 检出率5.08 %, 对照组HbsAg阳性者7人, 检出率4.67 %, χ2检验, 差异无显著性。

2.3.3 免疫功能检查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测定, 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测定。放射人员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均值高于对照组, 经u检验,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 0.01), IgM测定结果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IgA含量有随放射工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但各工龄组间经F检验, 差异无显著性(P >0.05), 见表 4

放射人员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均下降, CD4/CD8比值也随之降低,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 0.01)。但各工龄组间经F检验, 差异无显著性(P >0.05), 见表 4

2.3.4 遗传学指标

染色体畸变率(CA)分析和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MC)观察, 结果见表 567。放射人员组的染色体畸变率(0.28 %)和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3.23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145 %, 0.165 ‰),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 0.01);且不同放射应用专业、不同放射工龄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和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有随工龄增加而明显增高的趋势; 不同放射应用专业的染色体畸变率和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高低依次为工业探伤组、油田测井组和炼化液位计组, 这与各放射应用专业的射线监测剂量高低是一致的。

表 5 两组淋巴细胞微核与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比较表

表 6 不同射线工龄组染色体畸变率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结果比较

表 7 不同放射应用专业染色体畸变率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结果比较
3 讨论

个人剂量监测显示, 油田测井组年人均剂量5.717 mSv·a-1, 工业探伤人员年人均剂量7.567 mSv·a-1, 炼化人员年人均剂量2.432 mSv·a-1, 检测结果与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是一致的。因油田测井组放射工作人员和工业探伤人员使用的源多为中子源, 其源强大于炼化组的放射源, 以及操作方式的差别, 因此受照剂量明显高于炼化行业。生物效应的表现和检测剂量的大小一致。

本研究表明, 石油化工放射人员的生物学效应表现多种, 其临床体征主要为: ①血压高、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增加。②手部皮肤、指甲的异常。③眼晶状体混浊率高于对照组, 这些都属于确定性效应, 说明放射工作人员受到了一定剂量辐射。造成晶状体混浊主要是因辐射作用于眼晶状体上皮细胞, 使其受损伤而发生变性, 变性的上皮细胞移行和堆积使眼晶状体混浊。

放射对血液的影响是长期低剂量受照群体损伤最常见的客观指标, 主要表现为白细胞总数的减少, 研究资料证明, 人体造血系统对放射线最为敏感, 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 出现变化最早的是造血系统, 职业放射损伤是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慢性小剂量长期放射线照射时, 外周血的变化特点是以中性粒细胞下降为主的白细胞总数的减少, 以及红细胞数、血小板数减少, 血红蛋白降低[3]。本次研究的石油化工放射人员基本符合上述变化规律, 且白细胞计数有随放射工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各工龄组间经F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免疫功能检查表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下降, 与国内报道一致[4, 5], 证明有降低细胞免疫的作用。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均值射线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 0.01), 与国内有些报道不同[6, 7], 但与于永红等[5]的电离辐射对职业照射生物效应影响的调查研究结论相一致, 国外也有类似报道[8], 是否说明电离辐射对体液免疫起刺激作用, 尚需进一步研究。淋巴细胞是极为复杂的功能不均一群体, 始终处于静止、激活、分化动态平衡状态, 处于不同生理或病理情况下, 都会影响原有的平衡。各作者观察的指标不同, 如细胞增殖曲线、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等, 各自反映了不同损伤阶段的特征[9]

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放射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细胞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 且不同放射应用专业、不同放射工龄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和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有随工龄增加而明显增高的趋势。由于研究对象所接触射线的种类、剂量、受照部位、工作年限以及防护条件各不相同, 结果很难比较。文献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长期小剂量受照群体的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 至于畸变率与累积剂量的关系, 结论有分歧。电离辐射能直接或间接促使生物大分子发生电离和分解, 化学键断裂或交联, 导致DNA损伤, 染色体畸变增加, 又可诱发微核增加。大量研究证实, 染色体畸变是反应电离辐射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 不仅能察觉电离辐射损伤和评价其损伤程序, 而且已被国际上公认为一种可靠的、灵敏的生物剂量计。微核, 被誉为染色体损伤的快速测定方法, 虽然它不如染色体畸变分析敏感, 但由于此法具有较多的优点, 目前在辐射损伤及辐射细胞遗传学研究中仍得到广泛应用[3]

近年来, 随着放射防护法规和标准的落实, 石油化工企业近90 %的人员受照射剂量在国家限制值1/10以下水平工作, 是较为安全的。但仍有超剂量照射情况, 且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电离辐射损伤。建议企业有关卫生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健康管理, 在改善防护条件的同时,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加强防护知识培训(如制作石化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光盘), 规范个人剂量监测, 定期健康查体, 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Bucton KE.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human chromosome aberration[R]. WHO 1973.
[2]
染色体、微核、血液专题组. 我国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辐射效应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4, 4(5): 36-48.
[3]
孙秀兰, 刘伟, 杨如景.放射医学与防护[M].济南:济南出版社, 2001, 42; 99-111.
[4]
商希梅, 乔建维, 侯殿俊, 等. 150例60Co γ射线工作者辐射效应分析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03, 12(3): 182-184.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3.03.028
[5]
于永红, 高忠贤, 张方清. 电离辐射对职业照射生物效应影响的调查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03, 12(3): 185-186.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3.03.030
[6]
雷红玉. 甘隶省工业X射线探伤工作人员血清免疫球蛋白现状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0, 9(2): 118.
[7]
赵良玉, 王刚垛, 闫永建, 等. 医用诊断X射线对作业者免疫功能影响的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1997, 6(1): 50-51.
[8]
Fujiwara S, Carter RL, Akiyama M, et al. Autoantibodies and immunoglobulins among atomic bomb survivors[J]. Radiat Res, 1994, 137: 89. DOI:10.2307/3578795
[9]
夏寿萱主编.放射生物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1998. 8,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