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4, Vol. 13 Issue (4): 319-31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4.04.063

引用本文 

刘群, 王绍云. CT检查的剂量控制和防护[J]. 中国辐射卫生, 2004, 13(4): 319-31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4.04.06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4-06-15
CT检查的剂量控制和防护
刘群 1, 王绍云 2     
1. 山东省济南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13;
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CT设备自应用于疾病检查以来, 使用越来越广泛, 已成为临床对疾病检查诊断的重要依赖手段, 由于接受CT检查的患者受照剂量较高, 在检查中怎样尽量减少患者的受照剂量是非常重要的。

1 材料与方法

使用东芝AGUILION多层螺旋CT, 34排探测器, 4个输出通道。扫描一圈最快0.5 s, 每扫一圈可出四层图像, 层厚分别为0.5, 1, 2, 4, 8 mm5种。

1.1 控制定位像曝光剂量

CT扫描, 需要在定位像上设定断层扫描范围及螺距和层厚。根据临床申请单要求检查的部位, 首先在交互式选择界面的区域选择窗口, 使用Anatomical Selection (解剖学选择)选择检查部位区域。选定一个区域后, 被选区域的elam plan显示在elam plan选择窗口, 根据要求选定一个elam plan时, 显示屏出现一个扫描操作界面。对检查部位做定位像投照曝光, 定位像必须包括完整的检查部位, 但检查部位以外则不要扫描太多, 可多少留有一定的余地。当检查部位显示完全后, 及时压下停止曝光键结束曝光。

1.2 控制螺旋扫描曝光剂量

在定位像上确定螺旋扫描范围, 即在定位像上确定断层距离。做此定位时, 应在保证包括申请单要求检查器官的整个范围的前提下, 扫描范围不要超出检查部位过多。特别是做薄层扫描, 更应注意。因为根据检查部位来确定螺旋扫描层厚和螺距后, 扫描范围距离加长, 将会使扫描层数增加, 即增加了曝光量。例如:检查双侧股骨头时, 只要将两侧髋臼的上下缘包括在扫描范围以内即可, 但要注意患者体位一定摆放正确, 摆放时使两侧髋臼保证在一条水平线上, 否则会因为位置偏斜, 延长扫描距离, 增加曝光时间。其他部位也必须摆放正确。这样螺旋扫描的层次比其他方法相对要少, 既保证了检查部位完整显示, 又使患者减少照射剂量。

2 结果

使用控制定位像曝光剂量和螺旋扫描一般检查肺部; 腹部的肝脏、肾脏; 大动脉; 骶髂关节以及双髋、四肢和关节等使用连续螺旋扫描的部位, 与未采取该方法时相比, 在做定位像扫描时, 可以减少一小部分曝光剂量, 断层螺旋扫描时, 又可减少一至三圈(或更多)的曝光, 减少的这部分曝光对诊断结果没有任何影响。这样在保证检查部位显示完整的情况下, 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受照剂量, 达到了辐射防护最优化的目的。

3 讨论

由于做CT螺旋扫描检查时, 设计断层扫描条件会遇到三个无法兼顾的矛盾, 即扫描范围、扫描时间、图像质量。特别是图像质量, 受到螺距和层厚的约束, 因为螺距和层厚是决定图像质量优劣的主要因素。因此, 控制扫描范围减少受照剂量, 成为尤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使用非连续螺旋扫描的部位, 像颈椎间盘、腰椎间盘的检查, 做间隔扫描时, 一般设定为一个位置扫描一圈, 显示四层图像。只能控制定位像投照曝光, 在定位像投照曝光时, 要注意观察图像, 一旦检查部位显示完整, 及时压下停止按键停止曝光。对于需要连续螺旋扫描的部位, 在摆正患者体位的前提下, 一是控制定位像投照曝光, 二是控制连续螺旋扫描距离。在能够显示整个检查部位、使用预设螺距和层厚、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 严格控制扫描范围, 缩短扫描曝光时间, 就可减少患者的受照剂量。因为扫描范围每增加一个层厚的距离, 对螺距为1, 扫描层厚无论为最薄的0.5 mm或最厚的8 mm时, 则都增加1圈的曝光。因此控制了扫描范围, 也就控制了扫描时间, 则减少了对患者的受照剂量。定位像投照曝光和连续螺旋扫描范围这两方面如果控制恰当, 不会影响病变部位的全面显示, 而使辐射实践正当化和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得到具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