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4, Vol. 13 Issue (2): 147-14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4.02.046

引用本文 

章志青. 手机辐射与健康[J]. 中国辐射卫生, 2004, 13(2): 147-14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4.02.046.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3-12-22
手机辐射与健康
章志青     
绍兴华力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 绍兴 312072

近20年微波在通信应用方面的发展非常迅猛, 从1978年我国拥有手持式移动电话(手机)开始, 手机作为移动通讯工具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在中国迅速普及, 而且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到2001年3月移动电话用户已突破1亿部, 平均每10人就拥有一部。手机辐射问题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 手机微波辐射

有关手机微波辐射强度的测试报道较多。许勤等[1]测试发现, 不同型号手机在发射状态下, 以天线微波辐射强度最高120 ~ 1 500 μW/cm2, 其次为听筒部101 ~ 670 μW/cm2, 号码盘45 ~ 140 μW/cm2, 话筒部20~ 146 μW/cm2, 距离10 cm处的辐射强度比距离5 cm处的低。李焕英[2]对2个型号5部手机的测试结果与许勤等基本一致, 其平均微波辐射强度分别为623 μ W cm 2(460~ 1 123 μW/cm2)、531 μW/cm2(369 ~ 848 μW/cm2), 以天线部位最高, 分别为1 755 μW/cm2(860 ~ 3 500 μW/cm2)、1 422 μW/cm2(840 ~ 2 500 μW/cm2), 其次为听筒部493 μW/cm2、492μW/cm2, 号码盘(159 μW/cm2、159 μW/cm2), 最低为话筒部(84 μW/cm2、50μW/cm2)。龙云芳等[3]检测6个品牌19个型号的手机, 发射状态下平均微波辐射强度大于对讲状态, 距天线、号码盘、听筒部1 cm处高于5 cm处; 对讲状态下距天线、号码盘、听筒部1 cm处, 平均微波辐射强度 < 38 μW/cm2者有4个品牌6个型号, 占31.6%;在38~ 100μW/cm2之间的有3个品牌7作者单位:绍兴华力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312072作者简介:章志青(1967~), 女, 工程师, 从事化学分析与环境保护工作。个型号, 占36.8%; >100 μW/cm2的有3个品牌6个型号, 占31.6%。唐国汉等[4]调查表明, 不同的品牌手机机背微波辐射强度在无持机时最大是968 μW/cm2, 最小为52μW/cm2, 在手持机时最大是796 μW/cm2, 最小为13 μW/cm2。机背的微波辐射强度在无持机和手持机时大部分手机是降低的, 也有的升高, 但是无论是降低还是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手机初起寻呼时的辐射场强最大, 在无人持机测得最大场强为1 310μW/cm2, 有人持机测得最大场强为1 096 μW/cm2, 一般持续1~ 3 s, 最长为4 s, 也有少于1 s的。当手机寻呼网络接通后, 其辐射场强明显降低, 本次测得通后通话时最大场强为180 μW/cm2一般都是在 < 10 μW/cm2的情况下通话。各种测试结果表明, 手机微波辐射强度超过国家微波辐射卫生标准[5]允许的上限值。

2 手机微波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关于手机辐射对人体有多大的影响, 目前存在不同的意见。有的报告认为, 手机射频发射频率比较小,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很小; 手机生产厂商们更是认为,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但医学专家强调, 手机辐射的危害是肯定有的。

2.1 存在致癌的可能

虽然其射频发射频率较小, 但因其在使用中经常要贴近人的大脑, 在单位面积上的射频功率辐射强度还是比较大的。国外有长期使用手机引起脑部肿瘤的报道[6, 7]。1993年美国妇女苏珊瑞纳患脑癌死亡, 经过超声断层扫描发现, 她的癌肿瘤分布呈现以耳朵为中心的弧形, 正好是使用手机时天线尖端的轨迹。国际知名科学期刊《变异》中的一篇关于手机致癌的研究论文, 更是确立了“手机辐射产生`热休克'蛋白质破坏细胞防御系统引发癌症”的理论, 并首次确立了手机辐射致癌的科学论据。Hardell等[8]经过对比实验研究后确认, 不论使用右耳或左耳接听手机, 得脑癌的几率都可能增加2.5倍。Johansen等[9]研究表明, 使用手机脑神经系统癌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0.81 ~ 1.12倍。研究还发现, 只有模拟NMT系统使用者患脑瘤的危险性增加, 而数字型GSM系统使用的观察时间仍然太短, 目前尚无法定论。英国手机专家小组报告认为, 使用手机不可能引起癌症。所以手机靠近的组织部位患脑瘤的危险性增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2 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据有关研究报道, 暴露于200 μW/cm2剂量的微波可引起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紊乱[10]。曹兆进等[11]调查发现, 手机使用与否出现恶心, 听力减弱有显著性差异; 经多元回归分析, 恶心、胸闷、食欲减退与使用手机年限有关。研究还发现, 手机组人群平均反应时间比非手机组延长, 手机使用年限越长, 正确反应次数越小, 最快、最慢反应时间越长[12]。赵晓琳等[13]调查表明, 移动电话使用组与未使用神经衰弱症状群和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平均总和得分差异无显著性, 与使用年限也无关。在排除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对神经行为影响之后发现仅数字移码一项有意义(P < 0.05);随使用年限增加, 数字移码测验N(P =0.0383)得分下降, 选择反应时中的正确反应次数减少, 提转敏捷度下降; 使用移动电话频率越高的人, 遗漏次数越多。刘伟国等[14, 15]在微波辐射对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研究中发现, 25 μW/cm2组皮层神经细胞LDH(乳酸脱氢酶)活力和细胞死亡率较相应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而50 μW/cm2组辐射12 h及100μW/cm2组辐射8 h后较相应对照组有明显增高, 且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 两组LDH活力和细胞死亡率也逐渐升高; 50 μW/cm2组辐射12 h及100μW/cm2组辐射8 h后较相应的25μW/cm2组有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P < 0.01); 100 μW/cm2组辐射8 h后较相应的50μW/cm2组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P < 0.05);而且也发现, 微波辐射对完整颅骨大鼠的神经细胞凋亡状态未产生明显的影响, 而在去颅骨大鼠中则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Bax、Bcl-2基因与细胞凋亡的发生相关, 完整的颅骨为保护神经细胞免受微波辐射损伤的重要因素。Kjen等[16]研究表明, 每天手机使用时间、使用次数与头痛、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等有关。英国西南部的布里斯托大学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 方法是抽出36名健康的成年人, 让他们暴露在与“手机”类似的辐射之下20 ~ 30 min, 这项实验的结果表明:受试者进行选择的能力全部受到影响。

2.3 对睡眠质量及抑郁的影响

曹兆进等[17]调查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睡眠规律性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观察组在睡眠感觉自我评价、失眠、入睡困难和睡眠过程中会醒来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有移动电话的观察组失眠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 0.05), 其优势比(OR)达3.72, 睡眠中多梦(P < 0.05)与每天使用移动电话手机通话时间有关, 其优势比(OR) 2.35。两组抑郁自我感觉差异无显著性, 抑郁量表积分差异有显著性, 对照组(15.75)高于观察组(13.17);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抑郁量表积分与性别、睡眠规律性、工作压力、意外事故、吸烟与同事关系相关有显著性, 但与手机的相关为负相关, 说明使用移动电话并未造成机体抑郁症状的不良影响。

2.4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葆芳[18]模拟移动电话发射的电信号对大鼠进行辐射, 结果实验组大鼠外周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免疫球蛋白含量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表明电磁辐射损伤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 引起免疫球蛋白含量的降低, 致使免疫功能下降, 并且与辐射时间呈正相关关系。有报道, 瞬间暴露于10~ 10 300 μW/cm2光度计操作人员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染色、染色单体、体型畸变率的明显增高以及免疫球蛋白IgG的升高[19, 20]

2.5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微波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主要是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调节障碍所致, 是通过提高迷走神经紧张性而实现的[21]。Cardont等人在实验中发现, 长期反复受功率为100 μW/cm2以上的微波作用, 人的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功能性改变, 如低血压、心率缓慢、心房和心室传导延时, 心电图波形变化等[22]。Braune等[23]观察到暴露于数字手机信号血管明显变窄导致血压升高现象。虽然血压有正常波动, 但这种增加对高血压患者是有害的, 这种血压增加是高频信号影响交感神经的结果。Santini等[24]研究发现, 手机使用者被暴露在近场区时, 大部电磁辐射被头吸收, 引起脑电图和血压改变。

2.6 对眼睛的影响

人眼的晶状体长期受10~ 80 μW/cm2的微波作用时, 会出现视疲劳、眼不适、眼干等现象。长期使用移动电话也可出现上述症状[25]。王建利等[26]调查发现, 移动电话使用者晶体混浊阳性率(29.4%)高于对照组(11.6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1)。

3 手机微波辐射危害的防护 3.1 提高人们对手机微波辐射危害的认识

尽管上述意见不尽一致, 但手机的辐射对人体有影响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了。虽然有些人使用手机已经几年了, 但也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北京劳动保护研究所的赵玉峰教授的解释是: “这里涉及到许多因素, 比如辐射场强弱大小, 作业环境的温湿度, 每个人的体质差异和电磁波敏感度、性别、年龄的差异等, 仅以个体对电磁波的敏感性度而言, 有的人很敏感, 一接触就有反应; 有的人则无任何不良反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和使用年限的延长, 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会逐渐显现出来。所以通过科学的宣传使持机者认识到它的危害。

3.2 加强生产技术改进, 降低电磁辐射

有研究认为, 手机加上屏蔽套或使用内置天线可明显减少微波对使用者头部辐射等不良影响。也有持反对意见者。但是, 不管手机释放的电磁波能量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 进一步改进制造技术, 以降低手机的电磁辐射应是手机研究和生产部门的努力方向。生产厂家生产一些简便的、高效的不影响通话效果的防护套(罩)。

3.3 采取适当措施, 尽量减少辐射的影响

虽然手机新产品采用了严密的防高频电磁波的措施, 但对手机使用者来说, 能不用尽量不用为好。专家建议, 将手机放在手提袋、背包当中, 相较挂在腰间会比较安全。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 把手机挂在腰间将伤害肝脏和肾脏。《星期日镜报》进行模拟人体测验显示, 对话时手机放在腰上, 不断发出了强力辐射, 肝、肾都充满能量。台湾医学界最近研究指出, 将手机挂在腰间可能损害肝、肾、卵巢。虽然手机电磁波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损害, 但肾脏本身十分敏感。

中国消费者协会有针对性地提出五条“忠告” :一是手机接通最初7 s最好不要马上贴耳接听, 因为此时电磁辐射最大; 二是使用分离耳机和分离话筒, 这样会大大降低头部受到的电磁辐射; 三是最好在信号不好的地方不使用手机, 拉出天线可以改善通话质量, 手机在较低功率水平上时, 电磁辐射强度低; 四是身边如果有其他电话, 就不要使用手机, 减少遭受电磁辐射的几率; 五是通话时, 手机不宜紧贴头脸, 尽量减少通话时间, 如一次通话的确需要较长时间, 不妨分成两三次通话。

参考文献
[1]
许勤, 黄建中, 丁毓凤, 等. 手提式移动电话微波辐射强度结果分析[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1999, 5(4): 391-392.
[2]
李焕英, 张东辉. 手提式移动电话微波辐射强度的调查分析[J]. 职业医学, 1998, 25(6): 22-24.
[3]
龙云芳, 程崇泉, 李昌吉, 等. 移动电话微波辐射强度及屏蔽效果评价[J]. 职业医学与病伤, 1998, 13(4): 228-230.
[4]
唐国汉, 黎世林. 手持式移动电话在时信号不同强度环境下微波辐射的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01, 17(5): 424-425.
[5]
GB10436-89,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S].
[6]
Repacholi MH.Radiofrequency field exposure and cancer: what do the laboratory study suggest?[Z]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997, 105: 1565.
[7]
Rothman KJ, Ostuka K, Ando J, et al. Overall mortality of cellu lar telephone custome[J]. Epidemiology, 1998, 7: 303.
[8]
Hardell L, Nasman A, Pahlson A, et al. Use of cellular telephones and the risk for brian tumors:A case-control study[J]. Int J Oncol, 1999, 15(1): 113-116.
[9]
Johansen C, Boice J, McLaughlin J, et al. Cellular telephones and cancer: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Denmark[J]. J Natl Cancer Inst, 2001, 7(3): 2003-2007.
[10]
潘颜达. 微波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J]. 职业医学, 1992, 19(6): 330.
[11]
曹兆进, 赵晓琳, 陶勇, 等. 移动电话手机对神经衰弱症状影响的调查[J]. 卫生研究, 2000, 29(6): 366-368. DOI:10.3969/j.issn.1000-8020.2000.06.007
[12]
曹兆进, 刘景兰, 李双黎, 等. 移动电话手机对神经行为影响的调查[J]. 卫生研究, 2000, 29(2): 102-103. DOI:10.3969/j.issn.1000-8020.2000.02.015
[13]
赵晓琳, 陶勇, 曹兆进, 等. 移动电话使用者神经行为功能的初步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9, 8(4): 279-281. DOI:10.3760/cma.j.issn.1674-6554.1999.04.015
[14]
刘伟国, 杨小锋, 高峰, 等. 移动电话微波辐射对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研究[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1, 19(3): 184-186. DOI:10.3760/cma.j.issn.1001-9391.2001.03.009
[15]
刘伟国, 杨小锋, 朱永坚, 等. 移动电话微波辐射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状态的影响[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3, 21(1): 46-47.
[16]
Kjen HM, Gunnhild O, Monica S, et al. Comparison of symptoms experienced by users of analogue and digital mobile phones[J]. Sweden:Arbetslivsintitutet, 1998, 1-47.
[17]
曹兆进, 陶勇, 张洪桥, 等. 移动电话手机对睡眠质量及抑郁影响调查[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0, 17(5): 264-267. DOI:10.3969/j.issn.1001-5914.2000.05.003
[18]
王葆芳.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1, 20(1): 13-14. DOI:10.3969/j.issn.1672-7606.2001.01.006
[19]
唐国汉. DW-1+XDY-1型原子荧光光度计微波泄露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J]. 职业医学, 1994(1): 21.
[20]
黄文天. 2450MHz微波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 职业医学, 1990, 17(4): 240.
[21]
张鹤梧. 低强度微波对人体心电图的影响[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95, 13(5): 286.
[22]
Cardont P. Problems of industrial hygiene and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superhigh frequence field[J]. NASA Rep, 1996, 633.
[23]
Braune S, Wrocklage C, Raczek J, et al. Lancet, 1998, 351: 1857-1858.
[24]
Santini R, Seigne M, Bonhomme-faivre L. Danger of cellular telephones and their relay stations[J]. Pathol Biol(Paris), 2000, 48(6): 525-528.
[25]
Rergqvist U.Review of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In: Kuster N, Balzano Q, Lin JC. Mobile Communication Safety[R]. London: Chapman and Hall, 1997: 147-170.
[26]
王建利, 楼苏生. 移动电话对眼的影响及防护[J].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1998, 20(3): 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