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4, Vol. 13 Issue (1): 75-7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4.01.060

引用本文 

姚玉荣, 黄福芹, 黄相斌. 肺癌放射治疗后的X射线摄影表现[J]. 中国辐射卫生, 2004, 13(1): 75-7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4.01.06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3-06-24
肺癌放射治疗后的X射线摄影表现
姚玉荣 , 黄福芹 , 黄相斌     
聊城市中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 可分为姑息性和根治性两种。姑息性是对于病灶局限因解剖部位原因不便手术或患者不愿手术者。姑息性放疗目的在于抑制肿瘤的发展, 延迟肿瘤扩散和缓解症状。

肺癌放射治疗后, 胸部X射线摄影表现征象繁多, 变化多样。本文对在外院放疗后来我院复查的40例病人进行了跟踪随访, 并对胸部X射线摄影表现进行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男24例, 女16例, 年龄40 ~ 74岁, 平均56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鳞状上皮细胞癌16例, 腺癌12例, 小细胞癌5例, 其他7例。按解剖部位分类, 中央型肺癌25例, 周围型15例。放射源为60Co、高能X射线、电子束。用60Co照射的为23例, 60Co +电子束+高能X射线的为5例, 60Co +电子束的为12例。治疗时间30 ~ 60d, 次数最少14次, 最多46次, 平均35次。

2 结果 2.1 肿块影变化

将肺内肿块型癌瘤变化分为4级[1]。①明显缩小:肿块影完全消散或肿块缩小一半以上, 共7例, 占17.5%。中央型5例, 周围型2例。②肿块轻度缩小, 但未超过一半, 共28例, 占70 %。中央型17例, 周围型11例。③无变化:放疗前后肿块变化不明显, 共4例, 占10 %。周围型2例, 中央型2例。④肿块增大:放疗后肿块增大者1例, 占2.5%。为中央型。

2.2 支气管阻塞后三阻征象的变化

包括阻塞性的肺气肿、肺炎和肺不张。肺癌进行放疗能明显改善肺部的三阻征象。肺气肿程度减轻者4例, 占10%;肺炎部分吸收、消散者6例, 占15%;肺不张不同程度复张者8例, 占20%。

2.3 放射性肺损伤

以片状模糊影为主的放射性肺炎改变者10例, 占25 %; 以局限性索条状影为主者12例, 占30%;致密斑块状影为主者14例, 占35%。

2.4 胸部继发性改变

胸部塌陷, 肋间隙变窄者15例, 占37.5%;气管、心脏向病变侧移位者12例, 占30 %; 肺门上提或下移者10例, 占25%;正常肺组织出现代偿性肺气肿者28例, 占70%;局限性胸膜增厚、粘连者6例, 占15 %。

3 讨论

放射线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但放疗的生物效应受细胞群的增值动力学的影响。放疗对小细胞癌效果较好[2], 其次为鳞癌和腺癌。

从本组40例病人观察, 放疗对病变的改变有较明显的作用, 肿块缩小者占87.5%, 支气管阻塞后三阻征象即阻塞性的肺气肿、阻塞性肺炎和阻塞性肺不张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分别为10 %、15%、20 %。因此, 在病人不适宜手术或不愿手术者, 可选用放射治疗, 来减缓病情的发展, 缓解症状。同时放射性肺损伤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出现及严重程度决定于总照射剂量、分割剂量和放射野[3]。引起放射性肺损伤的放射野也随患者的年龄和所治疗疾病的不同而异。本组出现率为90%。放射性肺损伤的组织学表现是非特异性的, 头6个月急性期内, 为肺泡内皮和血管损伤。内皮细胞肿胀、脱落, 形成的细胞碎屑和血浆在放射区的肺泡内堆积, 此时X射线表现为密度增大的云絮状阴影, 边缘模糊, 阴影与照射野一致, 本组10例。继而发生纤维化改变, 并伴肺容积的减少、收缩及局限性胸膜增厚、粘连。肺纤维化按其形态分为3种类型[1] :蜂窝状、索条状、板状。蜂窝状——放射野内出现斑点状阴影, 密度较均匀, 轮廓模糊。肺内原发病灶重叠在蜂窝阴影中, 少数病例可自行痊愈, 大部分继续发展。本组未出现, 也许统计例数较少之故。索条状——局限性条索状影, 密度高, 僵直, 长短不一, 粗细不均, 部分伸出放射野。本组12例。板状——大量纤维条索状影逐渐靠拢, 病变范围缩小, 紧贴纵隔成板块形。或许与受照时间较长有关。本组14例。

放疗在抑制肿瘤的发展, 延迟肿瘤扩散和缓解症状等方面有较为肯定的疗效, 若辅以化疗, 则可提高疗效。因其能引起肺部损伤, 故对全身情况太差、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应禁忌。

参考文献
[1]
张彦船, 夏丽天. 肺癌放射治疗后X线表现[J]. 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1, 7(3): 143-145.
[2]
叶任高. 内科学[M]. 第五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23-124.
[3]
李果珍. 临床CT诊断学[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3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