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4, Vol. 13 Issue (1): 40-4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4.01.027

引用本文 

邵兴, 邵晶, 谢富波, 刘兵. 肾动脉狭窄的介入诊断与治疗[J]. 中国辐射卫生, 2004, 13(1): 40-4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4.01.027.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3-07-28
肾动脉狭窄的介入诊断与治疗
邵兴 1,2,3, 邵晶 1,2,3, 谢富波 1,2,3, 刘兵 1,2,3     
1. 济南市中医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12;
2. 济南市中心医院;
3.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肾性高血压, 约占高血压病人的5%~ 10%。肾动脉狭窄的原因常见为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大动脉炎和肾动脉肌纤维增生症。我们从1998年以来共对11例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了肾动脉腔内成形术(PTRA),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11例, 男6例, 女5例, 年龄21 ~ 61岁。所有病例均经彩超、CT及DSA检查确诊, 首先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 置猪尾导管行腹主动脉-肾动脉血管造影。

1.1 DSA征象

① 肾动脉狭窄或闭塞:大动脉炎及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狭窄多位于肾动脉根部, 距肾动脉开口处及近1 3段, 狭窄多呈偏心性, 而纤维肌肉增生所致狭窄多位于中远段, 多呈向心性狭窄可累及分支。②窄后扩张:常见于重度局限狭窄, 多呈梭形扩张。③动脉瘤形成:可呈梭状或串珠状, 串珠状为肌纤维结构不良的典型表现。④侧枝循环形成:一般起于肾包膜动脉、腰动脉、输尿管动脉等。

1.2 治疗方法

球囊导管和支架放送系统能否通过狭窄或闭塞段是技术成功的关键, 选用优良器材十分重要。肾动脉闭塞者, 先用适形造影导管插至其近端, 然后用超滑导丝旋转推进, ”挤”过闭塞段。球囊大小的选择, 可根据造影片上测量肾动脉狭窄段近端的管径, 来选择扩张球囊的直径, 一般球囊直径应与其相等或稍大1 mm。当需要放置内支架时, 应选择与相应肾动脉直径相等或稍大1 mm的支架, 其长度则应能完全覆盖狭窄段及其两端5 mm。支架释放前的定位十分重要, 一定要确定其位置是否正确后方可释放支架。

2 结果

11例患者除1例因导管及导丝未能通过狭窄段失败外。其余10例均手术成功, 术后DSA造影显示:肾动脉狭窄段血管扩张良好, 其扩张后血管管径与肾动脉狭窄段近端的管径之比均大于等于0.8。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 取得了较好疗效。其近期疗效(出院前)治愈6例, 改善4例。

3 讨论

肾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目前, 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黄金标准。1978年Grunting应用PTRA技术扩张了第一例左肾动脉狭窄获得成功并取得了良好疗效[1]。随着本技术的广泛应用, 其技术成功率已达90 %~ 100 %[2]。PTRA对于肾动脉狭窄的疗效相对稳定且可预防短期再狭窄, 同样对治疗大动脉炎引起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3]。对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 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 安全简便的优点。对于年轻患者, 其病因多为大动脉炎或纤维肌性发育异常, 考虑到长期服降压药的不良影响, 更适合行经皮肾动脉腔内成形术。本法与手术比较有可重复性, 避免全身麻醉, 手术并发症少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它具有创伤小、安全简便和效果好等优点, 对我国最多见的由动脉粥样硬化及大动脉炎引起的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 它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4, 5]。目前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一种首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Martin LG, Casarella WJ, Gaylord GM. Azotemia caused by renal artery stenosis:treatment by percutaneous angioplasty[J]. AJR, 1988, 150: 839-844.
[2]
Tetmeyer CJ, Selby JB,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of angioplasty in fibromuscular disease[J].1991, 83: 155-161.
[3]
金敬琳, 蒋世良. 经皮肾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大动脉炎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远期随访[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 12: 811-813.
[4]
苏国强, 朱耀清, 高崇敬.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DSA表现及临床意义[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0, 9(3): 152-154.
[5]
邢惠莉, 沈卫峰. 冠心病患者的肾动脉狭窄及介入治疗[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2, 11(4): 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