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4, Vol. 13 Issue (1): 19-2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4.01.009

引用本文 

刘德明, 刘怡刚, 李长虹. 四川省CT机配置及使用现状[J]. 中国辐射卫生, 2004, 13(1): 19-2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4.01.009.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3-03-12
四川省CT机配置及使用现状
刘德明 , 刘怡刚 , 李长虹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 通过对CT拥有量与使用情况的调查, 找出CT机配置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相关资料来源于四川省卫生厅汇总和对CT机临床照片的评估结果, 以及对各CT机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四川省CT机区域配置不均, 主要集中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CT机临床照片质量欠佳; 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急待提高。结论 优化CT机的区域配置, 加快二手机的更新, 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以提高CT临床片质量。
关键词CT机    区域配置    使用状况    

自1984年四川省引进第一台头颅CT以来, 我省的CT机拥有量逐年增加, 特别是近5年来, 已从1998年的81台激增至目前的233台。但是, 通过两轮应用性能的检测结果和调查所得的情况来看, 我省CT机存在区域配置不均; 二手机所占比例过高; 操作人员业务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临床照片质量欠佳等现象。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通过现场检测, 掌握了我省现有CT机的生产厂家、机型、生产及安装日期等详细情况。CT机的配置量来源于省卫生厅汇总, 不包括省内部队及武警系统医院的配置数。CT机临床照片质量状况, 来源于四川省大型医用设备管委会专家组按照卫生部的规范[1]要求对各CT机临床照片的评估结果。对CT机的服务人口、范围、操作人员的学历、职称状况、诊断阳性率、日诊断业务量等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此次共发出调查表150份, 收回133份, 有效128份。调查范围覆盖了全省21个市、州; 医院类别包括综合性医院、中医院以及省级、市级、县级、乡镇和企业医院。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川省CT机配置及分布状况(表 1)
表 1 四川省CT机配置及分布情况

表 1显示我省CT机总数为233台, 平均每100万人口拥有量为2.7台, 略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每40万人口配置1台的建议[2]。每100万人口拥有量较多的地区是攀枝花、成都等。配置总数较多的成都、绵阳、德阳、宜宾等都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有的县达到5台。成都市CT机总数达到56台, 每100万人口拥有量为5.3台。甘孜、阿坝、雅安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CT保有量则低得多, 甘孜州、阿坝州无CT的县分别为17个和9个。从配备的新旧结构上看, 我省CT机中二手机占总数的47.6%, 二手机所占比例较大的地区是德阳、宜宾、广元、绵阳等市。CT机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临床诊断设备, 以国外进口为主, 购置资金的筹集或购置后的成本回收压力使医院作出购机决定极其慎重, 从而导致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院选择了装备二手机。

2.2 CT机从业人员职称及文化程度(表 2)
表 2 各级医院CT机从业人员职称和文化程度情况

表 2显示, 在各级医院中, CT台均操作人员数以省级医院最高(9.2人/台), 市级医院次之, 最低为县级医院, 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人/台。这与各级医院CT机的台均日诊断业务量密切相关。在学历层次上, 省级医院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达到40.2%, 而县级医院仅为18.0 %,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各级医院中, 大中专学历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说明全省CT机操作人员整体素质仍须提高。在专业结构方面, 各级医院都以放射、影像及医疗(医技)为主, 各级医院中其比例相差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 在“其他专业”一项中, 各级医院人员比例虽然相当, 但却有本质的区别, 在省级医院中, 该类人员多为物理、维修等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设备的维修及日常的养护, 而市县级医院中, 该类人员却以高中或高职医技人员为主, 从事扫描操作及临床诊断。从职称结构上可以看出, 省级医院高级职称人员比例最高(29.3%), 市县级医院人员中以中、初级职称为主, 说明其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2.3 各级医院CT机的使用状况

表 3显示, CT临床照片总体合格率为82.8 %, 县级医院仅为77.9%。临床片不合格的原因除机器硬件外主要是扫描条件不当、调窗技术差、暗室技术差、照相技术不规范等。从台均日诊断业务量看, 全省总体水平为9.6人次, 省级医院平均每天只有22.5人次, 县级医院每天仅为6.4人次, 绝大部分CT机日诊断业务量处于不饱和状态。全省台均年诊断收入为129.2万元, 每人次检查费用达364.2元(含部分患者增强扫描所用的药费)。CT检查阳性率省级医院为74.5 %, 市、县级医院接近总体水平, 但据现场了解到的情况看, 该指标存在一定的高估。

表 3 各级医院CT机使用状况
3 讨论 3.1 加强配置调控, 实行“三证”管理, 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CT机的管理, 必须严格按照卫生部第43号令: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 实行“三证”管理, 即大型医用设备的运行必须拥有《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大型医用设备应用许可证》、《大型医用设备工作人员上岗证》, 从而使CT机的配置、性能、操作人员资质三方面都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减少卫生资源浪费, 达到合理利用的目的。我省CT机的拥有量已经达到饱和, 且与其他省市相比二手机所占比例太大[3, 4], 一部分是早期安装的, 另一部分是从省内上一级医院淘汰下来的, 应该加强此类CT机的应用性能的监管。同时, 区域配置不均, 应该兼顾少数民族及边远地区的CT资源配置, 特别是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地, 这些地区人口少、面积大、各县间隔距离远, CT机的配置对相关疾患(特别是外伤)的诊断及救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2 提高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业务技术的培训

在市县一级医院中, 大中专及以下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非影像、医疗、医技及工程人员占到近1/6。有的非专业人员到上级医院或有同型号CT机的医院进修了不到3个月就回到医院独立承担CT操作及诊断业务, 造成临床CT片质量欠佳, 甚至被评为“丙”级片, 既没有达到诊断的目的又贻误了患者的病情。因此, 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势在必行。

3.3 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是否有必要作CT扫描诊断, 应切实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 该做的就做, 提高CT检查的阳性率, 不能一味地只顾收回购机成本, 追求经济效益。有的医院至今仍然以直接或变相支付开单费的方式来鼓励临床医生开检查单, 以增加检查收入。特别是公司投放或股份合作形式的CT机, 公司总会追求投资的最大经济效益, 从而忽略对社会效益的兼顾, 这些都是不足取的。

参考文献
[1]
全国大型医用设备应用技术评审委员会.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应用质量检测与评审规范[S].1998.
[2]
石磊, 张恒, 崔勇, 等.CT机的合理应用[Z].全国大型医用设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0: 147.
[3]
林春培, 翁振乾, 黄海潮, 等. 福建省CT机基本状况与放射防护管理对策[J]. 中国辐射卫生, 2001, 10(4): 202-203.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1.04.005
[4]
谢华, 李发新, 陈克玲. 湖北省CT机临床照片评估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1, 10(4): 236.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1.0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