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3, Vol. 12 Issue (4): 201-202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3.04.005

引用本文 

邢月明, 赵新萍, 宋翔, 吴伟, 黄柏. 伽玛刀合并钴-60治疗垂体瘤的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03, 12(4): 201-202.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3.04.005.
XING Yue-ming, ZHAO Xin-ping, SONG Xiang, et al. Research about Combination of Gamma Knife and Cobait-60 Radiation Therapy to Treat Hypophysoma[J].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 2003, 12(4): 201-202.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3.04.005.

基金项目

山西省科学资助项目(99309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3-04-28
伽玛刀合并钴-60治疗垂体瘤的研究
邢月明 , 赵新萍 , 宋翔 , 吴伟 , 黄柏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目的 探讨伽玛刀合并钴-60治疗垂体瘤的疗效。方法 对80例入选的垂体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伽玛刀和伽玛刀合并钻-60治组。结果 伽玛刀合并钴-60治疗组的疗效好于单纯伽玛刀治疗组。结论 对垂体瘤患者用伽玛刀进行治疗后剂量不足者应在伽玛刀治疗后补充放疗, 以增加垂体瘤局部的剂量, 提高疗效。
关键词伽玛刀    放射疗法    垂体瘤    
Research about Combination of Gamma Knife and Cobait-60 Radiation Therapy to Treat Hypophysoma
XING Yue-ming , ZHAO Xin-ping , SONG Xiang , et al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 Colopy, The secon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To probe for the therapeutic eflectiveness of combination of Gamma Knife and cobait-60 radiotherapy. Methods 80 Hypophysoma patients who have been randomly grouped into two groups.Combination of Gamma Knife and cobait-60 radiotherapy group and single Gamma knife group. 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combination of Gamma Knife and cobait-60 radiation therap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Gamma Knife group. Conclusion the hospital that treat Hypophysoma with single Gamma Knife should add cobait-60 radiotherapy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local Hypophysoma dose.
Key words: Gamma Knife    Radiotherapy    Hypophysoma    

垂体瘤是颅内较常见的良性肿瘤, 在颅内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1], 其主要危害是内分泌代谢紊乱引发的临床症状和/或肿物对周围组织压迫所造成损害。以往垂体瘤的治疗多为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立体适形放射技术的发展, 用伽玛刀治疗垂体瘤的患者越来越多。但用伽玛刀治疗垂体瘤由于头架的原因不能重复进行, 而且, 又由于视神经的耐受量较低, 因此距视神经太近的垂体瘤在做伽玛刀时给予的剂量将受到限制。怎样才能做到既使垂体瘤的照射剂量提髙, 而又不损伤视神经。从1997年10月至2002年6月, 我们做了伽玛刀合并钻-60治疗垂体瘤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1997年10月至2002年6月我们共收治垂体瘤患者216例, 其中对80例瘤体大小在1-3 cm并贴近视神经的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 单纯伽玛刀治疗组40例(简称单纯组), 伽玛刀合并钴-60治疗组40例(简称合并组)。单纯组:男18例、女22例, 年龄11~52岁, 中位年龄34岁。合并组:男17例、女23例, 年龄14~49岁, 中位年龄36岁。80例垂体瘤功能分类见表 1

表 1 80例垂体腺瘤功能分类表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采用深圳OUR-RGS/A型旋转式伽玛刀治疗系统治疗, 采用美国Diasonlc超导0.35T全身磁共振扫描系统定位。根据肿瘤类型、体积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视神经通路接受剂量在8 Gy以下。瘤体边缘剂量8~9 Gy等剂量曲线40%-60%, 垂体瘤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曲线和DVH图, 见图 13。治疗后观察2~3d, 根据病情静滴20%甘露醇250 ml +地塞米松10 mg, 1~3 d。患者在伽玛刀治疗后3 d即开始进行普通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以患者外眦与外耳道连接的中后1/3上1.5 cm为照射野中心, 设两顆侧野和一前额野均为4x4 cm, 用加拿大产钴疗机照射肿瘤剂量为200 cGy/次、5次/周、共15次。除以上两组患者外另有18位患者于第一次伽玛刀治疗后的1~2月内做了第二次伽玛刀治疗, 方法和剂量同前一次治疗。

图 1 垂体瘤及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曲线

图 2 瘤体边缘为55%等剂量曲线

图 3 垂体瘤DVH图
2 结果

所有病例在治疗后3~6个月复査。

伽玛刀治疗垂体瘤的目的:①控制肿瘤的生长; ②控制激素的过度分泌; ③保护视神经和垂体的正常功能[2]。主要观察的内容为:治疗前后三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影像学改变以及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

三组有头痛症状的病例都得到缓解或消失。合并组有两例直径3 cm的垂体瘤在治疗后分别于1和2个月时出现垂体内出血后手术治愈, 并未再复发。其余视力或/和视野障碍者复査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从影像学改变来看, 单次伽玛刀组中有65%(26/40)肿瘤较前缩小, 合并组中有80%(32/40)缩小。内分泌激素改变情况见表 2

表 2 垂体瘤治疗前后内分泌检查结果

三组因生长激素增髙造成的肢端肥大者, 尽管激素水平下降, 但体征只有轻度缓解而无一例恢复到正常。治疗前激素水平越髙治疗后降低的幅度也越大。全部患者治疗后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垂体瘤的治疗较为复杂, 外科治疗是主要手段, 早年主要用经额开颅肿瘤切除术。近20年开展经鼻-蝶手术, 并发症少, 危险性小, 特别是对微腺瘤有良好的效果[3]。随者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 垂体瘤的手术在安全性、彻底性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由于肿瘤与正常垂体的组织界限不甚清楚, 周围又有神经血管及颅底骨性结构的遮挡, 形成术野中的盲区, 影响了手术全切除率。垂体腺瘤手术切除效果良好率在60%~90%, 但复发率较髙, 国内外资料报道在7%~35%, 单纯切除者复发率可达50%[4]

相对传统手术而言, 伽玛刀具有微创、无出血、风险小等优点, 垂体瘤又具有位置固定, 易于诊断和识别, 对射线敏感且不易发生放射性水肿反应等特点, 适合伽玛刀放疗, 其优越性也逐渐被神经外科医师认可, 越来越多的垂体瘤患者接受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所有患者无一例死亡, 而且均有较满意的疗效。垂体的大腺瘤和微腺瘤是以1 cm为界的。有关大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有学者[5, 6]提出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应距视交叉不少于5~7 mm。否则或是垂体瘤的照射剂量不足, 影响疗效, 或是损伤视交叉。伽玛刀的治疗中视交叉照射剂量不宜超过8 Gy。而垂体瘤的周边剂量却要达到12 Gy才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 但抑制内分泌亢进所需剂量远比控制肿瘤生长要大的多, 功能性微腺瘤和小体积肿瘤周边剂量需20 Gy以上, 较大体积的功能性腺瘤治疗剂量更要高一些, 一次单纯伽玛刀治疗往往难于达到控制内分泌亢进所需剂量。正常垂体对射线具有相当的耐受性, 导致正常垂体细胞坏死的剂量在160 Gy以上[7]。正常脑组织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可以是急性的, 发生于施照后几天或数周以内; 也可以是晚期的, 发生在数月或几年之后[8]。正常脑组织需要较大的放射剂量(如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才能产生早期的放射性坏死, 放射性损伤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坏死灶出现之前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临床称亚急性期)[9]。本研究的98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脑组织坏死, 也未出现明显的放疗反应, 考虑与总的放疗剂量不大, 和时间不长均有关系, 结果表明:两次伽玛刀疗效最好, 但由于伽玛刀不能重复治疗, 需要重新安装头架给患者增加痛苦, 又要重新定位加重经济负担, 同时二次做伽玛刀更增加经济负担, 在临床实践中, 许多患者承受不起, 相比之下, 一次伽玛刀治疗合并30 Gy/15次/3W钴-60放疗, 较为合适。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 神经外科学[M].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488-489.
[2]
刘承勇, 杨开军, 漆松涛, 等. X-刀治疗垂体瘤的方法及疗效评价[J]. 功能性和立体定科杂志, 1997, 19(3): 24.
[3]
苗延浚.垂体前叶肿瘤[A].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C].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 750.
[4]
王忠诚. 神经外科学[M]. 第2版.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506-520.
[5]
陈炳桓.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学[M]. 第1版.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4: 72-106.
[6]
Ganz JC. Gamma knife treatment of Pituitauy adenomas[J]. Stereotact Funct Neurosuig, 1995, 63-64.
[7]
马廉亭. 微侵袭神经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 307-309.
[8]
Kondziolka D, Lunsford LD, Classen D, et al. Radiobiology radii-osuigeiy:the normal rat brain model[J]. Neuroeuigery, 1992, 31(2): 271-279. DOI:10.1227/00006123-199208000-00012
[9]
Van der kogel AJ. Badiation-in duoed damage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An interpretation of toilet cell response[J]. Sr. J. Cancer, 1986, 53(suppl): 2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