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3, Vol. 12 Issue (2): 75-7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3.02.007

引用本文 

阎玉奎, 邓纪琴, 张文宇. 放射源安全管理现状与建议[J]. 中国辐射卫生, 2003, 12(2): 75-7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3.02.007.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2-12-19
修回日期:2003-02-17
放射源安全管理现状与建议
阎玉奎 , 邓纪琴 , 张文宇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6
摘要目的 探索我国放射源运营的安全管理。方法 改进现行的放射源多重审管体系; 实行闭环管理模式; 倡导安全文化,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途径。结果 使现行的放射源管理与运营的现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结论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实现放射源的全寿期管理, 防止放射源事故的发生, 实现放射源运营的安全。
关键词放射源    安全    管理    

放射源应用的安全愈来愈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为改善我国目前放射源的运营状况, 从现行的放射源审管体系, 放射源管理模式及安全文化理念建设等方面探讨改进放射源管理途径, 对提高防范措施, 减少放射源事故的发生具有现实的意义。

1 改革现行的放射源审管体系 1.1 现行审管体系存在的主要症结

管理体制不协调, 多头管理, 政出多门, 部门之间重复, 职能互相交叉, 职责不清, 遇到责任相互推委。卫生、公安部门负责放射源的发证、登记及运营执法监督, 环保部门负责报废源的收贮。该管理体制必然会造成放射源的运营管理与废源收贮难于衔接, 有碍于放射源的安全。1992年发生在山西省忻州造成三人死亡的重大辐射事故, 业主的档案不清, 固然有其自己的责任, 但审管执法部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审管部门对各个环节履行职责不到位、审管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执法上不能相互协调, 管理上的脱节也是导致此起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仅是忻州事故, 我国发生放射源失控事故率较高, 与现行的审管体制不协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多重审管引发的负面效应。部门之间重复执法, 审管与运营混为一体, 尤其是执法部门既有行使执法的管理权限, 同时又兼有创收的活动, 审管执法与经济效益挂钩, 这种体制引发执法混乱, 不能为业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使运营单位负重不堪, 对放射源的安全运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效应。

1.2 对改进审管体系的建议

(1) 借鉴国际上管理模式, 结合国情, 实施由一个审管机构牵头。由一个审管机构牵头的运行管理体制才会具有真正责任感, 使放射源在各个环节得到行之有效的执法监督, 以确保放射源始终受到管理者和合格申请人严密有效的控制。

(2) 彻底将审管与放射源的运营分开, 审管功能必须有效地独立于其他功能。

(3) 将监督执法与收费彻底分开。执法收费与执法单位或个人经济效益不进行任何挂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执法的公正。为业主的运营建立一个良好的监督执法环境。

2 实行闭环管理模式是杜绝放射源失控事故的有效管理途径 2.1 现行管理模式主要缺陷

(1) 放射源的来源难于把关, 放射源来源渠道广, 审管部门对国内厂家生产、进口源或进口的设备仪器仪表携带辐射源不能有效控制, 有漏网情况, 纵管不到边, 横管不到底。

(2) 由于双重审管, 难于在源的报废前后进行恰当的工作衔接。使不拟再按其初始目的使用的源可能会处于失控状态。报废源的管理是放射源管理中极其薄弱的环节。

(3) 放射源制造商不承担回收报废源义务, 导致了大量的报废源滞留在运营单位, 是放射源事故的最大隐患。

(4) 没有最终的废源处置场。长期暂存的大量废源得不到终态处置, 不仅存在着严重安全隐患, 也不符合放射源危险品物流学的规律。

2.2 改进放射源管理的建议

鉴于上述放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确保放射源的使用安全, 实行闭环管理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简要技术路线框架如下图:

图 1 放射源管理技术路线框架

实现该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2.2.1 放射源的管理需从源头抓起

放射源制造商、带有放射源设备及仪器制造商、进口源与设备均须向审管部门登记备案。审管部门在掌握源项流入社会的情况, 向业主进行登记发证, 运营过程的执法监督, 确保所有放射源的运行始终受到合格申请人的严密有效控制, 做到不漏网管理。

2.2.2 实行放射源的分类管理

对于IAEA《辐射源分类》中的1、2类源实行强制返回制造商或送城市暂存库存贮。3类源的管理宽于1、2类的管理, 如火灾报警仪等用源可视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回收制度。

1类源的管理。从我国放射源运营现状看, 1类源即:工业辐照装置源、医用远距离治疗机源等高活度源, 虽然该类占有量少, 但由于用源装置结构的特殊要求和具有较大的风险, 放射源供货商基本上能做到现场回收报废源, 运营状况相对较好。这类源安全的重点主要是加强运营场所、安全硬件设施的完好、人员的培训等方面管理。

2类源的管理。真正出问题, 发生失控事故率较高的是2类源, 即:粒位计、核子秤、核子密度仪、工业探伤、地勘测量以及工业自控用源。这一类源来路渠道较多, 不仅国内有较多的厂商, 而且进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有相当广泛的用户, 大约占到了国内放射源用量个数的90 %。况且, 制造商又不承担回收放射源的义务, 这就使大量闲置源和报废源仍滞留在运营单位, 再加之监管脱节与运营单位对报废源管理松懈, 大多放射源的丢失就发生在这个环节。因而, 放射源安全管理的重点是2类源, 确保这类源安全的关键是实施闭环管理。强制放射源或带有源设备的生产厂商回收其销售出去的报废源, 要求制造商建立销售与回收物料衡算, 这样更有利于追踪管理。使源归其主, 消除运营单位保管废源隐患。对于进口源以及其他难于返回制造商的业主, 一律送交城市废物库暂存。

2.2.3 建立废源处置场

从我国目前放射源拥有量和发展前景, 迫切需要建立废源终态处置场。使所有的暂存废源及时送往处置场, 实现全寿期管理。同时建立处置厂也是目前反恐怖形势的迫切要求。

2.2.4 实行放射源的闭环管理

应在独立审管部门牵头下, 建立一套放射源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报废或退役、终态处置的行政管理制度与技术法规。在规范的制度与法规下制约所有源的实践, 才能使安全得以保障。

3 倡导安全文化

提高防范意识放射源是危险物品, 具有潜在危害, 所以放射源的使用过程对安全有特殊的要求, 需要决策层、管理层、从业人员整体树立安全文化的理念。

所有发生的事故, 除了人们往往称之为不可抗拒的原因之外, 在某种程度上都来源于人的错误。如发生的工业辐照源事故通病是①管理缺陷; ②操作人员违章; ③硬件设计存在有不完善。安全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别在于特别强调人的因素, 更是因为许多个人承担着安全责任。所以倡导安全文化, 正确处理人的行为、态度与安全关系, 提高单位与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安全使用放射源非常重要因素。调动员工关注安全问题的积极性, 带着对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负责的态度, 完成本职工作和识别工作区域内潜在的安全问题或确定改进措施。让良好的安全文化根植于单位各级部门每个人的思想和运行中, 构成对技术故障、人因问题和组织缺陷的高质量的纵深防御。从而达到提高防范意识, 确保放射源寿期内的安全。

4 结束语

总之, 该技术的应用对安全有特殊的要求,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改革我国现行的放射源多重审管体系; 采用闭环管理模式, 使放射源从摇篮到坟墓始终得到有效控制; 树立安全文化的新理念, 共同创造安全文化的氛围。通过以上措施达到放射源运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B. G. Pettersson. Nature and Magnitude of the problem of spent radiation sources[R].IAEA TECDOC-620, Vienna, September 1991.
[2]
Abel J, Gonzalez. Strengthening Radiaion Safety and Securityl [R].IAEA Bulletin, 1999.
[3]
胡遵素.关于加强放射源安全于保安管理的建议[A].全国放射源安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