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3, Vol. 12 Issue (1): 17-17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3.01.013

引用本文 

杨迎晓, 李全太, 孙作忠, 贾喜铭, 陈跃. 介入放射学的防护特点和要求[J]. 中国辐射卫生, 2003, 12(1): 17-17.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3.01.01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2-05-29
介入放射学的防护特点和要求
杨迎晓 , 李全太 , 孙作忠 , 贾喜铭 , 陈跃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山东 济南 250062
摘要目的 为了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根据总结出的介入放射学的防护特点。结果 对介入放护产品的设计提出基本要求。结论 必须按照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选择防护用品。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    辐射防护    受照剂量    

目前, 关于介入放射学剂量场分布, 工作人员和患者受照剂量以及健康危害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1~3]。工厂技术人员、放射卫生防护管理人员以及放射工作人员都在致力于介入防护产品的研究[4, 5]。为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促进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总结介入放射学的防护特点, 针对介入放射学发展中存在的防护问题, 提出以下防护技术要求。

1 介入放射学的防护特点 1.1 床边近距离操作

介入放射技术操作, 医生与X射线球管之间的距离近, 一般小于80 cm, 有时直接暴露于X射线下工作。而常规的X射线透视和拍片现在大多采用隔室操作, 胃肠检查采用遥控摇篮的形式。因此, 工作人员远离X射线主线束。

1.2 操作时间长

每次介入放射操作手术曝光时间较长, 一般为20~30 min, 最短要5 min, 长者达几小时。而普通X射线检查大多在几秒钟至几分钟内完成。

1.3 受照剂量大

由于介入放射技术的应用比常规X射线诊断检查复杂, 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受照剂量较大。据报道[6], 在无防护的条件下, 平均每个人躯干部位接受的年有效剂量为49.1 mSv, 当年工作量超过了1 000例时, 可达66.6 mSv。与常规X射线诊断检查比较, 接受介入放射学诊疗的患者受照剂量比前者高几倍, 甚至几十倍。患者入射皮肤处体表剂量可达120~1 400 mGy, 有效剂量为1.9~43 mSv。

1.4 防护困难

介入操作用X射线机有C形臂X射线机和普通X射线机, 分床上球管和床下球管两种形式。由于介入放射技术需要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且对不同疾病的诊疗采取不同的形式, 因此难以形成固定的防护。过去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 由于笨重, 也难以在介入工作中使用。

1.5 从业人员防护意识差

目前, 放射科医技(师)每二年参加一次防护知识培训[7]。而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大多是临床科室的医生, 很少有机会了解和学习防护技术, 仅凭对工作负责的一股热情工作, 对防护知识知之甚少。

2 介入防护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介入放射学的防护必须遵循射线防护的基本原则, 即实践的正当化, 防护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根据以上原则, 结合介入放射学防护的特点, 介入防护产品的设计和选择应符合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2.1 防护性能良好

防护效果良好是设计制作者的主要目的, 也是使用者最关心的问题, 防护效果良好的防护材料, 应具有较强的吸收射线能力, 在入射辐射衰减的过程中, 不产生贯穿性的次级辐射, 或者即便产生, 也非常易于衰减。介入放射学X射线照射条件一般100 kV以下, 能量较低, 其防护材料的选择比较容易。根据工作场所和个人防护的不同, 其铅当量一般在0.2~1.0 mmPb, 选择铅板和铅橡胶均可, 其屏蔽效率可控制在90%以上。但是, 对任何一种防护产品都不能片面强调防护效果, 若使用材料的铅当量过高, 产品过于笨重, 就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尤其是介入放射学操作, 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笨重的产品防护效果再好也无法使用。例如, 一件防护衣如果每个部位铅当量都0.5 mmPb以上, 防护效果较好, 但工作人员负重过大, 就不愿在工作中使用, 这样既增加了不必要的费用又难以达到防护的目的。因此, 防护产品的设计要体现防护最优化的原则, 确定适当的铅当量, 选择合适的防护材料, 使必要的照射控制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2.2 使用方便

设计一种防护产品要考虑到使用是否方便。其主要原因, 一是只有方便使用方能被工作人员所采用, 特别在介入放射学工作中, 由于手术较一般放射技术复杂的多, 且需要无菌操作, 因此必需注意介入防护产品的使用性能, 不影响操作, 方便消毒。二是正确处理屏蔽防护与时间防护的关系。如果使用不方便, 使介入放射操作时间延长, 屏蔽防护降低的剂量与延长操作时间增加的剂量相抵消, 使用这种防护就失去了意义。

2.3 结构稳定

结构牢固稳定, 对介入工作场所的防护产品尤为重要。设计时尽可能降低防护产品的重心, 悬吊产品要牢固, 必要时增加意外事故时的保护措施, 防止翻倒后砸伤患者和工作人员。介入防护产品结构要可靠, 其物理形态、力学特性和机械强度要经受多次重复的试验, 在工作中, 经久耐用。其防护效果不随时间而降低。

2.4 通用性

设计、制作的介入防护产品能与多种类型X射线机即床上或床下球管者相匹配, 具有较广泛地推广使用价值。

2.5 造价低廉

防护产品的价格主要由设计费用、材料费用、加工费用以及利税等所决定。所选用防护产品要结构简单, 材料价格便宜且来源广泛, 易于安装和维修等, 才能便于介入防护产品的推广应用。介入防护产品可分档次, 以适应各类医院之经济状况。目前, 应切忌过分依赖进口产品的倾向, 国内同类产品效果并不比进口产品差, 但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1/3~ 1/2。有的甚至更低。因此, 要按防护最优化的原则选择防护用品。

参考文献
[1]
胡芳芳, 刘晓红. 介入治疗现场辐射剂量监测结果与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7, 17(3): 206.
[2]
邓大平, 陈玉祥, 侯金鹏, 等. 介入放射学辐射场分布及防护设施的研制[J]. 中国辐射卫生, 1997, 6(4): 231.
[3]
朱建国, 侯金鹏, 邓大平, 等. 介入放射学诊断或治疗中患者剂量水平测试与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1997, 6(3): 145.
[4]
刘宝昌, 余永就, 邓槐春, 等. 一种用于介入放射学的防护装置[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8, 18(6): 417.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1998.06.018
[5]
孙作忠, 李全太, 林俊明. 介入放射诊断与治疗中的一种简易防护吊帘[J]. 中国辐射卫生, 1998, 7(3): 166.
[6]
侯金鹏, 邓大平, 朱建国. 介入放射学辐射剂量与放射防护状况[J].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1998, 22(1): 42.
[7]
卫生部第52号令,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