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2, Vol. 11 Issue (3): 187-188  

引用本文 

高明远. 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诊断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2002, 11(3): 187-18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2-02-26
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诊断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探讨
高明远     
冠县人民医院, 山东 冠县 252500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下肢逆流性疾病常见的病因, 临床上难以作出明确诊断。通过对冠县人民医院1998年6月~2001年6月间瓣膜功能不全的病人的造影X光片进行分析研宄, 50例病人均可作出明确的诊断并评估出瓣膜功能不全的程度和种类。本法是一种诊断瓣膜功能不全的简单可靠的方法。

1 一般资料

50例病人中男36例, 女14例, 年龄20~50岁, 病程2~25a。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静脉逆流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其中均以下肢静脉曲张就诊占100%, 小腿肿胀及胀痛者占90%, 色素沉着占70%, 结痂、溃烂者占20%

2 设备和方法 2.1 设备

法国CGR-500mA遥控X射线机, 电视监视下观察, 正侧位, 立卧位不同角度摄片记录资料, 以供分析。

2.2 方法

病人仰卧于诊断床上, 踝部及膝部各扎一止血带, 以阻断浅静脉回流, 迫使对比剂进入深静脉。在足背静脉用8号头皮针穿刺, 穿刺点以选择足背前半部为宜, 对比剂为65%泛影葡胺100 ml 5 min注完, 电视观察注射40ml时摄小腿正侧位片, 70ml时摄大腿片, 注射完毕摄骨盆片。做valsalva试验可摄30°斜立位片, 及摄减压后片观察浅静脉。

3 结果 3.1 下肢深静脉瓣的数目不同

有1对瓣膜者3例, 位于股骨上1/3处的上下范围内。2对瓣膜者15例, 位置不恒定。3对瓣膜以上者32例, 位置均不恒定。

3.2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第1对瓣膜功能不全占15%, 第2对瓣膜或/和第三对瓣膜功能不全者80%。

3.3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本组病例中发现2例占5%。

4 讨论 4.1 下肢静脉造影的适应症

50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静脉逆流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即下肢静脉曲张, 小腿的肿胀和胀痛, 足踝部及小腿色素沉着及局部溃疡。临床怀疑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穿刺部位无感染、无碘过敏、无严重心肝肾疾患。

4.2 下肢静脉造影诊断瓣膜功能不全的标准

在下肢静脉造影中, 由于缓缓不断地注入对比剂, 加上踝部及膝部止血带的作用, 迫使对比剂缓缓进入深静脉, 通过电视和摄片反复观察可详细地了解瓣膜的形态、瓣数和关闭情况。当对比剂进入深静脉向上回流, 由于正常瓣膜下方容量的增加, 致使瓣膜开放, 表现为两侧的瓣膜向上回收, 对比剂向上回流, 立位Valsalva试验, 由于瓣膜上方的容量增加, 压力增大, 有弹性的瓣膜向内撑开来阻止血液的逆流, 这时造影剂沉积在瓣膜袋内, 表现为边缘规则, 大小相近, 相互紧抵的小碗状的形态, 瓣膜下方出现明显的透亮带。而功能不全的瓣膜则表现为。①下肢深静脉回流通畅, 全下肢静脉管径增粗, 直径超过1.5cm, 瓣膜显示不清, 瓣窦鼓出不明显, 呈直筒状外形。②瓣膜显示存在, 瓣膜袋体缩小, 边缘模糊。由于纤维组织增生瓣膜袋被拉平所致。③瓣膜开闭不佳活动受限。由于瓣膜与血管壁粘连, 固定, 失去正常的弹性。立卧位观察和Valsalva试验, 瓣膜的动度及间隙改变不大, 对比剂逆流明显。④假单瓣形成。造影中发现管壁一侧有瓣膜, 对侧无瓣膜。仔细观察其相对侧有小丘状的充盈缺损。此征象可能由于瓣膜与管壁融合所致。⑤瓣膜假缺如。电视下观察找不到瓣膜, 立卧位观察对比剂返流明显, 近端深静脉几乎不能显示。仔细观察两侧瓣膜由于过度与管壁粘连呈相对的小丘状表现。

50例患者具备前三项占92%, 后2项占2%。上述表现是瓣膜功能不全的直征象, 笔者认为具备上述一项即可诊断瓣膜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