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2, Vol. 11 Issue (3): 161-16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2.03.024

引用本文 

成君方, 范金荣, 边云秀, 汪春亮. 一村办诊所开展介入放射治疗防护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02, 11(3): 161-16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2.03.024.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1-11-12
一村办诊所开展介入放射治疗防护调查
成君方 , 范金荣 , 边云秀 , 汪春亮     
淄博市卫生防疫站, 山东 淄博 255026
摘要目的 调查某村办诊所开展介入放射治疗的防护情况。方法 测试介入手术操作者的身体主要部位的体表剂量率。结果 除下肢部位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外, 其他部位超过限值高达17~73倍。结论 介入治疗必须具备相应条件, 否则不可开展。
关键词村办诊所    介入治疗    放射防护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融医学影像学、临床诊断学、治疗学于一体,与内、外科治疗相并列的新兴的第三治疗学科。近十几年来,介入放射学发展非常迅速,大中城市条件好的医院和一些发达地区的县级医院也在创造条件开展这项技术[1]。放射防护问题已引起介入手术医生和辐射防护工作者密切关注[2, 3]。淄博市先后有20家医院相继开展了介入放射学项目,其中有一家是村办诊所。了解该诊所介入放射治疗项目防护情况,对于保障介入手术医生身体健康、受治者医疗安全,促进介入手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调查方法 1.1 测试仪器

采用日本产ICS-311X、γ剂量仪。

1.2 测试方法

在介入手术操作位置,相当于手术者头、胸、腹、下肢、手部位,距地面高度分别为:头部160 cm,胸部130 cm,腹部90 cm,下肢60 cm; 手部为手术床上20 cm处进行测量,每个部位测3次,取其平均值,放置标准水模(外径300 mm×250 mm×150 mm),内装自来水。

1.3 现场调查

了解核实介入放射学项目开展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概况

该诊所为村办,现有医务人员7名,月工资制,以诊治心脑血管、肝脏、骨关节病为主。自1996年起开展介入放射治疗手术项目。几年来总共介入治疗病例36人次。其中1996年治疗20例,1997年治疗12例,1998、1999年分别各治疗2例,经治疗的病例均为肝、肺癌病人。

2.2 介入手术室及X射线机防护情况 2.2.1 介入手术室

即本诊所X射线室,设在诊所的一楼东端,面积32 m2, 室高4 m,门附加1 mm厚铅板防护,2个窗无防护。

2.2.2 X射线机

为上海医疗器械厂1978年生产,XG型200 mA双床双球管,另配成都电视设备厂生产影像增强系统。用于介入治疗使用的X射线球管,由一根1.5 m长的钢管固定在楼梁上,焦台距固定,为0.88 m。球管窗口安装集光筒,集光筒小口直径10 cm,大口直径20 cm,筒长47 cm。X射线机未加任何防护装置,介入手术医生操作位置的辐射水平测量见表 1

表 1 介入手术操作者身体主要部位体表剂量率(μSv·h-1)

表 1可见,介入手术医生除下肢部位测值低于标准[4]43 μSv·h-1(相当于5mR·h-1)外,其他四个部位测值超过标准的17-73倍,这与集光筒控制射线束不够有关。介入手术医生操作位置不但受到散射线影响,且有可能受到部分直射线照射。

2.3 介入手术室的消毒

该诊所配置一台紫外线消毒器,用于介入手术室的预防性消毒。一般在手术前预防性消毒2h,消毒效果未检测过。根据我国医院室内空气消毒划分,介入手术室应属Ⅱ类环境的空气消毒。紫外线消毒方法符合消毒规范[5]要求,但所采用的消毒时间长短、消毒效果如何,缺乏检测证实。自认为不会出现消毒问题。

2.4 介入手术医生及辅助救助用品

该诊所没有介入放射治疗医生。所开展的介入手术,均为临时与兄弟医院联系聘用,个人防护用品由受聘医生自备。除氧气瓶、吸痰器外,该诊所没有用于介入手术应急救助的其他设备。

3 讨论与建议

该诊所从创造条件拓展新技术项目方面值得赞誉,但介入放射治疗手术具有特殊性和危险性,必须具备某些基本条件方能开展。一是应有基本的设备设施。除介入治疗专用器材外,还应具有带影像增强器的X射线机、消毒装置和手术意外情况(如大出血、休克等)的应急救助设备、药品等。二是应有技术过硬的介入手术医生队伍。单靠聘请手术医生不利于该项目的发展,必须培养本单位的介入手术医生,聘用方式还涉及到医疗责任,医疗纠纷等问题。三是要充分考虑本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介入放射治疗技术难度大,复杂,并涉及多种学科技术,手术意外情况是难以避免发生的。因此,手术的开展必须充分考虑到单位整体医疗水平,抢救能力,不能单纯性考虑开展介入手术而忽略了其他方面。

参考文献
[1]
UNSCEAR 1993年报告, 电离辐射源与效应[M].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5.
[2]
金振祥. 介入放射学与辐射防护[J]. 中国辐射卫生, 1998, 7(1): 60-61.
[3]
张雪哲. 全面开展介入性放射技术[J].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4, 28(5): 293.
[4]
GB 8279-87, 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标准[S].
[5]
卫生部.卫法监发(1999)第448号.消毒技术规范[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