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2, Vol. 11 Issue (3): 157-158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2.03.020

引用本文 

徐月恒, 王大芳, 田红. 39台医用X射线机防护改造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2, 11(3): 157-158.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2.03.02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1-07-03
39台医用X射线机防护改造与分析
徐月恒 , 王大芳 , 田红     
昆明市东川区卫生防疫站, 云南 昆明 654100
摘要目的 为保障放射作业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实现放射防护的"正当化和最优化"原则, 对旧X射线机进行防护改造。方法 采用"限、集、屏"和"加片、戴帽、增管"的方法。结果 通过防护改造, 立位与卧位透视全部达标, 球管屏蔽漏射线, 增强有用射线, 达到了较好的防护效果。结论 对旧X射线机进行改造是保证其防护效果必要措施。
关键词X射线机    防护改造    效果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立位透视防护改造及监测 1.1.1 改造方法

用全屏蔽防护隔室,简易防护屏蔽室,防护亭和活动屏风等,按医院经济条件选择不同方法并据超标点加大屏蔽厚度。正面和两侧由两层0.5 mm铁皮中间夹1 mm铅皮制成。

1.1.2 照射量率的测试

测试条件:管电压70 kV,管电流3 mA,荧光屏面积250 mm×200 mm,台屏距250 mm,距地屏中心1 300 mm。屏中设模拟体[1]。测试仪器:FJ 347A剂量仪。测点选择:按头、胸、腹、性腺及四肢的不同部位测定13个点[2]

1.2 卧位透视改造方法与测试

改造方法:选用活动防护亭,超标点屏蔽,建立床侧板等。材料选择与立位透视相同。照射量率的测试:测视条件及仪器同立位透视。测点仍按头、胸、腹、性腺及四肢的不同部位床上与床侧平面共测试19个点。

1.3 管头漏射线球管输出量改造与测试

采用戴帽、加片、集光筒、设套四种方法,达到增加铝过滤,聚集有用射束之目的。测试与仪器:插入过滤板,集光筒处用不小于10个半值层的铅板遮闭[2],在X射线机最高工作管电压和该电压对应的最大工作管电流条件下进行测试。距管头组装体表面5 cm处的漏射线在10 cm2面积上平均测量; 距焦点1 m处的漏射线,应在100 cm2面积上平均测量8个测点。有用射线束的测量,从低到高的条件下,在集光筒汇平面的1m处测量15~20个点计算合格率。仪器:FJ347A型X剂量仪和菲利普X射线输出量测量仪。

2 结果与讨论 2.1 立位透视机改造(见表 1)
表 1 立位透视医用X射线机改造前后防护监测效果比较

30mAX射线机改造7台,改造后平均剂量下降83.12%。50 mA改造3台,改造后剂量下降75.58%。100 mA改造6台;改造后下降78.43%。立位透视X射线机改造16台,改造后剂量下降78.66%,立位透视基层单位原来仅用铅屏风,经扩大屏周和隔室后效果显著。

2.2 卧位透视机改造监测结果(见表 2)
表 2 卧位透视X射线机改造前后效果比较

表 2看出:200 mAX射线机改造后平均剂量下降37.47%;300 mA改造后下降了28.68%。仅一点超标(34.05 mC·kg-1·h-1)外,其余各测点均达标。400 mAX射线机改造后下降了93.54%;500 mA改造后下降84.48%。卧位透视共改造9台,改造后剂量下降67.85%(P < 0.05),在改造后的171个测点中主要位于胸腹部测点多数超标之故。

2.3 X射线机改造前后输出剂量结果比较(见表 3)
表 3 X射线机改造前后输出剂量

表 3可见30 mA X射线机共改造4台,改造后剂量减弱56.03%;50 mA共改造2台,下降57.14%;200 mA共改造5台改造后下降了43.24%; 300~500 mA共改造3台,改造后下降了49.67%。14台X射线机输出剂量改造后已全部降为15.48C·kg-1·min-1以下。球管加套后各测点均为零。

2.4 医用X线机改造前后达标率的比较(见表 4)
表 4 X射线机改造前后达标率的比较

表 4可见改造达标率均达到100%。防护改造获得显著效果。

3 小结

(1) 立位透视根据经济条件对超标点采用全屏蔽和半屏蔽进行综合改进,均能达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2) 卧位透视采用活动屏蔽室和超标点建立床侧防护区加强床侧屏蔽从而达到防护标准。

(3) 球管改造采用加片、戴帽和增加管套的方法,既能屏蔽漏射线,又可增强有用射线,控制输出剂量,获得较好防护效果。

综上所述,旧医用X射线机根据经济条件采用不同的防护改造方式能达到预期的防护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丹枫. X线诊断防护手册[M]. 太原: 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1986: 60-74.
[2]
张丹枫. 医用X线防护技术与管理[M]. 大原: 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1990: 99-141.
[3]
上海第一医学院统计学教研组. 医学统计方法[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1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