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1, Vol. 10 Issue (2): 82-8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1.02.018

引用本文 

孙秀兰, 杨如景, 周宪洪, 冯宪勋, 邢岚, 万恩广. 济宁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质量控制监测与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2001, 10(2): 82-8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1.02.01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0-11-20
济宁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质量控制监测与评价
孙秀兰 1, 杨如景 1, 周宪洪 1, 冯宪勋 1, 邢岚 1, 万恩广 2     
1. 济宁市卫生防疫站, 山东 济宁 2172145;
2. 兖矿集团职防所
摘要目的 了解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运行质量, 提高其诊断质量和放射防护水平。方法 使用质控监测仪器对本辖区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若干质控指标进行监测。结果 对313台机器两次监测表明, 普通透视机和摄片机综合合格率分别为72.53%和68.53%。第2次监测的主要技术参数比第1次有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质控监测使医用X射线机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提高了诊断水平和放射防护水平, 节约了医疗费用。
关键词济宁市    医用诊断X射线机    质控监测    

为提高医用X射线诊断质量, 推动放射防护工作深入开展, 从1992年至今, 我们对辖区内医用诊断X射线机进行质量控制监测。1992至1996年为第一次监测, 1998年至今年为第二次监测。所监测的313台医用诊断X射线机(透视用球管271个, 摄片用球管261个)分属242个医疗单位, 市级医院和设备数分别占9.1%和11.5%, 县市级分别占18.6%和24.6%, 厂矿级分别占28.9%和29.1%, 乡镇和个体级分别占43.4%和34.8%。监测两次以上的单位160个次, 占单位总数的66.12%。

1 监测内容、仪器、方法和评价依据 1.1 监测内容

为常规监测项目。摄片机检测管电压、曝光时间、两野一致性、射束对准、输出量重复性和线性; 透视机检测高对比(空间)分辨力、低对比分辨力、射束对准、入射病人体表处空气比释动能率, 普通机需检测荧光屏比亮度, 第二次增加亮度自动控制性能。

1.2 测试仪器和工具

美国VICTOREEN公司产4000M+X射线综合测试仪, 德国产PTW剂量仪和7101型kV测量仪, 国产SL801亮度仪, 国产RMP型质控检测箱和自制低对比分辨测试铝梯及厚2 cm铝板, 量程1伦的国产直读式剂量计和充电器。

1.3 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 1.3.1 有用线束进入受检者皮肤处空气比释动能率

使用剂量仪或合适量程剂量计测试。考虑辐射防护和影像诊断两因素, 评价标准定为:大于2.5 cGy/min, 小于5 cGy/min。

1.3.2 高对比分辨力

将高对比分辨测试板粘贴在荧光屏或影像增强器入射端面上, 测试板十字线与X射线管两极连线成45度角。曝光时观察, 分辨24目网格及以上为合格。

1.3.3 低对比分辨力

对普通设备, 将低对比分辨测试铝梯和2 cm铝板放在测试架上, 距离诊视床20 cm, 要求能看到第二阶d 5mm孔影像。对影像增强设备, 要求能清楚看见测试板上d 4.8 mm孔影像和隐约可见d 3.2mm孔影像。

1.3.4 荧光屏灵敏度

调整射野为10 cm ×10 cm, 将亮度计探头放在射野中心位置并记下读数。测量焦台距和台屏距, 计算出荧光屏入射端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将亮度计读数除以该值即得出荧光屏灵敏度数值。要求不低于0.08 cd·m2/(cGy ·min-1)。

1.3.5 透视射束对准

对普通设备, 曝光时将射野调为5 cm ×5 cm。对带影像增强设备, 将测试筒放在卧位床面中央。要求射束不垂直度小于3度。

1.3.6 影像增强机亮度自动控制(ABC)

在自动调节情况下, 分别在卧位诊视床上放置厚度4 cm和2 cm铝板, 曝光时, 用亮度计测试显示器亮度变化。要求不大于20%。

1.3.7 管电压

用综合测试仪或用高压仪直接测量。根据摄片机操作需要, 在控制台上依次预置高压, 依次曝光和记录读数。要求实测值与预置值的误差不大于7%。

1.3.8 曝光时间

用综合测试仪直接测量或用计时陀螺测量。后者测试时, 在诊视床上放置5″×7″胶片盒, 上面固定计时陀螺, 调整射野略大于胶片盒。选择6个不同预置时间, 手动旋转时分别曝光, 冲洗胶片读数。要求误差不大于20%。

1.3.9 射野和光野一致性

对可调遮线器正常的设备, 定焦片距为100 cm, 将8″×10″胶片盒放在诊视床上, 上面放置准直测试板, 调整光野, 使光野和测试板上的框线完全重合, 记录朝向。将对准测试筒放在测试板上指定位置。在70 kV、10 mAs下曝光, 在扩大光野至整个胶片盒后, 再次曝光。冲洗后观察胶片, 要求两中心和边界偏差不大于焦片距的2%, 射束与工作台面的不垂直度小于3度。

1.3.10 输出量重复性和线性

用综合测试仪或直读式剂量计测量。确定80 kV和30 mAs, 选择不同毫安档对剂量计曝光, 连续测5次, 其结果的平均值除标准差得出该档的输出量重复性数值。要求不大于10%。各档输出量平均值除以毫安秒, 用相邻档各自数值的差除以它们的和比较线性, 要求不大于0.10。

鉴于我国当时尚未有相关的国家标准, 评价依据主要参考美国辐射防护委员会(NCRP)的99号出版物《诊断影像设备的质量保证》的有关内容。

2 监测结果与分析 2.1 综合合格率(指所有技术参数基本合格)

普通透视机为72.53%, 两次结果相差不大。影像增强透视机为76.92%, 第二次(81.82%)比第一次(65.22%)有明显提高; 进口机(85.71%)比国产机(69.76%)要高。透视机总合格率为70.11%。摄片机合格率为68.53%, 第二次(73.98%)比第一次(64.06%)有所提高, 进口机与国产机无明显差异。

2.2 主要技术参数合格率

透视机的高对比分辨力、摄片机的输出量重复性在两次监测中均在90%以上; 第二次监测的低对比分辨力、射束对准(包括透视和摄片)、曝光时间的合格率也提高到90%以上; 但是, 影像增强透视机的亮度自动控制性能(ABC)、管电压的合格率却在70%以下。对比中可见, 第二次监测的大部分主要技术参数合格率比第一次监测有了显著提高。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基本相近[1~4]

2.3 按医院级别统计

透视和摄片综合合格率以县市级医院(分别为86.44%和77.19%)为最高, 市级医院(76%和78.26%)和厂矿级(82.71%和76.92%)次之, 乡镇级(60.38%和54.83%)排在最后。各级医院的第二次监测综合合格率均比第一次有所提高。

2.4 注意事项

① 第二次监测的荧光屏比亮度合格率(70.83%)比第一次(71.31%)稍有下降。原因是, 9年中只有少数机器更换增感屏, 放射工作人员不注意保护荧光屏, 老化程度已较明显。②第二次的高对比分辨力也有下降, 原因是, 部分影像增强机安装时没有仔细调节, 显示器图像不清晰。③亮度自动控制性能(ABC)合格率只有65.08%。进口机合格率在80%以上; 国产机配套的亮度自动控制器(IBS)在病人体厚增加时, 高千伏上不去, 只有30%左右有一定调节作用。

3 结论 3.1 X射线机质控监测初见成效

经过及时检修和淘汰, 主要技术参数合格率和设备运行状态有明显提高。第二次与第一次相比, 透视机和摄片机综合合格率分别提高了6.29和9.92个百分点。据2000年不完全统计, 通过改善设备运行状态、更换设备和改善暗室工作条件及胶片冲洗技术等因素, 连续监测单位的废次片下降了近45%, 一年可节约的胶片等费用约合人民币90万元; 由此可使病人剂量下降约9%。

3.2 X射线机质控监测拓宽放射防护领域

在质控监测同时, 对35个市直医疗单位、127个县市级和县级厂矿单位及乡镇级单位的223台X射线机建立了设备档案。

3.3 X射线机质控监测后校正行动(包括现场校正、限期校正、人为校正和专项校正)初见成效

如现场校正中的调节灯光遮线器反光镜倾斜角; 在透视球管窗口加适当厚度的铝片; 调节和紧固控制台内旋钮。如限期校正中的更换荧光屏上的增感屏; 用内接电流表调整可变电阻, 改善X射线机毫安秒互换性。如人为校正中检修较复杂的曝光时电压降, 用测试值刻度标称值的人为调节方法。如专项校正中由专业技术人员调整影像增强机显示器清晰度, 自动亮度控制性能, 更换X射线管和调整滤线栅位置等。这些均极大改善设备运行状态。

3.4 X射线机质控监测促进设备更新换代

9年内新购置X射线机65台, (进口机22台, 其中影像增强机15台), 其中63台为200 mA或大于200 mA的设备; 淘汰35台X射线机。据全市1999年底统计, 从1992~1999年新增200 mA及200 mA以上X射线机108台, 比1991年增长51.42%, 小于100 mA的X射线机则下降了72%。设备更新对我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资源配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型综合医院应购置性能良好的大容量透视机和电压降很小、曝光时间很准的中频摄片机; 其他医院应根据可能和需要, 合理购置不同容量和性能的X射线机。尽快使我市X射线机的公众服务数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3.5 X射线机质控监测和放射防护管理一起抓

重点解决入射病人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偏高、普通透视机荧光屏四周防护、机房通风、门窗防护等问题。对于新安装设备, 严格按国家要求控制机房设计面积和各项放射防护措施, 其中, 新建机房面积合格率约为84%;新设计制作通向走廊的防护推拉门55扇, 机房内推拉门16扇, 砌堵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窗户18扇; 安装双向风扇25台; 为41台普通透视机球管窗口增添了铝过滤片; 指导制作防咳板8块, 修复铅胶帘36处。

4 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4.1 存在问题

① 管理薄弱。新安装设备缺少厂方安装调试报告和放射防护主管机构的验收监测报告, 常规监测不健全。②质量保证意识不强, 缺少系统维护保养管理和相关知识。③质控监测力度不够, 周期较长。④对监测后校正行动的监督和检查不够, 少数单位一直没有解决存在问题。

4.2 改进意见

① 建议市、县两级卫生主管部门把医用诊断X射线机质量保证作为一项常规的行政管理内容。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 做好暗室质量控制和放射科管理, 争取在3年内将该项工作的普及率提高到90%以上; ②分期分批举办医用诊断X射线机质量保证培训班, 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认识; ③筹建市、县两级X射线机维修保养中心, 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④建议以市放射学会为主, 成立全市医学影像质量评价专业组织, 负责影像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1]
侯金鹏, 邓大平, 朱建国. 山东省1990~1998年医用诊断X射线机质控监测浅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9, 19: 420-421.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1999.06.024
[2]
侯金鹏, 邓大平, 朱建国, 等. 330台医用诊断X射线机质控测试与评价[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7, 17: 200-202.
[3]
张钦富, 杨顺勤, 程晓军, 等. 53台医用诊断X射线机质控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1997, 6: 35-36.
[4]
黄仕昭, 黄玉龙, 顾祖根, 等. 医用诊断X射线机质量控制监测与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1998, 7: 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