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0, Vol. 9 Issue (3): 157-157, 158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0.03.024

引用本文 

孟宪新, 刘敬周, 杨昆. 滕州市医用X射线机防护状况二十年前后对照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0, 9(3): 157-157, 158.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0.03.024.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0-02-01
滕州市医用X射线机防护状况二十年前后对照分析
孟宪新 , 刘敬周 , 杨昆     
山东省滕州市卫生防疫站, 滕州市 277500

目前, 医用X射线仍是人类接受人工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 也是当前基层放射防护工作的重点之一, 为了解总结基层医用X射线机的防护状况变化, 本文将1999年滕州市医用X射线机放射防护情况与1980年进行了对照分析。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1980年滕州市医用X射线机防护情况调查报告的内容、方法为基线, 参照医用X射线防护的基本要求, 确立1999年的滕州市医用X射线防护情况调查为对照, 其对比资料较为完整。

1.2 调查内容

(1) 医用X射线机的调查, 包括X射线机的台数、型号、出厂年月、防护设施等项目。(2) X射线机房面积的调查。(3) X射线机防护性能调查。(4) X射线机房外环境辐射水平调查。

1.3 监测方法

依据《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标准》规定的监测条件和方法进行监测和评价。

1.4 监测仪器

FD-71型闪烁辐射仪, XS -3型X射线巡测仪, 使用前经中国计量科学院进行校正。

2 调查结果 2.1 X射线机容量分布及其防护性能

1980年全市37个单位共有医用X射线机42台, 1999年全市42个单位有医用X射线机57台, 其X射线机的立位透视防护区照射量率的调查结果连同1980年的调查结果一并于表 1

表 1 1980年与1999年医用X射线机容量分布及防护性能的调查(×10-7C·kg-1·h-1)

表 1可见, 20年来本市的医用X射线机的容量变化较大, 与1980年相比, 200mA以上的X射线机数量增加了4.8倍; 50~ 100mA的X射线机下降了21.00%;而30mA者下降了83.00%; 10 ~ 15mA的X射线机全部被淘汰。随着大容量X射线机的数量增加, 其防护性能相应提高, 以立位透视防护区照射量率超标率为指标, 1999年与1980年相比, 下降了85 %。

2.2 X射线机机房面积、高度、墙铅当量测定

1999年各种X射线机机房面积、高度及墙厚度(铅当量)合格率与1980年调查相比, 都有所提高(详见表 2), 但机房面积仍然偏小, 200mA以上的X射线机50%以上的面积不合格。有的单位300mA的X射线机机房面积不足15m2, 更甚者2台X射线机共置一机房的面积不足20m2

表 2 1980年1999年X射线机机房各项指标的测定
2.3 X射线机房门窗防护及环境辐射水平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1999年度的调查, 200mA以上的X射线机房门窗的防护已达到53.00 %, 1980年的调查只有22.00%(见表 3), 1999年门窗外监测点均低于1980年的门窗外各对应点。

表 3 1980年与1999年X射线机房外环境辐射水平(×10-7C·kg-1·h-1)
3 分析与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 该市20年间, 200mA以上的X射线机新增加34台, 平均每年增加1.7台, 年增长率为19.00%左右, 中心卫生院以上的医疗单位都使用上了200mA或200mA以上的X射线机。调查中还发现, 新增加的X射线机80%的为90年代的产品, 机器性能、防护效果比较可靠。而1980年的调查显示, 42台X射线机80%为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产品, 机器自身防护效果差。经历20年之后还有10.50%超标, 这还说明对小容量70年代的旧X射线机, 还必须加强“限、保、屏”防护措施, 进行防护改造, 使其达到国家放射防护标准。

本次1999年调查的X射线机房面积、高度、墙壁厚度(铅当量)虽高于1980年的调查指标, 但机房面积的合格率递增太慢, 其主要原因是基层医疗单位的X射线机机房多为旧房改造, 并且很多单位都未经过放射卫生监督部门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 但等到监督检查时发现面积、高度不合格, 墙的厚度(铅当量)合格率较高, 其原因设计者只认为把墙壁加厚, 不让射线外溢, 要改变这种现状, 主要靠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 使新建机房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通过调查, 门窗的屏蔽防护虽有提高, 但效果不佳, 其原因是单位负责人及放射人员对门窗的防护材料铅当量不了解, 认为门窗加上1mm厚的铁皮就能阻挡射线, 达到标准, 并且他们对病人及公众的防护意义认识也不足。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广泛宣传放射卫生法规及防护知识, 加强经常性的放射防护监督, 强制性的限期进行防护改造,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射剂量, 保障其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