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0, Vol. 9 Issue (3): 155-15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0.03.023

引用本文 

朱建国, 邓大平, 侯金鹏. 儿科放射学辐射防护措施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00, 9(3): 155-15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0.03.02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0-01-07
儿科放射学辐射防护措施研究
朱建国 , 邓大平 , 侯金鹏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济南 250062

在儿科放射学中, 辐射防护按防护对象的不同分为儿童、儿科放射学工作者和陪伴者的防护。

1 儿童的辐射防护

按照辐射防护的原则[1], 儿科放射学检查中儿童接受的医疗照射, 必须遵循X射线检查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 在获得必要诊断信息的同时, 使受检儿童受照剂量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1.1 儿科放射学检查的正当化

对受检儿童进行辐射防护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避免不必要的儿科放射学检查。然而, 目前使用X射线的现象十分普遍, 儿童X射线检查的频率有增高的趋势[2]; 许多地方幼儿入托、中小学生升学健康查体等阳性率极低[3]的X射线胸透仍在采用等等。针对上述问题, 参考WHO757号技术报告[4]及其他文献, 特提出以下几条主要措施:

a.加强对临床医师的培训, 使其能严格掌握儿科放射学检查的适应征。

b.X射线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儿科放射学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 仔细复查儿科放射学检查的合理性。

c.儿童X射线群检应加以控制。

1.2 儿科放射学中儿童防护的最优化 1.2.1

必须进行放射诊断的质量保证工作以提高诊断水平, 减少对儿童的照射。

1.2.2

在儿科放射学检查时, 应适当采用有效易行且价格低廉的防护用品对儿童进行防护, 尤其是儿童的性腺及眼晶体。

1.2.3

对儿童进行X射线检查时, 应专门制定最优化的照射计划, 选择最佳的物理技术条件。

1.3 降低儿童受照剂量的技术措施 1.3.1

应选派经过专门训练的、技术熟练的放射诊断医师和技师来进行儿科放射学检查。

1.3.2

用于儿科放射学检查的透视机应带影像增强器并有自动亮度控制系统, 透视时应注意尽量缩短曝光时间。

1.3.3

进行儿科放射学摄影的X射线机应有可调灯光遮线器; 对儿童摄影应采用短时间技术; 对婴幼儿的摄影和透视一般不使用滤线栅。

1.3.4 严格控制照射野

由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身体小, 其器官间的距离也小, 如果不严格控制照射野, 会使非受检器官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在以往的调查中[5], 我们发现由于未合理控制照射野, 儿童胸部摄影及膝关节摄影时, 其性腺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年龄小的幼儿尤为严重。

1.3.4.1

为弄清及强调严格控制照射野的意义, 我们对照射野内外辐射剂量水平及对非投照部位进行屏蔽后的防护效果的实验研究和探讨。

在专用摄影机上, 选择儿科放射学摄影的常用条件60 kVp、32mAs, 焦皮距为1m, 设定射野为20cm ×25cm, 根据儿童的身体条件, 设计水体模大小为25cm ×20cm×11cm, 比成人的标准水体模略小, 水平放置水体模, 将已退火并分装于塑料管的LiF(Mg, Cu, P)热释光剂量计(TLD) 9个, 每隔1cm成直线分布放于水体模上, 调整可调灯光遮线器, 使光野与水体模大小一致, 然后向左移动球管4cm, 使光野右侧边缘位于第五个TLD上。曝光后, 收回TLD并编号; 用0.5mmPb铅橡胶覆盖在TLD上, 按上述办法重新曝光, 取下TLD编号, 连同上次曝光的TLD一并回实验室测量。结果见表 1

表 1 防护前后照射野内外入射体表剂量(mGy)

表 1可见: a.射野外的入射体表剂量(ESD)只相当于射野内平均剂量的0.8%~ 2.8 %, 因此严格控制照射野对于减少儿童的照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b.射野内用0.5mmPb铅橡胶防护后, 其受照剂量降低了94 %~ 98 %, 因此对射野内的非受检部位进行适当屏蔽, 既十分必要且效果显著。c.由于射野外的剂量很低, 因此对射野外的部位进行屏蔽意义不大。

1.3.4.2

摄影机的射野是由光野来模拟的, 因此必须确保光野与射野的一致性; 对透视机, 应选择适合儿童身体大小的较小射野。

1.3.5 儿童非受检部位的屏蔽

尽管严格控制照射野可明显减少对非受检部位的照射, 但在某些透视和摄影时, 仍不可避免地使非受检部位受到照射, 此时有必要对非受检部位进行屏蔽。

1.3.5.1

髋关节摄影是儿科放射学中较为常见且较频繁的摄影类型, 此时儿童性腺位于照射野内, 对其进行屏蔽较为困难, 经过对儿童生理及解剖特点的研究, 设计了儿童用性腺防护片, 其形状、大小见表 2

表 2 性腺防护片的大小及形状

为评价其防护效果, 我们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髋关节摄影常用条件55kVp、16mAs, 焦皮距为1m, 设定射野为20cm ×25cm, 水体模大小为25cm ×20cm ×11cm, 调整X射线机使其光野与射野一致并使光野对准水体模, 将五组TLD放置于水体模上, 曝光后回收编号; 在水体模上再放五组TLD并在其上分别覆盖五种性腺防护片, 重新曝光后取下TLD编号, 回实验室测量, 结果见表 3

表 3 性腺防护片的防护效果

使用时, 根据儿童的性别、年龄及体型选择合适的型号。对男用型, 可直接将防护片覆盖并固定于阴囊上; 对女用型, 可将扇形防护片的顶端放置于耻骨联合部的上缘, 底边朝上, 放置于女孩的小腹部即可。

1.3.5.2

在儿童胸透时, 射野的移动可能使得腹部甚至性腺受到照射。为此, 我们设计了铅当量为0.5mmPb, 长40cm, 宽20cm有腰带的铅围裙, 这样在儿童进行立位透视前将此铅围裙盖住腹部系于腰间; 对于卧位透视可直接覆盖于腹部。

1.3.5.3

对儿童进行介入放射学诊断或治疗时,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以保护非受检部位和器官。

1.3.6

合理使用儿科放射学诊断设备, 减少不必要的照射。在对儿科放射学辐射剂量进行调查[5]时, 我们发现有的诊断医师在用透视摄影两用机进行胸部和膝关节摄影时, 先用透视定位后再摄影, 从而使儿童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这种现象应予以纠正。

2 儿科放射学工作者的防护

由于放射诊断设备越来越先进, 防护条件不断改善以及放射学工作者自我防护意识的提高, 大部分工作者的防护状况良好, 其受照射剂量也逐步降低。

2.1

对带影像增强器的透视机, 由于是隔室透视, 工作者的受照剂量很低。

2.2

进行儿科摄影时一般是隔室曝光, 工作者的受照剂量也很低。

2.3

在进行儿童整骨复位、取异物时, 由于是近台操作, 因此工作者应根据需要穿戴铅围裙、防护衣等防护用品。

2.4

对儿童进行介入放射学诊断或治疗时, 由于是曝光时间较长且近台操作, 可按照文献[6]的方法采用悬吊铅胶帘、铅玻璃和床侧防护屏等防护设施和空戴铅防护帽、铅围脖、包裹式铅围裙等个人防护用品, 使工作者接受的剂量达到安全的水平。

3 陪伴者的防护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自主能力较差, 在对其进行体位固定或消除紧张心理时, 有时需要陪伴者, 从而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3.1

对于需要固定体位的儿童, 我们设计了体位固定辅助装置, 它包括一块长90cm, 宽25cm, 内衬海绵外裹棉布的木板, 六个长为70cm, 宽为4cm有尼龙扣的松紧带组成。使用体位固定的辅助装置不仅可避免陪伴者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也可以减少重复拍片的可能性。

3.2

针对确实需要陪伴者的场合, 我们设计了可移动式铅橡胶屏风, 高120cm, 宽100cm, 内挂宽90cm, 长60cm, 铅当量为1.0mmPb的铅橡胶。摄影或透视时, 陪伴者可站屏风后, 从而降低其受照剂量。

参考文献
[1]
李德平, 孙世荃, 陈明焌, 等译.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1990年建议书[R].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3.
[2]
UNSCEAR 1993年报告, 电离辐射源与效应[R]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5.
[3]
张丹枫, 等. 医用诊断X射线的合理应用[M]. 太原: 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1990.
[4]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757. Rational use of diagnostic imaging in paediatrics[R]. Switzerland, 1987.
[5]
朱建国, 等. 儿科放射学中儿童辐射剂量水平与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1999, 8(2): 87-88.
[6]
邓大平, 等. 介入放射学辐射场分布及防护设施的研制[J]. 中国辐射卫生, 1997, 6(4): 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