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9, Vol. 8 Issue (4): 232-23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9.04.030

引用本文 

张乙眉, 侯璧君. 工业辐照加速器运行前的辐射防护验收检查[J]. 中国辐射卫生, 1999, 8(4): 232-23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9.04.03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8-11-04
工业辐照加速器运行前的辐射防护验收检查
张乙眉 , 侯璧君     
江苏省卫生防疫站, 南京 210009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许多企业引进了工业辐照加速器, 利用辐照加工技术生产社会需求的高性能特种电线电缆, 既满足了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 也能开发生产国内尚属空白的高技术产品———辐照交联通信电缆。因此, 该装置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概述

工业辐照加速器是一种低能、高束流的高频高压型电子加速器, 它是由北京三强核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设计生产, 能量为2.5MeV, 束流20mA, 该加速器在距靶1米处, 其X射线的发射率为30Gy/min, 人在该处即使停留很短的时间, 也有可能造成死亡。尽管此类装置在升高压和束流前理论上是不存在放射性的, 但却有高频辐射[1]。这类装置的运行实践表明, 它是以“低概率、高风险”的潜在照射为特点的放射工作, 这就要求在设计建造阶段就落实多道联锁的安全防护措施, 并确保在日后的运行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服役状态。

为了提高辐照装置的安全性, 1991年我国发布了卫生部第九号令, 明确了非医用加速器实行部、省两级管理, 对粒子能量高于100MeV的中、高能加速器, 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 而粒子能量低于100MeV的低能加速器, 则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预防性卫生审批。我们的做法和主要依据:

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 对放射工作场所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的“三同时”审查, 写出放射防护评价报告书, 最后由省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评价报告书进行审查。

主要依据有:国家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 《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规定》 (GB5172-85);卫生部第九号令《非医用加速器放射卫生管理办法》。

2 建筑物防护性能的检查

以某台加速器为例, 采用该装置辐照时的最高工作条件(2.5MeV, 20mA), 在加速器机房周围, 距地面高度1.3米处, 沿屏蔽墙的四周和防护门外以及控制室内工作人员经常停留的地方均测其不少于五个点的空气照射量率。监测结果, 范围2.3~5.2 × 10-9C·kg-1·h-1, 均值为3.4 ×10-9C·kg-1·h-1。(本底值为3.0 ××10 -9C·kg-1·h-1)

监测结果说明该装置的屏蔽设计和施工是成功的。

3 人身安全联锁装置的检查 3.1 辐照室入口管制系统

检查项目如下:

① 查看辐照室入口门上有无放射性标志和辐照室的工作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

② 控制台上的开机钥匙是否与防护门钥匙串在一起, 并与装置电源或高压联锁;

③ 门机联锁是否有效;

④ 迷道内光电保护开关和踏板开关是否能正常发挥作用;

⑤ 个人防护用品是否齐全(便携式辐射仪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3.2 防止辐照室内有人时升高压和误留辐照室人员的应急措施

检查了如下项目:

① 升高压前是否有要求人员撤离辐照室的警铃和警灯;

② 辐照室内人员能够到达的地方是否装有紧急停机按钮。

3.3 异常情况的发现与紧急措施

检查了如下项目:

① 控制室是否装有能够观察整个辐照过程的工业电视;

② 是否配有消防灭火器材。

3.4 开机条件与停机可能性

根据设计, 该装置必须同时满足多个条件后才能正常开机, 即同时满足控制台钥匙就位、防护门关闭、所有紧急按钮全部复位、迷道口光电保护开关和踏板开关复位完备等五个条件时才能正常开机。检查时用依次不满足一项而投入工作其它四项的“四缺一”法进行。

紧急停机可能性是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该装置就能自行切断束流。

① 控制台发出停机命令;

② 打开任何一道防护门;

③ 按下任何一个紧急按钮;

④ 光电保护开关显示有障碍物通过;

⑤ 迷道口踏板开关被踩动。

这些项目的检查大部分已在检查上述其它系统时进行了, 其余可以查看建设单位的试验记录和相应仪器设备的完好性。

管理方面还检查了建设单位放射防护工作领导小组的设置和人员落实, 放射工作人员安全教育和防护知识的培训情况, 以及规章制度的制订情况。

通过检查, 写出放射防护评价报告书, 作为一项技术资料提供卫生行政部门验收之用。

参考文献
[1]
吴靖民, 雷传蘅. 加速器联锁系统设计和运行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高频引起的X射线[J]. 辐射防护, 1987, 7(1):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