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9, Vol. 8 Issue (4): 225-22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9.04.023

引用本文 

邹文良, 李吉文. 新疆地区1961~1998年放射事故发生的情况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1999, 8(4): 225-22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9.04.02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9-03-01
新疆地区1961~1998年放射事故发生的情况与分析
邹文良 , 李吉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防疫站, 乌鲁木齐市 830011

本文就新疆地区1961~1998年间发生的放射事故情况加以分析, 目的在于促进我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广泛应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放射事故的管理, 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杜绝放射事故的发生。

1 概况

根据现有资料的统计, 新疆地区38年来, 共发生各类放射事故28起, 按照国家发布的《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1]进行分类、分级和定性, 其中属于一类有6起, 二类有2起, 三类有20起, 占总数的71.4%。28起放射事故中有25起为责任事故, 仅有3起为技术事故。28起放射事故的时间分布, 1961 ~1970年共发生6起, 1971~1980年发生9起, 1981 ~1990年发生10起, 1991~1998年发生3起。可以看出, 70~80年代放射事故发生最多。

2 放射事故分类及分级

依照我国1995年发布的《放射事故管理规定》进行了事故分类及分级, 结果为:一类事故为6起, 占总数的21.4 %, 二类为2起, 占总数的7.2%, 三类为20起, 占总数的71.4%。放射事件(零级)为6起, 占总数的21.4%, 一级事故15起, 占总数的53.6 %, 二级事故3起, 占总数的10.7 %, 三级事故4起, 占总数的14.3%。其中, 一级事故的发生为总数的一半以上。

3 事故发生的部门

经统计分析, 不同部门放射事故发生是不同的。在28起事故中, 以石油地质部门最多(占总数的46.4 %), 医疗卫生部门居中(占总数的25.0%), 其次为科研教学(占总数的17.9%), 其他部门最少。详见表 1

表 1 不同部门的事故分布情况
4 事故原因及性质(见表 2)
表 2 事故性质及原因分析

表 2可见, 28起事故中, 25起为责任事故, 占总数的84.3%;技术事故仅为3起, 占总数的10.7%。

5 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5.1 管理不善是事故发生的首要原因

1980年某一电力安装公司, 将一枚强度为1.11×1011Bq的137Cs放射源存放在简易库房中, 被青工盗走, 致使40人受照射, 其中受照剂量最大者达0.86Sv; 1980年某石油公司一枚3.7×1011Bq的Am -Be中子源被盗48小时后才寻回; 1985年石油局存放137Cs(7.4 ×109Bq)的源箱未加锁, 行车途中被颠出, 被人拣走后找回, 有4人受到超剂量照射。

5.2 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及违章操作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1978年某地质队将两枚3.7 ×107Bq的226Ra和一枚3.0×107Bq的60Co放射源归队后不入源库, 而把源罐推到雪地搁置, 被小孩拣走使40人受照。又如1982年在某农科院, 因违章操作, 一人误入60Co(1.9×1016 Bq)辐照室内约1分钟, 受照剂量为0.25Sv, 导致一起三级责任事故的发生。又如1993年某一石油测井队, 因违章操作, 将一枚1.15 ×1011 Bq的镅铍中子源丢失在井场长达59小时, 使60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 造成一起三级责任事故。

5.3 放射法制观念淡薄、防护知识缺乏, 也是事故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

1963年某医院洗涤时, 将3.7×107Bq的226Ra放射源冲入下水道后找回, 使2人受到照射。1987年该医院随意操作使一名工作者受到60Co(10.0 ×1010Bq)的一起超剂量责任事故的照射, 受照剂量为0.17Sv。又如1982年某石油局一名工作人员因缺乏防护知识, 将一枚1.85×107Bq的60Co放射源锯开, 造成一起超表面放射性污染的责任事故。

5.4 设备故障增加了放射事故的发生

1986年某医院因卡源, 两人误入源室内30~40分钟, 受照剂量为0.05~0.1Sv, 造成一起超剂量照射的技术事故。1987年该院又因设备故障, 使3人受到60Co(11.1×1011Bq)放射源的意外照射, 受照剂量为0.25Sv。造成一起超剂量的三级技术事故。

6 讨论 6.1 不同年代放射事故发生频数特征

调查表明, 60年代和90年代放射事故发生起数较少, 而发生放射事故起数最多为80年代, 70年代次之。其原因主要是60年代以前, 新疆地区使用同位素及射线装置的单位较少, 对放射事故管理工作不健全, 漏报率较大。70~80年代我区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的应用逐年增加, 同时国家《放射事故管理规定》和其它放射防护法规相继出台和完善, 监督管理工作加强事故漏报率减少, 因此, 在该段时间放射事故的发生统计数明显增加。90年代事故发生为最低期的原因是由于国务院发布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制定了相应的放射事故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加大放射性事故管理执法力度, 放射事故发生率降低。

6.2 新疆放射事故受照人员中呈现出公众明显高于放射工作人员的特征

调查发现在28起事故中共200受照人次, 其中放射工作人员为11人次, 公众为189人次, 呈现出新疆放射事故受照人员中公众远远多于放射工作人员, 而且受照剂量也是公众大于放射工作人员。其原因是新疆在使用放射性物质时, 特别是石油地质运输路线长, 使用频繁, 野外作业多, 源的保管分散, 临时简易贮存源库较为普遍, 且管理不善, 丢源、盗源发案率高, 是造成公众受照剂量较高的主要原因。

为做好放射事故的管理工作, 要严格执行放射事故报告制度。国家早有明确规定, 现在仍需进一步强调, 此项工作只有加强, 不能削弱。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公安部·放射事故管理规定[Z].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