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9, Vol. 8 Issue (3): 172-17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9.03.027

引用本文 

张方清, 姜文, 徐侠, 于永红. 滨州地区放射工作者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1999, 8(3): 172-17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9.03.027.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9-03-20
滨州地区放射工作者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张方清 , 姜文 , 徐侠 , 于永红 *     
山东省滨州地区卫生防疫站, 滨州 256618

目前, 慢性小剂量照射职业人员的受照射剂量与效应的关系是放射生物学、放射卫生领域最为关切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于1996-1998年对山东省滨洲地区159个单位的366名放射工作者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查体,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全区各级医疗卫生及企事业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 共366名, 其中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282人, 工业X射线探伤28人, 钴-60放疗25人, 核医学12人, 其他19人。年龄18~62岁, 平均35岁; 放射工龄最短者3个月, 最长者42年, 平均13.7年。另选择102名非接触射线者为对照组, 年龄17~58岁, 平均31岁。

1.2 内容与方法 1.2.1 临床检查

主要为内科, 皮肤科, 眼科。

1.2.2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包括细胞质变分析)、血红蛋白、血小板、网织红细胞; 肝功:谷丙转氨酶(GPT)、乙肝表面抗原(HBsAg);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分析(微量全血培养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也采用培养法[1]

1.2.3 检查方法

按《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中的要求进行, 临床查体固定专科医生, 按统一方法、内容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按《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GB5294-85)要求进行, 一个周期3个月, 连续监测12个周期, 算其人均年剂量当量(Sv)。

2 结果与分析 2.1 受照剂量测定

从全区366名个人剂量测定结果分析, 人均年剂量当量为2.45mSv, 最高者为51.8mSv, 最低者为0.01mSv, 累计剂量平均为10.3mSv, 最高为561.2mSv。96%的放射工作者均在年剂量限值(50mSv)的1/10以下, 其中18.9%(69人)的人员在本底水平。不同职业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为:医用X射线2.59mSv、工业探伤3.16mSv、放射治疗3.02mSv、核医学1.81mSv、其它1.65mSv。

2.2 临床检查 2.2.1 内科

通过查体发现与辐射有关的临床症状如神经衰弱症候群、脱发、视力减退、牙龈出血等, 放射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1。束臂实验阳性者103人, 占30%, 对照组仅5人占4.9%, 经统计分析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这可能是射线损伤血管壁使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所致。有临床症状者多发生在放射工龄长、年龄大的放射工作者中, 反映出长期接触射线后出现的远期效应。

表 1 放射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例数与发生率)比较
2.2.2 皮肤科

放射性损伤主要发生在医用X射线诊断人员, 见表 2。手指甲及皮肤阳性检出率放射组与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其中符合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I0有5例, 发病率为0.02%, 以整骨科医师最为严重, X射线医师次之, 结核科医师再次之。发病工龄均在20年以上, 年龄均大于50岁。多出现在基层工作人员, 特别是在做胃肠检查、整骨复位、接位时个别人竟裸手操作, 受过量照射所致。

表 2 手部皮肤与指甲阳性检出率比较(例数与百分比)
2.2.3

眼科:眼晶状体变化, 在366名放射职业人员中, 有晶状体混浊的187人, 占51.0%, 较对照组(15/102)14.71%为高, 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眼晶状体混浊部位以皮质和后囊下为主, 分别占46.43%和39.68%。混浊形态以点状混浊为主, 占59.46%, 片状混浊占18.92%, 粉尘状混浊占12.1%。晶状体混浊率随工龄及剂量的增加而增高。

2.3 实验室检查 2.3.1

血象变化:不同工种放射人员外周血象检查结果见表 3

表 3 不同类别职业放射人员外周血象检查结果(x ± s)

表 3可知, 三个类别的职业放射人员其白细胞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异常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其中以医用X射线工种白细胞异常值较高。细胞质变, 放射组的血细胞可见到嗜中性粒细胞的核棘突、中毒颗粒、中毒空泡、部分固缩, 淋巴可见切迹、双核、异型淋巴等, 其检出率稍高于对照组, 目前细胞质变是否放射所致的特异性指标, 尚待进一步探讨。详见表 4

表 4 放射组与对照组细胞质变的检出率(%)
2.3.2

肝功变化:放射组谷丙转氨酶(GPT)超出正常范围的9人, 占2.46%, HBsAg阳性者43人, 占11.75%。

2.3.3

细胞遗传学变化[2, 3, 4]: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剂量、工龄的关系见表 5表 6

表 5 不同类别放射人员剂量与染色体畸变检查结果

表 6 放射工龄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表 5中可以看出, 不同类别放射工作者和对照者染色体总畸变率分别为0.82%、0.49%、0.52%和0.31%, 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说明, 虽然所测个人年剂量均不超剂量限值(50mSv), 但从细胞遗传学角度看, 放射性工作人员仍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根据ICRP建议, 把受照剂量降低到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的要求, 仍须加强防护及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 以确保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染色体畸变与工龄的关系(表 6), 染色体畸变率随工龄增加而增加。染色单体畸变的产生, 多是由于化学物质作用于细胞周期S期所致, 此现象是否与饮酒、吸烟、服用药物等多因素有关, 有待进一步探讨。年剂量当量与染色体型畸变率及总畸变率均呈线形关系, 其相关系数(r)为0.98, 0.96, 其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tr值分别为8.53, 5.93, (P<0.05)。

微核与剂量工龄的关系见表 78

表 7 职业放射工作者与正常对照者微核测定结果

表 8 不同工龄放射工作者淋巴细胞微核率

表 7中可以看出, 正常对照者微核细胞率为0.25‰(正常范围0~0.3‰), 放射工作者微核细胞率为0.79‰(范围0~4‰), 经统计分析, 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说明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正常。微核细胞率与工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见表 8。由此证明, 微核测定用于职业受照人员的健康检查是较敏感的。生物学指标, 对评价职业受照群体辐射效应是有应用价值的。

3 小结

本文报道了滨州地区放射工作者受照剂量与健康查体结果。结果表明:所测个人受照剂量除极个别外均不超过国标(50mSv/a), 而且大部分人员均在剂量限值的1/10以下工作。但查体中确出现不同程度的辐射效应, 应引起注意。根据ICRP新建议书的精神仍应加强防护, 进一步降低受照剂量, 确保从业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染色体微核专题组. 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畸变及微核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 1984, 4(5): 46.
[2]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No 260.Biological dosimetry: chromosomal aberration analysis for dose assessment.IAEA Vienna, 1986.
[3]
金璀珍. 武汉钴源事故受照者10年后染色体畸变观察[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5, 5(1): 14.
[4]
Almassg Zsetal. The present state and perspectives of micronucleus sassay in radiation protection[J]. Areview Appl Radiat lsot, 1987, 38: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