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8, Vol. 7 Issue (2): 88-8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8.02.013

引用本文 

柴天方, 布敬双, 鲁祥云, 曾子意. 贵州省1991~1994年医用诊断X射线检查病人受照剂量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1998, 7(2): 88-8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8.02.01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7-09-28
修回日期:1997-12-29
贵州省1991~1994年医用诊断X射线检查病人受照剂量调查
柴天方 , 布敬双 , 鲁祥云 , 曾子意     
贵州省放射卫生防护所, 贵阳 550004

进入90年代以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医用X射线诊断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解近年来医用X射线诊断检查病人的皮肤表面受照剂量, 我们于1991~ 1994年在省内作了一次调查。

1 调查方法

本次主要调查内容为医用诊断X射线检查中影响集体剂量较大的胸透、群检、腹透、消化道、胸片、腰椎片6种检查类型。根据公式N ≥tα2(n) [1]对上述6种检查类型进行样本容量控制。每种检查类型样本数大于240例就能满足要求[2], 本文实际测定例数均大于250例。对可疑数据的取舍我们采用了Grubbs方法[3]

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每种检查类型的样本分布考虑了不同医院类型和不同容量X射线机在全省医院和X射线机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对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的病人皮肤表面受照剂量也作了统计分析。

2 测量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 剂量元件为LiF(M g、Cu、P)粉末, 封装在∅ 4mm长15mm的塑料管中。测读仪器为FJ — 377型热释光剂量仪, 测读系统用60Coγ放射源刻度并经有关计量部门的检定。

3 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不同X射线检查类型每次检查病人的皮肤表面受照剂量:胸透5.90mG y、群检2.34mG y、腹透4.97mGy、消化道33.52mGy, 胸片0.32mG y、腰椎片8.27mG y, 其中消化道最高, 胸片最低。以上结果均低于80年代全国水平[1]

表 1列出了我省不同年龄组每次X射线检查病人皮肤表面受照剂量。其中皮肤受照剂量较大者, 胸透为40岁以上年龄, 群检为50 ~ 59岁年龄组, 消化道为10 ~ 19, 30~ 39和40 ~ 49岁3个年龄组、胸片为30 ~ 39岁组, 腰椎片则年龄小者受照剂量偏低。从调查统计中还得出男女组病人的皮肤表面受照剂量没有明显的区别。

表 1 不同年龄组病人皮肤表面受照剂量(mGy/次)

表 2为不同类型医院的病人皮肤表面受照剂量。表 2中所列数据显示, 县乡级医院的胸透、群检、腹透、消化道、胸片病人的皮肤表面受照剂量均大于省市级医院。从调查中了解到县乡级医院的设备条件和防护状况相对较差, 某些医院的操作技术也有一定问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厂矿医院在胸透、腹透和消化道的检查中出现较高的受照剂量, 这可能与这些医院医务人员的操作技术有关。由于县乡级医院和厂矿医院在我省医院中所占的比例分别约为40%和34 %, 因而, 无疑会加大了集体剂量, 这应引起重视。

表 2 各种类型医院的X射线诊断病人皮肤表面受照剂量(mGy)

表 3列出了不同容量X射线机的病人皮肤受照剂量。100mA以下小型机在胸透、腹透、胸片检查中的病人皮肤表面受照剂量均高于其它机型。这说明小容量机的防护性能较差。400mA以上大型机在多数检查类型中的病人皮肤表面受照剂量小于其它机型。

表 3 不同容量X射线机每次检查病人皮肤受照剂量(mGy/次)
4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我省90年代初的X射线诊断病人皮肤表面受照剂量明显低于80年代全国水平。胸部透视剂量大于胸片剂量, 前者约为后者的19倍。目前我国的胸片检查比例还较小, 仅约为发达国家的1/5[4]。应进一步提倡采用胸片代替胸部透视, 以降低集体剂量负担。

参考文献
[1]
张良安, 等. 医疗照射中的分层抽样方法[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9, 9(增刊): 44.
[2]
柴天方, 等. 1991 ~ 1994年贵州省医用X射线诊断病人受照剂量水平及其所致群体剂量[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7, 17(3): 198.
[3]
何国伟. 误差分析方法[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7.
[4]
全国医疗照射研究协作组. 我国医疗照射所致的群体剂量水平[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9(增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