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7, Vol. 6 Issue (4): 231-232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7.04.022

引用本文 

邓大平, 陈玉祥, 侯金鹏, 朱建国, 冯涛, 李占来, 陆鸿. 介入放射学辐射场分布及防护设施的研制[J]. 中国辐射卫生, 1997, 6(4): 231-232.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7.04.022.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7-07-11
介入放射学辐射场分布及防护设施的研制
邓大平 , 陈玉祥 *, 侯金鹏 , 朱建国 , 冯涛 , 李占来 *, 陆鸿 *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济南 250062

介入放射学自临床应用以来, 已逐渐发展成为临床放射学的一大分支, 其应用面仍在扩展, 已和临床治疗相结合。在其应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在X射线机床侧工作, 有时甚至直接暴露於X射线下, 这就给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辐射危害, 其防护问题成了重要的课题。我们针对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二种机型(床下球管及床上球管)介入放射学操作场所辐射场分布进行了调查, 在此基础上进行防护设施的研制, 并对其防护效果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1 介入放射学操作场所辐射剂量场调查 1.1 仪器与方法 1.1.1 仪器

介入放射学用X射线机、标准仿真人体模型(国产)、日本产ICS-Ⅲ型x、γ巡测仪、钢卷尺。

1.2.2 测试方法

以X射线机球管对准的照射野中心为中心, 沿床侧平行的方向向左向右每25cm为一测试点线, 与距离床侧1米内间隔25cm的四条线相交的点为测试点, 测试平面离地面高度为1米, 另加操作者60cm高度的位置。

1.2.3 测试条件

选取常规使用条件并按照调查床上球管机25例和床下球管机35例的病例数加权平均值, 作为体模(患者) "标准"曝光条件, 其值为床上球管机85kV 1.5mA; 床下球管机85kV, 2. 5mA。

1.2.4 操作类型

介入放射学操作方式大同小异, 除了在各个检查(或治疗)部位的体厚不一致而散射贡献有轻微差异外, 其检查类型对剂量场影响甚微, 本研究选取病例数相对较多的胸、腹部疾患介入放射学操作做为本研究的典型辐射场调查的实验病例。

1.1.4 辐射的分布测试结果

测试的床上、床下球管机的辐射剂量场见表 1表 2, 曝光条件分别为85kV, 1.5mA和85kV, 2.5mA, 有标准人体模。

表 1 床上球管介入放射学操作剂量场分布结果(mGy/h)

表 2 床下球管介入放射学操作侧剂量场分布(mGy/h)

通过现场调查, 介入放射学操作者所在的位置为患者的下腹侧居多, 即在距床边25~75cm处(患者右侧), 从上述分布结果可以看出, 此区域的辐射剂量水平0.15~2.8mGy/h, 平均值为1.17mGy/h。此值均超过于国家对普通X线机的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的量值标准[1], 且工作时间还相对较长。从上述两表还可看出, 床上球管机的辐射场辐射剂量水平比床下球管机的剂量水平高30%左右。

2 介入放射学防护设施的研制

介入放射学操作按X射线机类型分为二种, 即床下球管机和床下球管机二种操作类型, 防护设施亦要针对这二种情况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 使操作者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危害, 本研究的目的是研制一种组合的防护设施, 既适用于床上球管机又适用于床下球管机, 而在具体应用时, 根据床上床下球管的特点而采取适当加减的方法。

2.1 防护设施的设计

针对床上、床下球管都适用的原则, 除操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铅围裙、铅围脖、铅帽及铅眼镜)之外, 着重考虑X射线机操作侧的屏蔽, 该屏蔽要做到既不影响操作者的操作、又能达到防护目的, 而且能消毒。下面就这些防护部件做具体介绍。

① 床侧立地防护屏  高80~85cm, 规格与X射线机诊断床长度和诊断床离地高度一致, 防护厚度为2mm铅板或与此铅当量相当的材料制作, 立地边装有四个万向转动轮, 以便灵活搬运和使用。

② 悬带铅胶帘  规格2000 ×1000, 防护厚度1mm铅当量。上端悬吊边有硬物支承。悬挂于天花板上, 可沿其轨道左右移动和转动, 其上罩有防护布套。此屏仅用以阻挡来自照射野的散乱射线对操作者的影响。

③ 悬吊铅玻璃  规格350 ×450, 防护厚度2mm铅当量, 铅玻璃四周用金属框固定, 上端有适当长度铁柄, 安装在天花板上, 在其轨道上可平移和转动, 用以阻挡散射线对操作者颈部以上部位的影响。

④ 防护手术手套  铅橡胶手套, 防护厚度约0.05mm铅当量, 操作者戴上后, 其外可再戴消毒乳胶手套。

⑤ 防护设施的应用  床下球管机用上述①②④防护设施; 床上球管机用上述①②③④防护设施。上述屏蔽装置仅针对辐射场中头颈部、下腹部以下位置的屏蔽, 在具体操作时应穿戴包裹式铅围裙、铅胶围脖、铅眼镜及铅橡胶帽。

2.2 防护设施效果测试与评价 2.2.1

床上球管机防护设施的效果测试与评价:在床下球管机安装上上述防护装置后, 我们测试了操作者头、胸、腹、性腺部位的剂量水平, 其结果见表 3, 曝光条件85kV, 2.5mA, 有标准人体模(患者)。

表 3 床下球管机使用防护装置前后剂量水平

从上述可看出, 防护前后效果明显, 特别胸部以下部位屏蔽效果在80%以上。

2.2.2

床上球管机防护设的效果测试与评价。

床上球管机操作时安装上上述防护设施前后, 我们用巡测仪测试了操作者同样部位的剂量水平, 结果见表 4, 曝光条件为85kV, 1.5mA, 有体模(患者)。

表 4 床上球管机使用防护装置前后剂量水平

从上表可以看出, 该种组合防护设施对床上球管的防护效果达60~90%, 但胸腹部的剂量降低比床下球管量少, 因此, 针对介入放射学检查只采取屏蔽, 其效果虽好, 但仍不能做到十分安全, 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据L. Bogner等报道[2], 悬吊铅玻璃可使操作者上半身剂量下降约2/3, 余下的1/3用防护厚度为0.5mmPb的个人防护用品阻挡, 通过临床证明, 该组合防护装置, 容易用消毒巾覆盖, 床侧立地屏与床面一样高, 不影响手术操作, 悬吊铅帘亦不影响操作, 故该组合防护装置不会延长手术时间, 且移动方便灵活。

3 小结

本文通过对介入放射学的辐射场调查, 表明其剂量水平与国内部分文献[3~5]基本一致, 针对介入放射学操作的特点, 研制的防护设施可使操作者剂量降低60~90%, 再辅以个人防护用品如铅防护帽, 铅围脖, 包裹式铅围裙, 则可使操作者接受的剂量达到安全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用诊断X射线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8279 -87).
[2]
L. Bogner, et al. Strahlenexposition des personals bei angiog raphie und percutaner transluminaler angioplastie(PTA)[J]. Röntgenpraraxis, 1993, 8(2): 83.
[3]
胡芳芳, 等. 介入放射学现场剂量测试与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1996, 5(2): 112.
[4]
王世, 等.对皮气囊瓣膜成形术中的辐射防护研究.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3, 13(2): 125.
[5]
于夕荣, 等. 心导管检查医生不可忽视X射线防护[J]. 中国辐射卫生, 1992(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