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4, Vol. 3 Issue (3): 173-17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4.03.025

引用本文 

于瑞广, 赵兰波, 李玉英. 437例X射线工作者眼晶状体变化的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1994, 3(3): 173-17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4.03.02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4-03-15
437例X射线工作者眼晶状体变化的调查
于瑞广 , 赵兰波 *, 李玉英 **     
山东省临沂地区卫生防疫站, 临沂

晶状体是对X射线较敏感的组织之一, 长期接触小剂量X线照射可对眼晶状体造成一定的损伤, 为了解临沂地区X线工作者的眼晶状体受损状况。于1993年7月份对全区X射线工作者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全地区各级医疗单位、工业探伤使用单位的X线工作者, 共437人, 其中男409人, 女38人。最大年龄60岁, 最小年龄18岁, 平均年龄为男33.16岁, 女31.75岁。最长工龄42年, 最短工龄为0.5年, 平均工龄为8.38年。

2 检查方法:

远视力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 远视力不足5.0者, 查矫正视力。用5%新福林滴眼, 使瞳孔扩大6mm以上, 在裂隙灯显微镜下, 对晶状体和眼底进行检查。

二 调查结果与讨论 1 远视力:

视力在5.0以上的占87.75%, 4.5以下的占0.92%, 矫正视力占8.47%。

2 眼晶状体混浊率、混浊部位、混浊形态分布

(1) 眼晶状体混浊率:检查了437名X线工作人员有151人发生晶状体混浊, 混浊率为34.55%, 其中伴有视力减退的44人, 占29.14%。较郭振举[1]等调查的混浊率为57.68%偏低。

(2) 眼晶状体混浊分布:晶状体混浊部位以赤道为主, 占46.15%, 其次是前囊下、后囊下的混浊率分别占33.62%、20.32%。按放射性白内障损伤特点, 晶状体的混浊主要发生在后极后囊下, 本次调查的后囊下混浊率为20.23%。在赤道混浊率较高与生理性混浊有关, 王延华[2]在论及老年性白内障一章中认为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 早期在晶状体赤道部位出现混浊。

(3) 晶状体混浊形态分布:混浊形态本次是以点状混浊为主, 占59.26%, 其次是片状、粉尘状、空泡, 分别占25.93%、14.25%、0.57%, 本文调查了437名X线工作人员的晶状体混浊的形态分布与张军和[3]的调查结果相一致。根据X线损伤特点, 晶状体后极后囊下皮质内有点状混浊, 并伴有空泡, 随着晶状体累积剂量的增高, 使混浊逐渐演变成盘状混浊。

3 不同放射工种与眼晶状体混浊关系:

根据X线工作人员工作性质分为, 县级以上医院专职投照人员, 乡镇级医院和县以上医院胃肠、胸透诊断人员和工业探伤操作人员。其结果见表 1

表 1 不同放射工种与眼晶状体混浊的关系

经统计学处理, 医用诊断与X线拍片、工业探伤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的混浊,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 0.01), X线拍片与工业探伤的工作人员之间晶状体的混浊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检查的结果与实际工作特点是相符的, 医用诊断人员晶状体直接接受照射, 因而晶体混浊率明显升高, X线拍片、工业探伤人员均为远距离操作, 且多数具有防护室, 因此混浊率低。

4 眼晶状体混浊与不同级别单位的关系:

按放射工作人员所在的医疗单位不同分成地直、县级、乡镇、厂矿(包括工探)级四个级别, 混浊发生率分别为45.52%、34.5%、35.7%、42.29%。经统计学处理, 它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5 眼晶状体与放射工龄的关系

晶状体混浊发生率随着放射工龄增长而明显增高, 其结果见表 2

表 2 眼晶状休混浊与放射工龄的关系

经统计学处理, 各放射工龄之间, 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 0.01)。晶状体的混浊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从混浊发生部位来看, 在后囊下混浊是与照射有关, 放射工龄越长所累积剂量较高, 混浊率也逐渐升高, 在赤道部混浊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有关, 也是随着年龄增高而混浊率增高, 因此在诊断放射性晶状体混浊时, 要注意排除生理性晶状体混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郭振举, 等. 眼晶状体放射损伤[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6, 6(2): 100.
[2]
王延华, 等.眼与全身病.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5;12: 424.
[3]
张军和, 等. 767例放射接触者眼晶状体变化的调查[J]. 放射卫生, 1990, 3(4):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