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3, Vol. 2 Issue (2): 79-8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3.02.024

引用本文 

张爱珍, 陈吉凤, 黄祥寿, 高慎永, 桑颖. 杭州市医用X射线工作者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1993, 2(2): 79-8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3.02.024.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2-12-06
杭州市医用X射线工作者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调查
张爱珍 , 陈吉凤 , 黄祥寿 , 高慎永 , 桑颖 *     
浙江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室
摘要:本文报道了129例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调查。结果表明血液学指标放射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淋巴细胞微核阳性检出率和微核率均值放射组高于对照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96例放射组的染色体总畸变细胞率、染色体型畸变细胞率、染色单体型畸变细胞率和总畸变率四项畸变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

低剂量电离辐射可引起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的改变[1],医用X射线工作者属于职业性慢性小剂量长期受照者,用血液学、淋巴细胞微核测定及染色体畸变分析对这些人员进行监测,已成为一种常规手段[2·3]。为进一步了解杭州市医疗单位防护措施情况,保障射线工作者的身体健康,本室对129例医用放射线工作者的血液学和淋巴细胞微核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中96例放射线工作者进行了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一 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①放射组:杭州市省级医院放射线工作者129例(男83例,女46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8岁,放射工龄1 ~39年。其中96例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男61例,女35例)。②对照组:不接触射线的医院内、外、小儿、五官科医师共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45岁。

2.血液学检查: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血小板计数,均采用手工法测定。

3.淋巴细胞微核测定:取静脉血,肝素抗凝,甲基纤维素溶液分离淋巴细胞,浓集后制片,Giemsa-wriht染液染色,油镜下观察2000只淋巴细胞,微核判断鉴别标准见文献[4]

4.染色体畸变分析:按本室微量全血常规方法[4]。油镜下分析100个中期细胞。按1973年WHO提出的标准进行分析[5]

二 结果

1.血液学检查: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两组均相当接近,P>0.05。血红蛋白放射组女性略高于对照组,但均属正常范围。

2.淋巴细胞微核率测定:结果见表 1.放射组微核阳性检出率和平均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但经X2检验,P>0.05,无显著差异。

表 1 淋巴细胞微核率测定结果

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布情况结果见表 2

表 2 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布情况

放射组微核阳性检出率与放射工龄关系见表 3。结果表明微核阳性检出率似有随放射工龄的増长而增加的趋势,但在10~15年工龄组微核阳性检出率明显増高,达55.6 %,与对照组(25.6%)相比有显著差异,P < 0.05。但从平均微核率来看,与放射工龄没有相关关系。

表 3 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工龄关系

3.染色体畤变分析:结果见表 4续表 4,放射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01),为对照组的5.7倍,染色体型畸变细胞率是对照组的3.1倍(P < 0.001)。放射组的染色体型畸变以断片为主,占染色体型畸变细胞的60%,是对照组的4倍。同时还出现了带有和不带有断片的双着丝点体、微小体、易位及粉碎化细胞,占染色体型畸变细胞的27.5%,而在对照组未曾见到。

表 4 染色体畸变结果

表 续表 4 染色体畸变结果
三 讨论

1.129例医用放射线工作人员的血液学指标变化不明显。我室曾于1968年对本省从事医院X射线工作人员305例进行过血液学的检查,白细胞低于4×109/L者占受检数的21.5%,分类中淋巴细胞在45%以上者占16.9%。本次调查结果白细胞低于4×109/L者占受检数的20.2 %,淋巴细胞高于45%以上的占受检数的20.2%。两次结果相当接近,说明杭州市医用放射线工作者接受小剂量电离辐射后未见外周血液的数量改变。

2.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由于方法简便、快速,据报道认为[6]其灵敏度与染色体畸变分析相仿或稍差。本调查放射组的微核阳性检出率和平均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从微核的分布情况看,放射组有7例达到或超过1.5‰,对照组均在1‰以内。此结果述文了报巴细胞微核测记其灵敏度大于外周血液学检测,而逊于染色体畸变分析。近来一些研究者采用胞质分裂阻断法微核测定技术[7],认为其测定结果更为精确可靠。

3.从血液学、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分析三项指标来评价电离辐射的早期损伤,染色体畸变是最敏感的生物学指标。这次调查虽然血狭学没有明显变化,但染色体的结构改变已经出现。放射组的染色体型畸变细胞率、染色单体型畸变细胞率和总畸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一般认为染色体是基因载体,染色体畸变可意味着基因突变,是潜在的遗传危害讯号,和人类肿瘤发生、流产、遗传性疾病有一定的关系[8]。而本次调查结果放射组的染色体畸变明显增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对这批受检者除应加强防护保健工作外,同时应作进一步观察和调查研究。

放射组不同年剂量率之间的染色体总畸变细胞率没有显著差异(< 0.5~5mGy·a-1), 总畸变细胞率为0.71%~0.92%,(P>0.05),似与年剂量率无关。

染色单体型畸变一般不作为辐射的特异指标,但本次结果放射组的染色单体型畸变明显高于对照组,占总畸变细胞的39%,如此高的畸变率在小剂量慢性辐射损伤中也不应忽视。

放射组的染色体畸变中,发现在1个细胞中可见到很多断片或比断片小的成对的染色质球,染色体计数时不到46条,或缺少1至数条,有时无法辨清有几条染色体受损,我们把这种细胞一般不计算断片对数,而统称为粉碎化细胞。放射组的9600个中期细胞中,我们发现有5个粉碎化细胞,占染色体型畸变细胞的12.5%,而对照组未曾出现。本室曾在一次意外事故受照者的染色体畸变分析时[9]3例受照者中有2例发现这种粉碎化细胞。尽管WHO没有将这种细胞列入辐射损伤的畸变类型,但我们认为粉碎化细胞的发现与辐射损伤不无关系,而是属于发生机制与断片相似的染色体型畸变。

参考文献
[1]
王继先综述.低水平电离辐射对人的损害效应.国外医学放射医学分册1984;8(3): 136.
[2]
Bauchinqer M, 等. 染色体刻量测定和职业辐照[J].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分册, 1986, 10(1): 23.
[3]
杜泽吉综述.微核分析法在放射损伤研究中的应用.国外医学放射医学分册1989;13(1): 1.
[4]
张爱珍, 等. 离体人血经60Coγ线照射透发淋巴细胞微核和剂量之间的关系[J].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1985, 14(2): 62.
[5]
Buchton K.E, et al.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human chromosome adarration Geneva: WHO 1973: 11.
[6]
薛开元, 等. 205例放射性工作人员末销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J]. 辐射防护, 1986, 6(3): 214.
[7]
高凤鸣综述.辐射致癌.国外医学放射医学分册1985;9(4): 220.
[8]
唐上生综述.淋巴细胞胞浆分裂阻滞微核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1991;IS (1): 10.
[9]
张爱珍, 等. 一次意外辐射损伤者的染色体畸变分析[J].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1988, 17(5):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