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3, Vol. 2 Issue (2): 52-52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3.02.002

引用本文 

李占沧. 切尔诺贝利事故后的环境放射性污染[J]. 中国辐射卫生, 1993, 2(2): 52-52.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3.02.002.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2-02-26
切尔诺贝利事故后的环境放射性污染
李占沧     译     
宁夏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 银川

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使大量人工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事故后不久,估计在苏联和欧洲131I释放量为630pBq (1700万Ci), 与在1957年温斯奇尔原子能反应堆事故的131I释放量740TBq (2万Ci)相比较相差悬殊,而137Cs和90Sr的释放量也远高于其他事故。表 1是该事故和全部大气层核试验释放到全球的两种核素总量的比较。

表 1 切尔诺贝利事故和核试验总释放量的比较

可以看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释放的137Cs是全部核试验的1/14, 90Sr是1/75。但是前者释放的137Cs和90Sr在地球上的沉降情况与核试验时大不相同,即大气层内核试验沉降到地面的这些核素虽在某种程度上有地区性差别,但大致是全球性分布。切尔诺贝利事故释放的137Cs和90Sr的大部分沉降到苏联的欧洲部分和欧洲大陆各国。因此,即使有全球性规模的影响,但其沉降方式也极不平衡。不仅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各共和国,而且在中欧、东欧各国从1986年春137Cs的蓄积量急剧增高。131I是事故后数月间最重要的核素,沉降期内,131I直接沉降附着在正在生长着的新鲜蔬菜和牧草上,被吸收转移到牛奶中。

乌克兰、白俄罗斯各地测得牛奶中131I浓度为3.7kBq (0.1μCi)·L-1 ~370tBq (10μCi)·L-1。欧洲各国也有报告,牛奶中131I浓度为数10Bq·L-1到数百Bq·L-1。因此,各国禁止食用131I浓度高的蔬菜和牛奶,并散发了碘剂。

乌克兰、白俄罗斯两国食品中90Sr含量也显著增高。1986年后半年、牛奶、面包、土豆中的90Sr浓度约为0.74~2.2Bq·Kg-1(20~60PCi ·Kg-1), 是这些食品1985年浓度的10倍。

137Cs通过食物最易进入人体,欧洲各国人体内137Cs的负荷量测定值一般反映了环境或食物的水平。1987年4月,各地成人人均137Cs负荷量:英国牛津城为260Bq、法国萨格勒为185Bq、德国法兰克福市为700Bq、慕尼黑为1400Bq、意大利的米兰为1740Bq, 奥地利的维也纳为2700Bq、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为1330Bq。与此类似,当时日本人的负荷量约为60Bq。人体内137Cs的负荷量随食品中浓度的降低而逐年减少。例如,维也纳人体负荷量于1987年为2700Bq, 到1988年为1300Bq, 同年11月为630Bq。到1989年日本人的负荷量下降到30 Bq。

看来影响最明显的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苏联的西部地区。至今只是得到了苏联环境、食品、人体137Cs浓度和负荷量的不完全情报。最近,国际原子能机构从各国抽调专家进行了苏联国内污染调查,大体获得了一致的结果。在近切尔诺贝利地区的调查,成人人均137Cs负荷量,1986、1987年为数10kBq, 1989年降到数kBq水平,比西欧约高一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