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2, Vol. 1 Issue (2): 54-5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2.02.003

引用本文 

侯庆梅.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中国辐射卫生, 1992, 1(2): 54-5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2.02.00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2-08-03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侯庆梅     
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 北京

γ射线探伤技术的应用给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 如同射线技术在其它方面的应用一样, 随着它的大量使用, 伴之而来的放射事故也时有发生, 这不仅损害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同时也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 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为了总结经验教训, 减少和防止今后放射事故的发生, 促进射线探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对全国1959年至1991年33年来在工业γ射线探伤中发生的放射事故进行一下分析总结。

一 概况

1.放射事故的年度分布

据不完全统计, 1959年至1991年在工业γ射线探伤中发生的放射事故共42起, 平均每年1.27起。81年以后的11年间, γ射线探伤事故的发生率较高(共24起), 占33年来总事故起数的57.1%。特别是87~88年两年共发生放射事故10起, 占33年事故总数的23.8%, 其中特大事故5起, 占发生事故的50%。主要原因是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比较落后, 有些领导对防护安全不够重视, 工作人员缺乏有关防护知识, 因此出现了放射事故上升的趋势。1989年以后的3年间, 放射事故有所减少(共3起), 占33年间事故总数的7.19%, 这由于近年来我国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和法规不断完善和健全, 特别是1989年国务院"44号令"发布后, 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得以加强。

2.放射事故的性质、级别和类别

放射事故的性质、级别和类别的分布见表 1表 2表 3。从收集到的42起事故的统计情况看, 大部分是责任事故(共25起), 约占总事故起数的60%, 从事故的级别看, 重大和特大事故较多, 分别占事故总起数的27%和42%。从事故的类别看, 71%是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

表 1 事故性质分类情况

表 2 事故级别分布情况

表 3 不同类别事故发生情况

3.人员受超剂量照射情况

表 4给出了在30起超剂量照射事故中的受照人数和所受剂量范围。受照人员共130人, 其中在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中受照的人数就达100人, 有31人受到250~1000mSv照射, 35人局部受到大于1000mSv照射。

表 4 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人数及当量剂量
二 事故原因浅析

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见表 5。由表 5可以看到, 在42起事故中, 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是主要的, 约占事故总起数的80%, 设备因素约占12%, 还有约10%的事故原因不淸。

表 5 事故原因分析

1.管理不善、违章操作

纵观国内外工业γ射线探伤中发生的放射性事故, 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由于管理不善, 而造成放射源的乱放, 丢失, 被盗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据从文献中收集到的不完整的资料统计, 1956-1984年, 国外至少发生过33起由密封源引起的重大事故, 其中近半数(16起)发生在工业γ探伤中, 而这16起γ探伤事故中有9起是因管理不善, 放射源丢失, 被无关人员拣到装在口袋或带回家中, 使其它人员受到照射[1]。从国内搜集到的42起事故, 丢失源或乱放引起的事故就有12起, 约占事故总起数的29%。如某发电厂用于探伤的一个7.3×109Bq60Co源被盗, 放射源在一青年家中炉灶边放置2个多月, 涉及30余人受照, 受照剂量0.2~100mSv。又如某机械厂将探伤机源罐放在一小屋内, 后被打翻, 放射源露出, 家三口人住入, 受照剂量100-160mSv, 男的白细胞下降到3×109·L-1, 女的生育一个小孩, 因小孩患后背皮肤脓疱症, 五个月后死亡。

放射源乱放、丢失引起的事故涉及受照人数多, 影响面大, 如果丢失找不回来, 源处于失控状态, 造成的危害更无法估量。

由于管理不善, 无证使用γ探伤机的事故也对有发生。如某重型厂向汽轮厂借用1.8×1012Bq的钴-60源探伤, 由于源外壳被锈斑腐蚀, 焊缝不严, 源头露出, 探伤时与金属导管多次磨损而导致泄漏造成人员受照事故。还有某公司外借γ探伤机, 因不熟悉设备性能, 发生卡源, 造成事故。

由于管理不善, 违章操作, 发生了放射事故, 如某一火电公司1982年10月在进行γ探伤操作时, 一人去贴片, 没等贴片人走开, 另一人就开机, 致使贴片人受到0.32SV照射, 直接经济损失2000元, 时隔不到一年, 该公司又发生了类似的特大事故, 致使两人各受0.30Sv剂量照射, 直接经济损失1000余元。

2.缺乏知识, 安全观念差

由于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不够, 缺少防护知识, 安全观念差, 引起的放射事故也不少, 特别是γ射线探伤技术已推广到乡镇企业, 不少单位雇用临时工, 又不培训, 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如1988年某公司工人在γ探伤时, 源头与钢丝自动脱开, 在将源导管与驱动缆绳折下时, 源头掉出, 一个人拾起拿在手中竟不认识是放射源, 另一人发现后, 立即拿过来送回装置。这次事故使4人受照(剂量为100mSv), 其中两人手部分别受照14.72Sv和9.87Sv。又如某公司操作人员用1.6×1012Bq的Ir-192源探伤时, 因机械设备故障, 使源与送丝弹簧两次脱钩, 分别掉在输源管道内和地面上, 探伤人员在寻找, 辨认放射源时, 6人受照, 其中有4人是二十几岁的临时工。两人手部分别受到10.8和6.8Sv的照射, 出现Ⅰ-Ⅱ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和外照射轻度急性放射反应, 一人手部Ⅰ度急性放射损伤, 其他三人虽无明显临床症状, 但血液学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有些探伤人员在常规操作时, 有章不循, 出现故障时又盲目乱干, 在受照剂量大于1000mSv的35人中, 几乎全部是因为用手直接拿放射源造成的。

3.不重视监测, 对设备缺乏定期浍修

不重视监测, 对设备不进行定期检修, 是缺乏安全意识的表现, 由此引起的事故较多, 尤其必须指出的是在操作过程中, 自始至终进行辐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探伤人员了解放射源的位置。从国内外发生的事故看, 绝大数超剂量照射事故, 都是没有进行正确的辐射监测, 甚至根本不进行监测, 探伤人员不了解放射源的位置造成的。在中国翻译出版的"γ射线照相法"手册中, 介绍了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总结的8起γ探伤事故, 其中6起是因为没有进行正确的监测造成的[2]。在我们收集到的数起事故中, 也有不少典型的事例。例如最近收到的一起事故报告:某油建公司二人操作约1.5×1012Bq的Ir-192源探伤, 照射完毕后, 收源时刻度盘指示到零, 他们以为源已收回到屏蔽容器内, 在没有监测的情况下就进行拆卸, 等源管拆下后, 才发现源没有回到屏蔽容器内, 致使一人全身和手部分别受照0.24Sv和2.37Sv, 另一人全身受照0.07Sv。其教训是深刻的, 如果在探伤过程中, 他们自始至终都遵守操作规程, 进行认真监测, 或平时对探伤机进行定期检修, 就可以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

4.缺乏应急计划和训练

从收集到的28起重大和特大事故的处理情况看, 几乎都是在紧急状态已经发生后(如源被卡住收不回, 或源辫子从驱动缆绳上掉下来等等), 既不向有关方面报告, 又没有科学的排障程序, 而是慌乱中盲目拆卸装置, 或用手直接拿源排除故障, 或不能拆卸的联锁装置也强行拆开等, 致使已经出现的情况更加严重, 使工作人员受到更大剂量的照射。

5.探伤设备设计不合理或质量不合格

除上述原因外, 探伤机本身设计不合理或产品质量不合格, 也是造成卡源、掉源, 最终酿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三 预防措施

工业γ射线探伤发生放射事故的原因较多, 但主要是人为因素, 所以要减少或避免放射事故的发生, 必须首先从操作人员着手。

1.加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 建立设计、生产、使用一条龙的管理体系

加强各部门对探伤机使用单位的放射防护管理和加强使用单位的自主管理, 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 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产密的操作程序和应急处理计划, 是减少和避免放射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同时, 加强对设计、生产单位的放射防护监督管理也是很重要的环节。设计部门和生产单位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并经过评定验收才能设计、生产。设计不合理的方案不准生产, 产品不合格的不准销售, 使用单位不具备一定条件的不准使用, 这样层层把关, 形成一条龙的监督管理体系, 就可以减少放射事故的发生。

2.加强对放射防护管理人员和探伤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从我们收集到的事故资料中可以发现, 不少操作人员是临时工, 根本不懂得机器性能, 不了解放射防护知识, 有的操作人员甚至无知到将放射源拿在手中却不认识是什么东西的程度。所以对他们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教育和上岗后的定期培训, 只有具备一定资格的人员才能上岗或负责防护管理工作。

3.制定必要的法规、标准, 使设计、生产和使用单位及各级管理部门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据我们了解, 有关工业γ射线探伤的放射防护的法规、标准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有关法规标准, 以推动工业γ射线探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安全使用射线装置。

参考文献
[1]
李德平, 等. 辐射防护手册第三分册.辐射安全[M]. 原子能出版社, 1990.
[2]
"γ射线照相法"辐射安全手册.中国同位素公司内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