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  1991, Vol. 4 Issue (2): 64-64  

引用本文 

刘洪祥. 地球人造卫星核事故概况[J]. 放射卫生, 1991, 4(2): 64-64.
地球人造卫星核事故概况
刘洪祥     
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

携带核电源或核反应堆的地球人造卫星自1964年至1990年共发生过4次重要核事故。其后果是造成空间、大气层、全球表面或局部污染,未造成立即伤亡。

1.1964年美国卫星携带630TBq钚-238在进入大气层时烧毁。钚-238均匀分散在全球大气层。根据1970年全球监测结果表明:95%的钚-238已沉降地表。余5%停留在大气层。此次钚-238对全球的污染与大气层核试验造成钚-239全球污染的比值为0.1。至今环境中钚-238主要是来自此次卫星核事故。

2.1978年苏联卫星发生故障,其反应堆坠毁在加拿大西北部,形成一条长600公里的狭长核污染地带,其由共有50块大碎片,其接触剂量最高达2Gy·h-1,另有众多小碎片,其平均密度为~102碎片·公里-2,单块碎片的放射性活度最高达5×109Bq。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了现场测量及彻底清除污染。

3.1983年卫星携带的反应堆堆芯坠落在大西洋南部水域里。

4.1988年卫星发生事故前,实现了按原设计将其核装置推进到更高安全轨道上运行,可作长久停留。尚未形成核污染。

人造卫星携带核装置在出现卫星故障时,可能形成核事故。应加强宇航部门与辐射防护部门的情报联系,平时作好事故应急准备。

1989年在斯德哥尔摩,1990年在巴黎已召开过两次卫星核事故国际应急学术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