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  1990, Vol. 3 Issue (2): 71-73  

引用本文 

王洪复. 核动力厂事故时的放射损伤与应急治疗[J]. 放射卫生, 1990, 3(2): 71-7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0-01-05
核动力厂事故时的放射损伤与应急治疗
王洪复     
上海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

自1954年第座商业核动力厂(Nuclear power plant)运行以来,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核能的开发。至1988年底,全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有429台核电机组正在运行,装机总容量达3亿千瓦,加上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可达5亿千瓦,约占世界总发电量的20%。这些核电站的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由于核动力厂防护装置本身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限制以及技术故障和操作不当等因素,尽管核反应堆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很低,但发生事故的潜在可能性是存在的。据调查报告,至1986年,拥有核反应堆的国家中,曾有14个国家的核动力厂发生约150余起“重大核安全事故”。其中,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世界核电史上一次最严重的事故。这次事故引起了各国对核安全的进一步重视,积极制定了事故后的相应对策。本文根据国外核动力厂事故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的科研成果,对核动力事故时的放射损伤或应急治疗作一简要介绍。

一 核动力厂事故时对人员的主要损伤因素

核动力厂事故时对人员的损伤有γ、β辐射的外照射、放射性核素的内照射、热烧伤和机械伤等。

事故发生后放射性核素的释放与分布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事故发生后最初几小时,以短寿命核裂变产物为主,散落在事故现场的核燃料碎片和设备形成较强的γ、β辐射源。(2)中期,事故后几天或更长,释放的放射性核素通过羽状烟云大部分进入大气并沉降到地面上。(3)晚期,事故后几周到几年,主要是长寿命核裂变产物,如锶-90、铯-137、钚-239等对人体的危害。

在事故不同阶段,因主要辐射源和照射方式不同,所引起的放射损伤类型也有所区别(见表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主要发生在事故的早期阶段,后期以内照射放射损伤为主。

表 1 核反应堆事故对人员的损伤与辐射源

对人员的外照射主要来自:(1)核动力设备;(2)放射性烟云;(3)沉降到地面的放射性落下灰;(4)附着于体表和衣服的放射性核素。这些辐射源的γ辐射对人体照射引起外照射放射损伤,起主要作用的核素有碘-131、铯-137等。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中,诊断为急性放射病者有203人,其中死亡28人。其临床表现及分度见表 2

表 2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203名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

对人员的内照射主要来自吸入、摄入以及通过皮肤伤口进入体内的放射性物质。起主要作用的放射性核素有碘-131、铯-134和铯-137等。受影响的主要器官为甲状腺和肺(见表 3)。

表 3 对主要器官起重要作用的放射性核素
二 核动力厂事故时放射损伤的应急医疗措施 (一) 应急医疗组织

在核动力厂发生事故的紧急情况下,医疗机构必须作出迅速响应,在事故处理指挥中心统-部署下,针对各类损伤进行分类诊断和应急医疗救治。应急医疗组织(Emergency Response Medicine Organigtion)一般分为三级:①现场救治、由核动力厂医疗卫生人员和由专业机构派出的包括物理剂量、辐射卫生、辐射血液学、辐射临床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救治小组,形成现场救治力量,主要任务是伤员初步分类,早期处理和后送;②地区救治,由事故地点附近医院负责,收治需一般观察治疗的病人以及伤情较轻和需急救处理,不宜远送的病人;③专科救治,由放射医学专业机构负责,专科救治是事故后急性放射病、皮肤β辐射损伤、内照射损伤和放射性复合伤等较重病人的应急救治中心,该中心具有物理剂量、生物剂量、内污染剂量监测手段和层流洁净病房,治疗内外照射损伤的各种设施。热烧伤和各种创伤病人应送相应综合医院救治。

(二) 应急救治措施

1.针对急性放射病的应急救治

(1)早期分类诊断在现场可根据环境辐射水平,早期反应出现时间和程度、局部皮肤反应以及外周白细胞减少程度进行早期分类诊断:①早期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特别是早期呕吐开始时间和次数对诊断有意义。②外周血细胞数改变,淋巴细胞减少,嗜中性粒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最为可靠。③皮肤反应,充血、水肿等。事故后数小时至1、2天内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早期反应,外周血淋巴细胞数迅速下降,或上述表现虽轻但有明显皮肤反应者,应初步诊断为急性放射病。

(2)剂量估算对事故现场受照人员应利用其身上的手表红宝石、塑制钮扣等物,应用热释光、电子自旋共振等方法,尽快作出物理剂量估算。并应用快速淋巴细胞染色体分析技术迅速提供生物剂量来判断。对体表和血、尿等生物样品进行核素污染检测。

(3)其他检验在生化代谢和凝血系统检验中发现的异常改变对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如①高淀粉酶血症和高淀粉酶尿症,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致关系,高达正常值的10~100倍;②照后1天,大面积皮肤辐射损伤病人的肌酸激酶水平升高,为正常值的10~20倍,天冬氨酸转氨酶也有中等程度增高;③事故后7~9天,不少病人出现高酶血症(天冬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氨酶等)及高胆红素血症;④事故后第5天,血小板数明显减少,仍观察到血浆前促凝剂激活。

(4)药物治疗及时应用放射损伤防护药物,如苯甲酸、雌二醇、雌三醇、益草片、甲:巨球蛋白、植物多糖等。针对保护造血功能和阻断微循环障碍等病理生理因子,可应用蛋白同化激素如康力龙、益气祛淤一类中药芪甲丹方(黄芪、山甲、丹参、红藤、川芎)等。在进入沾染区以前应用辐射预防药如盐酸胱胺、抗放利等,放射损伤可得到有效减轻。Ⅱ度以上造血型急性放射病应送专科医院洁净病房治疗,尽早准确诊断,进行抗感染、抗出血和保护造血功能的治疗。对病情严重病人应制定特殊治疗方案,如血液有形成分输注,造血干细胞如胎肝细胞悬液输注或骨髓移植等。复合有热烧伤或创伤对按复合伤原则处理,注意抗休克治疗和电介质平衡。

2.针对皮肤β辐射烧伤的应急救治

局部的皮肤β辐射烧伤对急性放射病全身症状有明显影响,尤其大面积烧伤对病人可引起致命结果,因而需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在现场对有反应的皮肤区域进行初步清洗,去污染和保护等处理,住院后宜进行如解毒、抗休克、抗感染和减少局部渗出、防止水肿等全身和局部治疗。

3.针对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应急救治

对在污染区停留人员应进行体表(注意甲状腺部位)和体内沾染的监测,及时应用阻断吸收和加速排出药物。放射性碘用碘化钾,放射性锶用氢氧化铝凝胶、裂叶马尾藻福藻酸钠、Sise(乙酰胺基丙叉二磷酸),放射性铯用普鲁士兰、放射性锆、钚、钍等用811(喹胺酸),对放射性稀土、超铀核素用DTPA。碘131是核反应堆事故后核裂变产物的主要成分,进入体内迅速蓄积于甲状腺。稳定性碘可起封闭甲状腺作用,阻断甲状腺中放射性碘参与代谢,抑制甲状腺摄取放射性碘,从而减少甲状腺中放射性碘的蓄积,降低甲状腺及附近组织的照射。碘化钾的服用量为100毫克,与碘-131同时或摄入前12小时内服用,对甲状腺的防护效果最好,其放射性可减少95%以上;摄入碘-131后4小时服用碘化钾,则阻吸收效果明显降低(表 4)。紧急情况下如缺乏碘化钾片时,应用含碘代用品(如碘酒擦试体表)、口服含碘片等也可达到保护甲状腺的效果。

表 4 健康人摄入碘-131不同时间服用碘化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