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 Vol. 33 Issue (4): 496-503.   PDF    
http://dx.doi.org/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7.04.14
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0

文章信息

彭华茂. 2017.
PENG Huamao. 2017.
21世纪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现状与未来
The Chinese Researches in Psychology of Aging in the 21th Century: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心理发展与教育, 33(4): 496-503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33(4): 496-503.
http://dx.doi.org/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7.04.14
21世纪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现状与未来
彭华茂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 北京 100875
摘要:本文回顾了近40年中国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从研究主题角度与美国老年心理学研究进行了比较。发现中国老年心理学主要聚焦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同时也在老年人家庭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领域研究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国内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人格、情绪情感探讨较少,既缺少前沿的基础研究,也缺少对复杂能力、复杂情感等的系统研究。结合中国人口老龄化现实,本文提出了21世纪中国老年心理学的未来研究取向:基础研究和应用服务研究的双向结合,中国文化特色取向,个体-环境交互作用取向和个体差异取向。
关键词老年心理学    文献分析    研究主题    个体—环境    个体差异    
The Chinese Researches in Psychology of Aging in the 21th Century: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NG Huamao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The Psychology of aging researches in China in the past 40 years were reviewed, which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the aging researches in United Americ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topics. The comparis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inese aging researches mainly focused on mental health of older adults.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es focused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older adults' families and social supports were also numerous. However, the researches about cognitive aging, personality, emotion and affect were relative less, neither about frontiers of basic research, nor about integrate researches in complex abilities and affect. Based on the fact about aging of population in China, four future approaches of Psychology of aging in China were proposed:approach of combining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approach of out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approach of individual-environment interaction and approach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Key words: Psychology of aging    analysi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opic    individual-environm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公报,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已经达到2.22亿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比2010年上升了2.89个百分点(杜鹏,孙鹃娟,张文娟,王雪辉,2016),中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建立在正确认识老年人身心特征、充分理解老年个体和群体与社会、物理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之上,这一基础正是源自于老年心理学研究。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初系统开展以来(林崇德,陈英和,2009),至21世纪,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为老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背景和实证依据,同时,21世纪的中国老年心理学还有大量问题亟需解决。

1 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现状 1.1 1981-2010年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概况

老年期心理健康、认知变化一直是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1981年-2010年间,有1/4国内老年心理学研究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接近1/5研究关注认知变化(李逢战,王大华,李晓彤,彭华茂,张明妍,2014)。从研究内容看,国内研究以关注老年人整体心理健康状况、精神状况为多,其次是关注老年人特定情绪健康,如抑郁、焦虑、孤独感等(王贵生,李逢战,申继亮,王大华,2013)。老年人认知研究主要关注了正常认知老化与病理性认知老化两个大类,以研究正常认知老化为主,探讨了老年人的感知觉、注意与意识、记忆、思维、言语、智力等几个主要方面的年龄特征、老化机制、干预手段等(夏石勇,彭华茂,2014)。

1.2 2011-2017年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概况

为了充分挖掘中国老年心理研究新近几年的研究动态,我们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研究者2011-2017年间在国内及国外期刊发表的老年心理学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以洞悉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CiteSpace软件能绘制某一领域下的科学知识图谱,显示一个学科或知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和动向,方便研究者更清楚了解特定领域的前沿和演进(Chen, 2006)。

1.2.1 文献检索方法

参考李逢战等(2014)对1981-2010年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文献的检索流程,并根据软件设置以及文献数据库设置加以改进。最终采用的检索流程如下:中文文献检索选取中国知网(CNKI)作为检索数据库,以“老年、老年人、老化、衰退、毕生发展、生命全程、长寿、老龄”为检索词,分别在题目和关键词(摘要)两个检索项中检索2011-2017年的中文文献。检索出初步文献后,限定学科为心理学进行二次筛选。对于部分以工程学、医学等学科为主(心理学未出现在学科类别中)的检索词(如老化、衰退),采用人工二次筛选。最终检索得到中文文献共计579篇,将检索结果通过CNKI的文献导出功能导出为CiteSpace可识别和利用的格式。

英文文献检索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平台,在“ISI web of Knowledge”中进行检索,以“aging、across life、life span、later life、gerontology、senile、senior、old、older、elder、elderly”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同时每次检索均限定主题为“psychology”,检索时间限定为2011-2017年,地址限定为China,同时排除主题词为“medical、medicine、physic”的文献。在得到初步文献后进行精简。每次精简过程均为,再次将研究方向选择为psychology;在发表文章数目前100名的作者列表中,剔除作者(第一作者)非中国人的文献;文章类型选择article;期刊杂志来源上剔除中文期刊杂志;语种选择为英语;国家和地区选择为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hina,Taiwan。最后共检索得到英文文献2393篇,通过web of science上的导出功能导出为CiteSpace可识别和利用的著录格式,进入后续的统计分析。

① 文献数据库在指定国家和地区时,只能选择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hina和Taiwan,不能区分香港和澳门地区。

1.2.2 文献检索结果分析

CiteSpace软件以年轮的形式将作者、关键论文或关键词等信息,依据不同时间段的被引频次表示出来。每一分析对象会形成相应的年轮环的节点(node),节点的大小代表了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表示这是该领域的关注焦点。节点与节点之间的线段代表关键词之间具有共现关系,线段的粗细代表两者之间联系的强度(辛伟,雷二庆,常晓,宋芸芸,苗丹民,2014)。本文采用关键词及其使用和引证频次进行知识图谱的分析。关键词图谱以一年为一个单位呈现了最近7年的研究热点和动态。得到最终的关键词图谱,如图 12所示。

图 1 2011-2017年老年心理学国内期刊发表物研究热点
图 2 2011-2017年老年心理学国际期刊发表物研究热点

图 1及CiteSpace软件分析得到的关键词频次表可知,发表在国内期刊杂志上的研究中,除了“老年人”(频次407) 和“老年”(频次31) 这两个节点外,心理健康(频次94)、主观幸福感(频次72)、社会支持(频次48) 是引证频率最高的三个研究主题,这与李逢战等(2014)针对1981-2010年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计量学分析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另外,对影响因素(频次46)、孤独感(频次43)、抑郁(频次23)、老化态度(频次19)、依恋(频次17) 的研究紧随其后。通过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可知,目前中国老年心理研究者对老年人的关注仍主要聚焦于心理健康方面。

图 2及关键词频次表可知,发表在国外期刊的研究中,排在关键词第一位的是China(频次293),这与我们限定文献为中国有关。Depression(抑郁,频次279)、Quality of life(生活质量,频次270)、Prevalence(流行率,频次253)、Health(健康,频次218)、Behavior(行为,频次170)、Risk factors(影响因素,频次156)、Population(人口,频次151) 均为引证较高的关键词。整体而言,中国学者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文献主题与发表在国内期刊的研究主题大体相吻合,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较高,但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关注较少。这与李逢战等(2014)的研究结果有所差异。为此,我们又以cognitive & aging为研究主题,其他设置条件不变,检索了2011-2017年中国学者国际期刊发表物情况,检索得到340篇文献,但这340篇文献绝大部分已被包含在之前总体检索到的2393篇中,且关键词频次分析仍未发现认知相关关键词进入热点图谱。表明中国认知老化研究相对心理健康领域较为薄弱,国际影响力尚未形成。

2 中美老年心理学研究对比 2.1 美国老年心理学研究概况

为比较国内老年心理学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共同点和差异,我们以美国老年心理学研究为例,基于由Elsevier公司出版的《老年心理学手册》(Hand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Aging)内容,对美国老年心理学研究进行概要性的梳理。《老年心理学手册》由美国最杰出的老年心理学家联合撰写,每5年出版一次,每一版都集结了5年以来具有重大进展的老年心理学研究主题,最新的第八版于2016年出版。在第八版的序言中,主编Schaie K. W.和Willis S. L.罗列了《老年心理学手册》从第一版至第八版的主题。我们将8个版本中出现过4次及以上的主题界定为持续关注主题,将第七、第八版本(研究内容覆盖时间为2006-2016年)出现的主题界定为新近关注主题,对研究主题进行归类整理后,结果见表 1

表 1 美国《老年心理学手册》纳入研究主题
研究领域 具体主题 持续关注 新近关注
生理基础 神经基础(Neural basis) + +
行为遗传学(Behavior genetics) + +
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 _ +
脑结构与功能变化(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brain change) _ +
激素与行为(Hormones & behavior) _ +
感知觉 听知觉(Auditory perception) + +
视知觉(Visual perception) + _
动作技能(Motor performance) + _
基本认知能力 记忆(Memory) + +
智力能力(Intellectual abilities) + +
行为速度(Speed of behavior) + _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 _ +
认知干预(Cognitive intervention) _ +
复杂认知与智慧 创造力与智慧(Creativity and wisdom) + +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 + _
决策(Decision Making) _ +
人格与社会性 人格(Personality) + +
动机(Motivation) + _
情绪情感(Emotion and affect) _ +
老化态度(Attitudes toward aging) _ +
控制(Control) _ +
心理与行为健康 临床评估(Clinical assessment) + +
心理病理学(Psychopathology) + +
心理干预(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 +
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s) + +
死亡与临终(Death and dying) + +
工作(Work) + +
睡眠及睡眠障碍(Sleep and sleep disorder) _ +
压力(Stress) _ +
社会文化影响 文化与种族(Culture and ethnicity) + +
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s) + +
老年生态学(Ecology of aging) + _
老年照料(Caregiving) _ +
晚年家庭(Family in late life) _ +
代际沟通(Intergenerational communication) _ +
  注:+表示该主题为持续关注或新近关注主题,-表示该主题未出现在该栏目中。

表 1可以看出,心理健康、人格、记忆、智力、神经基础、行为遗传学、社会与文化影响等是美国老年心理学长期关注的研究主题,并不断取得丰富的研究进展。而大脑功能和结构、激素作用、复杂决策、情绪情感、信念态度、老年家庭人际关系等是新近10年的研究热点。

2.2 中美老年心理学研究主题比较

从研究主题分布看,老年人心理健康是中美老年心理学研究关注的热点,这既是心理学传统研究领域,也是老年人实际生活需要的反映。一项对5149名中国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及很好的老年人占85.6%,较差及差者占14.4%。但值得注意的是,75岁以上的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低于75岁以下老年人(李娟,吴振云,韩布新,2008)。而在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老年人中,抑郁、焦虑和孤独感是常见问题(郭平,陈刚,2009聂晓璐等,2013唐丹,王大华,2014)。诊断和评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状况,国内已开发了适用于中国老年人的《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李娟,吴振云,韩布新,2009)、《城市中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邓丽芳,郑日昌,2005),但适用于全国老年人口的参照常模还未建立。此外,目前研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探讨较多,但干预研究相对较少(王贵生等,2013)。

老年人家庭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是中国老年心理学近7年的研究热点,美国老年心理学界也逐渐聚焦于老年家庭研究(Merz, Schulze, & Schuengel, 2010)。家庭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核心人际关系,家庭养老也是中国传统养老方式。对老年人家庭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的探讨,既是传统文化话题的反映,也是应对当下中国人口老龄化,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的现实需要。国内研究已发现来自家庭内外的社会支持越多,支持资源越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以及整体精神状态等都有正向结果(Peng, Mao, & Lai, 2015;彭华茂,尹述飞,2010;王大华,佟雁,周丽清,申继亮,2004)。但目前国内研究还主要集中于描述老年人人际支持现状以及和心理结果变量的关系上;社会支持含义偏向一般性(比较集中于数量、频次、强度等),支持类型和内容等特殊性尚不够具体;比较强调外界环境提供给老年人的各种支持,而忽视老年人自身对人际环境的主动影响;缺少对老年人各类人际环境,如配偶、亲子、邻里等,相互作用的系统思想。

认知老化,特别是记忆和智力的老化,是美国老年心理学的传统研究主题,近10年又在执行功能(Robertson, King-Kallimanis, & Kenny, 2016)、复杂决策(Cooper, Blanco, & Maddox, 2017)、智慧(Ardelt, 2010)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而对比中国老年心理学近7年研究,则发现认知老化是当下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国内学者对认知老化的研究,有探讨认知能力随增龄变化规律的描述研究(申继亮,陈勃,王大华,2000申继亮,王大华,彭华茂,唐丹,2003),也有基于信息加工的认知老化机制研究(Peng, Gao, & Mao, 2017申继亮等,2003陈天勇,韩布新,罗跃嘉,李德明,2004),还有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认知老化机制研究(付艳,王大华,2009Li et al., 2015),此外还有认知干预研究(王大华,黄一帆,彭华茂,陈晓敏,2010;Gao, Peng, & Wen, 2014; Ji et al., 2016; Zheng et al., 2015)。但相对于心理健康领域,无论是国内期刊还是国际期刊,均没有体现出较强的研究力量。另外,就现有研究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美国认知老化研究主题呈现两极发展趋势:一方面认知老化机制已逐渐深入至基因——脑——行为整合层面,另一方面在复杂决策、智慧等高级能力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国内研究仍大多以行为研究为主,认知能力老化的认知神经基础已有研究者进行探讨,但基因——脑——行为的整合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在高级能力方面,只有极少数研究探讨了老年人的决策行为(刘涵慧,安艳艳,李慧敏,魏珍,朱幸婷,李会杰,2014Peng, Xia, Ruan, & Pu, 2016喻婧,饶俪琳,2014张力元,毕研玲,张宝山,陈璐,2015),但对老年人智慧经验、问题解决等行为和能力的探讨尚属空白。

老年期人格特征是美国老年心理学传统研究主题,情绪情感则是近10年热点研究问题。遗憾的是,无论是1980~2010年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还是我们对2011~2017年中国老年心理学者的发表物的检索,均未有这两个主题研究的反映。1980-2010的国内研究中仅有8%探讨情绪,2%探讨人格(李逢战等,2014)。近7年的国内外期刊发表物的关键词中则完全没有人格和情绪相关词进入分析图谱,这表明国内学界对老年心理的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国内少量研究关注了老年人的情绪刺激加工和积极效应(毕丹丹,韩布新,2014龚先旻,王大华,2012喻婧,马振玲,牛亚南,张宝山,2015)、情绪体验和情绪调节(戴必兵,彭义升,李娟,2014莫书亮,孙葵,周宗奎,2012罗利,2014王芹,吴捷,谷莉,王雪艳,2015),以及情绪与老年人认知的交互作用(肖红蕊,龚先旻,王大华,2014)。但从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综述类论文较多,实证研究尚有大幅空间。加强对老年人情绪情感以及人格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增进人们老年期的全面认识,也有助于人们对老年期形成积极态度。

3 21世纪中国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通过中美老年心理学研究主题对比,可以发现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主要聚焦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同时在老年人家庭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领域研究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不足的是,国内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人格、情绪情感探讨较少,既缺少前沿的基础研究,也缺少对复杂能力、复杂情感等的系统研究。分析和对比国内外研究现状,笔者认为21世纪的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可以有如下几个取向。

3.1 基础研究和应用服务研究的双向结合

对中国老年心理学而言,不同研究领域均存在“基础”与“应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心理健康领域大多为现状描述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对于如何解决老年人抑郁、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既缺少特定咨询辅导模式的探讨,也缺乏心理问题分级指标的探讨,缺乏足够的“应用”研究。认知老化领域则在“基础”与“应用”层面双缺乏。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无论是研究问题还是研究方法与手段,均与国际前沿存在较大差距,如何从基因—脑—行为整合角度出发,并系统考虑认知、情绪、动机的交互作用,是认知老化基础研究的未来取向。而在应用层面,则需聚焦于正常老化过程中认知功能的维持与促进,病理性老化的预防与延缓等问题。家庭人际关系研究更需加强“应用”研究,回答人们“怎么做”的问题。

3.2 中国文化特色取向

当下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还缺少独创性的理论与方法,国际影响力也相对较弱。突出中国文化特色是提高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对比美国老年心理学研究,我们也可以发现社会与文化的影响一直是美国老年心理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中国老年群体与美国老年群体相比,存在诸多差异,既有人口学因素的差异,如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高悦,彭华茂,文静,王大华,2011:城市老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在9年左右;Sullivan, Mikels, & Carstensen, 2010:城市老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5年左右),平均经济收入相对较低(黄婷婷,刘莉倩,王大华,张文海,2016:中国城市老年人年均收入为54, 000元人民币;Sullivan et al., 2010:美国城市老年人年均收入66, 000美元)等,也有如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保障制度(姜华,2013)等大社会环境的差异,来自美国的研究结论以及相关理论未必完全适用于中国老年人。同时,中国老年群体还存在许多独特的中国文化现象值得研究。如传统孝顺文化会如何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空巢家庭或失独家庭老年人的心理慰藉,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家庭人际关系和家庭外社会支持对“老漂族”(随子女移居外地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等等,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研究,既可以在实践层面满足当下中国社会现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又可以在理论层面回答社会文化对个体心理影响机制的一般性问题,凸显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的创造性价值。

3.3 个体——环境的交互作用取向

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但目前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还主要聚焦于老年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对于老年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还缺少系统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两个方面来探讨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研究,一是要回答老年个体与微观社会人际环境的交互作用问题,如社会人际环境的哪些因素和环节会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老年人自身又会如何影响社会人际环境等。此外,老年人的各个微观人际环境间如何相互配合,如老年人的配偶关系(王岩,王大华,付琳,姜薇,翟晓艳,2014)和亲子关系是否相互和谐,社区支持如何弥补和分担家庭支持的不足,社区邻里又是否能调节家庭内部关系等,未来研究均需要有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二是要回答老年个体与宏观社会文化环境间的交互作用问题。这里面既包括如何增进和转变全体社会成员对老年群体的正确认识、评价、态度、行为方式等,又包括老年人自身群体如何通过发挥自身积极作用,改变社会整体对老年期的消极态度,形成积极老化的整体文化氛围。这除了加强有关老年期知识普及外,还需要老年心理学深入研究老年人的智慧与经验、乐观人格、心理弹性等积极心理,探索更多让老年人展示自身积极一面的途径,加强全体社会成员全生命周期规划教育等。

个体与物理环境的交互作用研究,可以区分为与现实物理环境和虚拟物理环境的交互研究。适老用品的开发属于老年人与日常用品等微观现实物理环境的交互,适老环境设计则属于老年人与居住环境和空间分布等中观现实物理环境的交互,而自然气候、地理特征、灾害因素等对老年人的生活态度、适应方式的影响等则属于宏观物理环境层面问题。此外,网络与虚拟环境已成为社会个体不能脱离的生活环境,老年人网络使用心理、老年人互联网心理适应以及互联网对个体心理影响的长远效应等,都是老年心理学具有前瞻性的研究问题。

3.4 个体差异取向

随着年龄增长,无论是认知能力,还是心理健康,亦或是情绪、动机等,老年人的个体差异都在逐渐增大(许淑莲,申继亮,2006),老年人物质、精神需求的差异也在增大。中国老龄化社会存在老年人数多、老龄化地区差异大等特点(杜鹏等,2016),实现精准养老是未来必然趋势。所谓精准养老,即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加强老年人心理的个体差异研究,将特别有助于制定更为精准的老龄政策制度。

以年龄群体为例,目前国内老年心理学研究大多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年龄群体缺少细分。老年心理学界已经提出“第四年龄”老年人的概念(Gilleard & Higgs, 2010)。“第四年龄”老年人指85岁以上老年人,“第三年龄”老年人则是60~85岁老年人。第三年龄老年人身体相对健康、有自理能力,社会活动参与相对较多,是活跃性的老年群体。而第四年龄老年人,一般普遍患有多种疾病,自理能力较差,室内活动居多,对医疗、照料需求较高。有调查显示,高龄老年人的认同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比低龄老年人低(傅双喜,王婷,韩布新,施春华,2011),此外高龄和低龄离退休老人在经济需求和学习需求状况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吴捷,李幼穗,王芹,2011)。那么对两类老年人身心健康评估标准是否应有所区别;养老政策如何给予低龄老年人更多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价值的机会和支持,如何解决高龄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护理及精神上的慰藉问题等等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而从居住地点来看,当下老年心理学研究大多以城市老年人为主要对象,对农村老年人重视不足。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占总体老年人口的57.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农村老年人在经济收入、社会保障、受教育水平、生活方式、亲子关系、观念态度等各个方面都与城市老年人存在差异,如农村老年人,在使用公共车辆、做饭、洗澡、打电话、独自在家和总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和城市老年人有明显的差距(韩学青,冯锋,陈建,尚兰,李娟,2013)。故以城市老年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成果结论是否能推论至农村老年人,相应举措是否适用于农村老年人,尚有待进一步去验证。

此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我国老年人家庭结构出现了多种形态,空巢、丧偶、失独等老年群体的差别化需求日益凸显。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hina Longitudinal Aging Social Survey)在全国抽样11511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空巢家庭老人已达47.53%,丧偶老人占被访老人的24.08%(杜鹏等,2016)。而据估算,截至2010年,全国农村和城镇49岁以上失独父母人数达82.1万人(周伟,米红,2013)。空巢老人如何处理子女生存压力与赡养义务的冲突、经济抚养与亲情慰藉的冲突(韩布新,李娟,2013),丧偶老人如何应对抑郁与孤独感等消极情绪,失独老人的生活照料、繁衍感断层带来的心理丧失如何解决等,都需要老年心理学研究提供更多、更具体的指导建议和应对技能。

4 小结

本文回顾了近40年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并从研究主题角度与美国老年心理学进行了比较,发现国内老年心理学主要聚焦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同时也在老年人家庭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领域研究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国内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人格、情绪情感探讨较少,既缺少前沿的基础研究,也缺少对复杂能力、复杂情感等的系统研究。为应对中国社会老龄化,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需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研究的结合,同时要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需着力于中国文化特色取向的研究。而个体——环境交互作用研究取向和个体差异研究取向则从更全面系统的角度分析了21世纪中国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以便为推进我国老龄事业的全面持续发展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建议与实证依据。

参考文献
Ardelt M. (2010). Are older adults wiser than college students? A comparison of two age cohort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7(4), 193-207. DOI: 10.1007/s10804-009-9088-5.
Chen C. (2006). CIteSpace 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7(3), 359-377. DOI: 10.1002/(ISSN)1532-2890.
Cooper J. A., Blanco N. J., & Maddox W. T. (2017). Framing matters:Effects of framing on older adults' exploratory decision-making. Psychology and Aging, 32(1), 60-68. DOI: 10.1037/pag0000146.
Gao Y., Peng H., & Wen J. (2014). The training effect of working memory based on central executive system intervention in older adul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21(2), 80-88. DOI: 10.1007/s10804-013-9181-7.
Gilleard C., & Higgs P. (2010). Aging without agency:Theorizing the fourth age. Aging & Mental Health, 14(2), 121-128.
Ji Y., Wang J., Chen T., Du X., & Zhan Y. (2016). Plasticity of inhibitory processes and associated far-transfer effects in older adults. Psychology and Aging, 31(5), 415-429. DOI: 10.1037/pag0000102.
Li H., Hou X., Liu H., Yue C., Lu G., & Zuo X. (2015). Putting age-related task activation into large-scale brain networks:A meta-analysis of 114 fMRI studies on healthy aging.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57, 156-174. DOI: 10.1016/j.neubiorev.2015.08.013.
Merz E., Schulze H., & Schuengel C. (2010). Consequences of filial support for two generations:A narr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view.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31(11), 1530-1554. DOI: 10.1177/0192513X10365116.
Peng H., Gao Y., & Mao X. (2017). The roles of sensory function and cognitive load in age differences in inhibition:Evidence from the stroop task. Psychology and Aging, 32(1), 42-50. DOI: 10.1037/pag0000149.
Peng H., Mao X., & Lai D. (2015). 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Effect of intergenerational and social support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older adults:A comparison between migrants and local residents in shenzhen, china. Ageing International, 40(4), 376-392. DOI: 10.1007/s12126-015-9234-2.
Peng H., Xia S., Ruan F., & Pu B. (2016). Age differences in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under option framing:From the motivation perspectiv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10.
Robertson D. A., King-Kallimanis B., & Kenny R. A. (2016). Negative perceptions of aging predict longitudinal decline in cognitive function. Psychology and Aging, 31(1), 71-81. DOI: 10.1037/pag0000061.
Sullivan S. J., Mikels J. A., & Carstensen L. L. (2010). You never lose the ages you've been:Affective perspective taking in older adults. Psychology and Aging, 25(1), 229-234. DOI: 10.1037/a0018383.
Zheng Z. W., Zhu X. Y., Yin S. F., Wang B. X., Niu Y. N., Huang X., Li R., & Li J. (2015). Combined Cognitive-Psychological-Physical Intervention Induces Reorganization of Intrinsic Functional Brain Architecture in Older Adults. Neural Plasticity(11), Article ID 713104.
毕丹丹, 韩布新. (2014). 积极效应研究的几个方法学问题. 心理科学进展, 22(07), 1103-1111.
陈天勇, 韩布新, 罗跃嘉, 李德明. (2004). 认知年老化与执行衰退假说. 心理科学进展, 12(5), 729-736.
戴必兵, 彭义升, 李娟. (2014). 抑郁情绪问题老年人的情绪调节和解释偏差特征. 中国老年学杂志, 34(06), 1609-1610. 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4.06.084.
邓丽芳, 郑日昌. (2005). 城市中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 应用心理学, 11(1), 45-51.
杜鹏, 孙鹃娟, 张文娟, 王雪辉. (2016). 中国老年人的养老及家庭和社会养老资源现状——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分析. 人口研究, 40(6), 49-61.
付艳, 王大华. (2009). 认知老化与脑:HAROLD模型之争. 心理科学进展, 17(1), 86-91.
傅双喜, 王婷, 韩布新, 施春华. (2011). 老年人心理需求状况及其增龄效应. 中国老年学杂志, 31(11), 2057-2060. 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1.11.050.
高悦, 彭华茂, 文静, 王大华. (2011). 教育水平在认知老化中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06), 591-598.
龚先旻, 王大华. (2012). 老年人情绪记忆中的积极效应及其产生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411-1418.
郭平, 陈刚. (2009). 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韩学青, 冯锋, 陈建, 尚兰, 李娟. (2013). 城乡高龄健康老人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 中国老年学杂志, 33(15), 3714-3716. 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3.15.075.
黄婷婷, 刘莉倩, 王大华, 张文海. (2016). 经济地位和计量地位:社会地位比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年龄差异. 心理学报, 48(09), 1163-1174.
姜华. (2013). 美国与中国老年人保障制度的比较. 社会福利(理论版), 391(07), 47-50.
李逢战, 王大华, 李晓彤, 彭华茂, 张明妍. (2014). 中国老年心理学研究文献计量学. 中国老年学杂志, 34(7), 3912-3914.
李娟, 吴振云, 韩布新. (2008). 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编). 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65-270.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BJSL200811001030.htm
李娟, 吴振云, 韩布新. (2009). 中国心理健康量表(老年版)的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3(9), 656-660.
林崇德, 陈英和. (2009). 中国发展心理学30年的进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11(01), 38-46. DOI: 10.3969/j.issn.1002-0209.2009.01.004.
刘涵慧, 安艳艳, 李慧敏, 魏珍, 朱幸婷, 李会杰. (2014). 风险框架情境下决策理性的老化研究.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14(3), 186-191.
罗利. (2014). 城乡老年人情绪调节特点及对日常情绪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 34(20), 5837-5839. 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4.20.101.
莫书亮, 孙葵, 周宗奎. (2012). 老年人日常人际问题解决中的悲伤情绪体验和情绪调节策略:年龄和人格特质的作用. 心理科学, 35(01), 111-116.
聂晓璐, 王红英, 孙凤, 杨智荣, 唐少文, 陶庆梅, 王华丽, 吕晓珍, 于欣, 詹思延. (2013). 2000-2012年中国社区人群老年期抑郁情绪检出率——系统综述和更新的meta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7(11), 805-814. DOI: 10.3969/j.issn.1000-6729.2013.11.002.
申继亮, 陈勃, 王大华. (2000). 成人期基本认知能力的发展状况研究. 心理学报, 32(1), 54-58.
申继亮, 王大华, 彭华茂, 唐丹. (2003). 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中介变量. 心理学报, 35(6), 802-809.
唐丹, 王大华. (2014). 社区老年人焦虑水平及影响因素. 心理与行为研究, 12(1), 52-57.
王大华, 黄一帆, 彭华茂, 陈晓敏. (2012). 老年人加工速度的干预研究. 心理学报, 44(4), 469-477.
王大华, 佟雁, 周丽清, 申继亮. (2004). 亲子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心理学报, 36(1), 78-82.
王贵生, 李逢战, 申继亮, 王大华. (2013). 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 33(17), 4223-4225. 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3.17.056.
王芹, 吴捷, 谷莉, 王雪艳. (2015). 有效情绪调节与老年人情感健康研究进展. 中国老年学杂志, 35(15), 4394-4397. 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5.15.135.
王岩, 王大华, 付琳, 姜薇, 翟晓艳. (2014). 老年人夫妻依恋稳定性及其与配偶支持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30(04), 396-402.
吴捷, 李幼穗, 王芹. (2011). 离退休老年人心理需求状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 31(16), 3143-3146. 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1.16.062.
夏石勇, 彭华茂. (2014). 近30年中国认知老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 34(2), 295-297.
肖红蕊, 龚先旻, 王大华. (2014). 老年人错误记忆的情绪效价和时间效应. 心理学报, 46(07), 922-930.
辛伟, 雷二庆, 常晓, 宋芸芸, 苗丹民. (2014). 知识图谱在军事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基于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Citespace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2(2), 334-347.
许淑莲, 申继亮. (2006). 成人发展心理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喻婧, 马振玲, 牛亚南, 张宝山. (2015). 年龄相关的情绪偏向效应的时间进程(英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42(04), 365-374.
喻婧, 饶俪琳. (2014). 年老化对风险决策和模糊决策的影响:来自生理性和病理性老化的证据. 心理科学进展, 22(4), 668-676.
张力元, 毕研玲, 张宝山, 陈璐. (2015). 老年人行为决策:领域现状与挑战. 心理科学进展, 23(5), 858-8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
周伟, 米红. (2013). 中国失独家庭规模估计及扶助标准探讨. 中国人口科学, 158(05), 2-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