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 Vol. 32 Issue (6): 666-674.   PDF    
http://dx.doi.org/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6.06.04
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0

文章信息

时嘉惠, 张梦圆, 杨莹, 冯姬, 寇彧 .2016.
SHI Jiahui, ZHANG Mengyuan, YANG Ying, FENG Ji, KOU Yu .2016.
初中生偶像崇拜及其与生活目标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
Celebrity Worship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spiration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Gender
心理发展与教育, 32(6): 666-674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32(6): 666-674.
http://dx.doi.org/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6.06.04
初中生偶像崇拜及其与生活目标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
时嘉惠1,2, 张梦圆1, 杨莹1, 冯姬3, 寇彧1     
1.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
2.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8 ;
3.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教科所,北京 100029
摘要: 本研究以3587名初中生为对象,采用问卷测量法,考察了初中生偶像崇拜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及其与生活目标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探究了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女生的偶像崇拜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的,且偶像崇拜高水平组中女生人数显著多于男生,偶像崇拜低水平组中则相反;初一与初二年级间偶像崇拜的水平及在不同水平上的人数分布均无显著差异。(2)外在生活目标能够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水平,其中性别起调节作用,外在生活目标对女生偶像崇拜水平的影响大于男生。(3)性别对偶像崇拜影响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上也具有调节作用,即偶像崇拜水平负向预测初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对男生的主观幸福感则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偶像崇拜    生活目标    主观幸福感    性别    初中生    
Celebrity Worship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spiration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Gender
SHI Jiahui1,2, ZHANG Mengyuan1, YANG Ying1, FENG Ji3, KOU Yu1     
1.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Experimental Psychology,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
2.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Learning and Cognitive Key Lab,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 ;
3. Chaoyang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Beijing 100029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s to investigate 3587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bout the differences of celebrity worship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 and grade. This study also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elebrity worship and extrinsic/intrinsic aspiration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as well a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gender on the association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 Girls' celebrity worship level were much higher than boys'. Besides,there were more girls than boys in the group of high celebrity worship. Neither the level of celebrity worship nor the numbers of students in any level group was foun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grades. (2) Extrinsic aspirations,but not the intrinsic aspirations,positively predicted celebrity worship. Gender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trinsic aspirations and celebrity worship.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extrinsic aspirations had more effect on girls than boys. (3) Because of the moderating effect,celebrity worship only negatively predicted girls' subjective well-being,while none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observed among boys.
Key words: celebrity worship    extrinsic/intrinsic aspirations    subjective well-being    gender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1 引言

从部落图腾到精神领袖,偶像崇拜于人类社会中存留已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信息传播方式的急速变革提高了偶像的易得性,并使偶像崇拜形式更加多样化。相较于其他年龄群体,青少年更容易崇拜偶像(Ashe & McCutcheon,2001; Larson,1995)。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粉丝团、影迷会随处可见;青少年参加的接机、探班等应援活动纷繁复杂,偶像崇拜对青少年造的影响可想而知。那么,青少年偶像崇拜有何特点,其成因是什么,又会带来什么后果?本文以3587名初中生为被试,探讨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特点,及其与生活目标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探究了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1.1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特点

偶像崇拜(celebrity worship)是一种拟社会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ship),是个体或群体对其主观认同的具有激励作用的人物或形象表现出的关注、情感投射以及愿为其付出的愿望,包含内部的认同和情感依恋,以及外部的行为倾向(Giles,2002; Horton & Wohl,1956; 岳晓东,1999; 何小忠,2005)。

研究发现,80%~90%的青少年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而初中生偶像崇拜水平高于高中生的,且易低估偶像对自己的不良影响(王萍,刘电芝,2011)。以往关于青少年偶像崇拜性别差异的研究发现,男女生均会崇拜偶像,但女生崇拜的偶像多为演员和歌手,而男生崇拜的偶像多为政治家、企业家等(姚计海,申继亮,2004; 乔志宏,张菁,车宏生,2010)。此外,女生偶像崇拜水平更高(Raviv,Bar-Tal,Raviv,& Ben-Horin,1996; Huh,2012)。可能的原因是,偶像崇拜行为更加符合女性的性别角色期望,且女生更易受到同伴群体的影响(Raviv et al.,1996)。国外关于青少年偶像崇拜年级差异的相关研究结果不一。Raviv等人(1996)认为,青少年早期(约10~11岁)开始渴望从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控制,为了显示独立性和建立自我认同,对流行歌手的偶像崇拜水平达到峰值。之后,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自我认同和独立性逐渐发展成熟,偶像崇拜水平也逐渐降低。而国内的研究却发现,青少年有无偶像的人数在初一至高三之间差异不显著(姚计海,申继亮,2004)。

为全面反映初中生偶像崇拜的性别及年龄特征,本研究尝试在描述初中生偶像崇拜水平的同时,比较不同偶像崇拜水平组的初中生人数分布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更好地揭示初中生偶像崇拜的发展特点。

1.2 生活目标及其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影响

以往研究已经发现,青少年偶像崇拜成因复杂,与其依恋状况、认知能力、人格特点以及自我认同发展等多种因素有关(McCutcheon,Scott,Aruguete,& Parker,2006; Martin,Cayanus,McCutcheon,& Maltby,2003; McCutcheon,Maltby,& McCutcheon,2002; McCutcheon,Lange,& Houran,2002)。初中生正处于自我认同建立的关键阶段(徐薇,寇彧,2010; Marcia,1993),而偶像崇拜是青少年追求理想自我的一种特殊形式,反映了他们对自我和未知世界的探索。McCutcheon,Lange和Houran(2002)认为,偶像的特征可能反映青少年对未来生活目标的追求。因此我们推测,青少年的生活目标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偶像崇拜。

生活目标分为外在生活目标(extrinsic aspirations)和内在生活目标(intrinsic aspirations)。外在生活目标是指人对财富、社会地位和外貌等的追求;与之相对应,内在生活目标则是指追求成长、人际归属、社会责任和健康。生活目标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行为表现具有锚定和动机的作用,能激发青少年表现出与自己生活目标相符的态度及行为(Williams,Hedberg,Cox,& Deci,2000)。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属于以媒体为载体的虚拟社会关系(Giles,2002; Donald & Wohl,1956)。即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青少年会将自身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投射于偶像身上,使得他们主观上认为自己与偶像之间存在某种潜在的关联,这种虚拟的社会关系即其偶像崇拜的动力来源。大多数情况下,青少年通过媒体了解有关偶像的信息。随着互动式媒体快速发展,青少年可以根据自身目标、兴趣等有选择地关注特定的信息(包蕾萍,2009)。而媒体在宣传时必然会对偶像进行选择性的包装,只呈现演员和歌手具有光鲜亮丽的外貌,以及商界名人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大量的财富等部分特征(Cheung & Yue,2003; Lin & Lin,2007; Teigen,Normann,Bjorkheim,& Helland,2000; Hollander,2010a; Hollander,2010b; Turner,2010; Swami,Taylor,& Carvalho,2011; 王萍,2009),这些特征可能使青少年产生共鸣(Spitzberg & Cupach,2008),体现出了青少年对自身理想生活的追求,因而偶像崇拜程度加深。因此,具有不同生活目标的青少年会关注不同偶像的特征及行为,而从其不同的崇拜行为中即可窥见其生活目标的动机作用。因此,可以推测青少年对外在生活目标的追求会导致更多的偶像崇拜行为。与此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幽默感、智慧和公德心等反映内在生活目标特征的因素对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没有显著影响(Lin & Lin,2007)。

另外,根据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理论(Eagly & Sternberg,2004),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不同,个体的发展会表现出性别差异。例如,由于社会化目标的不同,初中男生更追求金钱和社会地位,而女生则更追求外貌和身材等,且因为他们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的发展阶段,男生对金钱和社会地位的追求往往停留在理想和态度层面,而女生对外貌身材等的追求更容易上升到行为层面(Maltby,Giles,Barber,& McCutcheon,2005; Maltby & Day,2011)。由此可推测,生活目标对初中男生和女生偶像崇拜的影响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拟直接探讨内外生活目标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影响,我们假设,外在生活目标能够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水平,并且性别在其中起调节作用;而内在生活目标则不能预测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水平。

1.3 青少年偶像崇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以往的研究者探讨了偶像崇拜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然而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例如,已有研究发现,偶像崇拜或偶像本身都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积极情感,从而提高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王萍,2009)。但是,有些研究发现偶像崇拜会负向影响崇拜者的心理健康(Sansone & Sansone,2014),偶像崇拜与中学生的学校满意、学业满意、环境满意和整体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并且青少年对偶像的情感依赖越强,负性情感越多(乔志宏等,2010; Maltby,McCutcheon,Ashe,& Houran,2001)。研究者认为,一方面,依据吸收-成瘾模型(absorption-addiction model)(McCutcheon,Lange,& Houran,2002; Reeves,Baker,& Truluck,2012),偶像崇拜等缺乏现实接触的虚拟社会关系会提高个体的孤独感,降低人际信任(Baek,Bea,& Jang,2013),高偶像崇拜水平会导致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与现实生活脱节(Maltby et al.,2001),从而降低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由于家长和老师为了防止青少年个体的狂热和冲动造成不良结果,会反对和制止其偶像崇拜行为(Christenson & Roberts,1998),但由于青少年特殊的逆反心理,这样的制止与反对会引发更多的亲子冲突、师生冲突,进而引发了青少年的消极情绪,从而使青少年整体的主观幸福感降低(乔志宏等,2010)。另外,如前文所述,由于初中男生和女生崇拜的偶像不同,对偶像的关注点不同,研究者也逐渐开始关注偶像崇拜对男生和女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差异。例如,崇拜外表完美的偶像与初中女生对自我外貌的负面评价有关,而在男生身上并未发现这样的结果(Maltby et al.,2005),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有可能因为这样的负面评价而有所降低。因此,本研究将探究偶像崇拜水平对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并探索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综上,本研究将对初中生偶像崇拜的整体水平和不同水平组人数分布的性别及年级差异进行测查,并探讨偶像崇拜与其生活目标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性别的调节作用,试图验证以下假设:(1)初中生偶像崇拜水平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且在不同偶像崇拜水平上,不同性别和年级的人数分布不同,其中女生的偶像崇拜水平及高水平偶像崇拜的人数高于男生,低年级学生的偶像崇拜水平及高水平偶像崇拜的人数高于高年级学生;(2)初中生的内在生活目标与其偶像崇拜水平无显著相关,而外在生活目标与其偶像崇拜水平呈正相关,能够正向预测偶像崇拜水平,且性别在其中起调节作用;(3)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水平与其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并能够负向预测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且性别在其中起调节作用。另外,由于青少年自我报告的偶像崇拜及幸福感可能受到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即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反应自我评价问题的倾向)的影响(e.g.,Reysen & Branscombe,2010; Spector,2006),本研究测量了青少年填答时的社会赞许性,并将其得分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分析。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选取

本研究共选取北京市9个区12所学校共计3587名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初三的学生处在备战中考的阶段,他们课业负担沉重并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本次调查并未纳入初三的学生。,其中男生1842人,女生1745人;初一学生1843人,初二学生1744人。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2.84(SD=0.90)岁。

2.2 研究工具 2.2.1 偶像崇拜水平测量

根据彭文波等(2010)修订的偶像崇拜量表(Celebrity Attitude Scale; CAS)和我们对青少年的预先访谈,编制了偶像崇拜问卷,包含5道题目,分别测量被试对偶像的信息关注、情感投射、金钱投入、积极情感和主观激励水平,如“我会关注我偶像的一切信息”,采取里克特5点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作1~5分,取均分作为被试的偶像崇拜水平,得分越高说明被试偶像崇拜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的α系数为0.89,内部一致性较高。

2.2.2 生活目标测量

本研究采用简版的人生目标问卷测查青少年的生活目标(Kasser & Ryan,1996)。该简版问卷共7道题目,包括外在生活目标和内在生活目标两个维度,其中测查外在生活目标包含3道题目(即财富、外貌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如“我希望将来可以赚很多钱”;测查内在生活目标包含4道题目(即自我接纳、人际归属、健康及社会责任),如“我希望将来能致力于改善社会”。采取里克特6点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作1~6分,分别取均分作为被试的外在生活目标和内在生活目标水平。本研究中外在生活目标维度与内在生活目标维度的α系数均为0.62,整个量表7道题的α系数为0.64,可以接受。

2.2.3 主观幸福感测量

采用Campbell等人(1976)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包含9道题目,其中4道积极情绪题、4道消极情绪题(反向计分),1道生活满意度题,如“厌倦的——有趣的”。采取里克特7点评分,将8道情绪题目均分与生活满意度题目得分(权重1.1)进行加权,取该加权分作为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得分越高说明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的α系数为0.91,内部一致性很高。

2.2.4 社会赞许性测量

为控制被试的社会赞许性倾向的影响,本研究测量了样本的社会赞许性,并将其作为分析的控制变量。采用态度与意见调查中的《期望性作答量表》(Responding Desirably on Attitudes and Options Scale,RD-16)测量社会赞许性(Schuessler,Hittle,& Cardascia,1978),如“总的来说,我对自己的生活还算满意”。采取里克特7点评分,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记作1~7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在该题目上社会赞许性越强,取均分作为社会赞许性得分。本研究中该问卷的α系数为0.87,内部一致性较高。

2.3 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以小礼品(水彩笔)作为初中生填答问卷的回报。回收问卷后剔除在上述量表中有严重缺失的问卷,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录入、管理和分析工作。

3 研究结果 3.1 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特点

初中生偶像崇拜水平总体上不高[M =2.28(SD=1.10),低于量表中值3.00分]。分别以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偶像崇拜均分为因变量,社会赞许性为控制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差异显著(M=1.99,SD=0.95; M=2.60,SD=1.16; F(1,3584)=300.65,p<0.001, η2 =0.08),即女生偶像崇拜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年级差异不显著(M初一=2.28,SD初一=1.11; M初二=2.29,SD初二=1.09;F(1,3752)=0.16,p=0.69)文中所报告的平均分为保留两位小数的结果,若保留三位小数,初一学生偶像崇拜的平均分为2.281,初二学生偶像崇拜的平均分为2.288,初中生偶像崇拜的总体平均分为2.284。,即初一与初二年级学生偶像崇拜水平无显著差异。

将偶像崇拜均分最高的27%的被试划为偶像崇拜高水平组(偶像崇拜均分高于3.00分,共981人),最低的27%的被试划为偶像崇拜低水平组(偶像崇拜均分低于1.40分,共1110人),对不同性别和年级初中生在偶像崇拜水平分组中的人数分布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在不同偶像崇拜水平组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1)=218.40,p<0.001),即在偶像崇拜低水平组中,男生显著多于女生;在偶像崇拜高水平组中,女生显著多于男生;而初一与初二学生在不同偶像崇拜水平组中的

人数差异不显著(χ2(1)=0.36, p=0.55),如表 1

表 1 不同性别和年级初中生在不同偶像崇拜水平组中人数分布
偶像崇拜低水平组偶像崇拜高水平组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男生73566.22%33233.84%
女生37533.78%64966.16%
初一57752.00%49750.70%
初二53348.00%48449.30%
3.2 生活目标对初中生偶像崇拜水平的影响

以社会赞许性为控制变量,对外在生活目标、内在生活目标和偶像崇拜水平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在生活目标与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23,p<0.001),而内在生活目标与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水平不存在显著的相关(r<0.001,p=0.98)。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性别对初中生外在生活目标与偶像崇拜水平关系的调节作用。将所有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为控制社会赞许性的影响,采用分层回归的方法,第一层纳入社会赞许性作为控制变量,第二层纳入外在生活目标和性别,第三层纳入外在生活目标与性别的乘积项,因变量为偶像崇拜水平。由表 2可见,外在生活目标能够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水平(B=0.31,SE=0.02,p<0.001),且该效应受到性别的调节,即外在生活目标与性别的乘积项显著预测偶像崇拜水平。进一步的简单斜率分析表明,外在生活目标在初中男生和女生中均能预测其偶像崇拜水平,但相较于男生(B=0.15,SE=0.02,p<0.001),女生的外在生活目标对其偶像崇拜水平的影响更大(B=0.31,SE=0.02, p<0.001),如图 1

表 2 性别在外在生活目标对偶像崇拜水平预测中的调节作用分析
自变量预测变量BS.E.βtΔR2
外在生活目标第一层社会赞许性0.060.020.063.94***0.009
第二层外在生活目标0.310.020.3113.62*** 0.126
性别-0.540.03-0.27-17.54***
第三层外在生活目标*性别-0.160.03-0.12-5.29***0.007
内在生活目标第一层社会赞许性0.090.020.095.09***0.009
第二层内在生活目标0.020.020.020.760.077
性别-0.560.03-0.28-17.343***
第三层内在生活目标*性别-0.020.03-0.02-0.63<0.000
 注:对性别进行虚拟编码,其中男生为1,女生为0;*** p<0.001,下同。
图 1 性别在外在生活目标对偶像崇拜水平预测中的调节作用 注:横坐标高外在生活目标表示高于均值1个标准差,低外在生活目标表示低于均值1个标准差,纵坐标单位为偶像崇拜水平标准差,下同。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性别对初中生内在生活目标与偶像崇拜水平关系的调节作用。将所有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为控制社会赞许性的影响,采用分层回归的方法,第一层纳入社会赞许性作为控制变量,第二层纳入内在生活目标和性别,第三层纳入内在生活目标与性别的乘积项,因变量为偶像崇拜水平。由表 2可见,内在生活目标对初中生偶像崇拜水平无显著预测作用(B=0.02,SE=0.02,p =0.45);且性别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即内在生活目标与性别的乘积项无法显著预测偶像崇拜水平(B=0.02,SE=0.03,p=0.53)。

3.3 偶像崇拜水平对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以社会赞许性为控制变量,对偶像崇拜水平和主观幸福感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偶像崇拜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04,p<0.05),但相关系数较小。进一步探究性别对初中生偶像崇拜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调节作用。将所有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为控制社会赞许性的影响,采用分层回归的方法,第一层纳入社会赞许性作为控制变量,第二层纳入偶像崇拜水平和性别,第三层纳入偶像崇拜水平与性别的乘积项,因变量为主观幸福感。由表 3可见,偶像崇拜水平能够负向预测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但其作用受到性别的调节,即偶像崇拜均值与性别的乘积项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显著。进一步的简单斜率分析表明,偶像崇拜水平能够负向预测初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B=-0.08,SE=0.02,p<0.001),但无法预测初中男生的主观幸福感(B=0.01,SE=0.02,p=0.66),如图 2

表 3 性别在偶像崇拜水平对主观幸福感预测中的调节作用分析
预测变量BS.E.βtΔR2
第一层社会赞许性0.510.010.5134.91***0.252
第二层偶像崇拜水平-0.080.02-0.08-4.02***0.002
性别-0.050.03-0.021.60
第三层偶像崇拜均值*性别0.090.030.062.93***0.002
图 2 性别在偶像崇拜水平对主观幸福感预测中的调节作用
4 讨论 4.1 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特点

本研究通过对初中生偶像崇拜特点的分析,发现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水平整体并不高。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水平及在不同偶像崇拜水平上的人数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偶像崇拜水平上,女生的偶像崇拜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在不同偶像崇拜水平的人数上,偶像崇拜低水平组中男生人数显著多于女生,偶像崇拜高水平组中女生人数显著多于男生。先前探讨偶像崇拜性别差异的研究,由于未从不同偶像崇拜水平进行分析,认为男生和女生在有无偶像的人数上不存在差异(姚计海,申继亮,2004; 乔志宏,张菁,车宏生,2010),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掩盖了真正存在着的青少年偶像崇拜方面的性别差异。如果从偶像崇拜的水平入手分析的话,由于性别角色的影响(Raviv et al.,1996),性别差异是非常显著的;而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总体水平及在不同偶像崇拜水平上的人数均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所选取了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群体,他们的年龄相差较小,从发展的视角来看,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批判思维等方面差异不大(乔志宏等,2010),因此偶像崇拜水平差异不显著。

4.2 生活目标对初中生偶像崇拜水平的影响

初中生外在生活目标能够正向预测其偶像崇拜水平,而内在生活目标则与偶像崇拜水平无关。关于内外生活目标与初中生偶像崇拜水平的不同关系,与其在青少年阶段自我认同的发展有关。青少年在探索其自我认同时,首先表现出在外表上模仿他们喜欢的人(林静,2007),在意重要他人的赞扬与肯定(张庆鹏,刘静丽,黄慧,黎洁,寇彧,2012),追求不同职业表现出的外在特点(Erikson,1968)等,所以,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发展很可能是由外向内的。因而,对于生活目标偏外在的初中生来说,其偶像崇拜的水平也可能更高。另外,市场及媒体的宣传和导向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Fu,Kou,& Yang,2015; Yue & Cheung,2000)。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结构中,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市场力量越来越重要。对市场力量来说,初中生是需要争取的消费群体之一(包蕾萍,2009)。因此,在塑造和宣传偶像的过程中,对外貌、名声和财富的包装日益增加,偶像建构越来越迎合个体对外在生活目标的追求,这样的迎合增强了初中生对偶像的依赖性满足,提高了他们的偶像崇拜水平。

关于性别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发现,外在生活目标能够正向预测初中男生和女生的偶像崇拜水平,且对女生的影响更大。一方面,男生所追求的金钱和社会地位以及女生所追求的外貌,在他们的偶像身上都有所体现,因此外在生活目标对男生和女生的偶像崇拜水平都有正向预测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生尚未脱离家庭,其金钱及其他资源支持依然来自家长,对于男生而言,他们金钱和社会地位的追求还不太容易实现;而对于女生而言,外貌打扮是她们自身可以直接付诸实践加以塑造的,因此外在生活目标对初中女生的偶像崇拜水平影响更大。

4.3 偶像崇拜水平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偶像崇拜水平对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受到性别的调节。具体来说,偶像崇拜水平能够负向预测初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但对男生的影响不显著。一方面,由于社会化目标不同(Eagly & Sternberg,2004),对于男生而言,偶像的金钱和社会地位在他们当前所处的阶段客观上本就无法达到,偶像与自身之间虽有落差,但不会对其造成困扰,因此偶像崇拜并不会影响初中男生的主观幸福感;而对于正处青春期的初中女生,她们对自身外貌的关注程度达到了高峰,而她们的偶像多为外貌条件较好的演员或歌手,这些偶像以完美的外貌出现在媒体的宣传中,会使得女生在接收到这些宣传的同时,将偶像的外在条件与自身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到自身的外貌缺陷(Maltby et al.,2005),导致其主观幸福感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崇拜偶像导致的外貌自我概念降低(Maltby et al.,2005),处于青春期的女生可能会出现过度打扮甚至整容等行为,而男生较少出现这样的行为(Maltby & Day,2011),而这些行为所带来的亲子冲突与师生冲突会降低其主观幸福感(乔志宏等,2010),因此本研究中偶像崇拜对女生的幸福感有负向的影响。这也体现了本研究区分性别差异的必要性,先前研究未区分性别,造成了研究结果的遗漏。因此,如何引导初中生的偶像崇拜与其性别角色和自我概念相适应,避免高水平偶像崇拜带来的主观幸福感下降,也是今后应当关注的问题。

4.4 研究的局限

本研究所有变量的测量均采用自陈问卷,使用的测量工具为修订或改编的成型量表,以及自编的问卷,内部一致性均较高或可以接受。其优点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研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数量化处理;并且本研究控制了社会赞许性的作用,使得结果更加真实可信。首先,虽然本研究采用的测量工具信效度良好,并且我们在数据分析时控制了社会赞许性应答偏差的影响,但是自陈问卷存在一定的局限,以偶像崇拜问卷为例,仅仅能测量被试对于偶像崇拜的态度或行为倾向,而不能直观地观察到在特定情境下被试真实的偶像崇拜行为特点,影响到了研究结果的丰富性。尽管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大,但是被试均来自北京市,未来应该对其他地区(例如,非大城市)的青少年进行考察;且本研究所含的初中生包括了初一初二两个年级,而并未包含初三学生,但初三学生正处于升学考试阶段,其与升学有关的生活目标、产生于偶像崇拜的激励作用以及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可能具有独特性、凸显性和探究意义,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考察。此外,本研究采用的是横断研究,并不能在初中生偶像崇拜的发展过程中考察其成因及后果,因而所获的关于初中生偶像崇拜的前因和后果的结论也有一定的局限。

4.5 研究的价值与未来研究展望 4.5.1 本研究的价值

本研究基于较大样本,从偶像崇拜水平和不同偶像崇拜水平的人数分布两个指标揭示了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特点;同时,本研究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探讨了初中生偶像崇拜的成因和后果,发现外在生活目标对女生偶像崇拜水平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大,而内在生活目标则不影响初中生的偶像崇拜;同时偶像崇拜水平能够负向预测初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而不能预测初中男生的主观幸福感。这些发现推进了前人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性别初中生的发展特点。在教育实践方面,本研究启示我们,媒体的宣传应引导初中生更多地追求健康成长、人际归属和社会责任等内在生活目标;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初中生健康向上的内在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尤其是应当关注男女青少年不同的发展特点,在其建立自我认同的过程中,给予适应不同性别青少年性别角色的偶像崇拜的引导,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5.2 未来研究展望

综合前人研究以及本研究的结果,未来关于偶像崇拜的相关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其一,开展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追踪研究。当前国内外关于青少年偶像崇拜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偶像崇拜及其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但是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发展过程中,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会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怎样的作用,以及青少年期的偶像崇拜是否会对其成年期的发展产生影响?这些问题的澄清都需要进一步的追踪研究。其二,开展偶像崇拜方面的教育实验研究。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大都揭示了偶像崇拜对青少年的影响,而且消极影响似乎大于积极影响。因此今后的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应特别对此给予关注,而如何针对青少年的发展特点,开展有效的偶像崇拜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例如如何培养青少年形成内在生活目标,如何依据其偶像崇拜特点促进其主观幸福感等?方法手段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

5 结论

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初中生偶像崇拜整体水平不高,但初中女生的偶像崇拜水平显著高于初中男生,高水平偶像崇拜组中女生人数显著多于男生,低水平偶像崇拜组中则相反;偶像崇拜水平及不同水平人数分布的年级差异不显著。内在生活目标与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水平无关,而外在生活目标与偶像崇拜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并能够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水平;且外在生活目标对女生的偶像崇拜水平影响更大。偶像崇拜水平与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负相关关系,性别在偶像崇拜水平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偶像崇拜水平能够负向预测初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对初中男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

致谢 衷心感谢苏州大学刘电芝教授为本研究提供的帮助!
参考文献
Brannon, E. M., Ashe, D. D., & McCutcheon, L. E (2001). Shyness,loneliness,and attitude toward celebrities. Current Research in Social Psychology , 6(9), 124-133.
Baek, Y. M., Bae, Y., & Jang, H (2013). Social and parasocial relationships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and their differential relationships with user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 Social Networking , 16(7), 512-517.
Campbell, A., Converse, P. E., & Rodgers, W. L (1976).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The:Perceptions,Evaluations,and Satisfactions.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
Cheung, C. K., & Yue, X. D (2003). Identity Achievement and Idol Worship among Teenagers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 Youth , 11(1), 1-26. DOI: 10.1080/02673843.2003.9747914.
Christenson, P. G., & Roberts, D. F. (1998). It's not only rock & roll:popular music in the lives of adolescents. Hampton Press.
Eagly, A. H., & Beall, A. E. & Sternberg, R. J. (Eds) (2004). The psychology of gender (2nd ed). New York: Guilford .
Erikson, E (1968). Identity,youth,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
Fu, X., Kou, Y., & Yang, Y (2015). Materialistic Value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Effects of Parental Rejection and Self-esteem. Child & Youth Care Forum , 44(1), 43-57. DOI: 10.1007/s10566-014-9269-7.
Giles, D. C (2002). Parasocial Interact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 Model for Future Research. Media psychology , 4(3), 279-305. DOI: 10.1207/S1532785XMEP0403_04.
Hollander, P (2010a). Michael Jackson,the celebrity cult,and popular culture. Society , 47(2), 147-152. DOI: 10.1007/s12115-009-9294-6.
Hollander, P (2010b). Why the celebrity cult. Society , 47(5), 388-391. DOI: 10.1007/s12115-010-9348-9.
Horton, D., & Wohl, R. R (1956). Mass communica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 Psychiatry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Interpersonal Processes , 19, 215-229. DOI: 10.1521/00332747.1956.11023049.
Huh, H (2012). Digit ratio and celebrity worship.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52(3), 265-268. DOI: 10.1016/j.paid.2011.10.025.
Joshanloo, M., & Dan, W (2015). Religiosity Reduc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Injustice on Subjective Well-being:A Study in 121 Nations. 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 1-12. DOI: 10.1007/s11482-014-9384-5.
Kasser, T., & Ryan, R. M (1996). Further Examining the American Dream:Differential Correlates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Goal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 22, 280-287. DOI: 10.1177/0146167296223006.
Larson, R (1995). Secrets in the bedroom:Adolescents' private use of media.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 24(5), 535-550. DOI: 10.1007/BF01537055.
Lin, Y. C., & Lin, C. H (2007). Impetus For Worship: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dolescents' Idol Adoration Behaviors. Adolescence , 42(167), 575-588.
Maltby, J., & Day, L (2011). Celebrity worship and incidence of elective cosmetic surgery:evidence of a link among young adul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 49(5), 483-489. DOI: 10.1016/j.jadohealth.2010.12.014.
Maltby, J., Giles, D. C., Barber, L., & McCutcheon, L. E (2005). Intense-personal celebrity worship and body image:Evidence of a link among female adolescents.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 10(1), 17-32. DOI: 10.1348/135910704X15257.
Maltby, J., McCutcheon, L. E., Ashe, D. D., & Houran, J (2001). The self-reporte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celebrity worshippers.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 3(3), 441-452.
Marcia, J. E. (1993). The ego identity status approach to ego identity. In Ego identity (pp. 3-21). Springer New York. doi:10.1007/978-1-4613-8330-7_1
Martin, M. M., Cayanus, J. L., Mccutcheon, L. E., & Maltby, J (2003). Celebrity worship and cognitive flexibility.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 5(5), 75-80.
McCutcheon, L. E., Lange, R., & Houran, J (2002).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elebrity worship.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 93(1), 67-87. DOI: 10.1348/000712602162454.
McCutcheon, L. E., Scott, V. B., Aruguete, M. S., & Parker, J (2006). 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attachment and the inclination to obsess about or stalk celebrities.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 8(2), 289-300.
Raviv, A., Bar-Tal, D., Raviv, A., & Ben-Horin, A (1996). Adolescent idolization of pop singers:Causes,expressions,and relia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 25(5), 631-650. DOI: 10.1007/BF01537358.
Reeves, R. A., Baker, G. A., & Truluck, C. S (2012). Celebrity worship,materialism,compulsive buying,and the empty self. Psychology & Marketing , 29(9), 674-679. DOI: 10.1002/mar.20553.
Reysen, S., & Branscombe, N. R (2010). Fanship and fandom:Comparisons between sport and non-sport fans.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 33(2), 176.
Sansone, R. A., & Sansone, L. A (2014). "I'm Your Number One Fan"-A Clinical Look at Celebrity Worship. Innovations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 , 11(1-2), 39-43.
Schuessler, K., Hittle, D., & Cardascia, J (1978). Measuring responding desirably with attitude-opinion items. Social Psychology , 41(3), 224-235. DOI: 10.2307/3033559.
Spector, P. E (2006). Method variance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truth or urban legend.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 9(2), 221-232. DOI: 10.1177/1094428105284955.
Spitzberg, B., & Cupach, W. (2008). Fanning the flames of fandom:Celebrity worship, parasocial interaction, and stalking. In Meloy, J. R., Sheridan, L., & Hoffmann, J. (Eds.), Stalking, threatening, and attacking public figures:a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nalysis (pp. 287-32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wami, V., Taylor, R., & Carvalho, C (2011). Body dissatisfaction assessed by the photographic figure rating scale is associated with sociocultural,personality,and media influence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 52(1), 57-63. DOI: 10.1111/j.1467-9450.2010.00836.x.
Teigen, K. H., Normann, H. T. E., Bjorkheim, J. O., & Helland, S (2000). Who Would You Most Like to Like? Adolescents' ideals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the century.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 44(1), 5-26. DOI: 10.1080/713696661.
Williams, G. C., Hedberg, V. A., Cox, E. M., & Deci, E. L (2000). Extrinsic Life Goals and Health-Risk Behaviors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 30(8), 1756-1771. DOI: 10.1111/j.1559-1816.2000.tb02466.x.
Yue, X. D., & Cheung, C. K (2000). Selection of favorite idols and models among Chinese young people:A comparative study in Hong Kong and Nanj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 24(1), 91-98. DOI: 10.1080/016502500383511.
包蕾萍. (2009). 从结构视角看 1949 年以来的中国青少年偶像. 青年研究 (1), 67-75.
何小忠. (2005). 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 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http://cn.bing.com/academic/profile?id=52f5c5d20f64fd2b2cd1c084c978b2ce&encoded=0&v=paper_preview&mkt=zh-cn
林静. (2007).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述评. 社会心理科学 (1), 50-54.
彭文波, 邱晓婷, 刘电芝, 王平. (2010). 偶像崇拜量表的修订及其理论模型的验证.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6(5), 543-548.
乔志宏, 张菁, 车宏生. (2010). 中学生偶像崇拜,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 (5), 79-82.
王萍. (2009). 青少年明星崇拜的相关研究. 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http://cn.bing.com/academic/profile?id=4a588f7fa4c44531e3b7ee1ac2deb3a8&encoded=0&v=paper_preview&mkt=zh-cn
王萍, 刘电芝. (2011). 初高中生明星崇拜现状及教育对策. 教育科学研究 (6), 48-51.
徐薇, 寇彧. (2010). 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模型——双环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 , 18(5), 725-733.
姚计海, 申继亮. (2004). 中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 , 27(1), 55-58.
岳晓东. (1999). 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 青年研究 (7), 2-10.
张庆鹏, 刘静丽, 黄慧, 黎洁, 寇彧. (2012). 冲突情境中青少年的亲社会意图:预期重要他人观点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8(4), 368-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