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430100;
3.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 124010;
4.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河北涿州 072750;
5.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装备服务处,河北涿州 072750;
6.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新兴物探开发处,河北涿州 072751
2. College of Geophysics and Petroleum Resources, Yangtz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100, China;
3.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Liaohe Oilfield Company, PetroChina, Panjin, Liaoning 124010;
4. BGP Ge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CNPC, Zhuozhou, Hebei 072750, China;
5. BGP Equipment, CNPC, Zhuozhou, Hebei 072750, China;
6. New Resources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Division, BGP Inc., CNPC, Zhuozhou, Hebei 072751, China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水平井压裂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对于低渗油气藏、非常规油气的精细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1-5]。而微地震监测实践显示,在很多水平井压裂微地震监测成果中存在不对称性,即微地震事件在水平井的水平段两侧或上下分布不均匀,或者仅在单一方向分布微地震事件[6-8]。导致这种不对称性的因素复杂多样[9-12],而且对于客观评价水平井压裂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3-15]。前人针对水平井压裂微地震监测成果不对称性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工程方面和天然裂缝方面[16-19]。龚才喜等[20]根据室内实验研究发现,天然裂缝对人工裂缝具有诱导作用。压裂过程中,随着压裂液的延伸,天然裂缝宽度增加,相互连通,导流能力增强,压裂裂缝发育在天然裂缝集中区,导致不对称的微地震事件分布;赵超峰等[18]认为在微地震监测过程中,监测井与压裂井距离过大会导致部分压裂井段的微地震信号无法被接收,造成远离监测井区域微地震事件过少,从而形成微地震事件的不对称分布。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微地震监测成果不对称性的分析多基于室内实验或者个例分析,缺少系统性研究。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研究思路,综合分析了辽河油田“十三·五”以来54口微地震监测井的地质研究成果、压裂施工成果以及微地震监测成果,系统总结了水平井压裂微地震监测成果不对称性的成因机制,对于客观评价压裂效果,指导后期开发部署、压裂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不对称性分析方法水平井压裂微地震监测实践表明,导致微地震监测成果呈不对称分布的原因主要包括工程因素、地质因素、完钻井分布等三个方面,其中地质因素主要指储层特征,包括天然裂缝、断层发育情况、岩性变化、地应力特征等,所以分析微地震事件分布不对称的成因,需要从微地震监测技术、基础地质特征以及压裂施工等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主要涉及微地震监测技术、裂缝预测技术、储层预测技术等。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通过观测、分析水力压裂过程中产生的微地震事件来监测、评价压裂效果的地球物理技术,其基础是地震学,核心是根据检波器接收到的地震信号计算震源位置、发生时间以及震源强度等核心参数,并且根据微地震事件空间分布定量地计算压裂裂缝的长、宽、高以及储层改造体积,对压裂效果进行评价[21-25]。关键步骤如下:①根据研究需要及客观条件制定微地震采集方案;②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解释,具体包括检波器定向、初至拾取、建立速度模型等,确定微地震事件发生的位置、时间及能量;③根据微地震事件空间分布,确定压裂裂缝的几何参数,具体包括压裂裂缝的长、宽、高以及储层改造体积[2-4]。
本文所涉及的裂缝预测技术主要包括相干体技术和蚂蚁体技术,其中相干体技术是基于传统的能量归一化互相关原理,计算多道地震数据间的相似程度,根据相干性的高低显示数据的连续或中断,进而对由于断层、岩性引起的不连续性进行表征[24]。裂缝集中发育区内部相干性较差,与不发育裂缝的区域存在规律性的相干性差异,所以可以应用该技术对裂缝集中发育区进行识别。蚂蚁体技术是基于蚂蚁算法实现对三维地震数据中断裂、裂缝自动解释。首先根据断裂、裂缝的地震响应特征设定大量电子蚂蚁,并让电子蚂蚁在地震数据中沿着可能的裂缝、断层追踪和识别,并作出标记,最终形成一个只显示断层、裂缝的全新的数据体,据此可以实现对裂缝的识别[25]。
储层预测技术主要以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为主,由于水平井体积压裂适用于低渗储层或非常规油气的开发,而此类油藏多具有储层厚度大、平面分布广泛且连续的特点,对储层预测技术要求较低,所以多采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该技术是基于稀疏脉冲反褶积的递推反演方法,针对地震记录的欠定问题,假设地震记录是由一系列叠加于高斯背景上的强反射系数组成的,在此条件下以不同的方法估算地下强反射系数和地震子波,并直接根据褶积公式将地震记录通过递推计算转换为反演剖面。该技术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地震反射的基本特征,不存在多解性,在储层分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储层的空间展布[22]。
2 工程因素导致的微地震监测成果不对称在对水平井压裂进行微地震监测时,由于微地震监测施工而导致的监测成果不对称称之为工程因素,需要明确的是,该因素并非由于施工失误而造成,而是由于客观监测条件较差导致,主要原因是监测井与水平井的压裂井段距离过大。确定工程因素导致的微地震监测成果不对称,对于客观评价压裂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W77-H1井位于辽河坳陷中央凸起南部倾没带,紧邻清水洼陷,目的层为沙河街组三段,储层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砂砾岩,储层平均脆性指数为85.5%,隔夹层零散分布且厚度小于3 m,储层渗透率小于1 mD。W77-H1井水平段长520 m,采用速钻桥塞方式分9段压裂。周边仅1口完钻井W77井,所以只能选取该井作为监测井,检波器沉放深度为2540~2630 m,共10级,W77-H1井水平段与检波器距离为300~735 m。
图 1为W77-H1井微地震监测成果俯视图。图 2为W77-H1井微地震事件密度体俯视图,代表微地震事件的空间分布密度。由图 1、图 2可见,微地震事件在W77-H1井水平段南北两侧分布具有较强的不对称性,微地震事件集中分布于水平段南侧,北部较少,而且缝长与南部相比大幅减小。地质研究成果显示该井水平段位于优质储层中部,且不存在岩性变化,天然裂缝及断层不发育,说明该井微地震监测成果的不对称性并非由于地质因素引起。通过对微地震事件分布规律与监测井检波器之间的距离进行统计发现,由于W77-H1井距W77井较远,仅靠近监测井的前5段压裂接收到了信号,距离大于550 m的后4段没有微地震信号,而且前5段的微地震事件分布也存在明显的趋于监测井的趋势,随着与监测井距离的增加,微地震事件数量减少,充分证明了该井微地震事件的不对称性是由于监测井与压裂井距离过大,微地震事件能量经过长距离传播衰减,低于背景噪声或与背景噪声相当而被淹没所导致。
当水平井位于裂缝集中发育区内部或者裂缝集中发育区与水平井之间的距离小于压裂缝长时,压裂裂缝的发育不再完全受地应力的约束,而是沿着裂缝或微断裂集中发育,从而导致代表压裂裂缝分布的微地震事件在水平井两侧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
压裂井S268-H311位于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平安堡—安福屯构造带,目的层为沙河街组四段,储层为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含砾细砂岩;监测井S268-34-20与压裂井水平段的距离为264~342 m,检波器沉放深度为3100~3200 m。为了分析压裂裂缝发育特征与天然裂缝的关系,将可以反映地层连续性的相干体切片与代表压裂裂缝发育的微地震事件进行叠合分析(图 3)。由图 3可以看出,压裂裂缝在水平井两侧分布不均匀、不对称,而且规律性较差。结合相干体切片分析发现,压裂裂缝与天然裂缝集中发育区的分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吻合率为94.8%,压裂裂缝主要集中在天然裂缝或小断层发育区。这是由于裂缝、小断层的渗透率远高于储层的渗透率,甚至闭合裂缝的渗透率都是储层渗透率的数倍乃至数十倍[20]。在压裂过程中,压裂裂缝遇到天然裂缝时,高压压裂液会使闭合裂缝重新开启,而且随着压裂液的不断注入,裂缝宽度不断增加,导流能力显著增强,压裂裂缝会在天然裂缝的导流作用下转向,继而沿着天然裂缝延伸,从而导致微地震事件在水平井两侧不对称分布。
当断层与水平井的距离小于压裂缝长时,断层对水平井压裂裂缝的发育具有诱导和屏蔽的作用。即当断层发育时,压裂过程中的高压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断层的活化,压裂液沟通断层后沿着断面向前延伸,导致压裂裂缝主要集中在断面上,而且难以越过断层到达另一侧,形成远离水平井的微地震事件集中发育区。
J2-H205井位于辽河油田外围开鲁盆地交2区块,目的层为白垩系九佛堂组上段,储层以凝灰质砂岩为主。该井分13段压裂,其中1~7段用J58-48井作为监测井,检波器沉放深度为1340~1420 m,共9级,级间距为10 m,监测距离为334~543 m。图 4为第5段微地震监测结果俯视图,图 5为第5段微地震监测结果侧视图,图 6为过J2-H205井水平段与微地震事件集中发育区的地震剖面。由图 4可以看出,该段压裂出现明显的异常,代表压裂裂缝分布的微地震事件在井周围不发育,而是呈条带状集中发育在J2-H205井东侧约40 m处,而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由图 5可以看出微地震事件在纵向上呈面状分布,高约为160 m,宽约为220 m,靠近射孔位置微地震事件密度最大,随着远离射孔位置,微地震事件发生频率逐渐减小。结合图 6分析发现,J2-H205井第5段的所有微地震事件均沿着断面分布,这是由于断层距水平井的水平段过近,在压裂过程中,压裂裂缝沟通断层,高压压裂液使断层及周围的伴生裂缝活化,而且随着压裂液的不断注入,断面活化范围不断增加,导流能力逐渐增强,压裂液在断面的导流作用下,沿着断面延伸,从而使该段压裂无法有效改造储层,而且压裂裂缝也无法越过断面到达另一侧,形成了远离水平井的特殊不对称分布。
水平井压裂微地震监测实践表明,岩性变化可以导致水平井压裂微地震监测成果的不对称性。岩性变化主要包括纵向和横向变化两种情况。纵向岩性变化即发育隔夹层,而横向岩性变化则是由储层变为非储层或者由优质储层变为差储层。两种情况可以分别导致微地震监测成果在纵向和横向上的不对称。
3.3.1 隔夹层发育导致的微地震监测纵向不对称水平井压裂的微地震监测实例表明,当厚储层内部发育隔夹层时,水平井压裂裂缝会受到较大影响,此时压裂裂缝无法穿过隔夹层而对隔夹层以外的储层进行改造,从而形成微地震监测结果在纵向上不对称。
J2-H1井位于辽河油田外围开鲁盆地交力格洼陷南部的交南断鼻上,目的层为白垩系下统九佛堂组上段Ⅱ油组、Ⅲ油组,储层主要为近岸水下扇的细砂岩。J2-H1井水平段部署于Ⅱ、Ⅲ油组中间部位,原始方案设计拟采用体积压裂的方式同时沟通Ⅱ、Ⅲ油组,以提高开发效率,实现效益开发。图 7为J2-H1井微地震监测成果及J70-46井目的层岩性剖面,可以看出,J2-H1井在大斜度段压裂效果较好,同时有效改造了Ⅱ、Ⅲ油组,平均缝高约为90 m;但水平段的微地震监测成果显示,本次压裂仅改造了Ⅲ油组,平均缝高约为80 m,Ⅱ油组并未有效改造。结合J2-H1井邻井J70-46井纵向岩性分布特征分析发现,J2-H1井水平段Ⅱ、Ⅲ油组之间发育一套平均厚度约5 m的煤层,由于煤层的脆性指数较低且具有一定分布规模,所以压裂裂缝无法穿过煤层对Ⅱ油组进行改造,从而导致了代表压裂裂缝发育的微地震事件主要集中在J2-H1井水平段下部地层中,形成了纵向的不对称。
在水平井压裂过程中,当侧向储层岩性发生变化时,压裂裂缝仅在储层内部延伸,无法延伸或者穿过侧方非储层,从而形成微地震监测结果的横向不对称性。
压裂井S358-H205井位于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目的层为沙河街组四段,储层为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含砾细砂岩,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0%,平均渗透率为1.4 mD。依托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为整体动用该块储量,规模部署水平井22口,S358-H205井位于工区西南侧,根据前期储层预测结果,该井距离储层边界约为150 m。图 8为S358-H205井微地震监测成果俯视图,可以看出,该井的微地震监测成果是不对称的,代表压裂裂缝发育的所有微地震事件均发育在该井水平段北侧,缝长约为190~230 m,南侧几乎没有微地震事件分布。结合S28-22井分析发现,S28-22井目的层为非储层,原储层预测结果存在一定偏差,而S358-H205井的水平段位于储层边界处,所以导致了该井北部储层发育的区域微地震事件较多,即压裂裂缝发育程度较高,而南部为脆性指数较低的非储层,压裂裂缝发育程度较低甚至不发育,从而导致该井微地震监测成果出现了明显的不对称。
水平井压裂微地震监测实践表明,当最大主应力为水平应力,且水平井的水平段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时,压裂裂缝分布垂直于水平段并在水平段两侧对称发育。而当最大主应力方向与水平井存在夹角时,会使水平井压裂微地震监测成果存在角度不对称。
图 9为辽河油田鄂尔多斯矿区N175-H1井第1段压裂微地震监测成果。该井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水平段长1110.42 m,油气层钻遇率为100%,分15段压裂。目的层为延长组,储层为低孔、超低渗细砂岩,分布稳定,断层、天然裂缝不发育。监测井为N175井,检波器沉放深度为1700~1790 m,共10级,N175-H1井第1段与检波器距离约336 m。由图 9可见,N175-H1井第1段压裂微地震监测共计定位144个微地震事件,东西两侧压裂裂缝半缝长分别为156、142 m,裂缝网格宽47 m,裂缝走向为北偏东52°,微地震事件在水平井两侧呈现良好的对称性,为标准的当水平井水平段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时的微地震监测成果。
图 10为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雷家地区L88-H1井第2段体积压裂微地震监测成果,该井水平段长700 m,油气层钻遇率100%,分9级28簇分段压裂。目的层为沙河街组四段,储层为湖相泥质白云岩,分布稳定,研究区断层、天然裂缝不发育。监测井为L88井,检波器沉放深度为2440~2550 m,共12级,L88-H1井第2压裂段距检波器513 m。
由图 10可见,L88-H1井第2段体积压裂微地震监测共计定位190个微地震事件,东西两侧压裂裂缝半缝长分别为87 m和152 m,裂缝网格宽度为112 m,裂缝走向为北偏东114°,L88-H1井水平段与压裂裂缝走向夹角为38°,微地震事件在角度、长度方面均表现出较强的不对称性。分析其原因是由于L88-H1井部署时,为了兼顾构造走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其水平段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存在夹角,而压裂裂缝在相对均质储层中沿着最大主应力方向延伸,从而导致了微地震事件分布方向与水平段存在夹角。
4 完钻井导致的微地震监测成果不对称当完钻井与水平井的距离小于压裂缝长时,完钻井对水平井压裂裂缝的发育具有一定影响,压裂裂缝会集中发育在完钻井井周区域,形成微地震监测成果的横向不对称性。Q1-H101井位于辽河油田外围张强凹陷七家子洼陷东北部强1区块,目的层为白垩系沙海组,储层为粉砂岩;采用双井监测,监测井分别为Q1-44-13井和Q1-48-15井,监测井距压裂井水平段距离为165~293 m。图 11为Q1-H101井微地震事件与1700 ms相干体切片的叠合,可以看出,研究区Q1-H101井附近相干性较强,说明储层内部天然裂缝和小断层不发育,而代表压裂裂缝分布的微地震事件呈团簇状集中分布在完钻井Q1-48-15井附近。图 12、图 13分别为Q1-H101井第14和第15段(图 11中星号所示)微地震事件分布,可以明显看出,压裂裂缝在延伸过程中向着Q1-48-15井发生了明显的转向。由于Q1-H101井在2017年1月完钻,而监测井Q1-48-15井于2011年2月完钻,而且进行了压裂改造,形成了一定范围的储层改造区域。此外经过长达6年的油气生产,地下储层能量亏空,形成局部低压带。Q1-H101距离监测井最小距离仅165 m,而靠近监测井处的压裂缝长为150~250 m。在压裂过程中,压裂裂缝向着压力最低的方向延伸,优先进入局部低应力带,进一步导致压裂裂缝在监测井周围生长,形成了压裂裂缝呈团簇状集中在完钻井周围的不对称现象。
本文综合应用水平井压裂微地震监测数据、储层预测、裂缝预测以及压裂施工等研究成果,明确了导致水平井压裂微地震监测成果具有不对称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工程因素、地质因素以及完钻井分布等三个方面。其中工程因素主要由于监测井与压裂井距离过大,远处微地震信号无法被接收而导致;地质因素包括天然裂缝、断层、岩性变化以及最大主应力方向与水平段的夹角等4个方面。天然裂缝、缝长距离内的完钻井会诱导压裂裂缝集中分布于裂缝集中发育区和完钻井周围,形成平面上的不对称现象。水平井附近的断层会导致压裂裂缝沿着断面延伸,形成微地震事件远离水平井且在水平井单侧分布的不对称现象。纵向隔夹层、横向的岩性变化会对压裂裂缝的延伸起控制和封隔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压裂裂缝延伸甚至无法形成裂缝。隔夹层的发育会导致纵向不对称性的发生;横向的岩性变化会导致微地震事件的在平面上具有不对称性。当水平井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不垂直时,微地震事件分布方向与水平井存在夹角,形成角度不对称。
[1] |
李大军, 杨晓, 王小兰, 等. 四川盆地W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压裂效果评估和产能预测研究[J]. 石油物探, 2017, 56(5): 735-745. LI Dajun, YANG Xiao, WANG Xiaolan, et al. Estimating the fracturing effect and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e Longmaxi Formation of the Lower Silurian in area W, Sichuan Basin[J].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2017, 56(5): 735-745. DOI:10.3969/j.issn.1000-1441.2017.05.014 |
[2] |
赵超峰, 张伟, 田建涛, 等. 微地震事件解释实例[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4): 770-777. ZHAO Chaofeng, ZHANG Wei, TIAN Jiantao, et al. Interpretation examples of microseismic events[J].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2018, 53(4): 770-777. |
[3] |
朱海波, 杨心超, 廖如刚, 等. 基于微地震裂缝参数反演的解释与应用研究[J]. 石油物探, 2017, 56(1): 150-157. ZHU Haibo, YANG Xinchao, LIAO Rugang, et al. Microseismic fractur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parameters inversion[J].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2017, 56(1): 150-157. |
[4] |
田建涛, 赵超峰, 张伟, 等. 水力压裂井中监测方法不对称压裂裂缝分析[J]. 石油物探, 2019, 58(4): 563-571. TIAN Jiantao, ZHAO Chaofeng, ZHANG Wei, et al. Analysis of asymmetric hydraulic fracture for borehol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J].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2019, 58(4): 563-571. |
[5] |
郭建春, 曾凡辉. 致密砂岩气藏压裂优化设计理论与技术[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9: 121-130. GUO Jianchun, ZENG Fanhui.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Fracturing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19: 121-130. |
[6] |
张云银, 刘海宁, 李红梅, 等. 应用微地震监测数据估算储层压裂改造体积[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2): 309-314. ZHANG Yunyin, LIU Haining, LI Hongmei, et al. Reservoir fracturing volume estimation with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data[J].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2017, 52(2): 309-314. |
[7] |
曲占庆, 温庆志. 水平井压裂技术[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25-36. QU Zhanqing, WEN Qingzhi. 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Technology[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9: 25-36. |
[8] |
李新发, 李婷, 刘博峰, 等. 基于压裂监测的致密储层甜点识别[J]. 断块油气田, 2020, 27(5): 603-607. LI Xinfa, LI Ting, LIU Bofeng, et al. Sweet spot re-cognition of tight reservoir based on fracture monitoring[J]. Fault-Block Oil & Gas Field, 2020, 27(5): 603-607. |
[9] |
张鹏海, 张子麟, 李明, 等. 低渗储油层水力压裂裂缝延伸过程及成缝机理[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0(5): 745-749. ZHANG Penghai, ZHANG Zilin, LI Ming, et al. Extension process and fracture mechanism of hydraulic fractures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J].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19, 40(5): 745-749. |
[10] |
赵超峰, 周治岳, 田建涛, 等. 疏松砂岩气藏压裂井中微地震监测应用研究——以涩北气田为例[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0, 35(5): 1919-1925. ZHAO Chaofeng, ZHOU Zhiyue, TIAN Jiantao, et al. Borehol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for fracturing in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gas reservoir: a case study from the Sebei gas field[J].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20, 35(5): 1919-1925. |
[11] |
吴奇. 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技术[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3: 42-68. WU Qi. Volume Fracturing Technology for Horizontal Wells[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13: 42-68. |
[12] |
方海飞, 周赏, 王永莉, 等. 几何类属性深度处理技术在断层解释中的应用[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3, 48(增刊1): 120-124. FANG Haifei, ZHOU Shang, WANG Yongli, et al. Geometric attribute improved-processing in fault interpretation[J].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2013, 48(S1): 120-124. |
[13] |
张景和, 孙宗颀. 地应力、裂缝测试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 6-228. ZHANG Jinghe, SUN Zongqi. Application of In-Situ Stress and Fracture Testing Technology 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1: 6-28. |
[14] |
赵争光, 杨瑞召, 孙志朋, 等. 储层岩性对水力裂缝延伸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885-888. ZHAO Zhengguang, YANG Ruizhao, SUN Zhipeng, et al. Influence of reservoir lithology on hydraulic fracture propagation[J].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2): 885-888. |
[15] |
刘振武, 撒利明, 巫芙蓉, 等. 中国石油集团非常规油气微地震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3, 48(5): 843-853. LIU Zhenwu, SA Liming, WU Furong, et al. Microseismic monitor technology status for unconventional resource E & P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in CNPC[J].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2013, 48(5): 843-853. |
[16] |
梁兵, 朱广生. 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微震监测方法[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1-20. LIANG Bing, ZHU Guangsheng.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Method in Oil and Gas Fiel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4: 1-20. |
[17] |
容娇君, 李彦鹏, 徐刚, 等. 微地震裂缝检测技术应用实例[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5, 50(5): 919-924. RONG Jiaojun, LI Yanpeng, XU Gang, et al. Fracture detection with microseismic[J].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2015, 50(5): 919-924. |
[18] |
赵超峰, 贾振甲, 田建涛, 等. 基于井中微地震监测方法的压裂效果评价——以吉林探区Y22井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2): 161-168. ZHAO Chaofeng, JIA Zhenjia, TIAN Jiantao, et al. Fracturing effect evaluation based on borehol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method: a case study from well Y22 in Jilin exploration area[J]. Lithologic Reservoirs, 2020, 32(2): 161-168. |
[19] |
陈新安. 条带曲率裂缝发育区页岩气井裂缝扩展规律——以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西南区块为例[J]. 断块油气田, 2018, 25(6): 742-746. CHEN Xin'an. Fracture propagation law for shale gas well in strip-curvature-crack development area: a case study of Southwest Jiaoshiba Block in Fuling shale gas field[J]. Fault-Block Oil & Gas Field, 2018, 25(6): 742-746. |
[20] |
龚才喜, 秦玉英. 特低渗砂岩油藏整体压裂工艺技术[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2: 125-140. GONG Caixi, QIN Yuying. Integral Fracturing Technology for Ultra-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12: 125-140. |
[21] |
陈朝伟, 张浩哲, 周小金, 等. 四川长宁页岩气套管变形井微地震特征分析[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1, 56(6): 1286-1292. CHEN Zhaowei, ZHANG Haozhe, ZHOU Xiaojin, et al. Microseismic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gas wells with casing deformation in Changning, Sichuan[J].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2021, 56(6): 1286-1292. |
[22] |
刘磊, 宋维琪, 杨小慧, 等. 剪张源约束下的单井微地震震源机制反演[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1, 56(5): 1093-1104. LIU Lei, SONG Weiqi, YANG Xiaohui, et al. Single-well microseismic focal mechanism inversion under shear-tensile source constraint[J].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2021, 56(5): 1093-1104. |
[23] |
冷佳宣, 喻志超, 冯方方, 等. 井中微地震监测记录强背景干扰信号压制方法[J]. 石油物探, 2021, 60(5): 738-750. LENG Jiaxuan, YU Zhichao, FENG Fangfang, et al. Suppressing strong background interferences in downhol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data[J].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2021, 60(5): 738-750. |
[24] |
董宏, 何万军, 蒋雪峰, 等. 微地震监测在新疆稠油SAGD开发中的应用[J]. 特种油气藏, 2017, 24(3): 114-118. DONG Hong, HE Wanjun, JIANG Xuefeng, et al. Application of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in heavy-oil SAGD development in Xinjiang[J]. Special Oil & Gas Reservoirs, 2017, 24(3): 114-118. |
[25] |
李明, 侯连华, 邹才能, 等.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应用[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5: 1-12. LI Ming, HOU Lianhua, ZOU Caineng, et al.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Lithostratigraphic Reservoir[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5: 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