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2, Vol. 57 Issue (s2): 193-197  DO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22.S2.031
0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引用本文 

李超, 安鹏, 张梦林, 丁琼涛, 王贵艳, 潘晓璐.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2, 57(s2): 193-197. DO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22.S2.031.
LI Chao, AN Peng, ZHANG Menglin, DING Qiongtao, WANG Guiyan, PAN Xiaolu. Tectonic evolution and the controlling effects on source rocks in Beier Depression, Hailar Basin.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2022, 57(s2): 193-197. DO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22.S2.031.

作者简介

李超  高级工程师,1982年生;2004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现就职于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地震地质综合研究工作

李超, 河北省涿州市华阳东路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科技园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072751。Email:lichao11@cnpc.com.cn

文章历史

本文于2022年3月7日收到,最终修改稿于同年9月30日收到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李超 , 安鹏 , 张梦林 , 丁琼涛 , 王贵艳 , 潘晓璐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河北涿州 072751
摘要: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主要的富油凹陷之一,经历了“三期充填,三期改造”,地质结构复杂。研究构造演化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构造演化特征研究基础上,分析不同演化阶段沉积中心的演变,明确了成熟烃源岩的分布范围。研究表明,贝尔凹陷断陷期发育的3排沉积中心控制了南屯组烃源岩的分布,断拗期盆地快速沉降促进烃源岩成熟,贝西中部洼槽、贝西北洼槽和贝中洼槽南屯组烃源岩已进入成熟生烃阶段,是贝尔凹陷最主要的生烃洼槽。该成果可为下一步贝尔凹陷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关键词贝尔凹陷    构造演化    沉积中心    烃源岩    
Tectonic evolution and the controlling effects on source rocks in Beier Depression, Hailar Basin
LI Chao , AN Peng , ZHANG Menglin , DING Qiongtao , WANG Guiyan , PAN Xiaolu     
Ge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GRI, BGP Inc., CNPC, Zhuozhou, Hebei 072751,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ain oil-rich depressions in the Hailar Basin, Beier Depression has experienced "three periods of filling and three periods of transformation", with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controlling effects of tectonic evolution on source rocks. Therefore, after studying tectonic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centers in different evolution stages and clarifies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mature source roc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source rocks in the Nantun Formation is controlled by three rows of sedimentary centers developed in the fault depression stage of the Beier Depression. The rapid basin subsidence in the fault depression stage promotes the maturation of source rocks. The source rocks of the Nantun Formation in the middle and north of the Beixi subsag, and the Beizhong subsag have been in the mature stage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which makes them the mai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subsags in Beier Depression.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oil and gas in the Beier Depression.
Keywords: Beier Depression    tectonic evolution    sedimentary center    source rocks    
0 引言

海拉尔盆地是一个建立在海西期褶皱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断拗叠合盆地[1],经历多期构造演化,地质结构十分复杂。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主要的富油凹陷之一,生油条件十分优越[2]

以往多是从成盆动力学机制分析贝尔凹陷成藏特征[3],分析断裂演化特征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4-6],分析热演化程度与油气的关系[7],目前尚未见构造演化与烃源岩关系的论述。为此,本文通过构造演化特征分析不同演化阶段沉积中心的分布、迁移,进而影响不同沉积中心烃源岩的成熟度,最终确定最主要的生烃洼槽,为贝尔凹陷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1 地质背景

贝尔凹陷位于海拉尔盆地南部,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下白垩统扎赉诺尔群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伊敏组和上白垩统贝尔湖群青元岗组。

贝尔凹陷平面上呈洼隆相间结构(图 1);纵向上以T04、T22和T5地震反射层为界,可划分为四个构造层,即基底、断陷期、断拗期和坳陷期构造层(图 2)。贝尔凹陷经历了“三期充填,三期改造”后形成现今复杂断陷结构。三期充填分别指断陷期、断拗期和拗陷期充填;三期改造分别指南屯组沉积末期、伊敏组沉积末期以及青元岗组沉积后发生的构造反转。

图 1 贝尔凹陷构造单元划分

图 2 贝尔凹陷AA′地震地质解释剖面 T5、T3、T23、T22、T21、T2、T1、T04分别为基岩、铜钵庙组、南屯组一段、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一段、大磨拐河组、伊敏组一段和伊敏组顶。测线位置见图 1
2 构造演化特征 2.1 断陷期

断陷期贝尔凹陷充填铜钵庙组和南屯组。铜钵庙组沉积时期为断陷初期,贝尔凹陷呈双断结构(图 3),断陷范围相对较小,贝西斜坡和贝东断隆带为古凸起区,未沉积铜钵庙组。铜钵庙组在凹陷中部厚度最大,约为120m。

图 3 贝尔凹陷BB′构造演化剖面

南屯组沉积时期为断陷主要扩张期。断裂强烈活动,凹陷逐渐演化成东断西超结构。南屯组在全凹陷分布,厚度较大。西北部沉积厚度最大,南一段约为1100m,南二段约为600m。

南屯组沉积末期,受西伯利亚地台与南阿尼尤斯克洋汇聚作用的影响[5],海拉尔盆地经历NW-SE向挤压[6],南屯组顶面形成大型不整合面,贝尔凹陷发生构造反转[7],形成了苏德尔特凸起。从图 2可见,苏德尔特凸起T22地震反射层为角度不整合面,大磨拐河组超覆其上(红箭头处)。

受北东向断裂控制,贝尔凹陷自NW向SE发育3排、8个NE向的洼槽(图 4),即北部的贝西中、贝西北洼槽,中部的贝西南、贝尔中部、贝东北洼槽和南部的贝中洼槽及贝尔东部洼槽。三排洼槽为断陷期沉积中心。

图 4 贝尔凹陷断陷期地层厚度等值线图
2.2 断拗期

断拗期贝尔凹陷沉积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该时期,在右旋张扭走滑作用下,贝尔凹陷发育多个张扭性正断层,这些断层不控制沉积,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花状构造(图 2)。

大磨拐河组一段沉积时期,地层厚度和分布范围与先存的断陷盆地具有相关性。早期控陷断层活动减弱,沉积范围逐渐扩大。由于南屯组末期的构造反转作用,大磨拐河组一段在苏德尔特凸起大面积缺失。

大磨拐河组二段—伊敏组一段沉积时期,地层分布范围和沉积厚度有所增大,苏德尔特凸起接受沉积,厚度较小,为70~280m。凸起两侧地层厚度较大,超过凸起的两倍。

伊敏组二、三段沉积时期,凹陷接受整体沉积,凸起带及其两侧地层厚度相差不大,厚度为500~700m。

伊敏组沉积末期,贝尔凹陷发生第二次反转,在地震剖面(图 2)上T04反射层之下见削截现象(黑色箭头处),同时苏德尔特凸起断拗期沉积地层最薄,拗陷期沉积地层则最厚。

断陷期形成的多个沉积洼槽在该时期逐渐相连,贝尔凹陷呈“一凸两凹”结构特征(图 5)。以苏德尔特凸起为界,西北部洼槽相连形成贝西次凹,东南部洼槽相连形成贝中次凹,均为沉积中心。贝西次凹呈北东走向,地层厚度最大可达1840m,地层沉积最厚处位于西北部。贝中次凹规模略小,呈北北东走向,地层厚度最大为1300m,地层最厚处位于贝中次凹南部。

图 5 贝尔凹陷断拗期地层厚度等值线图
2.3 拗陷期

青元岗组沉积时期,整体沉降,形成一个统一的凹陷,呈拗陷型盆地特征。地层分布范围和厚度已不受断裂控制,地层最大厚度约为630m,位于凹陷中部。沉积中心由断拗期两个独立分布的次凹演变成凹陷中部串联分布的两个洼槽(图 6)。

图 6 贝尔凹陷拗陷期地层厚度等值线图

青元岗组沉积后,凹陷再次反转,反转作用在西北强、东南弱。贝西斜坡带至贝西中部洼槽区地层遭受强烈剥蚀,拗陷期沉积地层被剥蚀殆尽,断拗期沉积地层被部分剥蚀,同时可见正反转断层(图 3)。

3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早期构造格局控制烃源岩的分布;二是后期构造演化控制有效烃源岩的分布。

3.1 对烃源岩分布的控制

贝尔凹陷主要烃源岩为南屯组一段、二段和大磨拐河组一段发育的暗色泥岩[8]。烃源岩的分布受沉积中心控制。在纵向上,三个构造层的沉积中心由中部→两侧→中部横向迁移。

南屯组沉积时期为强烈伸展断陷期,NE向分布的3排、8个沉积中心控制了南屯组烃源岩的分布,贝西北部洼槽、贝西中部洼槽和贝中洼槽沉积厚度最大。其中,贝西北部洼槽、贝西中部洼槽、贝中洼槽沉积厚度大于800m的面积分别为130、112、98km2。南一段、南二段暗色泥岩累计厚度分别为100~400m、50~200m。

在大磨拐河组—伊敏组沉积时期,贝尔凹陷断裂伸展作用减弱,断陷期向拗陷期转化,北部贝西次凹和南部贝中次凹两个相互独立的沉积中心控制大磨拐河组沉积。其中贝西次凹、贝中次凹沉积厚度大于800m的面积分别为439、191km2

3.2 对烃源岩成熟度的影响

构造演化控制了凹陷的埋藏史及热史,进而控制了生烃过程和有效烃源岩的分布。早期断裂伸展运动的动力源自地幔底辟作用,这为南屯组暗色泥岩有机质的转化提供了一定的热作用。贝尔凹陷埋深大于2000m的泥岩镜质体反射率(Ro)均大于0.7%,已进入生烃门限,是有效烃源岩[9]

南屯组的烃源岩分布在8个沉积中心,由于南屯组沉积末期的构造反转作用,贝尔中部洼槽在断拗期以后位于古凸起上,沉积地层相对较薄,因而埋深小于1600m,烃源岩未成熟。而北部的贝西北洼槽、贝西中部洼槽、贝西南洼槽及南部的贝中洼槽则位于断拗期沉积中心,上覆层厚度大,其埋深均大于2000m,烃源岩成熟。

从南屯组一段烃源岩Ro平面分布可见,凹陷中部烃源岩Ro大部分小于0.7%,烃源岩未达到生烃门限,而贝西、贝中次凹南屯组一段烃源岩Ro为0.7%~1.1%(图 7),已进入成熟阶段。

图 7 贝尔凹陷南屯组一段烃源岩Ro平面分布

大磨拐河组仅贝西次凹在最深处埋深为2100~2200m,成熟烃源岩分布局限,面积约为60km2

4 结论

(1) 贝尔凹陷经历了断陷期、断拗期和拗陷期三个演化阶段,其中构造反转运动导致沉积中心由断陷期的多个并排分布演变为断拗期的隔着次凸相对独立的两个。

(2) 断陷期南屯组一、二段烃源岩分布在8个沉积中心,贝西北部洼槽、贝西中部洼槽和贝中洼槽沉积厚度最大,沉积范围最广。拗陷期大磨拐河组一段烃源岩主要分布于贝西次凹和贝中次凹。

(3) 沉积中心的演变导致烃源岩埋深的变化,影响了烃源岩的成熟度。贝西北部洼槽、贝西中部洼槽和贝中洼槽南屯组一段、南屯组二段烃源岩埋深超过生烃门限,烃源岩已进入成熟阶段,是贝尔凹陷的主要生烃洼槽。大磨拐河组一段烃源岩仅贝西次凹陷中心局部区域成熟。因此,贝尔凹陷下一步油气勘探有利区带主要是南屯组三个主力生烃洼槽。

参考文献
[1]
陈均亮, 吴河勇, 朱德丰, 等. 海拉尔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前景[J]. 地质科学, 2007, 42(1): 147-159.
CHEN Junliang, WU Heyong, ZHU Defeng, et al.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Hailaer Basin and its potentials of oilgas explor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2007, 42(1): 147-159.
[2]
崔军平, 任战利, 陈玉林.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研究[J]. 沉积学报, 2011, 29(2): 388-392.
CUI Junping, REN Zhanli, CHEN Yulin.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geothermal history and oil gas generation in Beier Depression of Hailaer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1, 29(2): 388-394.
[3]
冯志强, 任延广, 张晓东, 等. 海拉尔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及下步勘探方向[J]. 中国石油勘探, 2004, 22(4): 19-21.
FENG Zhiqiang, REN Yanguang, ZHANG Xiaodong, et al. Law of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 in Hailaer Basin and orientation for exploration at next stage[J].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2004, 22(4): 19-21.
[4]
陈守田, 刘招君, 崔凤林, 等. 海拉尔盆地含油气系统[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 32(2): 51-54.
CHEN Shoutian, Liu Zhaojun, Cui Fenglin, et al. Oilgas bearing system of Hailaer Basin[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2002, 32(2): 51-54.
[5]
邓晋福, 赵国春, 苏尚国, 等. 燕山造山带燕山期构造叠加及其大地构造背景[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29(2): 157-165.
DENG Jinfu, ZHAO Guochun, SU Shangguo, et al. Overlap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Yanshan orogenic Belt in Yanshan era[J]. Geotectonica et Metalbgenia, 2005, 29(2): 157-165.
[6]
柳行军, 刘志宏, 冯永玖, 等.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构造特征及变形序列[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36(2): 215-220.
LIU Hangjun, LIU Zhihong, FENG Yongjiu, et 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formation sequence of the Urxun Sag in Hailaer Basin, China[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2006, 36(2): 215-220.
[7]
刘志宏, 任延广, 李春柏, 等.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 31(2): 151-156.
LIU Zhihong, REN Yanguang, LI Chunbai, et al.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their impacts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Urxun-Beier Depression in Hailaer Basin[J].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07, 31(2): 151-156.
[8]
李敬生. 贝尔凹陷优质烃源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3): 326-696.
LI Jingsheng. Discovery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 in Bei'er Sag of Hailaer Basin, China[J].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 2013, 40(3): 326-696.
[9]
冯有良. 断陷盆地层序格架中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J]. 石油学报, 2005, 26(4): 17-22.
FENG Youliang. Distributiaon of stratigraphic and lithologic reservoirs in sequence framework of rift-subsidence basin[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05, 26(4):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