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空间

文章信息

王颢潜, 肖芳, 杨蕾, 缪青梅, 张旭冬, 张秀杰
转基因玉米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PCR方法验证结果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20, 36(5): 48-55

WANG Hao-qian, XIAO Fang, YANG Lei, MIAO Qing-mei, ZHANG Xu-dong, ZHANG Xiu-jie
Analysis of Verification Results by PCR Methods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Double-resistant 12-5 Event-specific Maize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20, 36(5): 48-5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0-03-19

转基因玉米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PCR方法验证结果分析
王颢潜1, 肖芳2, 杨蕾3, 缪青梅3, 张旭冬1, 张秀杰1     
1.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 北京 100176;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武汉 430062;
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杭州 310021
摘要: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双抗12-5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品种,该品种于2020年1月21日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转化体特异性PCR方法是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的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可以对转基因产品进行身份鉴定。本研究组织8家实验室对研发单位提供的的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定性、定量PCR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定性与定量PCR检测方法均具有稳定性好、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定量PCR方法能精确地定量检测质量分数为5%和0.5%的双抗12-5样品,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本研究有助于后续标准方法的建立和完善,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    定性PCR    定量PCR    方法验证    
Analysis of Verification Results by PCR Methods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Double-resistant 12-5 Event-specific Maize
WANG Hao-qian1, XIAO Fang2, YANG Lei3, MIAO Qing-mei3, ZHANG Xu-dong1, ZHANG Xiu-jie1     
1. Development Cente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176;
2. Oi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2;
3. The 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21
Abstract: Insect-resistant and herbicide-tolerant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DR12-5 is a new transgenic strain independently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in China. It has been approved for the agricultural GMO safety certificate on January 21, 2020, and thus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The event-specific PCR method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detection methods in safety supervision for transgenic organisms, which can identify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products. In this study, we organized 8 laboratories to verify the event-specific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PCR methods of the double-resistant(DR)12-5 transformants provided by i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The verified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on methods had good stability, strong specificity and high sensitivity. The quantitative PCR method can accurately and quantitatively detect DR 12-5 samples in mass fractions of 5% and 0.5%, and has good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which conforms the requirements of relevant standards. This study is conduc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ubsequent standard methods and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and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he safety supervision of GMOs in China.
Key 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qualitative PCR    quantitative PCR    methods validation    

随着转基因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已从1996年的170万hm2增加到2018年的1.917亿hm2,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大力发展转基因生物技术,培育优良转基因品种已成为各国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生物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制度。为了有效的监管转基因生物,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颁布实施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标识管理制度以及配套的办法规定等[2-3]。2001年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制度,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试验研究、生产、加工、标识、进口等环节进行全过程严格管理。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跟踪监管必须以有效的检测方法为基础。针对商业化生产或国内批准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产品建立特异、灵敏、标准化的检测方法是落实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保障,更是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统计,目前全球已批准商业化种植31种转基因作物,共涉及517种转化体,其中玉米转化体237种,是获得商业化批准最多的转基因作物[4]。玉米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及饲料作物之一,是国内转基因研发领域的重点。我国自2008年启动实施转基因重大专项以来,自主基因、自主技术、自主品种的研发能力显著提升,研发出一批具有商业化应用前景的转基因作物品种。2020年1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其中包括2个玉米品种和1个大豆品种。这是2009年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Bt汕优63”和转基因植酸酶玉米“BVLA430101”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之后,又有主要农作物品种获批。特别是“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占领制高点、推进产业化”的战略目标,我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加之申请进口安全证书的国外转基因产品也越来越多,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的任务也将越来越重,对于转基因检测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双抗12-5(瑞丰125)是本次获批的玉米品种之一,该品种由浙江大学采用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而成,转入独立发掘的抗虫基因和耐草甘膦基因,表现出良好的抗虫性和除草剂(农达)耐受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转基因玉米双抗12-5的成功推广和应用,离不开有效的转基因安全监管。为此,我们组织了8家实验室:吉林省农科院(编号1)、山东省农科院(编号2)、浙江省农科院(编号3)、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编号4)、中国农科院生物所(编号5)、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编号6)、农业农村部天津环保所(编号7)、天津市农科院(编号8),对研发单位提供的转基因玉米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定性和定量PCR方法进行了实验室间验证,并参照农业部2259号公告-4-2015[4]、农业部2259号公告-5-2015[5]及专家认定的验证方案对检测方法进行评价与分析,为后续标准方法的建立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转基因玉米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定性、定量PCR方法循环验证所涉及的共13种样品(包括7种单一组分样品、6种混合样品,见表 1)。其中,涉及定性PCR方法的有10种样品,涉及定量PCR方法的有12种样品,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特异性检测样品在定性和定量PCR检测方法验证中共用。以上样品均由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统一提供。

表 1 样品信息表
1.2 方法 1.2.1 DNA提取

参照《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DNA提取和纯化》(农业部1485号公告-4-2010)[6]执行。每个样品提2份DNA,每份DNA做3次平行。将所有样品研磨成粉末,按照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操作说明书,提取样品基因组DNA,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DNA样品浓度和纯度进行测定,确认OD260/280比值在1.7-2.0之间,再用0.1×TE缓冲液将纯化的DNA溶液稀释至终浓度25 ng/μL,4℃冷藏保存备用。

1.2.2 引物设计

根据双抗12-5研发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转化体特异性定性PCR引物为:F:5'-CAACGTCGTGACTGGGAAAA-3',R:5'-TGGAAGACAAGTTCTACGGGCT-3',扩增产物大小为256 bp。转化体特异性定量PCR引物为:F:5'-GTCGTTTCCCGCCTTCAGTT-3',R:5'-GGTGCCTGGAAGACAAGTTCTA-3',P:FAM-AGCTCAACCACATCGCCCGACGC-BHQ1,扩增产物大小为94 bp。定性PCR和定量PCR引物位置见图 1

1-200为外源插入片段部分序列, 201-262为玉米基因组部分序列。单下划线部分为转化体特异性定性PCR方法F和R引物序列; 波浪线部分为转化体特异性定量PCR方法F和R引物序列; 双下划线部分为定量PCR方法探针序列 图 1 定性PCR和定量PCR引物位置示意图
1.2.3 定性PCR反应

根据双抗12-5研发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定性PCR反应程序:94℃变性5 min;94℃变性30 s,58℃退火30 s,72℃延伸30 s,共进行35次循环;72℃延伸7 min。定性PCR反应体系见表 2

表 2 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定性PCR检测反应体系
1.2.4 定量PCR反应

根据双抗12-5研发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定量PCR反应程序为:95℃变性3 min;95℃变性15 s,60℃退火延伸1 min,共进行50次循环;在第二阶段的退火延伸(60℃)时段收集荧光信号。定量PCR反应体系见表 3

表 3 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定量PCR检测反应体系
1.2.5 建立标准曲线

提取双抗12-5样品中的基因组DNA,用0.1×TE缓冲液按照1:5稀释成5个拷贝数梯度为3.6×104、7.2×103、1.44×103、2.8×102和5.7×101的标准溶液,分别进行zSSIIb内标准基因和双抗12-5转化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每个梯度设置3个平行。以模板拷贝数的对数值为横坐标,以Ct值为纵坐标建立双抗12-5和zSSIIb内标准基因的标准曲线,并得到标准曲线公式:(n:模板拷贝数,y:测试样品的Ct值,a:标准曲线的斜率,b:标准曲线的截距)。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及程序见1.2.3,玉米内标基因zSSIIb的引物为:zSSIIb-F:5'-CGGTGGATGCTAAGGCTGATG-3',zSSIIb-R:5'-AAAGGGCCAGGTTCATTATCCTC-3',zSSIIb-P:FAM-TAAGGAGCACTCGCCGCCGCATCTG-BHQ1,扩增产物大小为88 bp。

1.2.6 定量PCR方法准确性测试

对质量分数为5%和0.5%的准确性样品分别进行定量PCR,每个样品做3次平行,重复2次试验。根据测定出的Ct值,按照标准曲线公式计算出式样中双抗12-5转化体和zSSIIb内标基因的模板拷贝数,再根据下面公式[7]计算样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含量:

2 结果 2.1 定性PCR方法循环验证结果

按照上述定性PCR反应体系,用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定性引物扩增相应的待测样品。经8家实验室验证结果显示,在定性PCR方法特异性检测中,所有实验室均从含有双抗12-5样品中扩增出其转化体特异性序列,且片段大小与预期一致,在其他转基因玉米混样、转基因大豆混样、转基因棉花混样、转基因水稻混样、转基因油菜混样、非转基因玉米混样和阴性样品中均未扩增出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序列;在灵敏度检测中,所有实验室均从质量分数为0.1%的双抗12-5样品中扩增出其转化体特异性序列,且片段大小与预期一致,以3号实验室的结果为例,见图 2。8家实验室具体验证结果见表 4

M:DL1000分子量标准;1-6:阳性对照;7-12:阴性对照;13-18:质量分数为1%的转基因玉米双抗12-5样品;19-24:质量分数为0.1%的转基因玉米双抗12-5样品 图 2 转基因玉米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定性PCR方法的灵敏度检测
表 4 转基因玉米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定性PCR方法验证结果汇总表

综上说明,研发单位提供的转基因玉米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定性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灵敏度达到0.1%。

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循环验证结果 2.2.1 特异性及灵敏度检测

按照上述定量PCR反应体系,用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定量引物扩增相应的待测样品。由于第4家实验室空白对照中有明显的扩增信号,将该实验室验证结果列为异常数据剔除。在定量PCR方法特异性检测中,7家实验室均从含双抗12-5玉米转化体的样品中获得扩增信号,而在其他转基因玉米混样、转基因大豆混样、转基因棉花混样、转基因水稻混样、转基因油菜混样、非转基因玉米混样和阴性样品中均未获得扩增信号;在灵敏度检测中,7家实验室均从质量分数为0.05%的双抗12-5样品中获得扩增信号。8家实验室具体验证结果见表 5

表 5 转基因玉米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定量PCR方法验证结果汇总表

综上说明,研发单位提供的转基因玉米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灵敏度达到0.05%。

2.2.2 标准曲线的建立及扩增效率测试

对8家实验室建立的双抗12-5转化体和zSSIIb内标基因的标准曲线数据汇总分析,具体如下:内标基因zSSIIb的标准曲线斜率范围在-3.572--3.128之间,平均值为-3.309。根据斜率计算的PCR扩增效率为90.55%-108.75%之间,平均值为100.94%,符合农业部标准[5]中大于90%和小于110%的要求。决定系数R2值均大于0.98,平均值为0.996,符合农业部标准[5]中大于0.98的要求;双抗12-5转化体的标准曲线斜率范围在-3.569-3.127之间,平均值为-3.372。根据斜率计算的PCR扩增效率为90.65%-108.85%之间,平均值为98.36%,符合农业部标准[5]大于90%和小于110%的要求。决定系数R2值均大于0.98,平均值为0.996,符合农业部标准[5]大于0.98的要求。具体数据见表 6

表 6 玉米内标基因zSSIIb和双抗12-5的扩增效率及标准曲线决定系数

综上,8家实验室的双抗12-5转化体和zSSIIb内标基因检测体系的扩增Ct值与模板拷贝数间均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所建立的标准曲线均可用于定量PCR结果分析。

2.2.3 准确性测试

将8家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采用科克伦(Cochran)法和格拉布斯(Grubbs)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异常值检验,在实验室数量为8、置信区间为5%的条件下,科克伦检验和格拉布斯检验的临界值分别为:0.680和2.126[8],分别计算8家实验室的科克伦统计量C值和格拉布斯统计量G值[8]。经计算,5%质量分数样品中1号实验室的G值和6号实验室的C值大于临界值,为2组异常值,0.5%质量分数样品无异常值。剔除异常值后,计算出每个实验室2份准确性样品的测量平均值,得出测量值与真值的偏差(Bias),6家实验室5%样品测试值与真值的偏差的范围在-8.30%-0.40%之间,8家实验室0.5%样品测试值与真值的偏差的范围在-10.0%-62.0%之间(见图 3)。综合8家实验室中的有效数据计算5%和0.5%准确性样品的测量平均值分别为4.88%和0.61%,偏差分别为2.47%和21.38%,大多数的偏差主要是正值,具体数据见表 7。质量分数为5%和0.5%的双抗12-5样品的偏差小于25%。验证结果表明,双抗12-5定量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检测质量分数为5%和0.5%的双抗12-5样品。

图 3 8家实验室测量值与真值相对偏差示意图
表 7 准确性样品的测试结果
2.2.4 重复性和再现性

根据剔除异常值后的准确性样品测试结果,计算8家实验室内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r值)和实验室间再现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R值),见表 8。8家实验室定量检测质量分数为5%、0.5%双抗12-5样品的RSDr值均介于1.13%-20.20%之间,符合农业部标准中RSDr ≤ 25%的要求[5],说明该方法在实验室内具有良好的重复性;8家实验室定量检测质量分数为5%、0.5%双抗12-5样品的RSDR值分别为4.52%、18.43%,符合农业部标准中RSDR ≤ 35%的要求[5],说明该方法在实验室间具有良好的再现性。

表 8 RSDr值和RSDr值计算结果
3 讨论

目前,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基于外源核酸的检测技术和基于外源蛋白的检测技术[9]。由于核酸在提取、保存及稳定性方面的优势,使得基于核酸的检测方法在转基因产品检测中得到快速发展。根据检测靶标的不同,基于核酸的检测方法分为筛查检测、基因特异性、构建特异性检测和转化体特异性检测4种类型[10]。转化体特异性检测方法以外源插入序列与植物基因组的连接区为检测靶标,不仅能检出转入基因序列,还可判定待测样品的转基因作物品系,具有高度特异性,是国内外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建立的主要方法[11-12]。基于核酸的检测方法有普通定性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多重复合PCR[13]、数字PCR[14]、重组聚合酶扩增(RPA)[15]、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PCR方法[16]等,其中定性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应用最为广泛[17]。中国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以定性PCR方法为主,而欧盟联合实验室则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主[18]。定性PCR操作相对简单,仪器和试剂成本较低,但是相应的分辨率低,只可以做定性判断。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准确灵敏,不仅可以定性,而且可以判断转基因成分准确含量,但仪器和成本大幅提高,且需要制备标准品。

本研究对2020年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玉米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定性、定量PCR方法进行验证和评价。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定性PCR方法从特异性和灵敏度等指标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能从含有双抗12-5的样品中特异性地检测出预期片段,而在Bt11等19种其他转基因玉米混合样、GTS40-3-2等14种转基因大豆混合样、TT51-1等8种转基因水稻混样、MON1445等7种转基因棉花混样、MS1等10种转基因油菜混样中未检出双抗12-5转化体成分,有效区别其他常见转基因品种,未出现假阳性和非特异性条带,具有高度特异性,检测灵敏度可以稳定达到0.1%,而且8家实验室验证结果一致,表明方法有较好的实验室间再现性。

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定量PCR方法从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精密度等指标来进行验证和评价。验证结果显示,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定量PCR具有高度特异性,且检测灵敏度可以稳定达到0.05%。准确性是评价方法的基本要求,我们对8家实验室建立的标准曲线进行了分析,双抗12-5的标准曲线斜率范围在-3.569--3.127之间,扩增效率在90.65%-108.85%之间,R2值均大于0.98,说明模板的量和Ct值有很好的相关性,均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5]。采用科克伦(Cochran)法和格拉布斯(Grubbs)法剔除异常值后,得出5%、0.5%准确性样品对应的测量平均值分别为4.88%、0.61%,偏差分别为2.47%、21.38%,表明双抗12-5定量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检测质量分数为5%和0.5%的样品,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精密度是用来表示测试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越高,说明各次测量数据比较接近[19]。RSDr值和RSDR值是反映方法精密度的重要指标[8]。8家实验室RSDr值均介于1.13%-20.20%之间,两个准确性样品的RSDR值分别为4.52%、18.43%,精密度符合要求[5],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4 结论

本研究组织了8家实验室对我国新批准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玉米双抗12-5转化体特异性定性、定量PCR方法进行了循环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定性与定量PCR检测方法均具有稳定性好、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定量PCR方法能精确地定量检测质量分数为5%和0.5%的双抗12-5样品,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本研究有助于后续标准方法的建立和完善,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 2018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9, 39(8): 1-6.
[2]
汪智, 卢宝荣. 生物安全评价系列之三:各国转基因生物应用的相关法规[J]. 人与生物圈, 2018(6): 65-67. DOI:10.3969/j.issn.1009-1661.2018.06.016
[3]
杨雄年. 转基因政策[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4]
农业部2259号公告-4-2015,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定性PCR方法制定指南[S].实施日期: 2015-08-01.
[5]
农业部2259号公告-5-2015.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制定指南[S].实施日期: 2015-08-01.
[6]
农业部1485号公告-4-2010.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DNA提取和纯化[S].实施日期: 2011-01-01.
[7]
宋君, 郭灵安, 雷绍荣, 等.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玉米59122的方法建立及测量不确定度评估[J]. 食品科学, 2014, 35(24): 259-26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424050
[8]
GB/T 6379. 2-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 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S], 实施日期: 2005-01-01.
[9]
温洪涛, 李夏莹, 杨洋, 等. 玉米转基因成分筛查策略[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 36(5): 39-47.
[10]
王颢潜, 陈锐, 李夏莹, 等. 转基因产品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8, 34(3): 31-38.
[11]
Querci M, Van den Bulcke M, Žel J, et al. New approaches in GMO detection[J].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2010, 396(6): 1991-2002. DOI:10.1007/s00216-009-3237-3
[12]
李葱葱, 谢苹, 董立明, 等. 抗虫耐除草剂玉米GH5112E-117C定性PCR检测方法[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 36(5): 64-67.
[13]
James D, Schmidt A, Wall E, et al. Reliabl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soybean, and canola by multiplex PCR analysi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3, 51(20): 5829-5834. DOI:10.1021/jf0341159
[14]
Baker M. Digital PCR hits its stride[J]. Nature Methods, 2012, 9(6): 541-544. DOI:10.1038/nmeth.2027
[15]
Xu C, Li L, Jin W, et al.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 of CaMV-35S promoter and nos terminator for rapid det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4, 15(10): 18197-18205. DOI:10.3390/ijms151018197
[16]
Takabatake R, Kagiya Y, Minegishi Y,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rapid screening detection methods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using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J]. Food Chemistry, 2018, 252: 390-396. DOI:10.1016/j.foodchem.2017.12.036
[17]
Salisu IB, Shahid AA, Yaqoob A, et al. Molecular approaches for high throughput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a review[J].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7, 8: 1670. DOI:10.3389/fpls.2017.01670
[18]
杨华, 彭城, 肖英平, 等. 转基因大豆SHZD32-1转化体普通PCR和qRT-PCR检测方法的研究[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8, 26(3): 492-501.
[19]
宋君, 王东.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8017[J].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32(5): 992-998. DOI:10.3969/j.issn.1000-4440.2016.0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