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空间

文章信息

江林林, 吴磊, 许海霞, 黄坚丽, 张永进, 徐期, 杨勇
ATP合成菌株的构建及用于联合生产S-腺苷甲硫氨酸
生物技术通报, 2019, 35(6): 221-226

JIANG Lin-lin, WU Lei, XU Hai-xia, HUANG Jian-li, ZHANG Yong-jin, XU Qi, YANG Yong
Construction of ATP Synthetic Stra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S- adenosylmethionine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9, 35(6): 221-226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8-11-13

ATP合成菌株的构建及用于联合生产S-腺苷甲硫氨酸
江林林, 吴磊, 许海霞, 黄坚丽, 张永进, 徐期, 杨勇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州 318000
摘要:为降低S-腺苷甲硫氨酸的生产成本,构建了同时表达腺苷激酶、腺苷酸激酶和乙酸激酶3种酶的重组大肠杆菌菌株用于ATP的合成,并对ATP的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腺苷30 mmol/L,乙酰磷酸二锂盐135 mmol/L,硫酸镁5 mmol/L,硼砂50 mmol/L,菌体2 g/L(湿重),反应液初始pH7.5,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3 h,反应转化率可以达到99%以上。按照上述反应体系进行5 L放大,反应结束后再投入65 mmol/L D,L-甲硫氨酸和50 g/L(湿重)表达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重组大肠杆菌菌体,并补加15 mmol/L硫酸镁,转化18 h S-腺苷甲硫酸浓度能达到8.7 g/L,转化率达到72.5%。
关键词ATP合成    腺苷激酶    腺苷酸激酶    乙酸激酶    S-腺苷甲硫氨酸    
Construction of ATP Synthetic Stra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S- adenosylmethionine
JIANG Lin-lin, WU Lei, XU Hai-xia, HUANG Jian-li, ZHANG Yong-jin, XU Qi, YANG Yong     
Zhejiang Hi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Taizhou 318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achieve ATP production as well as reduce the cost of producing S-adenosylmethionine, a recombinant Escherichia coli strain expressing adenosine kinase, adenylate kinase and acetate kinase simultaneously was constructed for ATP synthesis. The conditions of transforming ATP were optimized, and the optimized reaction system was as:adenosine 30 mmol/L, acetylphosphate dilithium 135 mmol/L, magnesium sulfate 5 mmol/L, borax 50 mmol/L, E. coli strain 2 g/L(wet weight), initial pH 7.5,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35℃, and reacting for 3 h, the conversion rate was over 99%.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 the reaction system was enlarged in 5 L. After reaction ended, 50 g/L(wet weight)recombinant E. coli strain expressing adenosylmethionine synthase, 65 mmol/L D, L-methionine and 15 mmol/L magnesium sulfate were added to the reaction system, the concentration of S-adenosylmethionine was up to 8.7 g/L and the conversion rate reached 72.5% after 18 h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ATP synthesis    adenosine kinase    adenylate kinase    acetate kinase    S-adenosylmethionineATP synthesis    adenosine kinase    adenylate kinase    acetate kinase    S-adenosylmethionine    

腺苷三磷酸(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代谢物质,作为代谢中间体、辅酶和能量供体参与生物体内多种生化反应,是生命活动及生化反应所必需的高能化合物。在体外,ATP常作为酶反应的辅底物应用于工业产品如谷胱甘肽的生产[1-2]。目前合成ATP的方法有酶催化法、微生物细胞酶系合成法及基因工程菌合成法等,如Maruyama等[3]报道了以腺嘌呤为底物,在产氨棒杆菌催化下合成ATP,反应28 h积累ATP量达到117 mmol/L,底物转化率达到82%;廖鲜艳等[4]报道了以腺苷为底物,利用面包酵母的糖酵解途径耦联腺苷激酶和腺苷酸激酶合成ATP,ATP最高合成量达到9 mmol/L。美国麻省理工学院Whitesides博士的研究组曾报道了一种以乙酰磷酸在腺苷激酶、腺苷酸激酶和乙酸激酶3种固相酶的共同作用下将腺苷转化为ATP的方法,产率能达98%以上,具有ATP大量生产的潜力。而国内对此法的研究较少,对于乙酸激酶的研究,则常用于以ATP作为辅底物时的ATP再生[5-6]

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细胞中的重要代谢中间体,在体内转甲基、转硫等多种生化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SAM已经广泛应用于肝病、关节炎、抑郁症等疾病的治疗,疗效好、副作用低[7-8]。在体外采用酶促转化法合成SAM主要是利用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转化ATP和L-甲硫氨酸合成[9-10]。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ATP的价格较高,大大抬高了合成SAM的成本,因此考虑以其他成本低廉的前体物质代替ATP来降低反应的成本。例如,郑计瑞等报道以一株具有转化腺嘌呤生产ATP的毛霉为出发菌株,重组酵母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以腺嘌呤为前体物质合成腺苷甲硫氨酸,浓度达到1 g/L左右[11]

本实验首先构建了表达腺苷激酶(Adenosine kinase,AK,EC 2.7.1.20)、腺苷酸激酶(Adenylate kinase,ADK,EC 2.7.4.3)、乙酸激酶(acetate kin-ase,ACK,EC 2.7.2.1)3种酶的ATP转化菌株,以腺苷和乙酰磷酸二锂盐(以下简称ACP)作为起始物料,合成ATP,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再与甲硫氨酸在表达SAM合成酶(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EC 2.5.1.6)的菌体催化下合成SAM。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和质粒

pET24a质粒载体购自NOVAGEN公司;大肠杆菌DH5α、BL21(DE3)购自Invit-rogen公司。酿酒酵母菌株由本实验室保藏。表达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重组大肠杆菌pET24a-metK,宿主菌为大肠杆菌BL21(DE3)]由本实验室保藏。

腺苷酸激酶基因和乙酸激酶基因来源于大肠杆菌BL21(DE3)基因组序列,腺苷激酶基因来源于酿酒酵母基因组序列,通过PCR获得。PCR引物由苏州金维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1.1.2 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种子培养基(g/L):酵母膏5,蛋白胨10,氯化钠10。

发酵培养基(g/L):蛋白胨15,酵母粉25,磷酸氢二钾10,甘油5,用6 mol/L氢氧化钠调pH至7.5。

在含50 μg/mL卡那霉素的种子培养基中加入1‰甘油冻存管菌液,37℃、220 r/min培养过夜。将种子培养液按2%移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37℃、220 r/min培养约5 h,降温至25℃后加入终浓度为1%的乳糖作为诱导剂,220 r/min发酵过夜。

1.1.3 试剂及工具酶

NdeⅠ、BamHⅠ、BglⅡ限制性内切酶、Pyrobest聚合酶、dNTPs、SolutionⅠ、DNA Marker、基因组提取试剂盒等购自TaKaRa公司;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小量质粒提取试剂盒购自AXYGEN公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标准购自Thermo公司;卡那霉素、ATP标准品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SAM标准品购自Sigma;其他分析纯试剂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重组菌构建

使用基因组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得到大肠杆菌BL21(DE3)和酿酒酵母的基因组序列,并设计下述PCR引物,分别从大肠杆菌BL21(DE3)中扩增得到腺苷酸激酶基因(gene ID:8156163)和乙酸激酶基因序列(gene ID:8156267),从酿酒酵母中提取得到腺苷激酶基因序列(gene ID:853569)。

腺苷激酶PCR所用引物对为:正向引物:AAAAAAAAAACATATGACCGCACCATTGGTAG,反向引物:AAAAAAAAAAGGATCCCTATTTAGAGTAAGAT。腺苷酸激酶PCR所用引物对为:正向引物:AAAAAAAAAACATATGCGTATCATTCTGCTTG,反向引物:AAAAAAAAAAGGATCCTTAGCCGAGGATTTTT。乙酸激酶PCR所用引物对为:正向引物:AAAAAAAAAACATATGTCGAGTAAGTTAGTAC,反向引物:AAAAAAAAAAGGATCCTCAGGCAGTCAGGCGG。

正向引物中下划线部分表示NdeⅠ酶切位点,反向引物中下划线部分表示BamHⅠ酶切位点。

扩增腺苷激酶基因的PCR扩增反应体系(50 μL):ddH2O 37.5 μL,10×Pyrobest缓冲液5 μL,dNTP(各2.5 mmol/L)4 μL,正向引物1 μL,反向引物1 μL,模板1 μL,Pyrobest酶0.5 μL。PCR反应条件为:95℃ 5 min;94℃ 30 s,50℃ 30 s,72℃1 min,30个循环;72℃ 10 min,16℃ 1 min。

扩增腺苷酸激酶基因的PCR反应体系(50 μL):ddH2O 37.5 μL,10×Pyrobest缓冲液5 μL,dNTP(各2.5 mmol/L)4 μL,正向引物1 μL,反向引物1 μL,模板1 μL,Pyrobest酶0.5 μL。PCR反应条件为:95℃ 5 min;94℃ 30 s,50℃ 30 s,72℃ 40 s,30个循环;72℃ 10 min,16℃ 1 min。

扩增乙酸激酶基因的PCR反应体系(50 μL):ddH2O 37.5 μL,10×Pyrobest缓冲液5 μL,dNTP(各2.5 mmol/L)4 μL,正向引物1 μL,反向引物1 μL,模板1 μL,Pyrobest酶0.5 μL。PCR反应条件为:95℃ 5 min;94℃ 30 s,50℃ 30 s,72℃ 75 s,30个循环;72℃ 10 min,16℃ 1 min。

将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3种酶的编码序列片段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回收;将回收的三种酶基因的片段和pET24a质粒载体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Nde I于37℃处理3-4 h,再添加限制性内切酶BamH I于30℃处理3-4 h。将酶切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使用AXYGEN公司的胶回收试剂,盒参考供应商提供的操作手册分别回收经酶切的3种酶的基因片段和pET24a质粒。

首先将上一步处理后的pET24a质粒分别与经酶切、回收的腺苷激酶基因片段、腺苷酸激酶基因片段和乙酸激酶基因片段,利用快速连接酶Solution Ⅰ连接3-4 h,后转入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分别获得重组质粒pET24a-AK、pET24a-ADK和pET24a-ACK。将上述重组质粒pET24a-AK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 I酶切,30℃酶切3 h后再用碱性磷酸酶(CAP)处理15 min,电泳回收。用BglⅡ与BamH I双酶切处理pET24a-ADK,电泳并回收腺苷酸激酶基因的酶切片段。将如上得到的经酶切的pET24a-AK和腺苷酸激酶基因的酶切片段利用快速连接酶Solution Ⅰ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入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获得重组质粒pET24a-AK-ADK。将得到的重组质粒pET24a-AK-ADK用BamH Ⅰ酶切,30℃酶切3 h后用碱性磷酸酶处理15 min,将酶切产物进行电泳回收。用BglⅡ与BamHⅠ双酶切处理pET24a-ACK,将酶切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回收乙酸激酶基因的酶切片段。将经酶切的pET24a-AK-ADK和ACK的酶切片段利用快速连接酶Solution Ⅰ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入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获得重组质粒pET24a-AK-ADK-ACK。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4a-AK-ADK-ACK的图谱如图 1所示。通过测序检测3种酶的表达序列全部正确。

图 1 重组质粒pET24a-AK-ADK-ACK

将上述得到的重组质粒pET24a-AK-ADK-ACK用KCM法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涂板培养,挑取阳性克隆在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后用终浓度为10%甘油保种,置于-80℃冰箱中保存。

1.2.2 3种酶的表达及检测

在含50 μg/mL卡那霉素的种子培养基中加入1‰重组大肠杆菌甘油冻存管菌液,37℃、220 r/min培养过夜。将种子培养液按2%移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37℃、220 r/min培养约5 h,降温至25℃后加入终浓度为1%的乳糖作为诱导剂,220 r/min发酵过夜。离心收集菌体并破胞,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重组菌对3种酶的表达结果。

1.2.3 重组菌全细胞转化生产ATP及反应条件优化

发酵结束后采用8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菌体,用pH 7.0、50 mmol/L硼砂缓冲液洗涤菌体2次备用。反应体系中含有30 mmol/L腺苷、50 mmol/L硼砂、一定浓度ACP和硫酸镁,加入一定量湿菌体作为酶源合成ATP,对ACP浓度、硫酸镁浓度、菌体用量、反应液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

1.2.4 联合生产S-腺苷甲硫氨酸

表达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菌株(pET24a-metK)由本实验室在前期构建并于-80℃保存,通过以大肠杆菌BL21(DE3)基因组序列为模板PCR扩增得到表达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基因序列(gene ID:8180558),经Nde Ⅰ和BamH I双酶切后与载体连接得到重组质粒,转化重组质粒至大肠杆菌BL21(DE3)即得到该菌株。

按照1.2.2所述发酵方法发酵该菌株,8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菌体备用。

在发酵罐中进行5 L体系的反应。先投入5 L ATP反应体系,35℃反应,过程中监测腺苷的转化情况,等腺苷完全转化为ATP后再补加D,L-甲硫氨酸、硫酸镁等其他物料,在表达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菌体催化下合成SAM。

2 结果 2.1 重组大肠杆菌蛋白表达结果

重组大肠杆菌pET24a-AK-ADK-ACK表达结果如图 2-A所示,重组大肠杆菌pET24a-metK表达结果如下图 2-B所示,后续将用于考察反应的效果。

A:重组大肠杆菌pET24a-AK-ADK-ACK表达结果;B:重组大肠杆菌pET24a-metK表达结果;1:蛋白Marker;2:重组大肠杆菌均质液;3:重组大肠杆菌均质液上清;4:重组大肠杆菌均质液沉淀 图 2 重组大肠杆菌蛋白表达结果
2.2 ACP浓度对ATP生成的影响

由于ACP在溶液中易降解,实际使用时需要过量才能使腺苷完全转化,本实验以腺苷浓度为30 mmol/L,分别考察了ACP浓度为90、105、120、135、150 mmol/L时的ATP转化率,其他条件为硫酸镁20 mmol/L、菌体浓度为10 g/L(湿重,下同),反应pH为7.5,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5 h,结果如下图 3所示。

图 3 ACP浓度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从液相分析结果可知,在上述ACP浓度范围内,腺苷均已完全转化,但当ACP浓度低于135 mmol/L时,部分生成ADP,甚至还有少量的AMP存在;当ACP浓度达到135 mmol/L,即腺苷与ACP摩尔比达到1:4.5时,底物腺苷转化为ATP(以下均称转化率)达到99%以上。

2.3 硫酸镁浓度对ATP生成的影响

实验中分别考察了硫酸镁浓度为1、5、10、15、20 mmol/L时的ATP的生成率,其他条件同2.2所述,结果如下图 4所示。从上述结果可知,当硫酸镁浓度为5 mmol/L时就已经足够使腺苷完全转化为ATP,因此后续实验硫酸镁浓度就采用5 mmol/L。

图 4 硫酸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2.4 菌体浓度对ATP生成的影响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进一步降低菌体用量,分别考察了菌体浓度为1、2、4、6、8、10 g/L时的反应情况。结果如下图 5所示。

图 5 菌体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从上述结果可知菌体的活力较高,在反应体系中用量仅2 g/L就可使底物腺苷完全转化为ATP。

2.5 反应液pH对ATP生成的影响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液pH会出现下降,下降幅度在1.0左右。为操作便利,在实验过程中不对pH进行调节,因此需考察反应液初始pH的最佳值。实验分别考察了pH为6.5、7.0、7.5、8.0、8.5条件下的反应情况,结果如下图 6所示。从上述结果可知反应液pH在7.5时ATP的生成率最高,因此在后续的实验中采用反应液初始pH为7.5。

图 6 pH对反应的影响
2.6 反应时间对ATP生成的影响

根据上述优化后的反应条件,进一步考察了反应时间为0.5 h、1 h、2 h、3 h、4 h和5 h的反应情况,结果如图 7所示。反应时间为2 h时,反应转化率已经达到95%以上;继续反应至3 h,转化率达到99%以上。因此后续均反应3 h。

图 7 反应时间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2.7 放置pH条件对ATP稳定性的影响

ATP料液转化完成后继续放置会有部分重新降解为ADP和AMP,考虑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无法及时处理ATP反应料液的可能性,因此实验考虑将料液加酸,分别考察了pH为3.0、3.5、4.0、4.5、5.0条件下室温放置ATP反应液的稳定性,结果如下图 8所示。从上述结果可知,在反应结束后放置前6 h,ATP基本都是稳定的;6 h后当料液的pH为3.0、3.5、4.0,ATP基本较稳定,未出现明显的降解;当pH为4.5及5.0时,ATP出现大量的降解,料液中ADP、AMP明显增多,因此后续如需存放ATP料液,可以调节料液的pH为3.0-4.0。

图 8 反应液放置pH对ATP稳定性的影响
2.8 双菌联合生产腺苷甲硫氨酸

根据上述优化结果,反应体系中含腺苷30 mmol/L、ACP 135 mmol/L、MgSO4 5mmol/L、硼砂50 mmol/L,重组ATP转化菌株2g/L(湿重),反应液pH为7.5,35℃反应3 h,即可使腺苷完全转化为ATP。

按照上述反应体系配制5 L反应液,在发酵罐中进行控温反应,反应3 h后采用高效液相分析腺苷已经完全转化为ATP,按50 g/L(湿重)补加表达SAM合成酶的菌体均质液,并加入另一底物D,L-甲硫氨酸65 mmol/L,补加硫酸镁15 mmol/L,控温37℃反应,反应过程中检测SAM的生成情况,结果如图 9所示。

图 9 SAM生成结果

反应最终生成腺苷蛋氨酸浓度达到8.7g/L,ATP转化率达到72.5%。

3 讨论

目前用于ATP生产的主要菌株为酵母菌株及产氨棒杆菌,反应所需的时间较长,而采用重组大肠杆菌用于ATP生产的文献相对较少。本实验构建的ATP转化菌株能够在较低的菌体用量下实现30mmol/L腺苷完全转化为ATP,且反应所需的时间仅需3 h。所用的腺苷浓度相对较低,主要是为了将反应液直接用于下一步S-腺苷甲硫氨酸的合成。后续可以考察更高浓度的ATP合成及ATP的分离纯化,用于ATP的生产。另外,由于ATP反应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醋酸盐,以及过量未参与反应的ACP,可能会对下一步生成SAM产生一定的影响,后续可以考虑先对ATP反应液做一定的处理。以价格较低的腺苷作为底物先合成ATP,再与甲硫氨酸反应合成SAM,可以大大降低SAM的生产成本。

4 结论

构建了重组菌E.coilBL21(DE3)(pET24a-AK-ADK-ACK),催化以腺苷为底物合成ATP,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体系为:腺苷30 mmol/L,乙酰磷酸二锂盐135 mmol/L,硫酸镁5 mmol/L,硼砂50 mmol/L,菌体2 g/L,反应液初始pH为7.5,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3 h,反应转化率可以达到99%以上。初步考察了联合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合成S-腺苷甲硫氨酸,生成S-腺苷蛋氨酸浓度能达到8.7 g/L,转化率能达到72.5%。

参考文献
[1]
Xu W, Raetz LB, Wang P, et al. An ATP-dependent ligase catalyzes the fourth ring cyclization in tetracycline biosynthesis[J]. Tetrahedron, 2016, 72(25): 3599-3604. DOI:10.1016/j.tet.2015.09.029
[2]
刘桂祯, 黄炯威, 周华润, 等.一种酶催化合成谷胱甘肽的方法: 中国, 201610745720. X[P]. 2016-08-29.
[3]
Maruyama A, Fujio T. ATP production from adeine by a self-coupling enzymatic process: high-level accumulation under ammonium-limited conditions[J].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2001, 65(3): 644-650. DOI:10.1271/bbb.65.644
[4]
廖鲜艳, 王芸, 朱至, 等. 面包酵母生物合成ATP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初探[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7, 26(6): 53-57.
[5]
李寅, 陈坚, 伦世仪. ATP再生系统及其应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8, 24(3): 60-65. DOI:10.3321/j.issn:0253-990X.1998.03.013
[6]
颜炳坤.联合葡萄糖激酶与乙酸激酶催化的ATP再生系统酶法合成葡萄糖-6-磷酸[D].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 2014.
[7]
徐扬. S-腺苷甲硫氨酸研究进展[J].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1): 41-44. DOI: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1.010
[8]
万红贵, 郭一丹, 蔡恒, 等. S-腺苷甲硫氨酸研究进展及市场应用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 8(10): 1951-1955.
[9]
Yin Chunli, Zheng Tao, Chang Xin. Biosynthesis of S-adenosylmethionine by magnetically immobilized Escherichia coli cells highly expressing a methionine adenosyltransferase variant[J]. Molecules, 2017, 22(8): 1-13.
[10]
牛卫宁, 左晓佳, 顶焰, 等. 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催化合成S-腺苷甲硫氨酸[J]. 精细化工, 2009, 26(3): 288-292. DOI:10.3321/j.issn:1003-5214.2009.03.020
[11]
郑计瑞, 陈丽芬, 等. 腺嘌呤合成腺苷甲硫氨酸的工程菌构建及其高产株筛选[J]. 食品与发酵工程, 2014, 40(9):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