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 300384
2.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
微生物多糖安全无毒、理化性质优良,在食品、医药、材料等许多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比动物多糖、植物多糖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1]。鞘氨醇胶是鞘氨醇单胞菌属菌株合成的一类微生物多糖的统称,其多糖主链结构相似,侧链基团种类多样[2]。韦兰胶是由Sphingomonas sp. ATCC 31555发酵产生的一种胞外多糖,是继黄原胶和结冷胶之后最具市场前景的微生物胶之一。韦兰胶的主链由D-葡萄糖、D-葡糖醛酸、D-葡萄糖和L-鼠李糖的四糖重复单元组成,侧链由单链的L-甘露糖或单链的L-鼠李糖构成[3]。韦兰胶溶液具有独特的剪切稀释性能,以及增稠性、悬浮性和乳化性[4],在石油开采、水泥及混凝土制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并具备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应用的潜力[5]。
目前韦兰胶的工业化生产仍存在一些问题,其碳源转化率仅有40%-50%、产量只有15-20 g/L,与黄原胶等微生物胶的发酵生产相比,韦兰胶的碳源转化率和产量都较低,生产成本较高[6],为解决此问题,研究者在培养基和发酵调控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使韦兰胶的发酵产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7, 8]。但韦兰胶合成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以韦兰胶合成菌Sphingo-monas sp. ATCC 31555为出发菌株,对影响菌株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期获得生产成本低及产量提高的目的菌株,为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及基因组改组等选育更为优良的菌株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韦兰胶产生菌(Sphingomonas sp.)ATCC 31555。
1.1.2 试剂磷酸缓冲液:0.1 mol/L磷酸氢二钠,0.1 mol/L磷酸二氢钠 pH7.0;高渗缓冲液:0.1 mol/L磷酸氢二钠,0.1 mol/L磷酸二氢钠,0.8 mol/L甘露醇 pH7.0;原生质体稳定液(SMM):0.5 mol/L蔗糖,20 mol/L MgCl2,0.02 mol/L顺丁烯二酸,pH6.5;溶菌酶:用SMM溶液配制,终浓度0.5 mg/mL,过滤除菌,-20℃保存备用。酚藏花红染色剂(Sigma)。
1.1.3 培养基固体培养基(g/L):蔗糖15.0,蛋白胨5.0,牛肉膏3.0,酵母膏3.0,琼脂粉15.0,pH7.0。液体培养基(g/L):蔗糖15.0,蛋白胨2.5,磷酸氢二钾2.5,磷酸氢二铵1.5,硫酸镁0.1,酵母粉1.5,pH7.0。补充基本培养基(BNK)(%):蔗糖18.1,蛋白胨0.5,牛肉膏0.3,琼脂粉2.0,pH7.0。再生补充培养基(BZNK)(%):BNK配方中琼脂改为0.8。
1.2 方法 1.2.1 菌种活化取-70℃保藏的菌种Sphingomonas sp. ATCC 31555,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其划线到固体平板培养基上,30℃恒温培养72 h,挑取单菌落在试管斜面上蛇形划线,30℃恒温培养72 h。
1.2.2 菌株发酵曲线的测定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5 mL无菌水将试管斜面上的菌体冲洗下来,按10%的接种量将其接种到含有100 mL液体培养基的250 mL三角瓶中,30℃,180 r/min摇床培养72 h,定时取样,并测定发酵液的pH、菌数、黏度和韦兰胶的产物量。
1.2.3 原生质体的制备菌株Sphingomonas sp. ATCC 31555液体培养至对数生长前期,取适量菌液在8 000 r/min条件下离心5 min,弃上清液,用磷酸缓冲液洗涤菌体细胞。将菌体悬浮于适量的SMM缓冲液中,使溶液中细胞浓度约含108-109 CFU/mL。取菌液0.1 mL,用无菌水倍比稀释,涂布平板培养基,30℃培养4 d后得菌落数A(菌落总数)。在剩余的菌悬液中加入溶菌酶,混合均匀后于37℃保温一定时间,4 000 r/min 离心10 min,弃上清液,用高渗缓冲液洗涤除酶,取菌液0.1 mL,用无菌水倍比稀释,进行剩余菌数B(未被酶裂解的剩余细胞)的测定。
1.2.4 原生质体的再生取0.1 mL酶解后的原生质体悬液,用SMM缓冲液倍比稀释,取1 mL加入底层BNK补充培养基的中央,再倒入上层BZNK培养基,混匀,30℃培养4-5 d后计数,将菌落数计为C(再生菌落数)。原生质体形成率与再生率的计算公式:原生质体形成率(%)=(A-B)/A×100%,原生质体再生率(%)=(C-B)/(A-B)×100%。
1.2.5 菌体与原生质体的荧光显微镜观察用SMM溶液作溶剂配制0.01%的酚藏花红染色剂[9]。将菌悬液和制备好的原生质体溶液分别与酚藏花红染色剂按1∶1的比例进行染色,然后取少量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 结果 2.1 菌株Sphingomonas sp. ATCC 31555的发酵曲线对菌株Sphingomonas sp. ATCC 31555进行72 h的摇瓶发酵,其间进行pH、黏度、菌数和韦兰胶产物量的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图 1)显示,菌株在培养5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58 h进入稳定期,此时菌数达9.5×109 CFU/mL;韦兰胶产物量曲线与细胞生长曲线近乎平行,在58 h时达到韦兰胶产量最高;发酵液的pH在6-7之间小范围波动,因韦兰胶属于酸性多糖,且使用高碳氮比培养基,发酵期间pH总体呈降低趋势,发酵67 h时pH最低为6.31;发酵液的黏度在对数生长期的后期迅速增加,在67 h达到最大值。由于菌株合成产物后,细胞外包裹高分子多糖不利于原生质体的制备,选择黏度较低的10 h菌龄发酵液进行原生质体制备的研究。
2.2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2.2.1 EDTA预处理对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本研究对不同浓度梯度的EDTA对菌体进行预处理,结果(图 2)显示,原生质体的形成率随着EDTA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再生率则在12 mmol/L之前呈上升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随着EDTA浓度的增大,菌体细胞壁的破坏程度越来越大,酶的作用增强,形成率和再生率上升,再生率在EDTA浓度为12 mmol/L之后下降。以原生质体形成率与再生率乘积作为判别标准[10],选择EDTA浓度为12 mmol/L作为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浓度。
2.2.2 青霉素预处理对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本实验在菌体培养10 h时,加入0-100 μg/mL浓度梯度的青霉素继续培养2 h后,加入EDTA预处理和溶菌酶进行作用,观察青霉素预处理对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结果如图 3所示。菌株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呈下降趋势,青霉素对再生率的影响比较明显,在青霉素浓度为10 μg/mL之后,原生质体再生率急剧下降,原因是随着青霉素浓度的增大,抑制了菌体的正常生长,细胞数量下降,再加上酶对原生质体的伤害,使得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和再生率都降低。综合考虑原生质体的形成率与再生率,选择不加青霉素作为菌株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
2.2.3 溶菌酶浓度对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对5-245 µg/mL之间浓度梯度的溶菌酶进行实验,结果(图 4)显示,随着酶浓度的增加,原生质体形成率逐渐增大,再生率在酶浓度为45 µg/mL时值最大,为31.1%,之后迅速下降。依据原生质体形成率与再生率乘积最大原则[10],选择酶浓度为45 µg/mL作为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
2.2.4 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本研究在不同的酶解温度下进行了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实验[11],结果如图 5所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原生质体的形成率一直上升,原因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再生率则相反,呈下降趋势,一方面是因为酶在作用过程中,不仅酶解了细胞壁,还对早期形成的原生质体膜造成了损伤,另一方面是因为菌体的最适培养温度为30℃,温度升高使原生质体的活性降低,导致其破坏甚至死亡,因而再生率较低[12]。综合考虑,选择酶解温度为28℃作为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
2.2.5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对不同的酶解时间进行研究,结果(图 6)显示,酶解时间在25 min之前,原生质体的形成率上升较快,之后增长缓慢,再生率则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原因是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在25 min时原生质体基本释放完全,再延长酶解时间,原生质体形成率也不会大幅度增加。由于酶解时间过长,细胞脱壁太彻底,使细胞失去再生的引物,且杂酶的损害程度也增强[13],因而再生率下降。综合考虑,选择酶解时间为25 min作为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
2.3 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验证在最佳条件下,菌体培养至对数生长前期10 h,12 mmol/L EDTA预处理,溶菌酶浓度45 μg/mL,酶解温度28℃,酶解时间25 min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形成率达97.3%,再生率达33.9%。菌株Sphingomonas sp. ATCC 31555及其原生质体经酚藏花红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由图 7可以看出菌株Sphingomonas sp. ATCC 31555的细胞为杆状,两端略窄,大小为(0.5-0.7)μm×(1.0-1.7)μm。其原生质体大多数菌体呈类球状,直径0.6-0.9 μm,实现了原生质的制备。
3 讨论本研究用酶法去除菌株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在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过程中,要获得较高的原生质体形成率与再生率,应综合考虑各个影响因素[14]。微生物的生理状态对原生质体的形成非常重要,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生长比较旺盛,活力较强,酶解易于释放原生质体[15],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胞外多糖产物会阻挡酶对实验菌株的作用,因此选择对数生长期初期作为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菌龄。原生质体制备时,溶菌酶作用于细胞壁肽聚糖主链的β-1,4-糖苷键上,从而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结构[16],但革兰氏阴性菌的原生质体制备更为复杂,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外还有脂多糖层,会阻挡溶菌酶的作用,EDTA可以螯合Ca2+和Mg2+,使脂多糖解体,进而暴露内层的肽聚糖分子被溶菌酶所水解[17],结果显示EDTA有利于对实验菌株的酶解。青霉素可以与转肽酶的活性中心结合,抑制肽桥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交联,使细胞壁结构疏松,有利于溶菌酶的作用[18],但本实验的结果显示青霉素影响菌株生长,降低了原生质体形成率,因此不选择使用青霉素进行预处理。不同的微生物菌种细胞壁组分有差异,因而对酶的敏感性不同,不同厂家溶菌酶的活性差异以及实验菌株的生长温度范围,都会影响酶促反应的条件,如酶浓度、酶解温度及时间等,进而影响原生质体的形成率与再生率,因此,有必要对酶促反应条件进行研究。原生质体制备时,随着溶菌酶浓度的增加,酶与菌体的作用更加充分,所以原生质体形成率上升,但过高的酶浓度,使溶菌酶中混有的杂酶(核糖核酸酶、过氧化物酶等)作用呈现,造成原生质体的活力降低[19]。酶解时间过短,原生质体释放不充分;酶解时间过长,会使形成的原生质体皱缩,且损害细胞质膜或造成原生质体破裂,导致再生率下降[20]。
4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影响韦兰胶合成菌Sphingomonas sp. ATCC 31555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菌龄10 h,12 mmol/L EDTA预处理,溶菌酶浓度45 µg/mL、酶解温度28℃、酶解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菌株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达到97.3%和33.9%。
[1] | 张伟, 沈年汉, 陈秀芳. 几种微生物多糖的特性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31(6) : 358–360. |
[2] | 黄海东, 刘云, 刘如林. 合成生物聚合物的重要微生物资源-鞘氨醇单胞菌[J]. 微生物学报, 2009, 49(5) : 560–566. |
[3] | Jansson PE, Widmalm G. Welan gum(S-130)contains repeating units with randomly distributed L-mannosyl and L-rhamnosyl terminal groups,as determined by FABMS[J].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94, 256(2) : 327–330. |
[4] | 郭建军, 李建科, 陈芳, 等. 韦兰胶的特性、生产和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8(2) : 87–91. |
[5] | 吉武科, 赵双枝, 等. 新型微生物胞外多糖-韦兰胶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1(1) : 210–215. |
[6] | 姬彬. 威兰胶发酵及其流变性研究[D]. 无锡:江南大学,2012. |
[7] | 吴萌萌, 罗影, 等. 鞘氨醇单胞菌 TP-5 发酵生产韦兰胶的条件优化研究[J].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 : 72–79. |
[8] | 赵燕, 陈芳, 李建科, 等. 微生物多糖韦兰胶生产工艺优化[J]. 食品科学, 2010(23) : 219–223. |
[9] | 龙建友, 唐世荣, 吴文君.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秦岭霉素产量提高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40(7) : 1416–1421. |
[10] | 岑沛霖. 工业微生物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 335-344. |
[11] | 姚曼, 张予心, 宋秋梅, 等.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研究[J]. 食品科技, 2014, 39(6) : 30–34. |
[12] | 祁咏春, 徐军庆, 高艳华, 等. 黄色短杆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J]. 食品与药品, 2013, 15(1) : 18–22. |
[13] | 余健秀, 李建华, 庞义. 芽孢杆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J]. 生物技术, 2000, 10(3) : 45–47. |
[14] | 甘邱锋, 张晓琳, 王洁颖, 等. 刺糖多孢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优化[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1, 36(1) : 18–24. |
[15] | 郑重谊, 谭周进, 肖克宇, 等. 不同因素对两株细菌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J]. 生物技术通报, 2007(5) : 131–135. |
[16] | 李淼, 曾柏全, 等.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 33(12) : 174–180. |
[17] | 沈萍, 陈向东. 微生物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 40-43. |
[18] | 朱宏莉, 宋纪蓉, 张嘉, 等. 果胶酶产生菌ZH-g的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研究[J]. 食品科学, 2006, 27(8) : 68–71. |
[19] | 黄磊. 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因素[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32) : 172–172. |
[20] | 呼吉雅, 卢萍, 等. 小花棘豆Embellisia内生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5, 31(5) : 134–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