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格式
王家宏, 韩春利. 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1, 45(8): 1-10. DOI: 10.16099/j.sus.2021.08.001.
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王家宏 1, 韩春利 2     
1. 苏州大学 东吴智库, 江苏 苏州 215021;
2. 曲阜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65
摘要: 为推动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梳理体育学科体系的演进历程、历史成就、现实困境,分析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的内涵、特征与价值。认为:当前体育学科体系存在基础学科中国特色不突出、重点学科不明晰、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迟缓、冷门学科被关注度低、二级学科定位不明确、学科社会贡献度待提升等问题;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是立足中国特色体育实践、凸显人民中心地位与社会服务贡献力、守正创新的学科体系;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对助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加快体育现代化进程、助力体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以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为根本遵循,以体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为对标点,综合依据体育运动实践、学科性质等分类标准,构建由体育基础学科、体育重点学科、新兴交叉体育学科、体育冷门学科四部分组成的体育学科体系新框架,并提出分支学科的主攻方向。
关键词: 体育学科体系    中国特色    体育基础学科    体育重点学科    新兴交叉体育学科    体育冷门学科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Sport Disciplin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NG Jiahong 1, HAN Chunli 2     
1. Dongwu Think-tank,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Jiangsu, China;
2. School of Sports Scienc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 disciplinar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s evolution process,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and realistic dilemma, including its content, feature and value is explored.It is indicated that problems are shown as less prominen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sport fundamental disciplines, indistinct in key disciplines, tardy construction in emerging disciplines, little attention in less popular disciplines, unclear orientation of sub-disciplines, and room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contribution. The sport disciplin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should be the one rooted in Chinese sport practice with people-centeted, social-service-contribution-centered, and inheritance-innovation-centered.Constructing sport disciplin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of great value in building a leading sports nation and healthy China, accelerating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sport, and formulating sport academic and discourse system. Following the "May 17th" speech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nd taking the leading sports nation strategy as the benchmark,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like sports practice and discipline property are adopted to construct a new framework of discipline system consisting of sport fundamental disciplines, sport key disciplines, emerging sport interdisciplines, and less popular sport disciplines, in which the main direction of each sub-discipline has been presented as well.
Keywords: sport discipline system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port fundamental discipline    sport key discipline    emerging sport interdiscipline    less popular sport discipline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学科体系的研究备受关注。胡晓风[1]、熊斗寅[2]、周西宽[3]、张岩[4]、易剑东[5]、卢元镇[6]、席玉宝[7-8]、王续琨等[9]、邵伟德等[10]、汪康乐[11]、杨文轩[12]、鲁长芬等[13-14]、刘一民等[15]、赵鲁南等[16]、韩春利[17]、方千华等[18]、孙晋海[19]、徐丹等[20-21]对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在学理层面推动了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进程。然而遗憾的是,学者们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简称"5·17"讲话)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通过努力,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22]。这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学科体系提供了新的纲领要求和目标指向。

进入新时代,体育学科的发展已远远超越"身体教育"视域,渗透到产业、文化、健康、休闲等经济社会的众多领域,但其辐射渗透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23]的远景目标后,体育学科体系建设需要在更大的舞台上搭建全新的发展坐标,主动对接体育强国建设,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而为体育强国建设乃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更丰富的发展内涵。

为此,笔者在分析体育学科体系演进历程、历史成就、现实困境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的内涵、特征、价值、基本框架以及分支学科的主攻方向,为构建"内容完备、逻辑一致、有机结合、结构完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提供借鉴。

1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学科体系演进历程、历史成就与现实困境 1.1 演进历程与历史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学科体系是按照制度和知识双重逻辑发展演化的。从制度逻辑维度看,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第一次会议讨论修改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征求意见稿)》。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公布该试行草案。该试行草案将体育学列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包含了10个二级学科[9]。198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修订与调整该试行草案。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正式颁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10个二级学科进行了微调[24]。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对1990年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修订。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新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了4个二级学科[25]。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2018年4月,教育部对该目录进行了更新。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负责制定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目录,二级学科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与调整,由教育部向社会定期公布。从目前各学位授予单位二级学科设置情况看,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设置主要沿用1997年颁布的目录[26](表 1)。

表 1 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中体育学科设置情况一览 Table 1 List of sport discipline setup in national catalogue of discipline specialty

从知识逻辑维度看,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学者们对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他们从不同视角、依据不同分类标准提出了形式多样的建构与完善体育学科体系的观点(表 2),呈现出"角度各异、亮点纷呈"的体育学科体系研究态势。

表 2 体育学科体系建构中的学者观点一览 Table 2 List of scholars' viewpoin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 disciplinary system
1.2 现实困境 1.2.1 基础学科中国特色不突出,对体育实践的学理支撑不够

体育的基础学科是指对体育学发展起基础支撑作用的学科,主要指体育学科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结合形成的学科。当前,我国体育基础学科存在着简单移植母学科理论与国外体育理论、理论滞后于体育实践、与中国特色体育实践结合不紧密、支撑中国特色体育实践学理缺乏等问题,以致对"金牌不断增多而青少年体质水平不断下降、高水平竞技体育制度成熟而大众体育制度缺失"等中国特色体育实践问题无法从学理和学科层面给予解释、厘清[12]

1.2.2 重点学科不明晰,学科团队优势不明显

体育的重点学科主要是指在体育学科体系中处于主干或基干地位的学科。从体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看,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大部分学科是体育学科与其他非体育学科交叉形成的,并不是以"准学科、前学科、基干学科、分支学科、交叉学科、超学科、元研究学科"的学科发展演进为根基的[17]。因此,体育的学科体系天然地存在着重点学科不明晰的问题。虽有学者[12]提出将"身体教育学、运动竞技学、健身休闲学"作为体育的主干(重点)学科,但尚未达成共识。正因为体育主干(重点)学科不明晰,体育学科体系的重点建设方向也随之模糊。由此带来了"当研究者面临日益扩大和复杂的体育现象时,无法确定重点投入方向和关键投入领域,学科研究的拳头产品和团队优势不易形成"等问题。

1.2.3 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迟缓,学科体系新的增长点和生命力不足

从体育学的演化史看,学科间交叉、渗透所产生的学科协同效应在体育学科体系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活跃期的今天,体育学科发展中的学科协同效应深度与广度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我国研究生培养学科专业目录上可见,当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研究生培养单位设置了"体育大数据、智能体育工程、体育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体育"等新兴交叉学科培养方向,而其他研究生培养单位对新兴交叉学科的关注度不高。作为传统学科的衍生,新兴交叉学科是学科新的增长点和最可能的学科重大突破点[30],因此,新兴交叉体育学科的建设迟缓势必带来体育学科体系新的增长点的缺失和生命力的衰退。

1.2.4 冷门学科被关注度低,代际传承断裂

冷门学科是指一些学术被关注度低、成果产出难、研究群体小的传统人文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31]。当前,体育学科中一些冷门学科如体育考古学、特色地域体育文化学等濒临无人问津的边缘。若学者对这些学科的关注度长期下降,极有可能会出现代际传承的断裂。可以预见,冷门学科的持续衰退对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并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体育文化构成巨大挑战。

1.2.5 二级学科定位不明确,呈现松散集成和发展失衡状态

运动人体科学名称不规范,且因缺乏整体的把握而呈单向度发展;体育教育训练学涵盖教学和训练2个范畴的内容,偏重于各运动项目的研究,整体抽象性水平较低;体育人文社会学作为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两大学科群的松散集合体,应用性较强、基础性较弱,体育人文学科的发展远不如体育社会学科成熟;民族传统体育学包容量偏小,迄今为止仍缺乏科学、系统、完整的理论和框架,学科内容单薄。

1.2.6 学科体系的问题意识和需求导向缺乏,学科社会贡献度尚需提升

长期以来,学者们在构建和完善体育学科体系时往往陷入对"现有体育知识划分" 的藩篱中,忽视了"体育知识生产"的发展。从知识生产模式的视角看,目前学科知识的生产已由"单一学科内部的知识累积"模式转向"关注社会公众利益以及人类需求,解决重大战略性问题,促进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32]。由此判断,由于"以中国特色体育实践的问题意识和需求导向为遵循"的学科体系的缺乏,影响了体育学科的社会贡献度。

2 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2.1 内涵

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总体思路,根据"体育是围绕身体运动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定位,构建"提高不同人群身体素养和身心健康水平、提升竞技体育实力和优良道德水准、弘扬体育文化和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体育经济发展新引擎和新动能、服务中国特色大国体育外交"的新时代中国体育学科体系。

2.2 特征 2.2.1 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是立足中国特色体育实践的学科体系

理论源于实践,进而指导实践。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应是立足于中国特色体育实践,并在复杂而又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体育实践中提炼出二、三级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形成中国特色体育实践主体内容完备、学科间逻辑结构合理、学科类别结构完整的有机整体。

2.2.2 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是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

新时代中国体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3]。因此,作为指导和推动体育实践深入发展的体育学科体系必须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立论的基础和研究的基点。

2.2.3 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是凸显社会服务贡献度的学科体系

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一方面注重反映学理规律,另一方面又要从学理走向社会实践,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助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注重社会对体育的关切并及时给予回应。

2.2.4 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是凸显守正创新的学科体系

没有守正,不知来路;没有创新,没有出路[34]。一方面,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应挖掘历史,传承传统,做好体育基础学科和冷门学科建设;另一方面,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应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接,推进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学科与学科、学科与业态间的融合创新。

2.3 价值 2.3.1 助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由于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以中国特色体育实践为立足点,因此,作为当代中国最宏大的体育实践工程——体育强国建设理应是其关切的重点范畴。以体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为对标点,分析现有体育学科体系的优势和不足,进而采取"补短板"和"强优势"举措,实现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体育学科体系的创新发展。此外,健康中国建设是与全民健身休戚相关的另一伟大实践工程。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将全民健身学科纳入其中,根据健康中国建设需求完善现有学科体系,从而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2.3.2 推进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

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不可能回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冲击,也不应丧失其带来的发展机遇。它积极对接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脑科学、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体育学科推陈出新,加速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它关注体育文物、档案、文献等冷门学科的发展,以及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推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进程。

2.3.3 促进体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关注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它通过与不同学科、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增强了体育学科的生命力、助推了"大体育"格局的形成,另一方面提高了体育学科服务社会的贡献度,促进了体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3.4 带动中国体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形成

学科体系不扎实、特色不鲜明,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5]。由此看来,学科体系建设是"三大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依托。因此,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的建构状况将直接影响反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体育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形成。

3 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的框架及分支学科的主攻方向 3.1 框架建构的思路

以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22]中关于"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的指示精神为遵循,以体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为对标点,综合基于体育运动实践、学科性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征、冷门学科的内涵特征等分类标准,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

3.2 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

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包括4个部分:体育基础学科、体育重点学科、新兴交叉体育学科和体育冷门学科(图 1)。体育基础学科支撑体育重点学科的发展,体育重点学科助推体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的实现,新兴交叉体育学科赋能体育重点学科的发展,体育冷门学科传承体育文明进而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图 1 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框架 Figure 1 Framework of sport disciplinar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2.1 体育基础学科

依据学科性质,将体育基础学科分为2类:自然科学类体育基础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类体育基础学科。自然科学类体育基础学科是指体育学与生物学、医学等交叉形成的,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变化规律和提高人类运动能力的学科,主要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体育基础学科是指以体育的本质、价值、结构、功能、行为、关系、制度、管理为研究对象,从人文社会学的视角探究体育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36],主要包括体育哲学、体育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传播学、体育教学论等。

3.2.2 体育重点学科

以体育运动实践为分类标准,将体育运动实践分为体育本体活动实践和体育外围活动实践。体育本体活动实践即具有体育本质属性的体育实践,分为健身休闲活动、竞技运动和身体教育活动;体育外围活动实践即以体育运动为载体展开的相关活动,分为体育产业活动、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社会政治活动等。以对标体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为立足点(体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包括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体育交往等[37]),将体育重点学科分为健身休闲学、竞技运动学、身体教育学、体育产业学、体育文化学和体育社会学6个学科。

3.2.3 新兴交叉体育学科

依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征(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数字化、新材料等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转型等[38]),结合体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将新兴交叉体育学科分为体育健康科学、体育生命科学、体育信息技术科学、体育材料学等。

3.2.4 体育冷门学科

依据冷门学科的内涵特征(学术关注度低、成果产出难、研究难度大、研究群体小、文化价值独特,对文明传承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或填补空白的传统濒危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以增强体育文明传承进而助力体育强国建设为出发点,将体育冷门学科分为体育考古学、古体育文献学、特色地域体育文化学等。

3.3 分支学科的主攻方向 3.3.1 体育基础学科的主攻方向

① 体育基础学科在借鉴国外经验、吸取其他学科长处时,应注重结合中国特色体育实践,对国外和其他学科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进行分析鉴别,以适用性原则决定是否拿来运用。②由于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体育基础学科应加强"主体意识",以中国特色体育实践为研究起点,进行原创性研究。③结合体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提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命题、学科范畴,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知识体系、教材体系和方法体系。

具体来看,自然科学类体育基础学科要重点做好:①在继续关注高水平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同时给予大众健身和国民健康更多关切。②打破学科"各自为政"的单向度发展局面,加强对整体方向的把握。③主动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渗透。④实现"训练比赛场—实验室"研究范式到"训练比赛场—实验室—训练比赛场"研究范式的转变。⑤围绕体育运动与脑科学、基因工程、认知神经科学、合成生物学等开展探索,加强基础前沿科学研究。⑥围绕健康、健身、运动表现能力等需求,进一步加强身体活动与健康促进、运动与代谢、运动与睡眠、运动与免疫、运动营养与运动表现、运动生物力学与神经控制、生物芯片技术与运动员素质诊断系统、基因探针与科学选材、基因注射技术与运动康复、特殊群体的运动促进健康、不同人群的运动促进健康指南等应用基础研究,在体医融合、体卫融合等方面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重大科学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类体育基础学科要重点做好:①由理论悬浮于体育实践向理论回归体育实践、以内生发展为主体、内生发展与外来借鉴相互促进转变。②在社会科学类体育基础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人文类体育基础学科。③体育哲学应重点关注新时代体育哲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变革性发展,体育哲学思想与新发展阶段中国社会实践的关系,中国特色体育哲学研究范式与方法论等论域、议题;体育史学应进一步"广开史源",广泛借鉴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学、地理学等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高度重视体育史学学术史研究;体育经济学应从经世济民的体育产业研究回归全方位的体育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体育管理学应更注重研究和解决新时代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跳出"体育学+管理学"传统研究范式,探寻多学科融合研究路径和交叉研究方法,实现战略管理、组织管理、业务管理的主动变革,加强跨国体育管理和国际体育治理研究;体育法学应注重理实并重、学科交叉和研究方法创新,兼顾本土化与国际化,提升研究的社会切合度和解释力[39];体育教学论应加强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借鉴,注重教育教学理论与体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教"的能力的养成,关注学生"批判反思"与"教育机智"的培养,重视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体育传播学应从学理诠释、本体叙事向实用主义回归,以全球化为目标,研究全球体育话语体系形成发展机制,挖掘提升中国体育全球话语权的方式,探讨媒介融合视域下的体育文化与中国体育故事宣传策略,提升中国体育全球影响力[39];体育心理学应重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此外,在竞技运动领域注重开展纵向追踪研究,在健身运动领域关注体育运动与儿童青少年脑智提升、老年人认知衰退缓解等议题,在体育教育领域关切基于"神经科学+"的体育教与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主题[40],在研究技术与方法上注重运用神经科学技术、眼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合理有效地使用混合研究范式[41]

3.3.2 体育重点学科的主攻方向

对标体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并考虑学科的学理结构,健身休闲学、竞技运动学、身体教育学、体育产业学、体育文化学、体育社会学等重点学科的主攻方向如下。

(1) 健身休闲学。首先,重点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的优化、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等问题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①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领域重点关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科学健身理论与实践、体育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体制机制、运动处方数据库和运动处方专家库建设、"体医融合—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建设等议题。②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领域重点关注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与规范、公共体育场馆开放、足球与冰雪场地设施建设、百万公里健身步道工程建设、城乡休闲健身区建设、社会力量建设小型体育场所、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大基建"和国家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目录等议题。③在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领域重点关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模式、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与机制、冰雪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居家健身"、全民健身示范活动等议题。④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的优化领域重点关注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及制度化和激励机制,基层全民健身组织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等议题。⑤在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领域重点关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智慧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智能化健身设施研制、智能化运动健身科学管理系统建设等议题。其次,立足全民健身体育实践活动,提升综合与归纳能力,加快大众休闲与健身理论的发展和升华。

(2) 竞技运动学。首先,重点围绕新发展阶段(特别是后疫情时代)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化训练体系和竞赛体系的构建、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的备战参赛、"三大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的发展等问题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①在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领域重点关注新型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竞技体育、国家队办队模式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多元培养选拔机制、竞技体育项目结构布局、竞技体育公共投入的效益评估体系等议题。②在中国特色现代化训练体系领域重点关注运动训练科学化、复合型训练与科研医疗团队、"科技助训"及激励保障机制、运动训练信息服务网络、多功能融合的高水平国家训练中心和智能训练中心建设等议题。③在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领域重点关注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模式、"全国运动会、全国冬季运动会、全国青年运动会"改革、全国单项体育竞赛制度、群众体育竞赛活动机制、青少年赛事体系、体育赛事诚信体系和监管制度、体育竞赛保障机制等议题。④在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的备战参赛领域重点关注奥运备战政策体系、北京冬奥会备战参赛策略、巴黎奥运会备战参赛策略、奥运备战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多元参与的"扁平化"奥运备战组织管理体系等议题。⑤在"三大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领域重点关注中国特色"三大球"发展道路、"三大球"竞赛体系、"三大球"青训体系、"三大球"体教融合发展、体育部门与"三大球"协会的关系等议题。⑥在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的发展领域重点关注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统筹谋划、职业联赛理事会或职业联盟建设、职业运动员人才培养的多元渠道、职业俱乐部发展、体育经纪人制度、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职业联赛建设等议题。其次,研究后疫情时代"国际体育赛事体系、格局、运作、治理",处理好后疫情时代"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之间的关系"[39],加强学界与业界的沟通交流,将竞技体育实践经验提炼升华为理论等。

(3) 身体教育学。首先,应以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为主攻方向,通过开放研究视野、跨学科理论融合、理论研究的科学化与体系化、立足于教育本质和更加关注体育教学实践,推进理论创新、丰富学科体系[39]。其次,身体教育学应着力关注身体教育理论基础作用的发挥、健康教育的高效推进、基于"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体育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的有机统一与协调推进、在增强体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体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再次,通过体育锻炼(活动)推进全生命周期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管理也是身体教育学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幼儿群体,应关注幼儿体育与"身体、智能和心理的发育""基本动作模式、基本动作技能、基本生活技能和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等议题;对于青少年群体,应关注青少年身体素养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等议题;对于中年人群体,应关注中年人运动坚持与身体功能维护、中年人科学化健身等议题;对于老年人群体,应关注体育锻炼与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疾病、增进健康、愉悦身心等议题;对于残障人士,应关注体育锻炼与身体康复、机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意志品质培养、社会融入等议题。

(4) 体育产业学。首先,重点围绕中国特色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打造、体育市场主体活力激发、体育消费提档升级、体育市场监管等问题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①在中国特色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打造领域重点关注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和企业、健身休闲产业和企业、体育彩票业、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体育产业区域发展协同等议题。②在体育市场主体活力激发领域重点关注体育龙头企业打造、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运动项目产业化发展水平提升、体育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体育产业孵化平台建设等议题。③在体育消费提档升级领域重点关注提升体育消费规模、健全体育消费政策、完善体育消费环境、丰富体育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等议题。④在体育市场监管领域重点关注"公共体育设施、体育赛事活动、体育培训、体育中介服务"等体育市场重点领域的监管及制度体系、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管理制度优化、体育市场行政执法及体制完善等议题。其次,应重点研究体育产业主动服务与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体育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阻碍与协同治理、体育产业"绿色发展"、深化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的体育产业新业态等。

(5) 体育文化学。首先,重点围绕中华体育精神的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体育文化产品的供给等问题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①在中华体育精神的弘扬领域重点关注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与社会综合价值、中华体育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新时代中国女排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弘扬的"模式、路径与平台"等议题。②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领域重点关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资源信息库建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总体表征与文化特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议题。③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领域重点关注运动项目文化的"挖掘、整理、提炼"、综合性运动会体育文化建设、运动项目文化传播、冰雪项目文化研究与普及等议题。④在体育文化产品的供给领域重点关注"体育影视、体育音乐、体育美术、体育动漫"等体育文化产品的打造与传播、体育文艺展示、体育文化品牌活动的设计、体育博物馆建设等议题。其次,运用"文化学分支学科的研究范式、中外文化交融互鉴的国际化视角"研究体育文化和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注重在"资政、经世、育人"过程中打造应用之学[39],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识、研究与传承体育文化。

(6) 体育社会学。首先,重点围绕体育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体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育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育与中国社会伟大变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体育社会分层、体育社会流动、体育社会融合、草根体育、体育参与等领域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其次,体育社会学中层理论建构、量化与质化研究范式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性[39]。再次,加强对外体育交往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一,需要中国体育社会学格外关注。在新时代,应重点关注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的构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交流合作、中国体育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等问题。①在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的构建领域重点关注后疫情时代全球体育伙伴关系网络的重构、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的机制创新与重点任务、"体育类社会组织、体育明星、大众媒体、体育企业、海外华侨"在体育对外交往活动中的作用与机制等议题。②在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交流合作领域重点关注"一带一路"国家间体育交流合作体系的构建、体育在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中的作用机制与路径等议题。③在中国体育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领域重点关注武术"走出去"战略、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工作机制和重大政策、中国奥委会在体育国际影响力提升中的作用与机制、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国际化发展、国际体育组织现职人员影响力、话语权提升及后备人才培养、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等议题。

3.3.3 新兴交叉体育学科的主攻方向

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交往等体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遵循"以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的交叉学科发展思路,体育学科应与新时代的健康科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促进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高质量发展。同时,体育学科应主动对接人工智能、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与前沿科学技术,寻求体育学科新的增长点。体育学科还应与制造、建筑、保险、休闲娱乐、培训、科技、医疗卫生、宣传等领域深入对接,培育体育新业态,进一步提升体育学科社会服务的贡献度,赋能体育强国建设。

3.3.4 体育冷门学科的主攻方向

一方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指示精神[42],将体育考古学作为当下体育冷门学科的主攻方向,并就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体育考古学展开研究,尽快构建体育考古学学科体系、方法体系;另一方面,整合全国优势力量,加强出土体育文献、体育文物、体育档案的整理与研究工作,挖掘特色地域体育文化,传承体育文明。

4 结束语

体育学科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是几代体育人持续关注的重要课题。由于视角、方法、时间、建构主体的不同,建构起的体育学科体系也不尽相同,甚至存在很大的争议。体育学科体系不够健全、学科设置与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中国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仍较突出。进入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等战略将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的建构问题推向前台。当前,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在助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中肩负着建构体育新发展格局、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层级的重任。笔者聚焦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的内涵、特征与价值、构建依据、框架、建设方案等,期待更多学者投入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的研究,为"新体科"的形成贡献力量。

作者贡献声明:

王家宏:提出论文主题,设计论文框架,撰写论文,审核、指导修改论文;

韩春利:设计论文框架,调研文献,核实数据,撰写、修改论文。

参考文献
[1]
胡晓风. 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J]. 成都体育学报, 1980, 4(1): 1-6 (0)
[2]
熊斗寅. 初论体育学的科学体系[J]. 中国体育科技, 1983(2): 18-26 (0)
[3]
周西宽. 体育学[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8: 268. (0)
[4]
张岩. 体育科学体系的学科分类[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1992(2): 12-17 (0)
[5]
易剑东. 我国体育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浙江体育科学, 1994(2): 6-10 (0)
[6]
卢元镇. 体育科学[J]. 体育文史, 1995(1): 48-50 (0)
[7]
席玉宝. 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在现代科学中的地位[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0(4): 9-12 (0)
[8]
席玉宝. 论现代体育科学学科体系[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8, 41(8): 17-25 (0)
[9]
王续琨, 刘永振. 体育科学的学科结构初探[J]. 体育学刊, 2002(1): 4-8 DOI:10.3969/j.issn.1006-7116.2002.01.002 (0)
[10]
邵伟德, 马楚红. 体育学科分类体系的科学性探讨[J]. 中国体育科技, 2004(1): 64-66 (0)
[11]
汪康乐. 体育科学新学科创建学[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 18. (0)
[12]
杨文轩. 体育学科体系重新构建刍议[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4(4): 277-280 DOI:10.3969/j.issn.1005-0000.2009.04.002 (0)
[13]
鲁长芬, 杨文轩, 罗小兵. 对体育学科分类的分析与调整建议[J]. 体育学刊, 2009, 16(4): 6-10 DOI:10.3969/j.issn.1006-7116.2009.04.002 (0)
[14]
鲁长芬. 体育学科体系研究[M].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65-294. (0)
[15]
刘一民, 房蕊. 体育学的逻辑起点及其学科体系重建: 体育行为观视角[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 27(5): 404-407 DOI:10.3969/j.issn.1005-0000.2012.05.009 (0)
[16]
赵鲁南, 韩春利, 孙晋海, 等. 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结构重构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3, 28(5): 447-450 DOI:10.3969/j.issn.1005-0000.2013.05.017 (0)
[17]
韩春利. 体育学学科体系的重构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158-169. (0)
[18]
方千华, 王润斌, 徐建华, 等. 体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体系建构: 逻辑进路、研究进展与视域前瞻[J]. 体育科学, 2017, 37(6): 3-23 (0)
[19]
孙晋海. 中国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 156-159. (0)
[20]
徐丹, 陆作生. 基于知识分类与体育实践结合视角的体育学科体系划分新论[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9, 36(1): 45-52 (0)
[21]
徐丹, 陆作生. 基于共词分析的体育学科体系重构[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9, 53(5): 68-75 (0)
[22]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5-19(2) (0)
[2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 [2020-10-29]. http://cpc.people.com.cn/n1/2020/1029/c64094-31911510.html (0)
[2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国家教育委员会.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EB/OL]. [2020-11-28].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52560 (0)
[2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EB/OL]. [2020-12-23].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0512/t20051223_88437.html (0)
[2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4月更新)[EB/OL]. [2020-03-22].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sy/glmd/272726.shtml (0)
[27]
胡晓风. 体育的整体观: 再谈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1(2): 1-12 (0)
[28]
张文华, 田雨普. 体育科学体系研究新探[J]. 体育文化导刊, 2008(4): 67-69 (0)
[29]
熊文. 体育科学学科分类结构体系的考察与再构[J]. 体育科学, 2014, 34(11): 80-87 (0)
[30]
冯果. 加速新时代法学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N]. 光明日报, 2017-12-29(7) (0)
[31]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申报公告[EB/OL]. [2020-08-26]. http://www.nopss.gov.cn/n1/2020/0826/c219469-31837564.html (0)
[32]
殷朝晖, 郑雅匀.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一流学科建设探索: 基于哈佛大学学科建设的实践[J]. 教育发展研究, 2019, 39(Z1): 37-44 (0)
[33]
习近平. 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EB/OL]. [2020-08-28].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828/c64094-29497365.html (0)
[34]
吴岩. 积势蓄势谋势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EB/OL]. [2020-11-03]https://www.eol.cn/news/yaowen/202011/t20201103_2029662.shtml?from=groupmessage (0)
[35]
谢伏瞻.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J]. 中国社会科学, 2019(5): 4-22 (0)
[3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44. (0)
[37]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EB/OL]. [2019-09-02].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9/02/content_5426485.htm (0)
[38]
习近平. 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EB/OL]. [2021-03-15]. 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051839 (0)
[39]
杨桦, 仇军, 陈琦, 等. 新时代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基于国家"十四五"体育学发展规划调研分析[J]. 体育科学, 2020, 40(8): 3-26 (0)
[40]
颜军, 殷恒婵, 陈爱国. 体育神经科学: 体育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研究的融合[J]. 体育与科学, 2018, 39(4): 46-51 (0)
[41]
张力为. "2013年世界运动心理学大会"专栏导读[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36(9): 41 (0)
[42]
习近平.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EB/OL]. [2020-11-30]. 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94993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