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历、十八月历与阴阳五行
李维宝1, 陈久金2     
1.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云南 昆明 650011;
2.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北京 100190
摘要: 彝族十月太阳历简称十月历,它的发现是20世纪天文界的一件大事。继十月历之后又在彝族地区发现了十八月历,即把一年分成18个月,每月20天的阳历。从现有的证据看,中国上古时代确实存在过十八月历,它就是尧都观测遗址显示的"二十节气"历。据《吐鲁窦吉》阐述,1年10个月,1月36天,半月18天,1年为20节气,1个节气18天也称为1个月。据此可以证明,彝族先民对十八月历并非独自创造,只是继承而已。植根于中国阴阳五行中的十月历,也可称作阴阳五行历,它与十八月历可看作是一回事,只是表述形式不同又互有联系的一种阳历,也可用简单的数学式表达: $ {\rm{36}}\;天 \times 10\left( {月} \right){\rm{ = }}20\;45 \times 18\left( {月} \right){\rm{ = }}18\;天 \times 20\left( {节气} \right){\rm{ = }}12\;天 \times 30\left( {节气} \right) $
关键词: 十月历    十八月历    阴阳五行    创造    继承    
Ten-Month Calendar, Eighteen-Month Calendar Yin and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Li Weibao1, Chen Jiujin2     
1. Yunnan Observatori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011, China;
2. Th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Abstract: The two solar calendars inherited by the ancient people of Yi are all objectively based on the solar tropical year. One of them is to divide a year into ten months with 36 days in each month, as the Ten-Month Calendar. The other is to divide a year into 18 months with 20 days per month, as Eighteen-Month Calendar. In ancient times they were also referenced as 20 Throttle Calendar or 30 Throttle Calendar (12 days in each solar term). Mr. Liu, Han-Yao frequently pointed out that these are two different calendars and were created by the ancient Yi people. In this paper it is described that these three conclusions have no foundation and are the subjective assumption. The Ten-Month Calendar and the Eighteen-Month Calendar are linked with each other, but their forms are different. The Eighteen-Month Calendar was not created by the Yi people, but only inherited.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e Ten-Month Calendar gives the Yin and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etc. more philosophical meaning.
Key words: Ten-Month Calendar    Eighteen-Month Calendar    Yin and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Creation    Inherition    
1 问题的提出

彝族十月太阳历(简称十月历)是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在彝族地区较系统地发掘后公诸于世。这是现代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中的一件大事,多种新闻媒体作了报道。随后,人们深入到《夏小正》是不是十月历的讨论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十月历发现的巨大价值逐渐彰显,主要在于它起源和植根于中国古老的历法阴阳五行历。可以说,十月太阳历在彝族地区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天文界热门课题之一。继十月太阳历发掘后,1989年又在云南彝族地区发现了十八月历[1]。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尧汉教授多次提到,他不仅独自发现了十月历,而且独自发现了十八月历[1];十八月历是彝族先民的又一创造,与十月历没有任何联系;美洲墨西哥玛雅人的十八月历传自彝族,等等。若是如此,那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但是,姑且不说“独自发现”之说并不确切,只说这种认识至少还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需要先寻觅证据。

2 考古发现和文献摘录 2.1 考古发掘出二十节气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合作,在山西襄汾县陶寺镇附近发现了五帝之一的帝尧都城遗址。继而在其东南边祭祀区域发掘了观象台兼祭祀台遗址,经测定,它是距今4000~4100年的观象台,由观测中心点、夯土柱和柱间狭缝组成,用于观测日出方位变化,确定太阳回归年长度,以此为依据制定历法[2]。为验证其功能,2003~2005年,考古队进行了探索和模拟观测,从观测记录可知,位于东偏南和东偏北的两条狭缝可准确测定冬至和夏至日期,而此两狭缝之间有10个土柱,其含义象征着视太阳向北或向南每位移一个土柱为一个节气。由此可推,帝尧时期的历法特征是将一岁分成二十个节气的阳历[3]。这一论断也得到了在现场考察的孙晓淳、李东生、徐凤先等十多位天文学家的肯定。需顺带提及的是,由于日出方位在不同的季节移动一个土柱所需天数不等,当时的人们还不可能确定各个季节的天数,只可能将1个回归年按20个节气平均分配,每个节气18天,合计360天,余下的5~6天当作过年日处理。只有如此整齐简明安排的历法才便于记忆和使用[4]

2.2 《管子》的三十节气历

《管子》 “幼官”和“幼官图”内容基本相同,据前人考证,“幼官”是“玄宫”之误。玄宫按方位分东南西北中五方,每方包含本图和副图,合为五方十图。在记述每方对应的月令与方物等内容时,以12天为1个节气单元[5]。由此可知,每方的本图和副图有6个节气共72天,全年分成30个节气合计360天,与十月太阳历的一岁分五季(对应五方)共十个阳历月完全对应。朱琚元也认为,五方十图与彝族十月太阳历的一年五季十月相对应,“《管子》的三十个节气即彝族十月太阳历法的一年三十个节气”[6]

2.3 《吐鲁窦吉》的五行、天干、节气

1998年,彝文著名翻译家王子国将珍藏的彝文经典《吐鲁窦吉》翻译出版。其中,对“前言”、“论天地人生”和“论定年月界”的记述依秩各引一段如下[7]

以天罡定年,以甲干定月,以五行定季……运算出一年三百六十五、三百六十六日,一个月三十六日,十个月(一年)三百六十日这一数据……一年分为五季,两个月为一季,一年分为二十节气,十八日为一个节气……建寅为人统,月分从建寅算起。

一年十个月,六气定五季……一年十个月,一月三十六,半月十八日。

定年三百六十日,定月三十六日……一月分二节,一年二十节……阴年节五日,阳年节六日。

3 讨论

以第2节所引用的文献为依据,先讨论第1个问题:十八月历和十月历没有任何联系,恰恰相反,二者是一码事。众所周知,太阳历是指“以太阳回归周期的时间长度作为年的客观依据,人为地安排月和日的组合。” 《吐鲁窦吉》记载,十月历每月36天,半个月18天,18天可称为1个节气,又说1个节气也可称为1个月。在历史上,有的地方把节气称月,有的地方又把月称节气。那么,20节气历和30节气历,可看作20月历和30月历,它们都具有十月历的同一性,固定为360天,只是表述形式的差异,以及十月历被赋予阴阳、五行等较多的哲学内涵,所以实际上历法本身是一码事。撇开固定的过年日,可用简单的数学式描述:

$ {\rm{36}}\;天 \times 10\left( {月} \right){\rm{ = }}20\;45 \times 18\left( {月} \right){\rm{ = }}18\;天 \times 20\left( {节气} \right){\rm{ = }}12\;天 \times 30\left( {节气} \right) $

第2个问题,十八月历是彝族先民的又一创造,并延伸到玛雅人使用?先看作者的3条理由。(1) “彝族是170万年前元谋人留在楚雄当地的子孙。” “往北迁徙的元谋人,有些经西伯利亚、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其中玛雅人也是元谋人的子孙。”是主观臆断,一步就穿越100多万年的历史,中间毫无任何链接,有悖于民族起源演变的基本常识。(2) “彝族和玛雅人都崇拜虎和鹰。”即便是事实,也不足以支撑结论。因为在历史上,不同地域的群体之间出现相同的现象,多是不约而同的巧合。由于目前已有依据是彝族先民传承十八月历最早只能推到距今4100年,而玛雅人使用十八月历是在距今5000年前,从时序方面也说明了问题。(3)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十八月历是彝族村子还有人在使用的历法。” “十八月历不如现行公历准确,已无实用价值。”是自相抵牾!既然十八月历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有彝族村在使用,那么是使用几千年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发现不准呢,还是早已明知无实用价值了仍在使用?不能自圆其说。至于十月历是否优于现行公历,不是本题目讨论的范围。总之,目前已有的证据是十八月历在帝尧时已在使用,彝族只是传承,其它说法没有依据。

4 余论

上引文献内容还有3点需作阐释。

(1)“以天罡定年,以甲干定月,以五行定季……月份从建寅算起。”说的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转周期为年长度的客观依据,以天干甲乙丙……作月名,以五行作季名,每季含两个天干,以地支的寅为元月。这只是一种表达形式。另一种是以五行作五季名,分别与阳和阴相配,组成十个月月名。由此可见,它是植根于阴阳五行之中,称为阴阳五行历更贴切。再一种是以虎、水獭、鳄……十兽为月名,也用于纪年和纪日,隐含有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后受农历影响,改用地支(或说生肖)纪日,三轮恰为一个月。用于纪月,略去子、丑仍以寅月起[8]

(2) 彝族先民传承的两种观测年长度的方法,一直以来在不同地域的群体中使用。观测太阳回归周期的,以冬至和夏至作阳年、阴年起始,两至点之间历5个阳历月180天后的剩余日过年。观测北斗旋转周期的,则以斗柄指北和指南为阳年、阴年起始,在其起始前过年。开始可能是碰巧,发现斗柄指北在冬至,并且数年都未见两种观测的差别,便以为二者的周期一致,各自以实测结果安排过年日期。到了南诏国建立后内附唐王朝,改行中央颁布的历书为官方用历,但出于民族感情,传统年节不能淡忘,便将年节移植在农历中。由于岁差的存在,这一时期实测斗柄正指南、北,已分别推迟到大暑和大寒节气,固定以农历六月卄四、五日和十二月卄四、五日过火把节和十月年,不再依据天象。有小部分地域例外,例如云南石屏的彝族在1958年以前仍坚守以源于夏至的端午节过火把节,在冬至过十月年[9]

(3)“阴年节五日,阳年节六日”,意思是在平年过年五天,闰年过年六天。与过去许多人在云、贵、川进行田野调查得到的结果相合。在十月历废止后,将年节移植在农历里计算节期,不再受原历法的约束,各地自行商定过年的天数,因此变得不再统一。例如,最普遍的是火把节过一天,十月年过四天或五天。有些村子是火把节和十月年在平年都分别过五天而闰年过六天,称为过双大年。在云南弥勒、禄丰等地,火把节称过大年三至五天,十月年则是过小年一天。以上所引文献中也有提及。

参考文献
[1] 刘尧汉.从中国彝族十八月历到美洲墨西哥玛雅人十八月历[C]//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2: 22-24.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 山西省考古所, 临汾市文物局. 2004~2005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新进展[J].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 2006(10): 58–66
[3] 何驽. 陶寺中期小城内大型建筑ⅡFJTI发掘心路历程杂谈[J]. 古代文明研究通讯, 2004(23): 47
[4] 李维宝, 陈久金. 中国最早的观象台发掘[J].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07(3): 301–305 DOI: 10.3969/j.issn.1672-7673.2007.03.016
[5] 赵守正.管子注译[M].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2: 66-82.
[6] 朱琚元. 彝族文化研究文萃[M].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7: 223.
[7] 吐鲁窦吉[M].王子国, 译.贵阳: 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8: 1, 125, 152-153.
[8] 李维宝. 彝族十月历新证[J]. 云南天文台台刊, 1996(1): 75–80
[9] 李维宝, 冒蔚, 罗葆荣. 论彝族新年[J]. 云南天文台台刊, 1994(2): 49–56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
0

文章信息

李维宝, 陈久金
Li Weibao, Chen Jiujin
十月历、十八月历与阴阳五行
Ten-Month Calendar, Eighteen-Month Calendar Yin and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19, 16(2): 249-252.
Astronomic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19, 16(2): 249-252.
收稿日期: 2018-08-14
修订日期: 2018-09-26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