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吉林省地质资料馆, 长春 130061
2. Geological Archives of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61, China
0 引言
20世纪50—60年代,吉林省地质局曾经在松辽盆地东南隆起的农安、农安外围、登娄库等局部地区开展过油页岩矿普查工作。随着对新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油页岩勘查再次升温[1-2]。吉林省地质调查院根据新能源形式,在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施工钻井500多口,对扶余县长春岭、前郭—农安、扶余县三井子—大林子及前郭县深井子4个油页岩潜在区开展了详查工作,获取实物岩矿心22万多米,探明4处超大型油页岩矿床(图 1),累计提交(333) 以上详查资源量1 024.46×108 t(折合页岩油约48×108 t),是2006年我国开展新一轮油页岩资源调查评价公布的全国查明资源总量(500.49×108 t) 的两倍。
吉林大学以及长春众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上述探明油页岩区开展原位裂解试验,两项试验都成功地提取出油页岩油,但商业开发还有待时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松辽盆地油页岩开展过各项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3-11]。本次在大量实物岩矿心资料及众多统计数据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矿床特征、矿石组分,分析了油页岩沉积环境,探讨了油页岩矿床成因。
1 区域地质背景松辽盆地超大型油页岩矿床大地构造上属吉黑褶皱系(Ⅰ级) 松辽中断陷(Ⅱ级) 东南隆起(Ⅲ)。而松辽中断陷是一个发育在古生代褶皱基底之上自白垩纪以来形成的中—新生代大型沉积盆地,矿床位于盆地东南部。区内主要发育中生界白垩系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新生界新近系和第四系。青山口组及嫩江组是油页岩矿的赋存层位[12-14]。根据钻井岩心观察及岩层厚度统计,由下而上主要地层单元特征如下。
泉头组:仅见该组上部棕红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细—中砂岩韵律层,厚度大于100 m。
青山口组:底部为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泥页岩;中部为褐黑色页岩、油页岩,厚度116 m;上部是灰黑—灰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岩层中含粉末状黄铁矿、介形虫、叶肢介化石薄层,厚度118 m。青山口组岩层中常见水平层理、交错层理、泄水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等。
姚家组:为紫红色含粉砂质泥岩与灰绿色泥质粉砂岩互层,底部常见泥砾,岩层中介形虫化石呈薄层分布,厚度284 m。
嫩江组分为五段:一段为灰绿色与灰黑色泥页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含油页岩,厚度105 m;二段为灰色与暗黑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油页岩,含介形虫、叶肢介化石薄层,厚度138 m;三段为灰色细砂岩、灰绿色泥质粉砂岩,含介形虫化石,局部有薄膜状黄铁矿,厚度154 m;四段为棕红色含粉砂质泥岩、绿灰色泥质粉砂岩、灰白色细砂岩,厚度131 m;五段为砂泥质岩石,厚度25 m(图 2)。嫩江组岩层中常见水平层理、斜层理等原生沉积构造。
2 油页岩矿床特征在松辽盆地东南隆起探明了4处超大型油页岩矿床,有两个含矿层系,一个是中生界早白垩世青山口组,另一个是中生界晚白垩世嫩江组。
青山口组油页岩矿层主要产于登娄库背斜北东段的长春岭一带,矿层蕴含在青山口组灰绿色泥岩段近底部厚50~80 m的灰黑—黑—褐黑色泥页岩中,暗色岩系分为两部分:下部黑 —黑褐色泥页岩,具有较强的韧性、质轻、页理不发育,以泥质为主,含质量较好的1—4号油页岩矿层,平均含油率大于5.5%,最高可达10%以上;上部灰黑—黑色页岩,性脆、页理发育,含6—13号油页岩矿层,含油率在5%以下。
嫩江组查明9层油页岩矿,分布在三井子—大林子、前郭—农安、深井子矿区,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矿层产于嫩江组一段灰绿色页岩与灰黑色页岩互层的后者当中,有3—7号矿层;上部矿层产在嫩江组第二段灰黑—暗黑色粉砂质页岩、含油页岩段内,水平层理发育,产有1—2号油页岩矿层。第一岩段与第二岩段内矿层间距为50~70 m。
2.1 扶余县长春岭油页岩矿床矿床由青山口组19层及嫩江组6层油页岩矿层组成,探明详查资源量452.74×108 t,主矿层是青山口组1、2号,两矿层资源量236.05×108t。
1号矿层位于登娄库背斜东北端长春岭及其西南部,矿层连续性好,控制长63.8 km,宽18.0 km,呈北东20°~50°带状,以背斜轴为界,向两侧倾斜,倾角0°~4°。矿层厚1.00~11.00 m,平均4.75 m,沿走向向两侧有变薄趋势。矿层含油率3.60%~6.15%,平均5.21%。矿层底板标高26.00~-743.00 m,为一拱形的板状体(图 3、4)。
2号矿层位于1号矿层之下,控制长62.0 km,宽18.2 km,与1号矿层形态相同。矿层厚度0.82~10.00 m,平均5.07 m。矿层含油率4.3%~8.10%,平均5.79%。矿层底板标高13.00~-756.00 m。
其余各矿层分布在1号矿层之上,厚度1.11~2.26 m,平均1.45 m,连续性较差,含油率多低于5%。
2.2 前郭—农安油页岩矿床矿床由青山口组11层和嫩江组9层油页岩矿组成,探明详查资源量309.17×108 t,主矿层是嫩江组2号及青山口组1、2号。3个矿层资源量 185.76×108 t。
嫩江组2号矿层北东向展布于哈拉海复式向斜内,矿层连续,控制长84 km,宽30 km,总体以向斜轴为界,两侧向中间倾斜,倾角0°~3°。矿层厚0.90~7.25 m,平均2.79 m,向南、北两侧矿层逐渐变薄,但规律不明显。矿层含油率3.50%~6.60%,平均5.07%。矿层底板标高2.00~-305.00 m,呈波状起伏的板状体(图 5、6)。
青山口组1号矿层位于登娄库背斜中段,连续性好,控制长44.98 km,宽11.34 km,北东向带状分布在背斜核部,以背斜轴为界向两侧倾斜,倾角1°~4°。矿层厚0.75~7.00 m,平均2.23 m。矿层含油率3.50%~6.60%,平均5.25%。
青山口组2号矿层位于1号矿层之下,形态与1号矿层特征相近,厚0.75~5.00 m,平均2.39 m。含油率3.50%~8.00%,平均5.03 %。
青山口组其他9层矿分布在1号矿层之上,嫩江组的另外8层矿位于2号矿层之下,这些矿层分布局限、厚度小、连续性差、含油率低。
2.3 三井子—大林子油页岩矿床矿床由嫩江组8层油页岩矿组成,探明详查资源量113.61×108 t。其中2号为主矿层,资源量69.62×108 t,呈北东向分布于哈拉海复式向斜北东端,矿层连续,控制长53.0 km,宽21.6 km,总体以向斜轴为界,两侧向中间倾斜,倾角0°~3°。矿层厚0.75~6.00 m,平均2.94 m。矿层含油率3.50%~6.20%,平均5.22%。矿层赋存标高45.52~-373.85 m,为一弯曲的板状体(图 7、8)。
其余矿层规模较小,不稳定,含油率低。
2.4 深井子油页岩矿床矿床由嫩江组10层油页岩组成,探明详查资源储量148.94×108 t,主矿层是2号,资源量72.61×108 t。
2号矿层呈北东向展布于登娄库背斜西翼偏南部,矿层连续,控制长64.44 km,宽14.34 km,北东走向,北西倾,倾角1°~6°,为单斜板状体。矿层厚0.86~6.09 m,平均3.64 m。矿层含油率4.98%~5.68%,平均5.19%。矿层底板标高-800.84~78.39 m(图 9、10)。
其他矿层厚度小,含油率低。
3 矿石物理特征松辽盆地东南隆起4处油页岩矿床有4种矿石类型,青山口组、嫩江组各两种,特征如下。
3.1 青山口组矿石第一种矿石:主要是1—4号矿层中的矿石,呈黑色—褐黑色,成分以泥质为主,含较多的油母质、沥青质,炭质。薄片状矿石明火可点燃,出现黄—红色火焰,并有黄色烟雾生成,同时放出刺鼻的油气味。这类油页岩矿石单样含油率一般为5.00%~7.00%,少数达7.00%~8.00%,最高达11.40%(图 11a、b),主要产在青山口组下部褐色、褐黑色页岩中,矿石中偶尔见介形虫及叶肢介化石。
第二种矿石为6—13号矿层的主体,呈灰黑—黑色,以泥质成分为主,含油母质,明火点燃出现红色炭火,并冒出黄色浓烟,同时释放出油气味。该类矿石单样含油率一般为3.50%~5.00%(图 11c),主要分布在青山口组第一种矿石上部灰黑—黑色页岩内,常夹有灰黑色泥岩及碳酸盐岩薄层,还见少量乳白色(钙化) 介形虫化石、褐色半透明叶肢介化石以及鱼骨化石碎片。
3.2 嫩江组矿石第一种矿石:位于嫩江组一段灰绿色页岩与灰 黑色层状页岩的互层带内,主要赋存在灰黑色页岩中,矿石以泥质为主,含油母质,明火点燃发出噼噼啪啪的爆炸声,片刻后产生红色炭火,但没有火焰,只有黄色烟雾,伴有油气味,这类矿石单样含油率大于3.50%。矿石粉砂质成分中含大量颗粒状介形虫化石,化石表面常包裹一层淡黄色氧化膜,蒙有氧化膜的介形虫化石常被误认为是分散的粒状黄铁矿(图 11d ),这类矿石是3、4、5、7号矿层的主要成分。
第二种矿石:赋存在嫩江组粉砂质页岩、含油页岩段的后者当中。矿石呈黑—黑褐色,主要成分泥质,含有油母质、炭质,薄片状矿石用火柴即可点燃,出现黄色火焰,产生黄色浓烟及刺鼻的油气味,矿石单样含油率5.00%以上,最高达9.31%。矿石中常含有大量的形体完整的褐色、半透明叶肢介化石(图 11e),此种矿石是1、2号矿层的主要成分。
3.3 矿石密度松辽盆地不同层位:不同品级的矿石密度各有不同。青山口组含油率≥5%的矿石,密度为1.96~2.30 t/m3,平均2.14 t/m3;3.5%≤含油率 <5%的矿石,密度为2.02~2.32 t/m3,平均2.18 t/m3。嫩江组含油率≥5%的矿石,密度为1.92~2.14 t/m3,平均2.00 t/m3;3.5%≤含油率<5.0%的矿石,密度为2.07~2.31 t/m3,平均2.13 t/m3。测试结果显示矿石含油率与密度逆相关。
3.4 矿石发热量青山口矿石发热量2.96~7.31 MJ/kg,平均4.99 MJ/kg。嫩江组矿石发热量2.41~5.38 MJ/kg,平均4.38 MJ/kg。总体油页岩矿石发热量较低,与松辽盆地油页岩含油率值正相关。
3.5 矿石组分油页岩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混合物。松辽盆地油页岩组成包括有机质、无机质和总有机碳3部分。
3.5.1 有机质有机质部分由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原子组分主要是C、H及少量的O、N、S等。青山口组矿石有机质总质量分数(干基)8.25%~29.39%,平均19.62%。其中C质量分数6.45%~15.72%,平均12.34%;H质量分数0.92%~2.27%,平均1.59%。嫩江组矿石有机质总质量分数(干基)7.79%~23.13%,平均15.41%。其中C质量分数5.50%~12.52%,平均10.43%;H质量分数1.26%~2.10%,平均1.69%。测试研究表明,青山口组矿石有机质总质量分数高于嫩江组,有机质质量分数与矿石含油率正相关,特别是C、H两元素与含油率相关性尤为明显。
3.5.2 无机质无机质是指水分、矿物质和稀有分散元素。
矿石水分(干基):青山口组矿石1.54%~2.94%,平均2.27%;嫩江组矿石1.10%~3.95%,平均为2.30%;两者没有明显差别。水分均较低,这与成矿时代有关,即水分常随着岩矿石成熟度的增加逐渐减少。
矿物质:采用日产转靶X衍射仪测定了矿物种类及含量,青山口组与嫩江组油页岩矿物质均以石英、长石、碳酸盐岩、伊利石、高岭石、伊蒙混层及黄铁矿形式存在。灰渣成分化学分析,无机元素主要是Si、AI、Fe、Ca、Mg等。青山口组与嫩江组灰渣氧化物有SiO2、TiO2、Al2O3、Fe2O3、MgO、CaO、MnO、Na2O、K2O、P2O5,前6种组分含量较高,这与矿石中长石、石英等含量高相关;后4种组分含量较低,与矿石中伊利石、高岭石等含量低相吻合。由矿物含量比照样品含油率值发现,矿石含油率与伊利石、高岭石等黏土矿物正相关。
无机质构成了灰分主体,青山口组灰分质量分数(干基)72.80%~89.33%,平均79.60%,嫩江组矿石灰分质量分数(干基)78.90%~87.27%,平均83.58%。嫩江组矿石灰分略高于青山口组,总体看两组矿石灰分均较高,属于高灰分油页岩矿石。
3.5.3 总有机碳松辽盆地油页岩样品总有机碳(TOC):青山口组含油率(Tg)≥5.0%的矿石为6.43%~13.90%,平均9.37%,3.5%≤含油率 <5.0%的矿石为5.47%~7.23%,平均6.31%;嫩江组含油率≥5.0%的矿石为6.33%~9.76%,平均8.42%,3.5%≤含油率<5.0%的矿石为5.00%~6.54%,平均6.12%。测试数据(表 1) 显示,矿石含油率随总有机碳增加而增加,且青山口组矿石总有机碳质量分数高于嫩江组。
含矿层位 | Tg /% | w(TOC)/% | w平均(TOC)/% | 样品数 |
青山口组 | ≥5.0 | 6.43~13.90 | 9.37 | 8 |
3.5~5.0 | 5.47~7.23 | 6.31 | 9 | |
嫩江组 | ≥5.0 | 6.33~9.76 | 8.42 | 10 |
3.5~5.0 | 5.00~6.54 | 6.12 | 7 |
矿石中还赋存一些稀有分散元素,但其质量分数均较低。
3.6 矿石品质矿石的物理特性及组分虽能反映其质量,但衡量矿石品质的重要指标还是含油率。本次采集了27 989件样品,其中,青山口组样品10 619件,嫩江组样品17 370件。采用国际先进的“费舍尔”技术,测试了含油率等相关参数(表 2)。
由测试数据计算得出:青山口组矿石含油率≥3.5%的样品占该组样品总数的25.74%,含油率≥5.0%的样品为4.66%;嫩江组矿石含油率≥3.5%的样品占该组样品总数的18.60%,含油率≥5.0%的样品为3.60%。揭示出青山口组矿石品质好于嫩江组,但总体高品质矿石较少。
4 沉积环境分析松辽盆地东南隆起油页岩矿的形成与该盆地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白垩纪初期,太平洋板块已靠近欧亚大陆,两大板块的对冲作用,使大陆板块处于强烈的拉张状态,在其内部形成一系列的裂谷带,松辽盆地是一个典型的、规模最大的裂谷带,后期成为规模巨大的内陆淡水湖泊。板块的弹性碰撞作用使湖底频繁升降,湖水时深时浅。白垩纪的松辽盆地经历多次升降过程,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沉积了一套特殊的岩石组合。
由大量岩矿心资料研究可知,区内地层主要是中生代泉头晚期—青山口期—姚家期—嫩江期一套碎屑岩。其中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与矿床的关系较密切,不同时期的沉积环境影响着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各期沉积环境特征如下:
4.1 青山口期青山口期是在泉头组上部(泉头组四段) 河流浅湖相的棕红、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和灰白色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岩石组合,底部为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粉砂岩,发育水平层理、交错层理、斜层理、小冲刷面等沉积构造,岩石中含少量介形虫、叶肢介化石和鱼骨化石碎片,常见星点状或结核状黄铁矿集合体,属于浅湖环境。下部是黑色页岩,其中含油页岩,并夹薄层泥灰岩和介壳层,发育水平层理,偶见透镜状层理,含有介形虫、鱼骨碎片和少量叶肢介化石,属深湖环境;上部为灰—灰黑色泥岩、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少量薄层粉砂岩,具水平层理、透镜状层理和重力滑动构造、泄水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等,属深湖—半深湖环境(图 12)。
4.2 姚家期本期姚家组,下部是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杂色泥岩及薄层粉砂岩,具块状构造、水平层理、透镜状层理、动力滑动构造、压裂构造等,含介形虫和少量叶肢介化石,灰绿色泥岩中有星散状黄铁矿,显示氧化与还原交替的环境特征,应属于半深湖—浅湖环境;上部为红褐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粉砂岩,偶夹中厚层灰绿色泥岩,呈厚层状,常发育有泥裂构造,当属浅湖环境。
4.3 嫩江期该期嫩江组,底部是灰黑—灰绿色泥页岩、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夹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含薄层油页岩,偶夹薄层砾岩,具水平层理、交错层理、透镜状层理、小型波状层理、丘状层理等,含叶肢介和介形虫化石,属浅湖环境;下部是油页岩、黑色页岩、灰绿色页岩夹灰绿色泥岩、灰黑色泥岩、泥质粉砂岩、泥灰岩及薄层粉砂岩,具水平层理、小型波状层理构造等,含介形虫、叶肢介和鱼骨化石碎片,常发育有黄铁矿,当属深湖—半深湖环境;上部是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薄层及黄褐色泥灰岩(钙质泥岩),岩层中含有较多云母碎片,发育有重力滑动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等,
介形虫化石丰富,还含有螺化石和植物化石,属滨浅湖环境(图 13)。
5 矿床成因由成矿环境分析可以知,在湖盆地沉积演化过程中,早白垩世青山口早期和晚白垩世嫩江早期是松辽盆地下降幅度最大的时期。
这两个时期区内处于深湖—半深湖沉积环境,此间湖大水深,尤其嫩江组最大水深可达200 m[14]。孢粉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油页岩沉积时,古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生物大量繁殖。随着盆地的演化,不断死亡生物与淤泥同时沉积,在湖底形成含大量生物遗体的有机沉积物。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不断被新的沉积物掩盖,造成与空气隔绝的还原环境。同时分散在沉积物中的生物残体经历着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又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聚合成复杂的混合物;混合物同泥质一起成为腐泥,随着湖盆地持续下降,沉积物不断加厚,腐泥承受的压力、温度逐渐增大,使腐泥逐渐固解成岩,最终在区内形成范围广阔、规模巨大的腐泥型页岩油页岩。
6 结论1)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发育超大型油页岩矿床,是至今我国探明的规模最大的油页岩资源区。矿层赋存在中生界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及嫩江组一、二段黑色及黑褐色泥页岩层系中,呈层状,产状稳定,倾角小,分布范围广泛。
2) 矿石含油率与发热量、有机质、总有机碳、黏土矿物正相关,与氧化物、非黏土矿物负相关。青山口组矿石含油率高于嫩江组,但总体高品质矿石较少。矿石发热量低,属于高灰分油页岩。
3) 白垩纪青山口早期和嫩江早期气候温暖潮湿,生物繁盛,有机质保存条件适中,大量的死亡生物与泥砂同时沉积,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作用,最终形成规模巨大的腐泥型页岩油页岩。
[1] | 钱家麟, 王剑秋, 李述元. 世界油页岩资源利用和发展趋势[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06, 36 (6) : 877-887. Qian Jialin, Wang Jianqiu, Li Shuyuan. World Oil Shale Utilization and Its Future[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 2006, 36 (6) : 877-887. |
[2] | 刘招君, 董清水, 叶松青, 等. 中国油页岩资源现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06, 36 (6) : 869-870. Liu Zhaojun, Dong Qingshui, Ye Songqing, et al. The Situation of Oil Shale Resources in China[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 2006, 36 (6) : 869-870. |
[3] | 温志良, 姜福平, 初红雁, 等. 吉林省油页岩 [M].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 8 -27 . Wen Zhiliang, Jiang Fuping, Chu Hongyan, et al. Oil Shale in Jilin Province [M]. Changchun: Ji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13 : 8 -27 . |
[4] | 刘招君, 孟庆涛, 贾建亮, 等. 陆相盆地油页岩成矿规律:以东北地区中、新生代典型盆地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12, 42 (5) : 1286-1296. Liu Zhaojun, Meng Qingtao, Jia Jianliang, et al.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Oil Shale in Continental Basin:Case Study in the Meso-Cenozoic of Northeast China[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 2012, 42 (5) : 1286-1296. |
[5] | 贾建亮, 刘招君, AchimBechtel, 等. 松辽盆地嫩江组油页岩发育控制因素[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2014, 39 (2) : 174-186. Jia Jianliang, Liu Zhaojun, Achim Bechtel, et al. Mahor Factors Controlling Formation of Oil Shale in Nenjiang Formation of Songliao Basin[J].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 , 2014, 39 (2) : 174-186. DOI:10.3799/dqkx.2014.017 |
[6] | Sun Pingchang, Liu Zhaojun, Reinhard Gratzer, et al. Oil Shale and Bulk Geochemical Parameters in the Songliao and Huadian Basins (China):A Grade Classification Aapproach[J]. Oil Shale , 2013, 30 (3) : 402-418. DOI:10.3176/oil.2013.3.03 |
[7] | Sun Pingchang, Liu Zhaojun, Zhen Zhen, et al. Geologic Conditions of Shal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in the Southeast Uplift Songliao Basin (Upper Cretaceous, NE China)[J]. Energy Part A , 2015, 37 : 477-484. DOI:10.1080/15567036.2013.791899 |
[8] | Jia Jianliang, Achim Bechtel, Liu Zhaojun, et al. Oil Shale Formation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Nenjiang Formation of th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Implications from Organic and Inorganic Geochemical Analy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2013, 113 : 11-26. DOI:10.1016/j.coal.2013.03.004 |
[9] | 张静平, 唐书恒, 吕建伟, 等.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一段油页岩成矿条件及有利目标区分析[J]. 地学前缘 , 2012, 19 (1) : 156-162. Zhang Jingping, Tang Shuheng, Lü Jianwei, et al. Analyses of Forming Condition and Favorable Area of Oil Shale in the 1st Kember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 Songliao Basin[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 2012, 19 (1) : 156-162. |
[10] | 徐公愉, 方文昌, 崔斗烈, 等. 吉林省地质志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9 : 527 -573 . Xu Gongyu, Fang Wenchang, Cui Doulie, et al. Jilin Geology Records [M].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989 : 527 -573 . |
[11] | 郭东鑫, 唐书恒, 解慧, 等. 松辽盆地油页岩勘探开发有利区预测[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 2012, 32 (1) : 57-62. Guo Dongxin, Tang Shuheng, Xie Hui, et al. Favorable Areas Prediction for Oil Shal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Songliao Basin[J].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12, 32 (1) : 57-62. |
[12] | 迟小燕.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油页岩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J]. 石油天然气学报 , 2010, 32 (4) : 161-165. Chi Xiaoyan.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Oil Shale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Songliao Basin[J].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 , 2010, 32 (4) : 161-165. |
[13] | 刘招君, 孙平昌, 贾建亮, 等. 陆相深水环境层序识别标志及成因解释:以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为例[J]. 地学前缘 , 2011, 18 (4) : 171-180. Liu Zhaojun, Sun Pingchang, Jia Jianliang, et al.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and Their Genetic Interpretation of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in Continental Deep Water Setting:A Case from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Songliao Basin[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 2011, 18 (4) : 171-180. |
[14] | 刘招君, 杨虎林, 董清水, 等. 中国油页岩 [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 38 -116 . Liu Zhaojun, Yang Hulin, Dong Qingshui, et al. Oil Shale in China [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9 : 38 -1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