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安 710086;
3.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西安 710054
2.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Xi'an 710086, China;
3.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 and Land Resources,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54, China
0 引言
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是由我国地质学家程裕淇和陈毓川等[1, 2, 3]首先提出的,是指在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和一定的地质历史发展阶段内,与一定的地质成矿作用有关,在不同成矿阶段(期)和不同地质构造部位形成的不同矿种和不同类型,但具有成因联系的一组矿床的自然组合。王世称等[4]在成矿系列的亚类划分中提出同生成矿系列和后生成矿系列,同时将成矿系列扩充为矿化系列,指在某一成矿作用下,形成于一定地质环境中的所有有益元素的聚集地段,故包含成矿系列。杨合群等[5]在研究蛇绿岩含矿性时分出同生矿化系列和后生矿化系列,前者为含矿建造或成矿建造同生的一组矿床、矿点、矿化点,后者为含矿建造或成矿建造后生的一组矿床、矿点、矿化点。在此基础上,杨合群等[6]深化研究了成矿系列与地质建造关系,提出将前人建立的矿床成矿系列中表述的“××地区××时代××建造或地质作用有关××成矿系列”命名中的“有关”二字,细化为同生、准同生、后生和表生风化,从而将各类地质建造有关成矿系列分类为同生成矿系列、准同生成矿系列、后生成矿系列、表生风化成矿系列等类别,并提出同一套地质建造有关的几个世代的成矿系列,自然地构成一个成矿系列家族(简称成矿系列族)。
本文在上述成矿规律研究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吸收消化前人的勘查资料和科研成果,提出了西昆仑地区喀喇昆仑成矿带(Ⅲ-35)的成矿系列划分方案,构建了该区域的成矿系列家族,并对其主要地质特征进行概括论述。以此为基础,通过成矿谱系研究,从构造演化角度探讨了各成矿系列及家族形成的背景,为全面阐明区域成矿规律提供了可靠依据。
1 区域成矿背景喀喇昆仑成矿带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和塔里木盆地的西南缘,是中央造山带的最西段,西起塔什库尔干地块,东南至甜水海陆缘盆地,处于古亚洲构造域、秦祁昆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结合部位[7, 8, 9],陆内消减、走滑作用强烈,大地构造位置特殊[10, 11]。
喀喇昆仑成矿带区域地层包括古元古界、长城系变质岩系,寒武系、志留系的沉积岩系,下二叠统、下——中三叠统、侏罗系的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上三叠统的裂陷深水浊积岩,上白垩统——中新统的陆棚台地碳酸盐岩-膏泥岩组合。侵入岩发育,时代跨华力西、印支、燕山和喜山期,以花岗岩、钾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少量碱性岩为主。
该带矿产以铁、铅锌、铜、金矿为主,是新疆重要的铁、铅锌矿带。铁矿主要分布于西北部的塔阿西——莫喀尔一带,主要为沉积变质型,另外在切列克其、黑卡还发现沉积型菱铁矿。铅锌矿主要分布于乔尔天山——岔路口断裂带两侧,呈带状成群出现,以层控碳酸盐岩型为主。该带还发现有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接触带中的石英脉型黑钨矿、花岗斑岩体外围的砂锡矿和侏罗纪碳酸盐岩中的石膏矿及第四纪砂金矿等,但都属矿化,研究程度较低。
由于成矿系列研究,时间一般以大地构造旋回为限,空间采用三级构造单元的范围,也就是相当于III级成矿单元(成矿区带)范围较为适宜,所以有必要对喀喇昆仑成矿带成矿单元的划分做一个简单介绍。根据乔耿彪等[12]对西昆仑地区成矿区带的划分,喀喇昆仑成矿带属于特提斯成矿域喀喇昆仑——三江成矿省,其主要构造环境为喀喇昆仑前寒武纪微陆块和中生代裂陷盆地。该成矿带北以康西瓦鲸鱼湖大断裂(F2)为界,与西昆仑成矿省(Ⅲ-27)毗邻,东以大红柳滩断裂(F4)为界与巴彦喀拉——松潘成矿省(Ⅲ-31)相邻,西南至与印度的国界线,主体呈NW向带状分布,长约700 km,宽10~300 km(图 1)。该成矿带根据含矿建造、矿床类型、矿床组合和矿床成矿系列的区域分布等特征,可进一步划分3个Ⅳ级矿带:慕士塔格——阿克赛钦铁铅锌矿带(Ⅳ-35①)、林济塘铁铜金矿带(Ⅳ-35②)和乔戈里铜金锡矿带(Ⅳ-35③)(图 1)。
2 成矿系列划分 2.1 成矿系列的含义对喀喇昆仑成矿带成矿系列的研究,我们遵循成矿系列与地质建造的关系,将其细分为同生成矿系列、后生成矿系列和表生风化成矿系列等类别[6],这样的划分思路有利于揭示有成因联系的矿床之间形成、演化和展布的规律。进而,将与同一套地质建造有关的几个世代的成矿系列,自然地构成一个成矿系列家族(简称成矿系列族),类似于一个家族中存在着具有继承和繁衍关系的几代人。各类成矿系列的具体含义见表 1。
地质建造形成和演化时间 | 系列名称 | 成矿系列的概念 |
建造形成同期 | 同生成矿系列 | 指与地质建造同时生成的成矿系列,包括: |
①与沉积岩系有关的沉积型矿床成矿系列; | ||
②与沉积岩系有关的沉积喷流型矿床的沉积相成矿系列; | ||
③与火成岩系有关的岩浆型矿床成矿系列; | ||
④与火山-沉积岩系有关的火山喷流型矿床成矿系列; | ||
⑤与沉积变质岩系或火山-沉积变质岩系有关的沉积变质型矿床成矿系列等 | ||
建造形成期后 | 后生成矿系列 | 指比地质建造明显晚得多而生成的成矿系列,包括: |
①各类岩石建造中矿源活化再造成因的热液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成矿系列; | ||
②与沉积岩系有关的沉积喷流型矿床的通道相成矿系列; | ||
③与沉积变质岩系有关的变成型矿床成矿系列等 | ||
建造剥蚀出露 | 表生风化成矿系列 | 指各类地质建造剥蚀出露地表经长期风化生成的矿床成矿系列,实际上属于后生成矿系列的一种特殊情况 |
有几点需要说明:
1)该表中没有包括前人[6]提出的“准同生成矿系列”这一类型,原因在于该类型矿床成矿时序的尺度难以认定,而且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该类矿床实际上多为后生矿床。例如:斑岩型、玢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都是一个在统一的继承性连续的岩浆-气液-热液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13],其成岩、蚀变、成矿时代连续,就矿体与围岩的形成时间而言,成矿晚于岩体的形成,属后生矿床。
2)表 1中与沉积岩系有关的沉积喷流型矿床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通道相和沉积相。这类矿床绝大多数是以沉积相成矿为主,特别是远离喷口的块状硫化物矿床(SMS型),总体上属于同生沉积成矿系列。而通道相的矿化晚于围岩,且通道周边的围岩蚀变较为明显,如硅化、重晶石化和碳酸盐化等,因此这部分成矿归为后生成矿系列。
3)同生成矿系列中的④一般形成于火山喷发期后或两次喷发间歇期,海底热液喷流活动的热量来源于炽热的火山岩及隐伏岩浆房等,成矿物质来源于海水与火山岩的水岩作用。因此,考虑矿层上部和下部的火山-沉积岩系作为整套地质建造的话,列入同生成矿系列较为合理。
4)同生成矿系列中的⑤成矿期的第一期属同生矿床,第二期受变质成矿期无论是围岩还是已经形成的矿体均会受到变质作用影响,而且该类矿床多数以原生沉积形成的矿体为主,矿床形成后受后期变质作用改造较为有限,仅受变质作用影响而未改变其工业用途。因此,相对而言仍为同生成矿作用。
5)与沉积变质岩系有关的变成型矿床是典型的后生矿床,因为经历变质作用以后,其工业用途发生了完全变化。
2.2 成矿系列划分方案依据已有理论概念[1, 2, 3, 4, 5, 6],结合前人勘查成果与科研资料[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笔者提出了喀喇昆仑成矿带的成矿系列划分方案,初步在该带划分出12个成矿(或矿化)系列,并进一步归类为9个成矿系列族,见表 2。
①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麻扎幅 神仙湾幅1∶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西安:西北地质资料馆,2004. ②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岔路口幅1∶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西安:西北地质资料馆,2006. ③新疆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 新疆西昆仑乔尔天山-岔路口一带资源潜力评价立项设计. 乌鲁木齐:新疆地质调查院,2012. ④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铁铅锌矿远景调查设计书. 西安:西北地质资料馆,2009. ⑤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克克吐鲁克幅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幅1∶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西安:西北地质资料馆,2004. |
表 2中对喀喇昆仑成矿带中矿床成矿系列的命名方法是“Ⅲ级成矿区带名称+某时代的成矿建造或含矿建造+矿种(金属元素符号,非金属中文名称)”。矿床成矿系列编号方法采用“Ⅲ级成矿区带编号+时代代号+序号”。其优点是一个III级成矿区带某时代矿床成矿系列与其他III级成矿区带某同时代矿床成矿系列编号独立,很容易增加新厘定的矿床成矿系列。
3 各成矿系列家族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3.1 Ⅲ-35Pt1-1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岩系有关的Fe成矿系列家族该成矿系列家族可划分出与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岩系同生的Fe成矿系列(赞坎式磁铁矿床)。
在西昆仑塔什库尔干一带的赞坎——老并铁矿区赋矿地层的形成时代还有争议:前人认为布伦阔勒岩群应为古元古代形成的沉积变质岩系;燕长海等[15]通过锆石LA-ICP-MS方法对老并铁矿区内含铁岩系进行了测年,数据主要集中于510~540 Ma,且时代为530 Ma左右的锆石大量出现,从而初步认为区内含铁岩系的形成时代不会早于510 Ma,应属早古生代地层。笔者认为该区主体的赋矿地层仍应为古元古代布伦阔勒岩群(Pt1B.)。该岩群可以分为含铁岩段、斜长角闪片麻岩段、矽线石榴片麻岩-石英岩段、大理岩段等4套变质建造组合,其中主要含铁岩段岩性为层状-条带状磁铁矿、磁铁石英岩、(含磁铁)黑云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片(麻)岩等。赞坎矿区目前共发现6条大致平行的矿带,地表呈似层状不规则形态展布,共9个铁矿体。矿体产状与顶、底板围岩产状基本一致,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倾角17°~88°。矿体长度均在750 m以上,平均宽约5 m,最大近27 m;平均厚度32.6 m,平均品位27.58%。矿石呈浸染状、块状和条带状构造,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和他形——半自形结构等;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磁赤铁矿、赤铁矿等[14]。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型磁铁矿矿床,后期受到一定的区域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从铁矿床的地质特征来看,铁矿床的形成与沉积作用密切相关,铁矿床的形成年代应与布伦阔勒岩群的形成时代一致,因此赞坎式铁矿属与古元古代布伦阔勒群同生的铁矿床。类似的矿床还有老并铁矿[15]、莫喀尔铁矿、吉尔铁克铁矿、塔哈西铁矿、塔辖尔铁矿、叶里克铁矿、希尔布力铁矿、塔合曼铁矿、河可兰尔磁铁矿点、其克尔克磁铁矿点和若热万吉磁铁矿点等。
3.2 Ⅲ-35Pt2-2中元古代变质岩系有关的Cu-Pb-Zn-Au-Ag成矿系列家族该成矿系列家族可划分出与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岩系同生的Fe成矿系列(赞坎式磁铁矿床)。
该成矿系列家族可划分出与中元古代变质岩系后生的Cu-Pb-Zn-Au-Ag矿化系列(新藏公路324 km铜铅锌矿点)。
新藏公路324 km铜铅锌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长城纪二云石英片岩和石榴石二云石英片岩,岩石变形强烈,普遍糜棱岩化。矿(化)体产于构造破碎带内,围岩为糜棱岩化二云石英片岩,硅化蚀变强烈。矿(化)体走向近东西,与构造带走向一致,产状180°~210°∠55°~70°,出露宽度0.5~2.0 m,断续延伸。矿化主要表现为孔雀石化,较均匀。矿石矿物主要为孔雀石,脉石矿物为黄铁矿、石英、黑云母、白云母等;黄铁矿粒度细小,呈浸染状分布。主要成矿元素为铜、铅、锌,伴生金、银矿化。化学拣块样分析[16]铜、铅、锌质量分数分别为0.13%、0.18%、0.36%,金、银质量分数分别为0.04×10-6和1.3×10-6。该矿点成因类型初步推断为中温热液脉型。
3.3 Ⅲ-35Pz1-3志留纪沉积变质岩系有关的Fe-Cu-Pb-Zn-Ag成矿系列家族可进一步划分出与志留纪沉积变质岩系同生的Fe成矿系列(切列克其式菱铁矿)和后生的Cu-Pb-Zn-Ag矿化系列(黑恰达坂多金属矿点)。
切列克其菱铁矿含矿地层为下志留统温泉沟群(S1W),主要岩性为云母石英片岩和大理岩。菱铁矿体顺层产出于片岩(碎屑岩)与所夹大理岩(碳酸盐岩),或大理岩(碳酸盐岩)与所夹片岩(碎屑岩)接触带上,少数顺层产出于片岩中。局部地段表现出菱铁矿层向片岩和大理岩等围岩过渡特征。矿区含矿带总体呈EW 向展布于求库台岩体接触带外侧200~600 m处,带长4 km,共有矿体13个。矿体形态为似层状、透镜状,呈近EW 和NEE 向展布,长140~605 m,平均厚1.8~39.9 m,全铁平均品位为38.00%~47.52%。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菱铁矿和褐铁矿,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层状、条带状或纹层状构造和假波纹构造、晶洞构造。矿石矿物单一,主要为菱铁矿,体积分数达70%~80%或更高,有少量黄铜矿。地表及浅部菱铁矿被氧化成褐铁矿,保留着菱形解理。据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特征,将成矿期划分为沉积成岩和区域变质成矿期两个主要成矿阶段,其成因类型主要为海相沉积(改造)型菱铁矿床[17]。类似矿床还有切北菱铁矿、黑黑孜江干菱铁矿和麻扎赤铁矿点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麻扎幅 神仙湾幅1∶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西安:西北地质资料馆,2004. 。
黑恰达坂多金属矿点位于新藏公路黑恰道班东8 km处,矿体也产于温泉沟群中,为一套志留系深灰色粉砂质板岩、斑点状板岩和绢云母板岩等。矿体顶板为细晶灰岩、斑点状板岩和大理岩,底板为灰岩、石英岩。岩石变形较强,次级断裂较为发育,岩浆活动微弱。矿体产于次级断裂之中,出露宽度1.5~10.0 m,有些地段达30余 m,形态不规则,产状215°∠73°。围岩见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蚀变强烈。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为黄铁矿、石英、绢云母等。矿石为致密块状构造,浸染状、脉状和自形粒状结构(或晶族),沿断裂带可见到等轴晶系的方铅矿晶体。主要矿化元素为锌、铅、铜、银,其质量分数分别为:0.26%~8.71%、0.31%~21.10%、0.10%~0.78%、1.7×10-6。该矿点的成因类型主要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类似矿点还有黑黑孜铜矿化点、黑黑孜江干铜矿点和新藏公路273 km多金属矿化点等[16]。
3.4 Ⅲ-35Pz2-4泥盆纪沉积岩系有关的Cu-Au成矿系列家族该成矿系列家族可划分出与泥盆纪沉积岩系同生的Cu-Au矿化系列(鱼跃石铜金矿点)。
鱼跃石铜金矿点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麻扎幅 神仙湾幅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西安:西北地质资料馆,2004. 位于神仙湾北约21 km处,矿体产于泥盆系天神达坂砂砾岩底部。矿体长度大于1 000 m,厚度1.5~2.0 m。矿石类型为孔雀石化砂砾岩,矿化主要表现为孔雀石化,矿化较均匀,拣块样分析铜品位为1.08%、金品位为0.35×10-6。该矿点工作程度低,仅构成矿化线索,初步推断其成因为砂砾岩型铜矿。
3.5 Ⅲ-35Pz2-5二叠纪沉积岩系有关的Pb-Cu-Fe-Ag-Zn成矿系列家族可划分出与二叠纪沉积岩系后生的Pb-Cu-Fe-Ag-Zn矿化系列(祥云沟铅矿点、河岔口南含银铜矿点、河尾滩北赤铁矿化点)。
祥云沟铅矿点产于下二叠统神仙湾组中,岩性主要为灰色薄——中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灰色白云岩、灰岩和硅质岩。主要赋矿层位为碎裂岩化硅质岩,矿化体宽5~52 m,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为主,新鲜面上见星点状闪锌矿。捡块样分析[18]Cu品位为0.03%、Pb品位为0.28%、Zn品位为0.78%。该矿点工作程度低,构成铅锌铜矿化系列,成因类型推断为中低温热液成矿。
河岔口南含银铜矿点构造上处于晚古生代神仙湾裂陷槽内,出露地层有二叠系神仙湾组和侏罗系龙山组,铜矿产于二叠系神仙湾组构造角砾岩中。铜矿体长520 m,平均厚度3.9 m,总体走向60°~70°。矿化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和孔雀石等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岔路口幅1∶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西安:西北地质资料馆,2006. 。铜品位为0.35%~6.92%,平均为3.07%,银品位为(53.7~306.0)×10-6,平均136.9×10-6。该矿点从目前资料推测其主要成因为后期中温热液成矿。
河尾滩北赤铁矿化点矿体围岩为二叠系神仙湾组碎屑岩,矿化范围60 m2,矿体呈网脉状,沿北西向断层发育,矿化网脉长20 m,宽3 m,矿石多呈碎裂结构、块状构造②。其成因属低温热液型。
3.6 Ⅲ-35Pz2-6华力西期中酸性岩有关的Pb-Zn-Cu-Au-Ag成矿系列家族该成矿系列家族可划分出与华力西期中酸性岩后生的Pb-Zn-Cu-Au-Ag成矿系列(瓦恰式铅锌铜矿)。
瓦恰铅锌铜矿产于中石炭统大理岩与长英质角岩接触带附近。已发现5条矿体,其中1号矿体在地表呈似层状展布,出露长约122 m,宽0.41~3.23 m,平均厚度2.3 m。2号矿体见两层铜或铜铅锌矿体及多层黄铁矿化体,围岩主要以矽卡岩化长英质角岩及大理岩为主,矿石铜品位为1.08%~1.51%,铅品位为0.05%~5.62%,锌品位为2.83%~5.08%,银品位为(3.99~85.40)×10-6,伴生金品位为(0.10~1.68)×10-6。矿石矿物主要为孔雀石和铜蓝等。从地表及钻孔揭露出的矿化类型看,矿区存在多期矿化,以矽卡岩化为主,局部为岩浆期后热液脉状充填,其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14]。
3.7 Ⅲ-35Mz-7侏罗——白垩纪沉积岩系有关的Pb-Zn-Cu-Ag成矿系列家族该成矿系列家族可划分出与侏罗纪沉积岩系后生Pb-Zn-Cu-Ag成矿系列(甜水海铅锌矿、卡孜勒铜银矿点)和与白垩纪沉积岩系后生Pb-Zn-Ag成矿系列(多宝山铅锌矿)。
甜水海铅锌矿赋存于侏罗系龙山组(J2l)千枚岩-灰岩段接触带,铅锌矿化强度高、品位富、延伸稳定,已发现工业矿体3条,低品位矿体6条,矿体走向与接触带近乎平行,多呈脉状。目前控制矿体长约450 m,视厚度1.5~43.5 m,铅平均品位为7.26%,锌平均品位为0.83%,普遍伴生银(平均品位为7.74×10-6)。该矿主要成矿类型为层控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类似矿床还有天神铅锌矿点 新疆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 新疆西昆仑乔尔天山——岔路口一带资源潜力评价立项设计. 乌鲁木齐:新疆地质调查院,2012. 和驼峰岭铅锌矿点。
卡孜勒铜银矿产于侏罗系龙山组一套浅海碳酸盐岩夹火山岩建造中,岩性为鲕粒灰岩、砾屑灰岩、生物灰岩夹玄武岩等。矿点可见长约150 m的矿化带,露头宽15~30 m,走向与北西向区域性乔尔天山——岔路口大断裂走向一致。矿化体位于碳酸盐岩破碎带中,辉铜矿化、蓝铜矿化、孔雀石矿化普遍,矿化强度高。拣块样分析[18]铜平均品位为49.2%,银平均品位为461.13×10-6。
多宝山铅锌矿床产于白垩系铁隆滩组(K2tl)中,主要岩性为灰岩、碳酸盐岩岩溶角砾岩、砾岩、泥岩和砂质泥岩,容矿岩石主要为碳酸盐岩岩溶角砾岩。矿区地表共圈定6个矿带,其中I号矿带圈定3个矿体,12个盲矿体,达中型规模。目前I-2矿体控制长度100~250 m,真厚度2.0~20.0 m,品位变化大,为0.5%~60.0%。铅锌矿赋存于角砾岩带、裂隙带及岩溶溶洞中,矿体形态与岩溶、层间破碎带构造空间形态有关,矿体产状变化大,走向无规律,矿体倾角为20°~55°,呈似层状、不规则囊状、脉状产出。矿体上、下盘围岩以碳酸盐岩类为主,部分为碎屑岩类。矿体中矿石除了铅锌外,均伴生银。矿石构造为块状、细脉状、浸染状和角砾状等,结构为细粒结构。硫化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白铅矿、闪锌矿,次为黄铜矿和褐铁矿等。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重晶石、石英、长石及泥质物等。围岩蚀变主要有碳酸盐化、硅化及泥化等,为中低温热液蚀变,蚀变主要沿断层带及两侧岩石分布。该类矿床经研究对比认为属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19],类似矿床还有宝塔山铅锌矿、落石沟铅锌矿点和长蛇沟铅锌矿化点等[18, 20]。
3.8 Ⅲ-35Mz-8燕山期中酸性岩有关的Cu-Zn-Pb-Fe-Au-Ag-W成矿系列家族该成矿系列家族可划分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后生的Cu-Zn-Fe-Ag成矿系列(司热红铜铁矿)和后生的Au-W-Cu-Pb-Zn矿化系列(卡拉其古八大山含钨金矿点、谢并喀拉基尔干铜矿点、阿然保泰铅锌矿点)。
司热红一带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未分志留——奥陶系和第四系。古元古界布伦阔勒岩群与石炭系均为沉积变质岩系,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侵入该地层中。矿体主要产出在燕山早期花岗岩与石炭系大理岩(少数为变砂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已发现5条矿体,呈似层状、脉状或囊状,延伸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矿化以铁为主,伴生铜。矿体走向多为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出露长150~400 m,厚度0.81 ~7.05 m,全铁(TFe)平均品位为28.12%~63.98%,铜平均品位为1.44%。矿石构造为致密块状、浸染状。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次为黄铜矿(孔雀石、蓝铜矿),脉石矿物有石英、绢云母、白云母、方解石等。初步推断司热红铜铁矿床属矽卡岩型矿床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铁铅锌矿远景调查设计书. 西安:西北地质资料馆,2009. 。在该区大理岩下盘的变质砂岩中发育一条层间破碎带,还发现有铜锌矿化。已圈定1条矿体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克克吐鲁克幅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幅1∶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西安:西北地质资料馆,2004. ,长度50 m,厚1.5 m,矿石可见黄铜矿、闪锌矿、孔雀石等,铜品位为3.79%,锌品位为2.65%,银品位为8.3×10-6。初步推断司热红铜锌矿床与铜铁矿类型一致,为矽卡岩型。
卡拉其古八大山含钨金矿点位于东西向卡拉其古断裂北侧,在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体断裂破碎带中发育多条矿化石英脉,脉长10~30 cm,宽1.0~1.5 m,走向75°,脉内见黑钨矿、黄铁矿、黄铜矿和孔雀石,围岩蚀变为云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21]。初步推断其成因类型为中高温热液脉型金矿。
谢并喀拉基尔干铜矿点和明铁盖铜矿点均产于花岗岩外接触带的石英脉中,石英脉长达30 m,宽10~30 cm,受北西向剪切带控制,含矿围岩为二叠系含炭岩系。黄铜矿以浸染状分布在石英脉中。这两个矿点均为受断裂控制的与花岗岩体有关的热液脉型矿化[21]。
阿然保泰铅锌矿点①发现1条铅锌矿体,受断裂控制,宽约5 m。其中有宽20~30 cm的蚀变带,可见细粒黄铁矿化、褐铁矿矿化和硅化、碳酸盐化和萤石化等蚀变。铅锌矿体中铅品位为0.55%,锌品位为0.48%,银品位为3.4×10-6,金品位为0.11×10-6。该成矿系列家族中的矿化点其成矿均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类岩石有关,矿体多受断裂带控制,呈脉状、网脉状分布。初步认为其属岩浆期后热液成矿,成因为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矿。
3.9 Ⅲ-35Cz-9喜山期中酸性岩有关的Pb-Zn-Au-Ag成矿系列家族该成矿系列家族可划分出与喜山期中酸性岩后生的Pb-Zn-Au-Ag矿化系列(斯如依迭尔铅锌矿点、阿然保泰金矿点)。
斯如依迭尔铅锌矿点内侵入岩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岩体呈北西——南东方向展布,略呈弧形,为一不规则的楔状透镜体,侵入于二叠纪地层中。岩体中发育1 条近南北向断裂,宽约5 m。断裂带近上盘处有宽20~30 cm的蚀变带,可见细粒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和萤石化等蚀变。矿区已发现2个铅锌矿化体,产于花岗闪长岩体与围岩外接触带上,均为含矿石英脉。矿石具有压碎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和块状构造。矿石中主要成矿元素为铅、锌,伴生银(3.4×10-6)、金(0.11×10-6)等。矿石成分简单,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萤石等。斯如依迭尔铅锌矿成矿与花岗闪长岩在空间和时间关系最为密切,含矿花岗闪长岩的锆石LA-ICP-MS U-Pb 年龄为(12.70±0.13) Ma[22],岩体形成于喜山晚期(中新世晚期)。因此,花岗闪长岩锆石年龄也表明斯如依迭尔铅锌矿点成矿作用发生在喜山期,成矿年龄等于或者略小于13 Ma[22],其属于岩浆期后热液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铅锌矿。
阿然保泰金矿点内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碱性岩和碱性花岗岩类发育。金矿化见于褐黄色、褐色含黄铁矿细粒正长岩脉中,岩脉侵入于灰白色中粗粒花岗正长岩中,岩石蚀变有绿帘石化、绿泥石化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克克吐鲁克幅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幅1∶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西安:西北地质资料馆,2004. ,主要矿化为黄铁矿化。初步推断其成因与斯如依迭尔铅锌矿相同,为与喜马拉雅期中酸性岩有关的后生热液矿床。
4 区域成矿谱系陈毓川等[23]提出了“矿床成矿谱系”(简称为“成矿谱系”)的新概念,主要用于研究一个特定的区域内经历的全部地质历史过程中成矿作用的演化过程及成矿产物的时空分布、内在联系的规律等。探讨构成一个区域内的各个成矿旋回中某个成矿旋回内形成的矿床和矿床成矿系列之间的关系。成矿谱系研究已在桂北地区和阿尔泰地区开展了示范性工作[24, 25]。近年来,通过“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项目的研究,明确指出成矿谱系是指一定区域内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成矿作用的演化及时空结构[26]。区域矿床成矿谱系可揭示成矿物质在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分散与集中、组合与变化、区域成矿作用的继承性与突发性等规律,是区域成矿学的重大问题,也是研究区域壳幔作用及演化的重要内容。
喀喇昆仑成矿带按照上述思路和内涵,根据5个主要构造旋回成矿演化的阶段,结合前面厘定出的12个成矿系列,构建了区域成矿谱系,用以阐明成矿系列的时空演化规律,具体见图 2。
4.1 前寒武纪地壳增生及基底形成阶段与成矿本阶段为古元古代地壳增生-前震旦纪基底形成时期,在塔什库尔干陆块形成了与古元古代沉积变质作用同生的Fe矿床成矿系列。该类矿床所对应的构造环境为大洋伸展环境,是塔什库尔干微古陆块在张裂作用下形成的同生断裂导致盆地内基性火山喷发,从而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热液和铁质来源,形成了一大批大型铁矿床,已发现有赞坎、莫喀尔、老并、吉尔铁克和叶里克等磁铁矿床。反映出前寒武纪成矿仅有伸展阶段产物的不完整成矿演化,并形成了一批以铁(铜、金)为主的大、中型矿床,铁矿成矿条件好,资源潜力大。
4.2 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形成演化阶段与成矿本阶段为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形成及加里东期地壳增生的演化时期,在塔什库尔干和黑恰形成了与志留纪海相沉积岩系同生的铁(铜)矿床成矿系列,已发现有切列克其和黑黑孜江干菱铁矿。在阿克赛钦陆缘盆地形成了与志留纪沉积变质岩系后生的铜(铅锌银)矿化系列,已发现有黑黑孜铜矿化点和黑黑孜江干铜矿点等。该成矿系列反映出早古生代缺失寒武纪和奥陶纪,仅为志留纪的拉张阶段的不完整成矿演化,成矿特色以沉积成矿作用为主,形成了以铁(铜)矿为主的大、中型矿床。
4.3 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洋关闭及大陆碰撞演化阶段与成矿本阶段为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洋形成及华力西期构造-岩浆活化时期,主要成矿系列有:泥盆纪沉积岩系同生Cu-Au矿化系列,在麻扎神仙湾一带已发现有鱼跃石铜金矿点;二叠纪沉积岩系后生Pb-Cu-Fe-Ag-Zn矿化系列,在岔路口一带已发现有祥云沟铅矿点、河岔口南含银铜矿点和河尾滩北赤铁矿化点等;华力西期中酸性岩后生Pb-Zn-Cu-Au-Ag成矿系列,在塔什库尔干一带已发现有瓦恰铅锌铜矿床。本阶段成矿系列反映出晚古生代缺失石炭纪的成矿信息,仅为泥盆纪、二叠纪的汇聚至固结的不完整成矿演化,而华力西期以岩浆成矿作用为主的成矿特色,形成了以铅、锌、铜矿为主的矿床。
4.4 中生代新特提斯洋形成及构造-岩浆活化阶段与成矿本阶段为中生代新特提斯洋的形成与闭合及构造-岩浆活化时期,主要成矿系列有:侏罗纪沉积岩系后生Pb-Zn-Cu-Ag成矿系列,在西昆仑南部的甜水海一带已发现有甜水海铅锌矿和卡孜勒铜银矿点等;白垩纪沉积岩系后生Pb-Zn-Ag成矿系列,已发现有多宝山铅锌矿和宝塔山铅锌矿等;燕山期中酸性岩后生Cu-Zn-Fe-Ag成矿系列,在塔什库尔干已发现有司热洪铜铁矿点和司热洪铜锌矿点等;燕山期中酸性岩后生Au-W-Cu-Pb-Zn矿化系列,已发现有卡拉其古八大山含钨金矿点、谢并喀拉基尔干铜矿点、明铁盖铜矿点和阿然保泰铅锌矿点等。本阶段成矿系列的构成,反映出中生代缺失三叠纪的成矿信息,从侏罗纪至白垩纪经历了从板内固结、构造活化向较为稳定的板内固结的演化历程,成矿特点以燕山期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为主,而沉积成矿作用为辅,形成了铅、锌、铜、金等矿床。
4.5 新生代陆内造山及推覆构造演化阶段与成矿本阶段为新生代(喜马拉雅期)陆内造山及推覆构造发展演化时期,主要成矿系列为喜山期中酸性岩后生Pb-Zn-Au-Ag矿化系列,已发现有斯如依迭尔铅锌矿点、阿然保泰金矿点和明铁盖达坂北金矿点等。本阶段仅构成1个成矿系列,反映出新生代成矿作用较弱,仅有中酸性侵入岩期后热液形成的铅、锌、金等矿点,成矿远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喀喇昆仑成矿带主体属于陆块及其陆缘盆地演化类型。其成矿时代明显集中于元古宙、古生代和中生代,而新生代的成矿作用较弱。古元古代地壳演化的基底陆壳,地质演化历史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塔什库尔干的塔阿西——莫喀尔一带已查明一批沉积变质型的大中型铁矿床,进一步找矿潜力巨大;而中生代新特提斯洋的形成及构造-岩浆活动演化阶段,目前已在甜水海——岔路口一带发现一批铅锌矿床,展示成矿远景好,找矿潜力较大。
5 结语成矿规律研究是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区域成矿单元的划分、成矿系列的构建、成矿谱系的厘定和成矿体系的建立。成矿带成矿系列研究是在区域成矿单元划分和研究的基础上,以三级成矿带为单元,全面了解区域矿产分布、种类和成因,分析其成矿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区域成矿普遍性特征的总结。本次研究是在西昆仑地区成矿单元划分的基础上,对喀喇昆仑成矿带以含矿或成矿建造为对象,将与各类地质建造有关的成矿系列细化为同生成矿系列和后生成矿系列等类别,构建了9个成矿系列家族和12个成矿(或矿化)系列。同时,通过建立成矿谱系,从喀喇昆仑成矿带构造演化角度,探讨了各成矿系列及家族形成的动力学背景,进一步深化了西昆仑地区的成矿规律认识,同时这些成果对于明确区域找矿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矿床成矿系列家族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研究区地质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新的矿种或矿床类型被发现,矿床的成矿系列家族也将会逐步充实和完善。目前的研究成果只是现阶段条件下资料集成的反映,有不当的地方,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后续修改完善。
[1] | 程裕淇, 陈毓川, 赵一鸣.初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79, 1(1):32-58.Cheng Yuqi, Chen Yuchuan, Zhao Yiming.Prb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of Minerogenetic Series of Mineral Deposits[J].Acta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1979, 1(1):32-58. |
[2] | 程裕淇, 陈毓川, 赵一鸣, 等.再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3,5(6):1-52. Cheng Yuqi, Chen Yuchuan, Zhao Yiming, et al.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of Minerogenetic Series of Mineral Deposits[J].Acta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1983, 5(6):1-52. |
[3] | 陈毓川, 裴荣富, 王登红.三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J].地质学报, 2006, 80(10):1501-1508. Chen Yuchuan, Pei Rongfu, Wang Denghong.On Minerogenetic (Metallogenetic) Series: Third Discussion[J].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6, 80(10):1501-1508. |
[4] | 王世称, 陈永清.成矿系列预测的基本原则及特点[J].地质找矿论丛, 1994, 9(4):79-85. Wang Shicheng, Chen Yongqing.The Basic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re-Forming Series Prognosis[J].ContributionstoGeology andMineralResourcesResearch, 1994, 9(4):79-85. |
[5] | 杨合群, 宋忠宝, 王兴安, 等.北祁连山大坂大岔地区蛇绿岩含矿性[J].西北地质, 2003, 36 (3) :50-56. Yang Hequn, Song Zhongbao, Wang Xing'an, et al.Ore-Bearing Property of Ophiolite in Daban-Dacha Area, North Qilian Mts[J].Northwestern Geology, 2003, 36(3):50-56. |
[6] | 杨合群, 赵国斌, 谭文娟, 等.论成矿系列与地质建造的关系[J].地质与勘探, 2012, 48(6): 1093-1100. Yang Hequn, Zhao Guobin, Tan Wenjuan, et al.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llogenic Series and Geological Formation[J].Geology and Exploration, 2012, 48(6): 1093-1100. |
[7] | 任纪舜.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M].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9: 1-15. Ren Jishun.Chinese Geotectonics from a Global Angle (Geotectonic Map of China and Adjacent Areas)[M].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999: 1-15. |
[8] | 姜耀辉, 周珣若.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岩石学及构造岩浆动力学[J].现代地质, 1999, 13(4):378. Jiang Yaohui, Zhou Xunruo.Petrology and Tectonic Magma Dynamics of Granitoids in the West Kunlun Orogenic Belt[J].Geoscience, 1999, 13(4):378. |
[9] | 姜春发, 王宗起, 李锦铁.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M].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0: 7-13. Jiang Chunfa, Wang Zongqi, Li Jinyi.The Opening-Closing Tectonics of Central Orogenic Belt[M].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0: 7-13. |
[10] | 姜耀辉, 丙行健, 郭坤一, 等.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J].地球学报, 2000, 21(1):23-25.Jiang Yaohui, Bing Xingjian, Guo Kunyi.Tectonic Environments of Granitoids in the West Kunlun Orogenic Belt[J].Acta Geoscientia Sinica, 2000,21(1):23-25. |
[11] | 张传林, 陆松年, 于海峰, 等.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来自锆石SHRIMP及LA-ICP-MS测年的证据[J].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2007, 37(2): 145-154. Zhang Chuanlin, Lu Songnian, Yu Haifeng, et al.Tectonic Evolution of Western Kunlun Orogenic Belt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North Rim: SHRIMP and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J].China Science:Series D: Earth Science, 2007, 37(2): 145-154. |
[12] | 乔耿彪, 伍跃中, 杨合群.新疆西昆仑地区各成矿单元特征及找矿方向[C]//孟宪来.中国地质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下册.北京:中国地质学会,2013:103-108. Qiao Gengbiao, Wu Yuezhong, Yang Hequn.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he Metallogenic Units in Western Kunlun Area of Xinjiang[C]//Meng Xianlai.2013 Conference of Geolgical Society of China:Volume ll.Beijing: Geolgical Society of China, 2013: 103-108. |
[13] | 翟裕生, 姚书振, 蔡克勤.矿床学[M].三版.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1: 96-216.Zhai Yusheng, Yao Shuzhen, Cai Keqin.Mineral Deposits[M].3rd ed.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2011: 96-216. |
[14] | 冯昌荣, 何立东, 郝延海, 等.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一带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2, 36(1):102-110. Feng Changrong, He Lidong, Hao Yanhai, et al.Features and Potential Analysis of the Iron Polymentallic Deposits in the Taxkorgan Area,Xinjiang[J].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12, 36(1):102-110. |
[15] | 燕长海, 陈曹军, 曹新志, 等.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帕米尔式"铁矿床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 2012, 31(4):549-557. Yan Changhai, Chen Caojun, Cao Xinzhi, et al.The Discovery of the "Pamir-Type" Iron Deposits in Taxkorgan Area of Xinjiang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12, 31(4):549-557. |
[16] | 李博秦, 姚建新, 王峰, 等.西昆仑麻扎[CD1]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 2007, 53(4):571-576. Li Boqin, Yao Jianxin, Wang Feng, et al.Discovery of the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Zone in Mazar-Heiqiadaban Area, West Kunlu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Geological Review, 2007, 53(4): 571-576. |
[17] | 李凤鸣, 彭湘萍, 张勤军.西昆仑切列克其菱铁矿床特征及成矿模式[J].新疆地质, 2010, 28(3): 274-279. Li Fengming, Peng Xiangping, Zhang Qinjun.Mineralization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Qieliekeqi Siderite Deposit in West Kunlun[J].Xinjiang Geology, 2010, 28(3): 274-279. |
[18] | 谢渝, 舒林, 司勇.新疆甜水海地区乔尔天山一带找矿潜力浅析[J].西部探矿工程, 2011(11):157-159. Xie Yu, Shu Lin, Si Yong.Prospecting Potential Analysis of Qiaoertianshan Area in Tianshuihai, Xinjiang[J].Western Prospecting Engineering, 2011(11):157-159. |
[19] | 杜红星, 魏永峰, 薛春纪, 等.多宝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研究[J].新疆地质, 2012, 30(1): 52-57. Du Hongxing, Wei Yongfeng, Xue Chunji, et al.Geological and Geochemiscal Characteristics of Duobaoshan Pb-Zn Deposit in Hetian, Xinjiang[J].Xinjiang Geology, 2012, 30(1): 52-57. |
[20] | 徐仕琪, 冯京, 田江涛, 等.西昆仑落石沟一带铅锌矿成矿特征及区域预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4): 1190-1199.Xu Shiqi, Feng Jing, Tian Jiangtao, et al.Metallogenic Rules and Regional Prediction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Luoshigou of West Kunlun[J].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2013, 43(4): 1190-1199. |
[21] | 祝平.明铁盖罗布盖子沟多金属矿化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J].西北地质, 2001, 34(3): 54-61.Zhu Ping.Multi-Mental Metallogenic Province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ization Pattern in Luobugaizigou, Mingtiegai Area[J].Northwestern Geology, 2001, 34(3): 54-61. |
[22] | 于晓飞, 孙丰月, 侯增谦, 等.新疆塔什库尔干斯如依迭尔铅锌矿区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定年及其意义[J].岩石学报, 2012, 28(12) : 4151-4160.Yu Xiaofei, Sun Fengyue, Hou Zengqian, et al.Zircon U-Pb Age and Its Significance of the Granodiorite from Siruyidieer Pb-Zn Deposit, Taxkorgan, Xinjiang, China[J].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12, 28(12) : 4151-4160. |
[23] | 陈毓川, 薛春纪, 王登红, 等.华北陆块北缘区域矿床成矿谱系探讨[J].高校地质学报, 2003, 9(4):520-535.Chen Yuchuan, Xue Chunji, Wang Denghong, et al.A Discussion on the Regional Mineralizing Pedigree of the Ore Deposit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Landmass[J].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2003, 9(4):520-535. |
[24] | 陈毓川, 毛景文, 王平安.桂北地区金属矿床成矿历史演化程式[J].地质学报, 1994, 68(4): 324-338.Chen Yuchuan, Mao Jingwen, Wang Ping'an.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Metallic Deposits in Northwest Guangxi, China[J].Acta Geologica Sinica, 1994, 68(4): 324-338. |
[25] | 王登红, 陈毓川, 李红阳, 等.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成矿规律成矿系列研究进展[J].地质论评, 1998, 44(1):62.Wang Denghong, Chen Yuchuan, Li Hongyang, et al.Progress of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Research in Altai Orogen Belt of Xinjiang[J].Geological Review, 1998, 44(1):62. |
[26] | 王登红, 陈世平, 王虹, 等.成矿谱系研究及对东天山铁矿找矿问题的探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31(2):186-192. Wang Denghong, Chen Shiping, Wang Hong, et al.Mineralization Pedigree and Prospecting for Iron Deposits in Eastern Tianshan[J].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07,31(2):186-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