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华北典型河道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
王哲1, 付宇2, 朱静思1, 曹文庚3     
1.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天津 300170;
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郑州 450046;
3.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石家庄 050061
摘要: 针对华北地区严重的地下水超采问题,选取河北境内的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3条补水河道的试点河段开展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入渗回补率、地下水水位回升率、水质改善度、水面面积变化率、水生态改善度和公众满意度等6项指标的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简便实用的指标计算方法对河段补水前后指标的变化进行计算分析,并对生态补水的效果进行评价分级。结果表明:补水结束时,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3条试点河段的平均入渗回补率为65%,地下水水位相对回升率为分别为36%,17%,6%,水质改善度依次为51%,34%,90%,水面面积总计增加了8.56 km2,水生态改善度依次为46%,87%,94%,公众满意度分别为90%,90%,80%。利用建立的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方法计算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综合得分分别为84,47,64分,评价等级分别为"非常好" "一般" "较好"。3条试点河段评价结果与实际补水效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地下水    回补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效果评价    
Effect Assessment on Groundwater Recharge for Typical Rivers in North China
Wang Zhe1, Fu Yu2, Zhu Jingsi1, Cao Wengeng3     
1. Hydrology Bureau of Haihe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Tianjin 300170, China;
2. College of Surveying and Geo-Informatio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46, China;
3. Institute of Hydr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serious problem of groundwater overdraft in North China, the experimental river sections of Hutuo River, Fuyang River, and Nanjuma River in Hebe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effect was established by selecting indexes from the six aspects of groundwater level recovery rate, water surface area change rate,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degree, water ecology improvement degree, and public satisfaction degree. With AHP, a simple and practical index calculation method was selected 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changes of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he river reach replenishment, and finally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ecological replenish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the end of the groundwater recharge, the average infiltration rate covering the three pilot sections of Hutuo River, Fuyang River, and Nanjuma River is 65%, the relative recovery rate of groundwater level is 36%, 17%, and 6% respectively, the degree of ground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is 51%, 34%, 90% respectively, the water surface area is increased by a total of 8.56 km2, and the water ecological improvement degree is 46%, 87%, 94%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public satisfaction is 90%, 90%, and 80% respectively.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core of Hutuo River, Nanjuma River, and Fuyang River is 84, 64, and 47,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grade is "very good" "good", and "normal", respectively. This results of the three pilot river section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water replenishment effect.
Key words: groundwater    recharg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dex system    effect assessment    

0 引言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饮水安全和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以来,地下水开采量迅速增加[1];尤其是华北地区,地下水的长期大规模开采,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湖水面萎缩、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保障国家水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我国已于2011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地下水保护,治理地下水超采问题,实现采补平衡[3]。因此,开展地下水人工补给是一项在新形势下进行地下水开发利用的重要工作,对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水资源储存总量不断降低,促使地下水人工补给研究不管从理论上还是方法上都有了长足发展[5]。前人在河南、河北及山东等省[6-7]以及北京、上海、天津、杭州、西安、沈阳等许多大城市和一些典型地域均进行过重大的人工补给地下水试验[8-9],并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许多国家和地区[9-12]都已把地下水人工补给作为调节和控制水资源的主要方法。目前,地下水人工补给研究在补给方式、补给水源、补给技术、补给水质以及补给引起的堵塞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人工补给地下水效果评价方面,尚未有统一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国内外学者多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回补率、补给率、渗透补给范围、有效蓄水率、地下水水位及水质等指标[13-15]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指标,对地下水回补效果进行评价。然而当前一种或几种组合指标评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下水回补效果,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且现有的评价方法仍缺乏普适性;故建立一套简单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目前地下水回补效果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对水资源管理评价工作的大面积开展,保障地下水资源和恢复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为基础,选择河段补水前后典型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构建回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计算方法,并对生态补水的综合效果进行了评价分级,以期为今后整个华北平原超采区开展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本文以河北省境内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3条补水河道的试点河段及其周边10 km范围内地区为评价区(图 1),试点河段长期处于断流状态,周边区域地下水超采和河湖生态水量亏损较为严重。3条补水河道的试点河段总长477 km,涉及石家庄、衡水、沧州、邯郸、邢台、保定等6市26个县(市、区),经过宁柏隆、高蠡清、一亩泉等多个主要的浅层地下水漏斗区。自2018-09-13开始补水,截至2019-08-31,补水量共计145 420万m3。按补水水源统计,南水北调中线补水89 000万m3,当地水库补水48 420万m3,再生水补水8 000万m3;按试点河段统计,滹沱河补水84 077万m3,滏阳河补水42 345万m3,南拒马河补水18 998万m3

图 1 区域位置图 Fig. 1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补水河段地表水水量监测断面共30处,其中滹沱河10处、滏阳河11处、南拒马河9处;地下水位监测井111眼(图 2),其中滹沱河地下水位监测井70眼、滏阳河25眼、南拒马河13眼,全部为自动监测;水质监测断面11处(图 2),其中滹沱河4处、滏阳河4处、南拒马河3处;水生态现场调查共布设了12处调查断面,其中滹沱河4处、滏阳河4处、南拒马河4处;并在补水后期前往3条试点河段开展社会影响现场调研。

图 2 滹沱河(a)、滏阳河(b)、南拒马河(c)监测站点布置 Fig. 2 Layout of monitoring stations in Hutuo River(a), Fuyang River(b), and Nanjuma River(c)
2 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根据专家经验,将评价对象固有的特性进行量化、比较、分层次进行分析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不但可以描述评价对象的层次属性,又能够对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和相互联系进行考量[15]。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地下水回补效果涉及地下水回补水量变化、水质变化、水生态改善及社会影响等诸多方面,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可实现对地下水回补效果的综合评判。同时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全面、简易可行、广泛适用等原则,以实现对地下水回补效果的高效科学评价。

2.1 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已开展的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经验,生态补水对河湖水量、河湖水面恢复、地下水水位、河湖及地下水水质、河湖及周边水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同时,为了解补水河道沿岸居民及社会公众对河湖地下水回补工作的态度和看法,需要通过调查了解公众对生态补水的满意程度。因此,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选取了6个具有代表性且易量化操作的评价指标作为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指标:1)入渗回补率,反映河湖生态补水入渗回补地下水的有效程度;2)地下水水位回升率,反映补水后含水层水位恢复情况;3)水质改善度,反映地下水回补对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的综合改善效果,可以表征受水区域水环境的改善;4)水面面积变化率,反映补水效果的好坏;5)水生态改善度,反映生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6)公众满意度,反映补水河道周边社会公众对河湖地下水回补工作的认识、态度和建议。

根据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结构,将评价模型分为两层,从上到下第一层为目标层,第二层为指标因子层。以此为基础建立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层次模型(图 3)。

图 3 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层次模型 Fig. 3 Evaluation model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2.2 指标计算方法

对地下水回补效果进行评价是通过分析补水前后评价指标的变化来评价生态补水对河湖水量、地下水水位和水质、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评价指标的数据获取方式和计算方法见表 1

表 1 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指标计算 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calculation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effect
评价指标 数据获取方式 计算方法 方法说明
入渗回补率 动态监测、数据调查 水量平衡法 计算原理科学、方法简便、水量关系明晰,本文主要采用该法
模型模拟 需要大量的地形地质资料和监测数据,模型构建和调参复杂,不适用于短期滚动的效果评价
地下水水位回升率 动态监测 等值面法 通过补水前后评价区域地下水埋深变化等值线(面)图,分析地下水位上升、稳定、下降区域的面积占评价区域面积的比例
监测井统计法 地下水流场难以画出时,可以使用监测井统计法统计地下水监测井水位上升、稳定、下降的比例
水质改善度 动态监测 河段长法 地表水水质改善度计算方法
监测断面统计法 地表水水质监测站点少时可用来计算地表水质改善度
直接计算 水质得到改善的地下水监测井占区域内总监测井数的比例来表示地下水水质改善度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改善度加权求和表示综合水质改善度
水面面积变化率 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航测、现场勘查量测复核 直接计算 计算补水前后水面面积的变化,增加率越高补水效果越好
水生态改善度 现场取样调查 直接计算 对比补水前后水生生物、岸被植物的种类变化,反映水生态的改善程度
公众满意度 走访调查、发放问卷 赋分计算 问卷采用百分制,根据问题重要程度,对各个问题赋值,最后求和计算

由于降水量大小对地下水入渗回补和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较大,故需要对特殊降水年份(如丰或偏丰、枯或偏枯)扣除降水因素影响,修正评估结果。修正主要考虑入渗回补率和地下水水位回升率2个指标。修正系数与降水等级对应关系见表 2

表 2 修正系数与降水等级对应表 Table 2 Correction coefficient and precipitation grades
降水等级 保证率/% 修正系数
入渗回补率 地下水水位回升率
丰水年 <12.5 0.8 0.8
偏丰水年 12.5~37.5 0.9 0.9
平水年 37.5~62.5 1.0 1.0
偏枯水年 62.5~87.5 1.1 1.1
枯水年 ≥87.5 1.2 1.2
2.3 指标权重及评价分类 2.3.1 指标权重及分级量值划分

各指标因子对地下水回补效果的影响程度不同,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也有差异。本次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经验来构造判断矩阵(表 3),通过和积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相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可得到各个指标因子的权重值(表 4)。从简单实用的角度出发,使用自然断点法将指标值域(0~≤100%)平均划分为4个等级,即0~25%,25%~50%,50%~75%,75%~≤100%,其对应量值依次赋值为25,50,75,100。

表 3 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指标判断矩阵 Table 3 Evaluation index judgment matrix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effect
入渗回补率 地下水水位回升率 水质改善度 水面积变化率 水生态改善度 公众满意度
入渗回补率 1 2 4 3 5 6
地下水水位回升率 1/2 1 2 3 4 5
水质改善度 1/4 1/3 1 1/2 2 3
水面积变化率 1/3 1/2 2 1 3 4
水生态改善度 1/5 1/4 1/3 1/2 1 2
公众满意度 1/6 1/5 1/4 1/3 1/2 1
表 4 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指标权重 Table 4 Evaluation index weight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effect
评价标准 权重
入渗回补率 0.379
地下水水位回升率 0.249
水质改善度 0.102
水面积变化率 0.160
水生态改善度 0.065
公众满意度 0.043
注:随机一致性指标Rc=0.019 < 0.100,满足一致性检验。
2.3.2 评价结果分类

按照指标权重和量值标准可以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分值,各项评分之和为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总得分。由于地下水回补对于治理地下水超采、改善生态环境是积极有益的,因此评价结果按照总得分分为:较差(<30)、一般(30~60)、较好(60~80)和非常好(80~≤100)4个等级。

3 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 3.1 指标体系构建 3.1.1 入渗回补率

按照测算,3条试点河段补水总量为145 420万m3,区间汇入水量约10 000万m3,总降水量900万m3,总汇入水量143 000万m3,根据水量平衡公式[16]计算得到3条试点河段入渗回补地下水量为95 185万m3(表 5),并最终算得平均入渗回补率(入渗回补地下水量占总补水量的比例)约为65%。经计算得到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入渗回补地下水量分别为68 598万、18 614万、10 973万m3,入渗回补率分别为80%,44%,57%。

表 5 入渗回补水量及入渗回补率 Table 5 Recharge water volume and recharge rate of infiltration
补水河段 水量/(万m3) 入渗回补率/%
补水量 降水量 蒸发量 槽蓄量变量 河道流出量 沿线取水量 入渗回补地下水量
滹沱河 84 077 563 2 805 5 987 7 250 0 68 598 80
滏阳河 42 345 163 937 168 3 719 19 070 18 614 44
南拒马河 18 998 194 1 060 188 5 741 1 230 10 973 57
合计 145 420 920 4 802 6343 16 710 20 300 95 185 65*
注:*为平均值。
3.1.2 地下水水位回升率

根据补水前后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得到试点河段平均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分布(图 4)。根据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地段分布的多眼地下水位监测井数据,对比分析补水前后地下水水位埋深变化。3条补水试点河段10 km范围内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03 m,总体呈基本稳定态势。滹沱河地段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33 m,滏阳河地段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23 m,南拒马河地段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29 m;而同期同区域未补水区域(试点河段10 km范围外区域)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96 m,历史降水相似年份(2014年)同期试点河道10 km范围内地下水位平均下降4.14 m。对比可判断补水后地下水位相对升高,补水效果明显。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监测井水位数据进行克里金插值计算,获得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及周边10 km范围地下水位回升率分别为36%,17%,6%。

图 4 滹沱河(a)、滏阳河(b)、南拒马河(c)补水河段地下水水位变化分布 Fig. 4 Distribution of groundwater level change in Hutuo River(a), Fuyang River(b) and Nanjuma River (c)make-up section
3.1.3 水质改善度

分析3条河段11个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数据(表 6)得出,6个断面水质类别有所改善,3个断面水质类别基本稳定,2个断面水质恶化。其中:地表水水质改善和稳定比例为80%,滏阳河地表水水质改善和稳定比例为67%,南拒马河地表水水质稳定和改善比例为100%;2个水质恶化断面主要是受后期补水流量减小影响,监测断面处于断流状态,水体不流动,受气温、污染物等影响,水质逐渐变差。利用地下水监测井监测数据(表 7),分析补水前后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点河段所在区域地下水水质本底较差,补水后河道附近地下水水质有所改善,部分水质指标明显降低。其中,南拒马河地下水水质改善效果明显,改善比例为36%,滹沱河、滏阳河改善效果不明显,改善比例分别为21%,-8%。根据3条河段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改善度,采用公式(1)进行综合评价计算:

表 6 补水前后地表水水质变化情况 Table 6 Change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before and after recharging
补水河段 断面名称 补水前期水质 2019-08月底水质 水质改善情况
滹沱河 站点1 河干 改善
站点2 河干 改善
站点3 河干 劣Ⅴ 恶化
站点4 改善
站点5 稳定
滏阳河 站点1 劣Ⅴ 改善
站点2 河干/劣Ⅴ 改善
站点3 劣Ⅴ 劣Ⅴ 恶化
南拒马河 站点1 稳定
站点2 稳定
站点3 劣Ⅴ 改善
表 7 补水前后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 Table 7 Change of groundwater quality before and after recharging
补水河段 补水前监测井数 补水后监测井数 水质改善的监测井数
Ⅰ—Ⅲ类 Ⅳ—Ⅴ类 Ⅰ—Ⅲ类 Ⅳ—Ⅴ类
滹沱河 5 19 10 14 5
滏阳河 2 24 0 26 -2
南拒马河 6 5 10 1 4
合计 13 48 20 41 7
(1)

式中:α为地表水水质改善度;β为地下水水质改善度。

计算得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水质改善度依次为51%,34%,90%。

3.1.4 水面面积变化率

利用补水前到补水后整个补水期内的每个月的遥感影像,解译不同阶段试点河段水面面积。对比分析表明,与补水前试点河段严重断流情况相比,补水后,补水河段实现了水面全线贯通,水面面积明显恢复。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在补水2个月时水面面积增加均达到最大,其中滹沱河水面面积增加明显,最大新增水面面积为21.00 km2。补水结束时3条河段水面面积为30.00 km2,较补水前增加了8.56 km2,水面面积变化率为39%。其中滹沱河增加8.91 km2,水面面积变化率为78%;滏阳河、南拒马河分别减少0.09,0.26 km2,水面面积变化率分别为-2%,-4%。

3.1.5 水生态改善度

通过对3条补水河段与参照河段(试点范围内断流的河段)生态环境状况(表 8)对比分析得出:补水后3条试点河道水生生物物种和岸坡植被有所恢复,生物多样性有所提高,水生态环境改善较为明显。根据表 8数据,采用公式(2)计算各类生物的水生态改善度,然后取平均值得到综合的水质改善度。

表 8 水生态改善情况 Table 8 Water ecological improvement
补水河段 水生生物种类数 岸坡平均植被数
底栖动物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鱼类 补水河段 参照河段
补水河段 参照河段 补水河段 参照河段 补水河段 参照河段 补水河段 参照河段
滹沱河 14 9 34 30 35 27 5 3 13 8
滏阳河 16 6 31 23 34 20 4 2
南拒马河 29 16 36 21 55 36 6 2
(2)

式中:m0为补水前(或参照河段)生物种类数;m1为补水后生物种类数。

计算得滹沱河、滏阳河水生态改善度分别为46%,87%,南拒马河各类物种生物多样性较高,平均水生态改善度为94%。

3.1.6 公众满意度

从补水量大小、水位回升情况、水质改善程度、生态改善程度等方面对河道沿岸附近民众开展调查。对于生态补水,90%受访者认为河道水量明显增多,对生态补水成果表示满意;对于生态补水带来的好处,83%的受访者认为地下水位有回升迹象,75%的受访者认为生态景观得到改善,80%的受访者认为补水后水质有所改善。经调查统计评价,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公众满意度分别为90%,90%,80%。

3.2 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指标评价权重(表 4)及量值方法,同时考虑2019年为降水偏枯的年份,对入渗回补率、地下水水位回升率评价计算结果进行修正,对各指标重新量值并乘以权重后求和,得到3条河段的最终评价得分,见表 9

表 9 3条河段补水效果指标量值及评价得分 Table 9 Index value and evaluation score of water replenishment effect in three river sections
补水河段 入渗回补率 地下水位回升率 水面面积变化率 水质改善度 水生态改善度 公众满意度 评价得分 评价结果
滹沱河 100 50 100 75 50 100 84 非常好
滏阳河 50 25 25 50 100 100 47 一般
南拒马河 75 25 25 100 100 100 64 较好

表 9可见,滹沱河评价得分84分,评价等级为“非常好”,滏阳河评价得分47分,评价等级为“一般”,南拒马河评价得分64分,评价等级为“较好”。3条试点河段各项指标评价得分与实际补水效果一致。3条试点河段地区地下水位回升率评价得分均较低,与水位监测的实际情况一致。从实际监测数据来看:滹沱河地区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33 m,滏阳河、南拒马河地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23、0.29 m。滹沱河入渗回补率和水面面积变化率评价得分最高,与实际补水情况一致。由于补水量多少直接影响入渗回补地下水量和水面面积的变化,补水量越多,水面面积增加越明显,入渗回补地下水量越多。3条河段中滹沱河补水量最大,为840 077万m3,滏阳河补水量为42 345万m3,南拒马河补水量为18 998万m3。水质和水生态的改善情况不仅受补水量多少的影响,也与河道天然本底情况、补水水质和河道沿线周边环境相关。综合来看,南拒马河水质水生态环境评价结果最好,与实际情况一致。

综合评价结果可知:滹沱河评价等级为“非常好”,是由于入渗回补率和水面面积变化率这2个重要指标起了决定作用,其主要受河段补水量的影响;南拒马河评价等级为“较好”,是由于水质改善度和水生态改善度这2个指标最高,虽然该河段补水量最低,但河段本身水质和水生环境情况良好;滏阳河评价等级为“一般”,具体表现为入渗回补率、地下水回升率、水面面积变化率及水质改善度较低,主要是由于该河段补水量较低,而且受补水后期灌溉抽取地下水增多、补水流量减小及降水偏少等因素影响。

4 结论

1) 研究区范围地下水回补成效显著:补水结束较补水前新增水面面积8.56 km2,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河段生态有所恢复,生物种类有一定增加,岸边植被增多;入渗回补地下水量约95 185万m3;与未补水区域相比,地下水水位总体呈稳定态势,部分区域地下水水质有所改善。

2) 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水量、水质、水生态、社会影响这4个方面选取指标建立的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因子具有可获得性和动态性,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简便性,评价结果更具有综合性。

3) 滹沱河、南拒马河、滏阳河补水效果评价等级分别为“非常好”“较好”“一般”,评价结果与实际补水效果基本一致,证实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为水资源管理评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兆吉, 费宇红, 郭春艳, 等. 华北平原区域地下水污染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5): 1456-1461.
Zhang Zhaoji, Fei Yuhong, Guo Chunyan, et al. Regional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Assessment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2012, 42(5): 1456-1461.
[2]
庄建琦, 彭建兵, 张利勇. 不同降雨条件下黄土高原浅层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3): 867-875.
Zhuang Jianqi, Peng Jianbing, Zhang Liyong. Risk 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 of the Shallow Landslide at Different Precipitation in Loess Plateau[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Earth Science Edition), 2013, 43(3): 867-875.
[3]
曹阳, 申月芳, 焦志亮, 等. 中新天津生态城孔隙水化学垂向分布及其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 49(4): 1109-1120.
Cao Yang, Shen Yuefang, Jiao Zhiliang, et al. Pore Water Vertical Chemistry Distribution and Origin Analysisin Sino-Singapore Tianjin Eco-City[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2019, 49(4): 1109-1120.
[4]
刘博, 肖长来, 梁秀娟. SOM-RBF神经网络模型在地下水位预测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225-231.
Liu Bo, Xiao Changlai, Liang Xiujuan. Application of Combining SOM and RBF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Groundwater Levels Prediction[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2015, 45(1): 225-231.
[5]
韩忠, 邵景力, 崔亚莉, 等. 基于MODFLOW的地下水流模型前处理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4): 1290-1296.
Han Zhong, Shao Jingli, Cui Yali, et al. Preprocessing Optimization of Groundwater Flow Model Based on MODFLOW[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2014, 44(4): 1290-1296.
[6]
李云峰, 郑书彦. 引黄回灌研究[M]. 西安: 陕西科技出版社, 1996: 3-11.
Li Yunfeng, Zheng Shuyan. Study on Reinjection of Yellow River[M]. Xi'an: Sha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6: 3-11.
[7]
黄国如, 胡和平, 尹大凯. 地下水人工回灌研究进展[M]. 郑州: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1.
Huang Guoru, Hu Heping, Yin Dakai. Research Progress of Artificial Recharge of Groundwater[M]. Zhengzhou: Yellow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Press, 2001.
[8]
俞俊英, 李勤奋, 乔坚强. 上海市地下水超采现状及防范措施[J]. 地下水, 2000, 22(4): 143-147.
Yu Junying, Li Qinfen, Qiao Jianqia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in Shanghai[J]. Groundwater, 2000, 22(4): 143-147.
[9]
孙颖, 苗礼文. 北京市深井人工回灌现状调查与前景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1, 28(1): 69-72.
Sun Ying, Miao Liwen. Investigation and Prospect Analysis of Artificial Deep Well Reinjection in Beijing[J]. 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2001, 28(1): 69-72.
[10]
Effects of Artificial Recharge on Water Quality in the Equus Beds Aquifer, South-Central Kansas[C]//U S Geological Survey Artificial Recharge Workshop Proceedings. Sacramento: USGS, 2002.
[11]
Dillon P J. Management of Aquifer Recharge for Sustainability[M]. Netherlands: A A Balkema Pubishers, 2002.
[12]
Sanford W. Recharge and Groundwater Models: An Overview[J]. Hydrogeology Journal, 2002, 10(1): 110-120. DOI:10.1007/s10040-001-0173-5
[13]
Lemer D N, Issar A S, Simmers I. Groundwater Recharge: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and Estimating Natural Recharge[J]. International Conteibution to Hydrogeology, Verlag Heinz Heise, 1990, 8: 345.
[14]
Bhagyawant R G. Studies on the Effect of Percolation Tank in Augmenting the Ground Water Recharge[J]. Internat J Agric Sci, 2008, 4(1): 359-362.
[15]
Lakshmanan E. Assessment of Effect of Recharge from a Check Dam as a Method of Managed Aquifer Recharge by 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5, 73(9): 5349-5361. DOI:10.1007/s12665-014-3790-8
[16]
叶守泽, 詹道江. 工程水文学[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2005.
Ye Shouze, Zhan Daojiang. Engineering Hydrology[M]. Beijing: China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ess, 2005.
http://dx.doi.org/10.13278/j.cnki.jjuese.20200078
吉林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以地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0

文章信息

王哲, 付宇, 朱静思, 曹文庚
Wang Zhe, Fu Yu, Zhu Jingsi, Cao Wengeng
华北典型河道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价
Effect Assessment on Groundwater Recharge for Typical Rivers in North China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3): 843-853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2021, 51(3): 843-853.
http://dx.doi.org/10.13278/j.cnki.jjuese.2020007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0-04-07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