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三峡库区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变化规律
王孔伟, 路永强, 聂进, 滕明明, 王宵亮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 湖北 宜昌 443002
摘要: 三峡库区蓄水以来,长江周边出现了大量的水库地震,主要集中于巴东—泄滩—仙女山区域,目前已达上万次,最大震级为5.1级。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对已有水库地震数据进行研究,采用构造地质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空间上的迁移规律、时间上的周期规律以及微地震群的成因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水库地震具有周期性,表现为长周期(与库水位相关)和短周期(与库水位快速波动相关);从空间上看,水库地震具有迁移规律,受九畹溪断裂控制的触发型水库地震存在着逐渐向南迁移的特征,受仙女山断裂控制的触发型水库地震局限分布于仙女山断裂北延端点处,分布于仙女山断裂西侧(周坪乡附近)带状分布的水库诱发地震逐渐呈点状向南迁移。
关键词: 水库地震迁移    水库地震周期    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    三峡库区    
Earthquake Variation Law of Xiannüshan and Jiuwanxi Fault Zones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Wang Kongwei, Lu Yongqiang, Nie Jin, Teng Mingming, Wang Xiaoliang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Disaster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443002, Hubei,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impoundment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 large number of reservoir earthquakes have occurred around the Yangtze River, mainly in the area of Badong-Xietan-Xiannüshan. So far, they have reached tens of thousands of times, with the maximum magnitude of 5.1. Through the field geological survey of the Xiannüshan and Jiuwanxi fault zones and the existing seismic data of the reservoir, a tectonic geological method i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law of migration, the periodicity of time, and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micro-seismic groups. It is concluded that from the time point of view, the reservoir earthquake has periodicity of long period (related to reservoir water level) and short period (related to rapid fluctuation of reservoir water level). From the space point of view, the reservoir earthquakes have a certain migration law: The reservoir earthquakes triggered by the Jiuwanxi fault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l migration to the south; The reservoir earthquakes triggered by the Xiannüshan fault are limited to the northward extension of the Xiannüshan fault; the banded earthquakes induced by reservoirs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Xiannüshan fault (near Zhouping Township) have the trend of gradual migration to the south.
Key words: reservoir earthquake transfer law    reservoir earthquake cycle    Xiannüshan and Jiuwanxi fault zones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0 引言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其坝址坐落于长江三峡西陵峡,控制流域超过105 km2,具备防洪、抗旱、供电和为航运提供便利的作用。2003年三峡库区正式开始蓄水,水位高程逐渐从135 m升高到175 m,目前三峡库区水位每年在145~175 m之间变动。

在三峡库区蓄水前,龙会观曾在1979年5月22日发生Ms5.1级地震,2003年蓄水之后,三峡库区发生了万次以上的水库地震。截至目前,该库区发生大于4级的地震7次:2008年11月22日秭归县发生的4.1级地震,2013年12月16日巴东县发生的5.1级地震,2014年3月27日和30日秭归县分别发生的4.3级地震和4.7级地震,2017年6月16日和19日发生于秭归泄滩和巴东接壤部位的4.3和4.1级地震,2018年10月11日发生于秭归泄滩和巴东接壤部位的4.5级地震。

根据目前所取得的水库地震数据可知,三峡库区水库地震主要集中于黔江—恩施—巴东强震发生带、仙女山—香溪—兴山强震发生带和东西向活动断裂巴东亩田湾断裂带[1],主要包含仙女山断裂、九畹溪断裂、水田坝断裂、牛口断裂和高桥断裂。

针对三峡库区水库地震的研究,目前见刊文献资料在60篇左右,主要针对水库地震震源机制解以及微地震群的成因机理[2-3],而对于水库地震的迁移规律以及周期性规律研究尚少。丁原章[4]认为新丰江水库地震的迁移主要表现为从坝前向库尾逐渐迁移的规律性变化,提出水库地震成因不但与库水荷载具有相关性,同时与孔隙水压也具有相关性,孔隙水压引起的水库地震往往具有滞后性。

三峡库区从2003年开始蓄水到目前已经16年了,水库地震已经呈现出一定迁移规律。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区域作为水库地震的高发地带,水库地震同样表现出时间上的周期性和空间上的迁移性。本文从中国地震数据共享中心选择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区域2003—2018年震级大于1级的水库地震、共计359个样本进行整理,采用构造地质分析评价方法,结合前期研究工作,从三峡库区水库地震的时间周期性规律和空间迁移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深化三峡库区水库地震形成机理和演变过程研究提供指导。

1 区域地质背景 1.1 地形地貌

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中部距三峡大坝20 km处,处于黄陵背斜南西部,属于鄂西褶皱山地,平均海拔1 000 m,为我国地势第二级台阶东缘,东北高西南低,山脉走向呈EW向延伸,长江支流呈SN向横切山脉,两侧形成高山峡谷。区域地貌类型表现为由结晶岩石(碳酸岩和岩浆岩)和碎屑岩石形成的侵蚀型地貌,主要由高中山、低中山组成[5]

1.2 地层岩性

断裂带两侧主要分布元古宙、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图 1),主要包括震旦系灯影组灰岩,寒武系石龙洞组白云岩,奥陶系宝塔组页岩,志留系罗惹坪组页岩,泥盆系云台观组、写经寺组泥岩,石炭系河州组、黄龙组砂岩,二叠系马鞍组灰岩,三叠系嘉陵江组、巴东组灰岩,侏罗系桐竹园组砂岩。在仙女山断裂与九畹溪断裂之间的楔形构造区域,出露白垩系石门组粉砂岩。

图 1 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地层分布图 Fig. 1 Geological map of Xiannüshan and Jiuwanxi fault zones
1.3 地质构造

研究区(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为仙女山断裂和九畹溪断裂的影响区域,主要位于EW向构造与SN向构造叠加区内。研究区在三叠纪主要受EW向构造所控制,为大巴山—大洪山构造带的组成部分;侏罗纪SN向的黄陵背斜隆起、秭归盆地沉陷,其间发育仙女山断裂、九畹溪断裂(图 2)。

F1. 高桥—龚家桥断裂;F2. 牛口—周家山断裂;F3. 水田坝断裂;F4. 仙女山断裂;F5. 九畹溪断裂;F6. 板苍河断裂;F7. 通城河断裂;F8. 雾渡河断裂;F9. 天阳坪断裂。 图 2 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构造纲要图 Fig. 2 Structure sketch map of Xiannüshan and Jiuwanxi fault zones

1) 仙女山断裂:位于黄陵背斜南西,向北消失于秭归向斜,向南与都镇湾断裂相连,全长约20 km,走向NNW350°,倾向260°~270°,倾角地表所见为70°~80°,在断层面上见两组擦痕,侧伏角分别为80°和30°。仙女山断裂主要展布在古生代、中生代地层中,并控制了白垩系分布。秭归周坪乡龙洞附近重晶石矿开采矿洞中可见断裂破碎带宽数米至数十米不等,带中片状构造岩极其发育,具明显的挤压特征(图 3)。

a. 仙女山断裂及其面上的擦痕线状构造;b. 周坪乡重晶石矿巷道中仙女山断裂面(挤压特征)。 图 3 仙女山断裂特征 Fig. 3 Xiannüshan fault feature

仙女山断裂存在3期活动性,代表了研究区3次构造变迁。仙女山断裂的第一次活动与黄陵背斜的隆起相关,体现为传递断层属性,与黄陵背斜、秭归向斜、当阳向斜同属同一构造体系[6];第二次活动时期与中国东部裂陷构造域活动时期一致,形成白垩纪断陷盆地,只是规模和持续时间相对短暂;第三次活动主要受中国西部构造域影响,表现为挤压走滑性质,造成仙女山断裂地表断层面产状翻转,形成目前西倾状态。目前仙女山断裂的应力状态主要表现为走滑[7]

2) 九畹溪断裂:位于黄陵背斜南西侧,走向NE10°~20°,倾向290°~320°,断裂带倾角69°~87°,距三峡大坝约17 km,野外观察到明显的阶步现象和挤压透镜体(图 4)。在路口子斜穿长江,整体上由相距不足1 km的2条平行断裂斜列组成,切割古生代地层并构成白垩纪断陷盆地的东侧边界,与仙女山断裂共同控制了白垩系的分布,张扭性特征明显。地震测深表明,九畹溪断裂切割深度大于5 km,断差为1.3 km[8]。该断裂形成于燕山运动时期,新生代时期沿该断裂带有弱震发生,强度低,最大地震为1972年周坪乡3.0级地震。目前九畹溪断裂的应力状态主要表现为张性。

a. 九畹溪断裂面上的擦痕以及阶步现象;b. 九畹溪断裂带大致宽度以及断裂带中的挤压透镜体。 图 4 九畹溪断裂特征 Fig. 4 Jiuwanxi fault feature
2 三峡库区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周期性规律

从整体上看,仙女山库岸段水库地震主要集中于长江以北九畹溪断裂上盘、长江南岸仙女山断裂北延端部(仙女山断裂和九畹溪断裂之间区域)和仙女山断裂西部。

2.1 长周期规律

2003年6月—2006年8月对应135 m库水位时期,水库地震总计发生7次,频次较低;2006年9月—2008年8月对应156 m库水位时期,大于1级的水库地震共发生131次,单月最高发生16次,频次明显大幅度升高;2008年9月至今对应175 m库水位时期,初期水库地震频次在一个低背景下,2012—2014年出现一个水库地震高发阶段,大于1级的水库地震共发生135次,单月最高发生20次,包括3次大于4级的水库地震。

对应三峡库区水位135—156—175 m的变化,水库地震频次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种规律称为长周期规律(图 5):三峡库区水位135 m蓄水阶段为第一长周期;156 m蓄水阶段为第二长周期;175 m蓄水阶段为第三长周期。

图 5 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频次图 Fig. 5 Frequency map of occurrence of Xiannüshan and Jiuwanxi fault zone reservoir earthquakes

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的长周期变化特点与水库地震成因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一,135 m水位库水荷载较小,引起水库地震的强度低,大于1级的水库地震具有偶发的特点;第二,156 m水位库水荷载增大,水库地震强度明显增加,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第三,175 m水位库水荷载效应减弱,孔隙水压效应增强,呈现出一种延迟效应。

2.2 短周期规律

三峡库区每年水位升降有一定的规律,可以将每年库水变化划分为4个阶段:高水位期(12—次年2月);降水位期(3—5月);低水位期(6—8月);升水位期(9—11月)。

总体看,随着蓄水时间的增加,水库地震开始集中于升水位期和降水位期,并逐渐向降水位期集中,高水位期和低水位期的水库地震频次较少(图 6表 1)。

图 6 每年水库地震饼状分布图 Fig. 6 Piedistributed chart of every year reservoir earthquakes
表 1 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频次表 Table 1 Reservoir seismic characteristic table of Xiannüshan and Jiuwanxi fault zones reservoir earthquakes
年份 高水位期 低水位期 升水位期 降水位期 总频次
2003 0 0 1 0 1
2004 0 1 1 1 3
2005 1 0 0 2 3
2006 0 0 0 0 0
2007 1 9 33 5 48
2008 24 0 31 28 83
2009 4 1 4 8 17
2010 1 1 0 1 3
2011 3 0 4 10 17
2012 0 2 31 3 36
2013 9 0 1 4 14
2014 8 4 26 47 85
2015 5 0 1 8 14
2016 0 1 2 17 20
2017 0 2 1 12 15
总计 56 21 136 146 359

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的短周期变化特点与库水位的快速波动密切相关,库水位的快速波动引起库水荷载和孔隙水压的震荡变化,这种周期性规律称为短周期规律。

3 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震中扩展规律

2003年6月—2006年8月是三峡库区实验性蓄水阶段,蓄水至135 m,在此期间大于1级的水库地震共发生7次,分布规律性不强,具有一定的偶发性,大多远离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与断裂构造关联性较弱(图 7a);表明此时库水荷载作用相对有限。

图 7 2003—2008年水库地震震中展布 Fig. 7 2003-2008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map of reservoir earthquakes

2006年9月—2008年8月三峡库区首次蓄水至156 m,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数量迅速增加,共发生大于1级的地震131次,其中2007年48次,2008年83次,形成一次水库地震爆发期。水库地震主要集中于仙女山断裂以西和长江以北九畹溪断裂带区域。2007年水库地震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九畹溪断裂的上盘区域和仙女山断裂西部,呈条带状展布(图 7b);2008年水库地震主要集中于九畹溪断裂上盘区域,数量增加,具有向南(越过长江)、向西扩展的特征,仙女山断裂西部(周坪乡附近)的水库地震大量减小(图 7c)。

库水位达到156 m之后,库水荷载作用明显加强,形成阶段性爆发,水库地震主要发生于升水位期和降水位期:表明库水荷载的快速变动是形成水库地震的主要原因,属于水库荷载诱发型水库地震[9-10]

2009—2011年,三峡库区水位在145 ~175 m之间变动,水库地震频次与156 m库水位相比明显下降,3年期间总共发生水库地震37次,发生地点相对集中,主要集中于九畹溪断裂西侧长江以北地区和仙女山断裂北延端点处,2009年仙女山断裂西部(周坪乡附近)的水库地震零星分布,规律性不强(图 8)。虽然此时库水位达到了175 m,但水库地震频次并没有显著增加,而是形成了一个低频“背景场”(相对2006年9月—2008年8月),表明库水荷载引起的水库地震效应阶段性减弱。

图 8 2009—2011年水库地震震中展布 Fig. 8 2009-2011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map of reservoir earthquakes

2011年水库地震开始在仙女山断裂北延端点处集中出现(图 8c),水库地震的性质发生了转变,仙女山断裂目前的应力状态表现为走滑,触发形成的水库地震表现为孔隙水压作用形成[11]

2012—2014年,三峡库区水位在145~175 m之间变动,形成对应于175 m库水位的水库地震爆发期。2012年发生水库地震36次,主要分布于九畹溪断裂上盘区域,继2007—2008年之后再次在该区形成水库地震聚集区,主要聚集于长江以南,长江以北水库地震数量明显减少(相比于2008年)(图 9a)。2013年水库地震频次降低,全部集中于仙女山断裂北延端点处,水库地震性质在2011年的基础上继续发生转变(图 9b)。这种转变在2014年达到峰值(图 9c),孔隙水压成为水库地震发生的重要原因,水库地震全部集中于仙女山断裂北延端点处,包括4.3级和4.1级2次地震。

图 9 2012—2014年水库地震震中展布 Fig. 9 2012-2014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map of reservoir earthquakes

2015—2017年,三峡库区水位在145~175 m之间变动,水库地震频次明显降低,形成了一个低频“背景场”(相对2012—2014年)(图 10),表明库水荷载引起的水库地震效应再一次阶段性减弱。

图 10 2015—2017年水库地震震中展布 Fig. 10 2015-2017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map of reservoir earthquakes

三峡库区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迁移规律明显,主要表现为:第一,受九畹溪断裂控制的触发型水库地震存在逐渐向南迁移的特征,截止于白垩系分布区的北端(图 11a),向西扩展于香溪河流域;第二,受仙女山断裂控制的触发型水库地震局限分布于仙女山断裂北延端点处,2009年开始出现,2014年达到高峰,发生了两次大于4级的水库地震;第三,分布于仙女山断裂西侧(周坪乡附近)带状分布的水库诱发地震逐渐呈点状向南迁移,最南延伸到杨林桥附近(图 11b)。

图 11 诱发型和触发型水库地震震中迁移规律 Fig. 11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map of induced and triggered reservoir earthquakes
4 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成因机理

水库地震可分为构造型“触发”水库地震和非构造型“诱发”水库地震[12]。对于构造型水库地震,断裂构造的存在是产生水库地震的背景条件。在初始应力较高的状态下,由于水库水荷载作用或库水沿断裂向深处渗透,地层孔隙水压力增加,断层面有效正应力减小,断层剪切强度下降,水库地震是蓄水“触发”的。该类型水库地震的震源机制主要表现为正断型和走滑型,地震空间分布特征与触发断层走向基本一致。

对于非构造型水库地震,库水占主导作用,如岩溶型、矿塌型以及一些浅表应力调整型地震。非构造型水库地震的发生与断裂构造关联性不大,是蓄水“诱发”了地震。该类型水库地震震源机制大多表现为正断型,空间展布方向主要取决于岩溶型溶洞以及矿洞的空间分布特征。特别是岩溶型溶洞空间分布特征规律性强,具有按不同高程层状分布的特征,由此“诱发”的水库地震分布特征同样表现为线性分布。

从地质构造来看,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具备构造型“触发”水库地震的条件。从地层岩性来看,仙女山西部大量出露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和巴东组灰岩、二叠系厚层灰岩,岩溶发育且具有发育大型岩溶管道的条件,具备非构造型“诱发”水库地震的条件。由此,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发生的水库地震活动,在长江以北以及仙女山断裂端部地区为构造型“触发”地震(受九畹溪断裂与仙女山断裂控制),仙女山西部地区为溶洞坍塌引起的非构造型“诱发”水库地震。

4.1 水库地震震源机制解与区域b

有关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区域水库地震震源机制解前人已经做过很多研究工作,本文收集前人已经公开发表的31个震源机制解[13-14]对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区域水库地震进行分析。

从现有收集的资料上来看:有18个震源机制解呈现正断型(分布集中于长江以北九畹溪断裂上盘),7个震源机制解呈现走滑型(靠近仙女山北延端点);该区域水库地震属于构造触发型水库地震,与仙女山断裂和九畹溪断裂目前的构造属性相同,应力状态具有一致性。

在仙女山断裂以西(周坪乡附近)的6个震源机制解中,有4个正断型、1个走滑型、1个逆断型。地表地质调查显示该区主要为碳酸岩分布区,溶岩发育。2007年该区水库地震分布具有条带状的特点,表明该区域水库地震与岩溶坍塌有关,属于非构造型“诱发”水库地震[15](图 12)。

图 12 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区域震源机制解 Fig. 12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of Xiannüshan and Jiuwanxi fault zone reservoir earthquakes

古登堡和里克特在1941年提出全球地震活动遵从经验公式[16]

式中:M为地震的震级;N为大于震级M的地震频次;ab为常数[17-19]a代表地区地震活动总体水平,b代表震级与地震频次的比例。

利用2003—2017年大于1级的359个水库地震数据,分别对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分布区、仙女山断裂以西(周坪乡附近)水库地震分布区进行b值计算。结果显示: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分布区b=0.873 38(图 13a);仙女山断裂以西(周坪乡附近)水库地震分布区b=1.069 93(图 13b)。

a. 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分布区;b. 仙女山断裂以西(周坪乡附近)水库地震分布区。 图 13 水库地震分布区b Fig. 13 b values of reservoir earthquakes

一般地,自然地震b=0.1~0.5,构造型“触发”水库地震b=0.6~0.9,非构造型“诱发”水库地震b>1.0。因此,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分布区表现为构造型“触发”水库地震,仙女山断裂以西(周坪乡附近)水库地震分布区表现为非构造型“诱发”水库地震。

4.2 水库地震形成机理

仙女山断裂与九畹溪断裂在白垩纪时期共同控制了仙女山断陷盆地的发展演化,具有断陷盆地的充填特征。从沉积相带的空间展布特征分析:仙女山断裂是断陷盆地形成的主要控制性断裂,具有断层倾角大、边缘相带发育的特征,向内部很快过渡为扇三角洲相,局部存在湖泊沉积体系;九畹溪断裂控制着断陷盆地的东部边界,断裂倾角相对平缓(地表陡倾,向下变缓),沉积相带主要表现为滨浅湖相[20-21](图 14)。

图 14 仙女山断陷盆地相带展布 Fig. 14 Xiannüshan fault basin distribution

水库地震的整体分布规律与仙女山断裂和九畹溪断裂的整体特征一致。仙女山断裂倾角陡,库水向深部渗透空间分布范围有限,造成水库地震在空间上分布范围窄;燕山运动时期仙女山断裂性质转变为压扭性质,以走滑为主,现今应力场状态基本继承了燕山期构造应力场的状态,造成受仙女山断裂控制的触发型水库地震主要集中于仙女山断裂北延的端点处。相反,九畹溪断裂具有上陡下缓的特点,库水向深部渗透空间分布范围较大,造成水库地震在空间上分布范围较宽(图 15)。

图 15 水库地震横向分布 Fig. 15 Reservoir earthquake transverse distribution

库水沿断裂带向深部渗透在碳酸岩分布区表现的较为明显,碳酸岩中裂隙发育,溶蚀作用相对强烈,这些因素都为库水向深部渗透提供了条件;碳酸岩岩层倾角的变化也为库水向深部渗透提供了通道,倾角越大,向深部渗透相对较为容易,在库水压力的作用下,库水沿断裂以及微小裂隙通道向深部渗透,直接的表现就是地表泉水流量的减少(连续3年的调查结果,逐年较少)(图 16)。相反,仙女山断裂和九畹溪断裂存在的碎屑岩、泥岩分布区对库水沿断裂渗透性影响较大,对断层起到了一定的封闭性作用;随着深度的增大,岩层倾角变小,这种封闭性作用增强,这也是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向南扩展被限于白垩系分布区北缘的原因。

a. 最初为小溪流,现阶段无强降雨,没有水流;b. 原为大的水流,目前泉水减少为原来的一半。 图 16 仙女山断裂野外调查泉水点 Fig. 16 Spring water survey in field of Xiannüshan fault

前面已经论述仙女山断裂目前应力场状态表现为以走滑为主的应力场,这一点也能从该区域已经发生的水库地震机制解得到验证。从应力角度认识走滑活动需要更强应力集中状态,这就是受仙女山断裂控制的水库地震发生几乎都集中在仙女山断裂北延端点处的原因,同时也是走滑应力状态下控制的水库地震震源深度相对较浅的原因。对于仙女山断裂、九畹溪断裂区域,在水库地震机理由库水荷载作用向孔隙水压作用转变的过程中,震源深度存在变浅的趋势(图 17),但这不意味着孔隙水压作用形成的水库地震震源深度不会增加,只是现阶段随着库水的渗透,震源深度的特点表现并不明显。

图 17 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震源深度 Fig. 17 Reservoir earthquakefocal depth in Xiannüshan and Jiuwanxi fault zones
5 结论

在对中国地震台网收集的水库地震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对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时间上周期性和空间上迁移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剖析了其形成机理,得出如下结论:

1) 从时间上分析,水库地震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长周期与库水位相关,短周期与库水位快速波动相关。

2) 从空间上分析,受九畹溪断裂控制的触发型水库地震存在着逐渐向南迁移的特征,截止于白垩系分布区的北端,向西扩展于香溪河流域;受仙女山断裂控制的触发型水库地震局限分布于仙女山断裂北延端点处;分布于仙女山断裂西侧(周坪乡附近)带状分布的水库诱发地震逐渐呈点状向南迁移,最南延伸到杨林桥附近。

3) 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区域b值计算结果表明,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分布区表现为构造型“触发”水库地震;仙女山断裂以西(周坪乡附近)水库地震分布区表现为非构造型“诱发”水库地震。

4) 水库地震的整体分布规律与仙女山断裂和九畹溪断裂的整体特征一致,与断裂倾角的变化和现今应力场状态相关。库水荷载和孔隙水压作用是研究区水库地震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156 m库水位时期以水库荷载作用为主,175 m库水位时期孔隙水压作用开始增强,并在仙女山断裂北延端点处形成聚集,发生于该区的2次大于4级的水库地震与此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张娜, 赵翠萍, 周连庆. 三峡水库区上地壳三维精细速度结构成像[J]. 地震, 2018, 38(4): 37-48.
Zhang Na, Zhao Cuiping, Zhou Lianqing. Upper Crust Velocity Structure Tomograph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Based on Dense Observation[J]. Earthquake, 2018, 38(4): 37-48.
[2]
李胜乐, 严尊国, 薛军蓉, 等. 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后的首发微震群活动[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 23(4): 75-79.
Li Shengle, Yan Zunguo, Xue Junrong, et al. First Microquake Swarm Activity Since Storage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J].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03, 23(4): 75-79.
[3]
王以仁. 水库诱发地震成因机制的探讨[J]. 广西水利水电, 1991(2): 64-69.
Wang Yiren. Discussion on the Mechanism of Reservoir Induced Earthquake[J]. Guangxi Water Resources & Hydropower Engineering, 1991(2): 64-69.
[4]
丁原章. 水库诱发地震[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9: 64-72.
Ding Yuanzhang. Reservoir Induced Seismicity[M]. Beijing: Seismological Press, 1989: 64-72.
[5]
李一赫, 王殿举, 于法浩, 等. 下刚果盆地白垩系盐构造的形成演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 50(6): 1628-1638.
Li Yihe, Wang Dianju, Yu Fahao, et al.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retaceous Salt Structures in Lower Congo Basin[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2020, 50(6): 1628-1638.
[6]
王孔伟, 张帆, 邱殿明. 三峡库区黄陵背斜形成机理与滑坡群关系[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4): 1142-1154.
Wang Kongwei, Zhang Fan, Qiu Dianming. Relation of Huangling Antiline and Landslide Group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Earth Science Edition), 2015, 45(4): 1142-1154.
[7]
王瑞江, 谭成轩, 盛昌明. 长江三峡地区仙女山断裂带构造活动性及其北延问题讨论[J].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995, 20(6): 693-696.
Wang Ruijiang, Tan Chengxuan, Sheng Changming. A Discussion of Structural Activity of Xiannüshan Fault Belt and Its Extension Towards North in the Three Gorges on the Yangtze River[J]. Earth Scienc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1995, 20(6): 693-696.
[8]
毕珉烽, 楚全芝, 邓志辉, 等. 长江三峡地区仙女山断裂北端延伸问题探讨[J]. 地震地质, 2012, 34(2): 294-302.
Bi Minfeng, Chu Quanzhi, Deng Zhihui, et al. Tectonic Landform and Location of the Northern End of Xiannüshan Fault at the Three Gorges Area[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12, 34(2): 294-302.
[9]
吴建超, 陈蜀俊, 陈俊华, 等. 三峡水库蓄水后仙女山断裂北段数值模拟及其孕震机理研究[J]. 地震研究, 2016, 39(2): 218-223.
Wu Jianchao, Chen Shujun, Chen Junhua,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Xiannüshan Fault's North Segment and Its Seismogenic Mechanism Study After the Impounding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J]. 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2016, 39(2): 218-223.
[10]
邓铭哲, 何登发, 张煜颖. 鄂西仙女山断裂构造演化及其对长阳背斜圈闭性的影响[J]. 石油实验地质, 2018, 40(2): 177-184.
Deng Mingzhe, He Dengfa, Zhang Yuying. Tectonic Evolution of Xiannüshan Fault and Its Influence on Hydrocarbon Traps in Changyang Anticline, Western Hubei Fold Belt[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18, 40(2): 177-184.
[11]
邓铭哲, 张伟康. 四川盆地秭归复向斜构造变形机制及构造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 39(5): 1022-1036.
Deng Mingzhe, Zhang Weikang. Structural 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Zigui Synclinorium, Sichuan Basin[J]. Oil & Gas Geology, 2018, 39(5): 1022-1036.
[12]
何超枫. 三峡库首区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活化特征研究[D]. 武汉: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16.
He Chaofeng. Study on Fault Reactivation Feature of Xiannüshan-Jiuwanxi Fault Zone in the Head Area of the Three Gorges[D]. Wuhan: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2016.
[13]
车用太, 陈俊华, 张莉芬, 等. 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胡家坪MS4.1水库诱发地震研究[J]. 地震, 2009, 29(4): 1-13.
Che Yongtai, Chen Junhua, Zhang Lifen, et al. Study of the Reservoir-Induced Hujiaping MS 4.1 Earthquake in the Three Gorges Dam Area[J]. Eartequake, 2009, 29(4): 1-13.
[14]
王秋良, 张丽芬, 廖武林, 等. 2014年3月湖北省秭归县M 4.2、M 4.5地震成因分析[J]. 地震地质, 2016, 38(1): 121-130.
Wang Qiuliang, Zhang Lifen, Liao Wulin, et al. Research on Genesis of M 4.2 and M 4.5 Earthquakes Sequences in March 2014 in Zigui County, Hubei Province[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16, 38(1): 121-130.
[15]
吴海波, 姚运生, 申学林, 等. 2014年秭归MS 4.5和MS 4.9地震震源与发震构造特征[J]. 地震地质, 2015, 37(3): 719-730.
Wu Haibo, Yao Yunsheng, Shen Xuelin, et al. A Disscussion on the Source and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MS 4.5 and MS 4.9 Zigui Earthquakes in 2014[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15, 37(3): 719-730.
[16]
焦远碧. 地震序列类型、地震序列b值与地震大形势关系初探[J]. 地震, 1998, 18(1): 33-40.
Jiao Yuanbi.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ype of Earthquake Sequence, b of Earthquake Sequence and the Situation of Earthquake[J]. Earthquake, 1998, 18(1): 33-40.
[17]
徐长朋. 长江三峡库区水库诱发地震定位与震源机制解特征研究[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0.
Xu Changpeng. A Study on Reservoir Induced Earthquake Location and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the Yangtze River[D].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2010.
[18]
戴苗, 姚运生, 陈俊华, 等. 三峡库区地震活动与坝前水位关系研究[J]. 人民长江, 2010, 41(17): 12-15, 50.
Dai Miao, Yao Yunsheng, Chen Junhua, et al.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thquake Activity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nd Water Level in Front of Dam[J]. Yangza River, 2010, 41(17): 12-15, 50.
[19]
张丽芬, 姚运生, 申学林, 等. 三峡水库地震类型: 构造触发和非构造诱发地震及发震机理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4, 34(4): 77-82.
Zhang Lifen, Yao Yunsheng, Shen Xuelin, et al. Study on Type and Focal Mechanism of the Earthquakes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J].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4, 34(4): 77-82.
[20]
魏东, 王孔伟, 朱伟, 等. 三峡库区巴东库岸段水库地震迁移规律[J]. 工程地质学报, 2018, 26(4): 915-929.
Wei Dong, Wang Kongwei, Zhu Wei, et al. Seismic Migration Regularity in the Badong Se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018, 26(4): 915-929.
[21]
李世杰, 吕悦军, 刘静伟. 古登堡-里希特定律中的b值统计样本量研究[J]. 震灾防御技术, 2018, 13(3): 636-645.
Li Shijie, Lü Yuejun, Liu Jingwei. The Study of Sample Size on b-Value Statistics in the Gutenberg-Richter's Law[J].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2018, 13(3): 636-645.
http://dx.doi.org/10.13278/j.cnki.jjuese.20200033
吉林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以地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0

文章信息

王孔伟, 路永强, 聂进, 滕明明, 王宵亮
Wang Kongwei, Lu Yongqiang, Nie Jin, Teng Mingming, Wang Xiaoliang
三峡库区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变化规律
Earthquake Variation Law of Xiannüshan and Jiuwanxi Fault Zones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2): 624-637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2021, 51(2): 624-637.
http://dx.doi.org/10.13278/j.cnki.jjuese.2020003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0-02-19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