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太原 030025
2. National Continental Rift Valley Dynamics Observatory of Taiyuan, Taiyuan 030025, China
0 前言
亚失稳过程是断层进入失稳阶段前的关键阶段,是应力积累向应力释放的转折点,其在断层的黏滑过程中虽然非常短暂,但有可能导致断层的快速失稳。故识别断层亚失稳状态,对识别断裂区内的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1]。亚失稳概念由马瑾院士等[2]于2012年首次提出后,亚失稳态力学机理及与之相关物理场的演化特性研究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断层带上存在相对弱和相对强的部位,前者往往首先弱化,表现为断层预滑、慢地震或弱震,成为应变释放开始部位,后者则为应力闭锁部位,并成为快速失稳开始部位[3]。地震始于预滑,即使是级联式的成核,也需要预滑为其创造条件[4]。大标本的黏滑实验给出了预滑从断层上表面到下表面、从中部到两端的扩展过程,扩展从失稳前几十s开始,直到失稳发生[5]。黏滑失稳前断层滑动在时空上具有非均匀特征,在空间上各点滑动量不同且滑动速度不同,在时间上各点滑动量在临近失稳时呈现“趋同化”,即断层不同位置点的滑动量表现出趋于一致的特征[6-7]。室内多物理场(温度场、位移场、应变场等)联合观测结果表明,断层失稳前存在亚失稳阶段和协同化过程[8-10]。一些学者对海原地震和发震断层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如何把实验室观测到的亚失稳信息应用到野外与实际震例中[1]。虽然亚失稳观测与研究对潜在地震的危险性以及危险时段判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所观测到的亚失稳现象多数是来自实验室的岩石力学实验结果;实际观测资料虽然也有一些报道,但仅限于单测项观测仪器中,一种仪器一个测点记录到的亚失稳事件不能从其他仪器和测点得到验证,可信度较低,很难将其用于地震短临预测研究工作中。
本文根据20100124山西河津M4.8地震前临汾地震台宽频倾斜仪记录到的类似亚失稳现象,对震源及附近地区其他地球物理场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多个地球物理场观测数据存在与临汾台宽频倾斜仪亚失稳阶段准同步性的短临异常。这些异常是否与河津地震有关, 是否反映了发震断层进入亚失稳阶段的区域应力状态, 如何通过众多地球物理场观测数据了解区域应力状态, 这些问题对理解断层发震机理以及分析地震前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1 多种地球物理场观测数据阶段性特征20100124在山西河津发生了一次4.8级地震(以下简称河津M4.8地震),这次地震是“十五”数字化地球物理场观测台网投入运行以来在山西境内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震前不仅在距离震中约80 km的临汾地震台宽频倾斜仪记录到与实验室岩石破裂失稳过程类似的图像[11],而且在震源及附近地区多种地球物理场观测仪器上也记录到与临汾宽频倾斜仪亚失稳阶段具有准同步性的短临突变异常(表 1)。根据临汾宽频倾斜仪观测数据在不同时段的特征,对震源及附近地区多种地球物理场观测数据随时间演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图 1)。
测项 | 异常时间 | 距离发震时间/d | 震中距/km | 异常特征 | 图号 |
侯马水管EW分量 | 20090212 20100121T04:50—20100122T07:30 |
347 3 |
56 56 |
EW分量加速东倾 原始曲线叠加高频信息 |
图 2 图 3 |
临汾宽频倾斜仪 | 20090320—20090817 20090818—20091008 20091009—20091204 20091205—20091221 20091222—20100127 |
310 159 107 50 35 |
78 78 78 78 78 |
NS分量北倾加速 NS分量北倾速率减缓 NS分量转折南倾 NS分量加速南倾 观测曲线出现与正常时段不同的连续阶跃 |
图 2 图 2 图 2 图 2 图 4 |
侯马洞体应变EW分量 | 20090502—20090725 20090726—20091109 |
267 182 |
56 56 |
压性活动加剧 由压性活动转为张性 |
图 2 图 2 |
东郭井水位 | 20091013 20100106 |
104 18 |
68 68 |
水位突降 水位突降 |
图 5 图 5 |
介休井水位 | 20091021 | 95 | 180 | 水位突升 | 图 5 |
韩城金属摆倾斜NS分量 | 20091110 | 107 | 40 | NS分量南倾加剧 | 图 6 |
临汾沙层应力三分量 | 20091111 | 74 | 78 | 压性活动加剧 | 图 7 |
临汾钻孔四分量 | 20091115 | 70 | 78 | 压性活动加剧 | 图 8 |
临汾短水准 | 20091211 | 44 | 78 | 显示应力由张性活动转压性活动 | 图 9 |
临汾水平摆EW、NS分量 | 20100111 20100107T09:26—20100115T14:50 |
13 13 |
78 78 |
EW:加速W倾 NS:加速N倾+高频脉冲 |
图 10 |
临汾垂直摆NS分量 | 20100111 | 13 | 78 | NS分量加速南倾 | 图 10 |
子午垂直摆EW、NS分量 | 20100121T02:00—20100124T02:37 | 3 | 240 | 震前出现2次阶跃 | 图 11 |
乾陵垂直摆EW、NS分量 | NS:20100121T11:36—20100125T12:50 EW:20100121T10:56—20100125T12:10 |
3 3 |
260 260 |
阶跃+连续脉冲 | 图 12 |
代县水管NS分量 | 20100123T14:25—20100123T15:34 | 1 | 440 | 阶跃 | 图 13 |
1) 应力积累阶段
在这一阶段,最早出现的异常是距离震中仅有56 km的侯马水管倾斜EW分量,异常始于20090212,之后是20090502侯马洞体应变出现准线性压性加速变化,这两项异常起始时间与临汾地震台宽频倾斜仪准线性变化阶段时间较为同步(20190320),异常形态也较相似(图 2)。
2) 应力积累减缓阶段
在此阶段,仅有侯马洞体应变在原趋势压性应变的背景下出现张性转折变化,其转折时间与临汾宽频倾斜仪应力积累减缓阶段的时间较为同步(图 2)。
3) 亚失稳阶段
这一阶段,在震源及附近地区出现多项短临突变异常。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20091013东郭井水位突变(图 5a)、20091021介休井水位突变(图 5b)、20091110陕西韩城金属摆倾斜NS分量南倾加速(图 6)、20091111临汾沙层应力三分量多次阶变与高频突跳异常(图 7)、20091115临汾钻孔四分量连续阶变等(图 8)。这几项异常与临汾宽频倾斜仪记录的亚失稳阶段在时间上具有准同步性的特点。
4) 临失稳阶段
首先是临汾宽频倾斜仪在20091205出现南倾加速异常(图 2a),之后是临汾台短水准20091211在原有的趋势张性活动背景下出现压性加速转折变化(图 9)、20100106东郭井水位再次出现的突降异常(图 5a)、20100111临汾水平摆和垂直摆加速倾斜变化(图 10)。除此之外,部分观测仪器还记录到失稳前的预滑事件,如:20100121侯马水管在原始曲线上叠加一些高频信息(图 3)、20091222临汾宽频倾斜仪固体潮观测曲线出现与正常时段不同的连续阶跃扰动(图 4)、20100121西安子午台垂直摆出现的2次阶跃(图 11)、20100121乾陵垂直摆连续脉冲(图 12)和20100123代县水管阶跃(图 13)。
上述诸多现象表明,临汾宽频倾斜仪记录到的亚失稳现象并非单点单测项,而是具有多点多地球物理场测项群体性特征。震前异常在临汾宽频倾斜仪记录到几个变形阶段均有显示,特别是在亚失稳阶段,异常以大幅阶变为主,时间出现在震前45 d左右,空间集中分布在距震中约100 km范围内,且具有随时间从外围向震中区聚集的特点。河津M4.8地震前多种地球物理场观测仪器不仅记录到类似亚失稳现象,而且在发震断层破裂失稳前1~6 d一些观测仪器还记录到与发震断层失稳前预滑有关的小事件。
2 异常可靠性分析众所周知,人为干扰、仪器故障、气象因素、观测环境改变等均会对地震地球物场观测数据造成影响。那么,河津M4.8地震前记录到的大量异常事件是否与上述诸多因素有关,异常是否真实可靠,本文通过查阅地震台站观测日志和有关异常核实情况对震前地球物理场观测数据异常时段各类干扰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 2。可以看出,除个别测项有不明干扰外,在异常出现时段基本无外界干扰影响。因此,河津M4.8地震前不同时段记录到的异常信息是较可靠的。
测项 | 异常时间 | 干扰情况 | 异常可信度 |
侯马水管EW分量 | 20090212 20100121T04:50—20100122T07:30 |
20090222与20100116有人为干扰,与异常起始时间不同步 | 较可靠 |
临汾宽频倾斜仪 | 20090320—20090817 20090818—20091008 20091009—20091204 20091205—20091221 20091222—20100127 |
20091210原因不明干扰,与异常时间不同步 | 较可靠 |
侯马洞体应变EW分量 | 20090502—20090725 20090726—20091109 |
20090617仪器校准,与异常时间不同步 | 较可靠 |
东郭井水位 | 20091013 20100106 |
现场核实无干扰 | 可靠 |
介休井水位 | 20091021 | 现场核实无干扰 | 可靠 |
韩城金属摆倾斜NS分量 | 20091110 | 无干扰 | 可靠 |
临汾沙层应力三分量 | 20091111 | 无干扰 | 可靠 |
临汾钻孔四分量 | 20091115 | 无干扰 | 可靠 |
临汾短水准 | 20091211 | 现场核实无干扰 | 可靠 |
临汾水平摆EW、NS分量 | 20100111 20100107T09:26—20100115T14:50 |
无干扰 | 可靠 |
临汾垂直摆NS分量 | 20100111 | 无干扰 | 可靠 |
子午垂直摆EW、NS分量 | 20100121T02:00—20100124T02:37 | 无干扰 | 可靠 |
乾陵垂直摆EW、NS分量 | NS:20100121T11:36—20100125T12:50 EW:20100121T10:56—20100125T12:10 |
无干扰 | 可靠 |
代县水管NS分量 | 20100123T14:25—20100123T15:34 | 无干扰 | 较可靠 |
本文对震源区应力场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临汾宽频倾斜仪记录到的亚失稳现象及多种地球物理场观测仪器记录到多项准同步性突变异常是否与河津地震有关。
3.1 孕震区累计应变特征一些中强震发生前,在其相关区域内地震活动的矩释放出现加速的现象[12],而在较小的孕震区范围则出现地震活动的减弱态势[13]。因此,强震发生前的矩释放加速现象可以看成是地震临界点模型的一个观测证据[14]。矩释放加速释放区在断层带上往往是较弱的部位,首先出现弱化,表现为断层预滑、慢地震或弱震,成为应变释放开始部位[3]。200910在河津M4.8地震震源及周边地区地震矩释放空间扫描图上出现低值异常区,即应变释放加速区和易于产生预滑的区域,震后异常区逐渐消失(图 14)。除此之外,200903在孕震区累计Benioff应变曲线也出现明显的台阶状加速应变[11],应变加速时间与临汾宽频倾斜仪、侯马水管倾斜、侯马洞体应变等应力积累阶段时间较同步。推测河津M4.8地震前观测到的亚失稳现象有可能是来自震源的信息,是发震断层黏滑失稳前由应变积累转为应变释放的相持阶段。
3.2 震源区介质参数波速比变化特征李丽等[15]利用山西数字地震台网13 a的波形数据,分析了河津M4.8地震震中及附近地震台站波速比的变化特征,发现距震中分别为78 km的临汾地震台、130 km的隰县地震台、160 km的安泽地震台震前存在明显的低值异常;翁钊强等[16]对山西地区几次中强震波速比变化特征研究结果也表明,河津M4.8地震前安泽地震台震前10个月波速比开始出现趋势性下降异常、临汾台和夏县台(震中距68 km)波速比则在地震前15 d出现下降。由于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尤其是在临震阶段较短时间内,震源及附近地区因区域应力增加和应变积累,地下介质的物理状态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出现微破裂、扩容、塑性硬化、裂隙密度及饱水层变化等,地震波通过时,波速相应发生变化[17]。因此,河津M4.8地震前多台波速比异常可能反映了震源区应力增大、微裂隙增加和扩容、裂隙处于不饱和状态,致使波速比出现下降异常。
3.3 震源区视应力和b值变化特征为了进一步确认河津M4.8地震前各类异常是否与震源区的应力场改变有关,本文从可有效反映区域应力变化特征的测震学部分参数视应力和b值(震级和频度关系式中的比例系数)进行分析。梁向军等[18]对河津M4.8地震前视应力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震中附近存在高视应力异常区,反映了震中所在区域内能量高度积累和区域构造应力场增强的信息;由震源及附近地区b值曲线来看,河津M4.8地震前也存在一定的低b值异常(图 15)。视应力和b值震前异常变化证实了震源及附近地区应力场可能发生了改变。
综上所述,河津M4.8地震前震源及附近地区介质物性状态在区域应力场增强的背景下发生了改变,震前出现多项准同步性的短临异常可能与河津地震有关。
4 震前异常协同化分析大量的实验结果[1-2, 8-10, 19]表明,岩石在失稳错动前标本整体应力状态会出现显著变化,断层的失稳错动是由断层各个部位独立活动向协同活动的转化过程。
河津M4.8地震中期阶段(应力积累阶段),距离震中最近(小于100 km)的临汾宽频倾斜仪、侯马水管和侯马伸缩仪3项异常的起始时间正是发震断层Benioff应变加速阶段(200903),这种时间上的吻合性可能与发震断层应变加速及震源区应力场发生显著改变有关。这一推断可以从震源区同时段出现的低b值异常(200903)、低波速比异常(200903)以及20090418发生在峨嵋台地北缘断裂附近万荣ML3.5地震(距河津M4.8地震约23 km)得以证实。低b值与低波速比异常反映的是震源区应力场发生了改变,断裂附近ML3.5地震则可能反映的是应变释放加速。亚失稳阶段异常数量逐渐增多,共有8项异常,且具有由震中向外扩散的趋势,异常集中在距震中200 km以内的区域;临失稳阶段在震中附近异常持续增多,除原有的2项异常出现快速转折变化外,又新增加8项异常,异常分布范围较广(56~440 km),在震源及附近地区的异常空间展布方向基本与断层走向一致(图 16),除此之外,该阶段多数异常形态与破裂前预滑事件相似,其频率随震中距增加而降低。异常的时空特征表明了河津M4.8地震前多个异常随时间也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化特点,即沿断裂向震中迁移集中。
5 结论与建议1) 临汾宽频倾斜仪记录到的亚失稳现象并非单点单测项,而是多点多物理场测项共性特征。这些异常在时间上与临汾宽频倾斜仪亚失稳阶段基本同步,多集中在震前45 d左右,空间上主要集中在距震中100 km范围内,且具有随时间推移有从外围向震中区集中的特点,形态上以大幅突变为主要特征。
2) 河津M4.8地震前不仅在多种地球物理场观测仪器中记录到类似亚失稳现象,而且在发震断层破裂失稳前1~6 d一些观测仪器还记录到与发震断层失稳前预滑有关的小事件。
3) 河津M4.8地震前临汾地震台宽频倾斜仪记录的类似亚失稳现象、震源及附近地区出现多项准同步性的短临异常,是在震源及附近地区的区域应力场增强的背景下介质特性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出现的;临汾地震台宽频倾斜仪观测数据记录到类似的亚失稳现象、震源及附近地区出现多项准同步性的短临异常可能与河津地震有关。
4) 河津M4.8地震前多项异常随时间显示出一定的协同化特点,即沿发震断裂方向由外围向震中迁移和集中。
5) 虽然亚失稳观测与研究对潜在地震的危险性以及危险时段判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野外实际观测资料中也发现了类似的亚失稳现象。本文仅从震源区的应力状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而震前多物理场测项异常是否反映了发震断层进入亚失稳阶段的区域应力状态,如何通过众多地球物理场观测数据了解区域应力状态,是地震预报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研究属于探索性质,要弄清发震断裂破裂过程中产生各类异常的特征、机理、时空演化等,仍需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1] |
马瑾, 郭彦双. 失稳前断层加速协同化的实验室证据和地震实例[J]. 地震地质, 2014, 36(3): 547-561. Ma Jin, Guo Yanshuang. Accelerated Synergism Prior to Fault Instability Evidence from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an Earthquake Case[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14, 36(3): 547-561.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14.03.001 |
[2] |
马瑾, Sherman S, 郭彦双. 地震前亚失稳应力状态的识别: 以5°拐折断层变形温度场演化的实验为例[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2, 42(5): 633-645. Ma Jin, Sherman S, Guo Yanshuang. Identification of Meta-Instable Stress State Based on Experimental Study of Evolution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During Stick-Slip Instability on 5°Bending Fault[J]. Science in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2, 42(5): 633-645. |
[3] |
Noda H, Nakatani M, Hori T. Large Nucleation Before Large Earthquakes is Sometimes Skipped Due to Cascade Up-Implications from a Rate and State Simulation of Faults with Hierarchical Asperities[J]. J Geophys Res Solid Earth, 2013, 118: 2924-2952. DOI:10.1002/jgrb.50211 |
[4] |
Mclaskey G, Lockner D. Preslip and Cascade Processes Initiating Laboratory Stick-Slip[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4, 119(8): 6323-6336. DOI:10.1002/2014JB011220 |
[5] |
Mclaskey G, Kilgore B. Foreshocks During the Nucleation of Stick-Slip Instability[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 2013, 118: 2982-2997. DOI:10.1002/jgrb.50232 |
[6] |
宋义敏, 马少鹏, 杨小彬, 等. 断层黏滑动态变形过程的实验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1): 171-179. Song Yimin, Ma Shaopeng, Yang Xiaobi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Dispiacement Evolution of Fault in Stick-Slip Process[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cis, 2012, 55(1): 171-179. |
[7] |
宋义敏, 赵泽鑫, 邓琳琳, 等. 岩石单轴压缩亚失稳阶段特征[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7(3): 541-546. Song Yimin, Zhao Zexin, Deng Linlin, et al. Deformation Field and Acoustic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rble During Sub-Instability Stage[J].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18, 37(3): 541-546. |
[8] |
任雅琼, 刘培洵, 马瑾, 等. 亚失稳阶段雁列断层热场演化的实验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7): 2348-2357. Ren Yaqiong, Liu Peixun, Ma Ji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Evolution of Thermal Field of Enechelon Fault During the Meta-Instability Stage[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13, 56(7): 2348-2357. |
[9] |
任雅琼, 马瑾, 刘培洵, 等. 平直断层黏滑过程热场演化及失稳部位识别的实验研究[J]. 地震地质, 2016, 38(1): 65-76. Ren Yaqiong, Ma Jin, Liu Peixu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Temperature Evolu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Instability Position of Planar Strike-Slip Fault during Process of Stick-Slip[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16, 38(1): 65-76. |
[10] |
卓燕群, 郭彦双, 汲云涛, 等. 平直走滑断层亚失稳状态的位移协同化特征: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实验研究[J]. 中国科学: D辑, 2013, 43(1): 1-8. Zhuo Yanqun, Guo Yanshuang, Ji Yuntao, et al. Slip Synergism of Planar Strike-Slip Fault During Meta-Instable State: Experimental Research Based on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Analysis[J]. Science China: Series D, 2013, 43(1): 1-8. |
[11] |
张淑亮, 李艳, 王霞, 等. 亚失稳态野外观测证据[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2): 603-609. Zhang Shuliang, Li Yan, Wang Xia, et al. Outdoor Observation Evidence of the Meta-Instability State[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2016, 46(2): 603-609. |
[12] |
Knopoff L, Levshina T, Keilis Borok V I, et al. Increased Long-Range Intermediate-Magnitude Earthquake Activity Prior to Strong-Earthquakes in California[J]. J Geophys Res, 1996, 101: 5779-5796. |
[13] |
苗青壮, 蒋海昆. 地震临界现象及相关尺度增长定量检测方法研究综述[J]. 地震, 2008, 28(2): 79-86. Miao Qingzhuang, Jiang Haikun. Summary of Research on Phenomena of Critical Earthquakes and the Method to Inspect Increase of Correlative Length[J]. Earthquake, 2008, 28(2): 79-86. |
[14] |
蒋长胜, 吴忠良, 史勇军, 等. 中强震前地震活动矩释放加速现象(AMR)的普遍性问题[J]. 中国地震, 2004, 20(2): 119-125. Jiang Changsheng, Wu Zhongliang, Shi Yongjun, et al. Generality of Accelerating Moment Release (AMR) Before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s[J].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4, 20(2): 119-125. |
[15] |
李丽, 宋美琴, 吴昊昱, 等. 2010年河津M4.8地震前后单台波速比变化特征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6, 37(1): 8-14. Li Li, Song Meiqin, Wu Haoyu, et al. Temporal Variation of νP/νS at Single Seismic Station Before and After Hejin M 4.8 Earthquake in the Year 2010[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16, 37(1): 8-14. |
[16] |
翁钊强, 梁向军, 吴昊昱, 等. 单台多震和达法研究山西地区的波速比变化特征[J]. 中国地震, 2015, 31(1): 89-100. Weng Zhaoqiang, Liang Xiangjun, Wu Haoyu, et al. The Variation of νP/νS at Single Seismic Station of Shanxi Region Studied by Wadati Method of Single Station and Multi-Earthquake[J].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5, 31(1): 89-100. |
[17] |
钱晓东, 苏有锦. 2008年攀枝花6.1级地震前后波速比变化研究[J]. 地震研究, 2013, 36(1): 15-23. Qian Xiaodong, Su Youjin. Variation Research of Wave Velocity Ratio Before and After Panzhihua M6.1 Earthquake[J]. 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2013, 36(1): 15-23. |
[18] |
梁向军, 李丽, 宋美琴, 等. 山西地区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地震, 2014, 30(1): 102-110. Liang Xiangjun, Li Li, Song Meiqin, et al. Space-Time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the Apparent Stress in Shanxi[J].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4, 30(1): 102-110. |
[19] |
刘远征, 马瑾, 马文涛. 探讨紫坪铺水库在汶川地震中的作用[J]. 地学前缘, 2014, 21(1): 150-160. Liu Yuanzheng, Ma Jin, Ma Wentao. The Role of the Zipingpu Reservoir in the Generation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14, 21(1): 150-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