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5岁,主诉腹胀1月余。患者1月余前出现无明显诱因腹胀,无腹痛、腹泻等其他明显症状,10 d前外院腹部超声显示上腹部腹膜后多发实性团块,最大者约为3.8 cm×2.0 cm,性质待定。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肿瘤家族史。体格检查:双侧颈部及腹股沟可扪及肿大淋巴结。腹部CT显示:腹腔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血常规、肝肾功能大致正常。血清乳酸脱氢酶正常,其他未见明显异常。
2 PET/CT影像学表现由图 1可见,(1)淋巴结:右侧腮腺区,双侧颈部、腋下,左侧胸小肌后,纵隔内及双侧肺门,双侧内乳区、心膈角、膈脚后,腹腔及腹膜后,双侧髂脉区、腹股沟区,双上臂及臀部肌肉间多发高代谢结节及肿物;结节密度及代谢分布较均匀,CT值为36 Hu、SUVmax=13.8,结节边界欠清、部分融合成团块状(大者位于腹腔约4.0 cm×2.3 cm),且无明显坏死、钙化。(2)肝脏和脾脏体积、密度未见明显异常,PET显像可见弥漫性高代谢浓聚,SUVmax=6.5。(3)中轴骨密度欠均匀,双侧股骨髓腔密度略增高,PET显像略见放射性浓聚,SUVmax=3.0。
患者女性,50岁,主诉发现肺部肿物1周。患者1个月前曾患“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间断性、刺激性干咳,无胸闷、胸痛,无发热、咳血等其他明显症状,后持续加重,外院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结节伴纵隔、双肺门多发淋巴结肿大,肺癌?”,当地医院予以消炎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为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入院。患者既往乳腺纤维瘤术后5年,否认其他病史;有肿瘤家族史,其母亲及外祖母均死于肺癌。血常规、肝肾功能大致正常;肺部肿瘤标志物正常;痰涂片未见抗酸杆菌;支气管镜(左下叶及右上叶口内刷片)细胞学检查可见少量可疑异型细胞,建议再检。
2 PET/CT影像学表现由图 2可见,(1)淋巴结:纵隔内及双侧肺门多发高代谢结节及肿物;结节密度及代谢分布较均匀,CT值为32 Hu、SUVmax=18.6,结节多数较孤立、边界尚清晰(大者约3.3 cm×2.2 cm),无明显坏死、钙化,纵隔肿大淋巴结以中下纵隔为主,双肺门受累,较为对称。(2)肺:双肺多发结节,部分呈高代谢(较大者位于右肺上叶,CT值为51 Hu,边缘略毛糙、略见浅分叶,SUVmax=7.1,大小约为0.8 cm×0.7 cm)。肺结节多数分布于支气管血管束旁,部分处于叶间裂和胸膜下。(3)骨:全身多发骨质密度不均,以右锁骨、胸骨、双肩胛骨、双第8肋骨、第6胸椎、第1腰椎、双髂骨、骶骨、右髋更臼更为显著,呈明显高代谢,SUVmax=7.9,骨质破坏不明显、未见明显溶骨及成骨性改变。(4)脾脏体积不大、密度未见明显异常,PET显像可见弥漫性高代谢浓聚,SUVmax=4.5。
病例一:①恶性淋巴瘤;②结节病;③其他。
病例二:①结节病;②肺癌伴淋巴结、双肺、骨多发转移;③恶性淋巴瘤。
[病理诊断]病例一、二病理学诊断均为炎性肉芽肿性病变,结节病(图 3)。
结节病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淋巴结,尤其是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并且多表现为两侧基本对称,在易感人群中发现特征性分布的淋巴结肿大,常常提示结节病[1]。受累的淋巴结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较孤立、边界清晰,很少出现融合;结节密度较均匀、少见坏死、可伴有钙化;PET显像放射性浓聚分布较均匀,浓聚程度不等,其SUV与恶性肿瘤难以区分。除淋巴结外的常见累及部位是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微小结节、结节、团块或实变、磨玻璃影(较少见)、呼吸道异常(支气管狭窄或闭塞、马赛克灌注、空气潴留等)、网格影或纤维化改变;病灶分布于淋巴管周围,以支气管血管束周围、胸膜下/叶间裂以及小叶间隔多见;PET显像放射性浓聚程度不等,可无明显浓聚。其他脏器受累相对少见且报道不一,诸如肝脏、脾脏、心脏、肾脏、眼睛、胸膜、心包膜、涎腺、胃肠道、骨、骨髓、皮肤及肌肉等,其中累及胸外的结节病患者大约占25%~50%,且通常合并有胸内病变[2]。
病例一因腹胀就诊,PET/CT影像学表现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恶性淋巴瘤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主要源于全身广泛淋巴结肿大,伴有肝脏、脾脏呈弥漫性高代谢,中轴骨及骨髓的PET高代谢表现,结合血常规、临床症状等考虑为恶性淋巴瘤的可能性最大。但患者除腹胀外,无发热等淋巴瘤的B症状,血常规及其他血清指标(如乳酸脱氢酶等)未见明显异常,肝脏、脾脏虽呈弥漫性高代谢摄取,但体积增大并不明显。患者为45岁女性,处于结节病好发年龄,且影像学结果显示纵隔、双肺门肿大淋巴结具有结节病的特征。综上分析,我们考虑恶性淋巴瘤的可能性大,结节病不能除外,建议结合淋巴结活检及实验室相关检查进行诊断。患者之后行右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结果显示:淋巴结肉芽肿性炎;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在正常范围;结核菌素(PPD)试验以及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T-SPOT.TB)试验结果均呈阴性。患者行腹腔镜下腹腔内肿物切检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肉芽肿性病变,结节病可能性大。后行激素治疗,治疗后3个月复查胸、腹部CT,原增大淋巴结较前明显减小、减少;治疗后6个月及1年后再次复查胸、腹部CT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病例一患者从病理诊断以及治疗后随访结果来看,明确了结节病的诊断。影像学检查未能首诊结节病,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未见明显肺部受累征象;(2)由于结节病累及肝脏、脾脏时多表现为弥漫性分布的高代谢结节、大小较均匀,亦可呈整体弥漫性高代谢表现,此时则与淋巴瘤累及肝脏、脾脏时不易鉴别[3];(3)18F-FDG PET显示骨及骨髓受累的结节病患者中以中轴骨受累为主,仅有6%的患者CT显示形态学异常,这是因为结节病本身是一种免疫性的肉芽肿性炎,脾脏和中央骨髓(尤其是脾脏)可能由于生理功能需求的增加而出现代谢弥漫性轻度增高,并且可出现脾大[4]。因此,结节病伴有肝脏、脾脏、骨及骨髓受累时与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相似、难于鉴别,需从其他受累部位的影像学表现入手找出二者的不同。ACE是目前最常用来评价结节病活动性的指标,大约78%的结节病患者出现血清ACE异常升高,因此单纯以血清ACE值高低来诊断结节病及判断其活动性并不可靠[4],而Keijsers等[5]研究结果显示,18F-FDG PET/CT对活动性结节病诊断的灵敏度为94%。因此,病例一患者正是由于受累部位不典型、受累表现不典型、血清学指标阴性而导致影像学诊断困难。
病例二因咳嗽、CT检查发现肺肿物就诊。PET/CT影像学表现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结节病,因为它具备典型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纵隔及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伴有肺内侵犯(表现为多发结节状,多数分布于支气管血管束旁,部分处于叶间裂和胸膜下);伴有多发骨受累,但所见骨质仅仅表现为密度不均、未见明显溶骨及成骨性改变;脾脏受累表现为PET呈弥漫性高摄取代谢,体积并未增大。总的来说影像学表现符合结节病,但是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诊断呢?患者为50岁女性,具有肿瘤家族史,属于肺癌高危人群;血清肺癌标志物正常;发现肺结节后当地医院给予消炎治疗,之后1月余咳嗽症状未见好转,病灶未见减小,反而有轻度增大趋势;支气管镜(左下叶及右上叶口内刷片)细胞学检查可见少量可疑异型细胞;CT显示双肺多发结节中较大者边缘略毛糙,略见浅分叶。因此不能完全排除肺癌伴多发转移的可能性。本例患者PET/CT影像学表现也是恶性淋巴瘤的常见表现,恶性淋巴瘤累及肺的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需要结合全身其他部位受累的情况进行分析、鉴别,鉴别点见上不再赘述。综上分析,本例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为结节病可能性大,恶性淋巴瘤及肺癌伴多发转移不完全除外,建议结合活检进行诊断。患者之后查血清ACE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行纵隔镜活检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肉芽肿性病变,结节病可能性大。患者行激素治疗后5个月复查PET/CT显示(图 4):纵隔及双肺门多发淋巴结较前明显减小、减少,PET显示放射性浓聚程度较前明显减轻;原全身诸骨多发骨质密度不均此次未见明确显示,PET未见放射性浓聚;原双肺多发结节消失;脾脏形态、密度及代谢均未见明显异常。病例二患者从影像学、病理学诊断以及治疗后随访结果来看,结节病的诊断明确,影像学、病理学和血清ACE检查结果一致、互相佐证。这是一例相对典型的、多系统累及的结节病,但在诊断时要注意与恶性淋巴瘤、肺癌及结核等其他多系统疾病的鉴别。
在临床工作中,当18F-FDG PET/CT显像出现多系统累及的高代谢病变时,诊断恶性疾病(如恶性淋巴瘤、实体肿瘤伴多发转移等)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但不能盲目得出唯一诊断,一定要仔细分析是否有良性可能。诊断良性疾病(如结节病、结核等)时往往需要更加谨慎,需要具有更多的诊断依据,包括影像学特征、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不能单靠肿瘤标志物高低来判定是不是肿瘤,亦不能单纯以是否发热、白细胞增高、结核菌素(PPD)试验阳性来诊断炎性病变,以及以纵隔及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来诊断结节病等。要善于从非典型的、少见的影像学特征中寻找蛛丝马迹,结合其他临床依据综合分析做出相对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专家点评]结节病是病因未明的全身性疾病,目前认为该病与免疫反应有关,特别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起重要作用。病灶早期以T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为主,随着疾病发展大量上皮样增生细胞产生,形成典型的结节样肉芽肿。该病以中青年女性最为常见,胸部为最常见发病区域;典型病例可见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呈对称性肿大,亦可形成多系统的肉芽肿,侵犯范围广泛。该病由于病理基础为肉芽组织反应性增生,18F-FDG PET/CT显像病灶表现为18F-FDG高摄取,因此PET/CT很容易发现隐匿病灶,能够较好地对患者进行分期。该病影像上缺少特异性的诊断特点,很难与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淋巴瘤及结核相鉴别,影像医师在读片时很容易做出错误诊断,最终需要病理确诊。
病例一为非典型的结节病,PET/CT显像可见全身广泛淋巴结肿大并代谢增高,且部分淋巴结融合,医师对疾病诊断排序时首先为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几乎满足淋巴瘤诊断的所有要素,且淋巴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年女性也处于淋巴瘤高发年龄,诊断时应首先考虑淋巴瘤,在鉴别诊断时才会排除结核或结节病。病例二具备典型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纵隔及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18F-FDG摄取明显增高,临床需要排除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症和淋巴瘤。PET/CT在结节病诊断中并不具备一锤定音的价值,临床上不能依赖PET/CT结果进行治疗,必须有明确的病理诊断才能进行治疗。
PET/CT在结节病治疗前显像中提供了两方面重要的信息,一是病灶的侵犯范围及分期,二是病灶表现为18F-FDG高摄取,这是后续疗效评价的基础。病例二展示了PET/CT在结节病疗效评价方面的价值,治疗结束后再次行PET/CT显像,病灶代谢活跃程度明显减低说明治疗有效,这为临床医师下一步临床决策提供了依据。
点评专家 樊卫教授,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利益冲突 本研究由署名作者按以下贡献声明独立开展,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朱磊负责论文的撰写与修订;陈薇负责论文的审核、校对以及英文撰写;宋秀宇、于筱舟、黄慧、刘晓园、杨震负责病例与文献的收集;徐文贵负责方案的提出与设计、论文的审阅。
敬告读者 近年来,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居高不下,肿瘤的精准诊疗成为热点,核医学作为靶向性极强的诊疗手段,必将在肿瘤精准诊疗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以PET/CT为代表的肿瘤分子影像在肿瘤早期诊断、指导治疗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极为复杂,同病异影、异病同影现象较为常见,加上PET/CT的临床应用仅有十余年,核医学医生在诊疗中存在经验不足、各单位发展亦不平衡等问题,故有必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PET/CT从业人员诊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因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与《国际放射医学与核医学杂志》合作,创办“疑难病案分析”专栏,希望能为核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与争鸣的平台,切实为我国肿瘤核医学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本刊编辑部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
[1] | Sobic-Saranovic D, Grozdic I, Videnovic-Ivanov J, et al. The utility of 18F-FDG PET/CT for diagnosis and adjustment of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chronic sarcoidosis[J]. J Nucl Med, 2012, 53(10): 1543–1549. DOI:10.2967/jnumed.112.104380 |
[2] | Al-Kofahi K, Korsten P, Ascoli C, et al. Management of extrapulmonary sarcoidosis:challenges and solutions[J]. Ther Clin Risk Manag, 2016, 12: 1623–1634. DOI:10.2147/TCRM.S74476 |
[3] |
张悦, 高硕, 李祖贵, 等.
结节病18F-FDG PET/CT显像误诊为淋巴瘤一例[J].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6, 26(6): 375.
DOI:10.3760/cma.j.issn.2095-2848.2006.06.023 Zhang Y, Gao S, Li ZG, et al. Misdiagnosis of sarcoidosis with lymphoma using 18F-FDG PET/CT[J]. Chin J Nucl Med, 2006, 26(6): 375. DOI:10.3760/cma.j.issn.2095-2848.2006.06.023 |
[4] | Mostard RL, Prompers L, Weijers RE, et al. 18F-FDG PET/CT for detecting bone and bone marrow involvement in sarcoidosis patients[J]. Clin Nucl Med, 2012, 37(1): 21–25. DOI:10.1097/RLU.0b013e3182335f9b |
[5] | Keijsers RG, Verzijlbergen FJ, Oyen WJ, et al. 18F-FDG PET, genotype-corrected ACE and sIL-2R in newly diagnosed sarcoidosis[J]. 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 2009, 36(7): 1131–1137. DOI:10.1007/s00259-009-1097-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