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研究  2018, Vol.38 Issue (6): 1552-1576   PDF    
回顾与展望——纪念《第四纪研究》创刊60周年
杨美芳, 赵淑君, 田万华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四纪研究》编辑部, 北京 100029)
摘要:文章回顾了《第四纪研究》创刊60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第四纪研究》创办过程中的探索历程与实践经验。根据期刊统计数据,分析了《第四纪研究》2001~2017年的变化和成果,以及在我国期刊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第四纪研究》创刊60年来,伴随着中国第四纪科学的蓬勃发展和研究水平步入世界第四纪研究前列,经过主编、历届编辑委员会和编辑的努力工作,以及作者和读者的支持,发展迅速,已成为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科学研究领域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同时,也指出了《第四纪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提出了创立一流刊物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关键词学术期刊    《第四纪研究》    回顾    展望    核心期刊    办刊实践    
中图分类号     P534.63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2018年,《第四纪研究》创刊60周年,其前身为《中国第四纪研究》,创刊于1958年,原来为不定期出版,于1989年更名为《第四纪研究》,并改为季刊;1999年改为双月刊,2004年扩版为大16开本。先后设有“院士论坛”、“研究论文”、“专题讨论”、“学术争鸣”“第四纪科学普及”和“研究生园地”、“希望之星”、“研究简报”、“后记”等栏目。不仅刊登学术论著,也发表传记、书评、人物介绍、调查、特载、第四纪研究新闻、会务报道和会议总结,介绍国际第四纪研究的变化和最新动态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历届主编和编委会的指导下,《第四纪研究》伴随着第四纪研究科学的发展一起成长,刊物的学术方向明确,刊登的文章着重于科学性、创新性、学术性以及前瞻性,尤其注重文章的学术性和创新性。其特色鲜明,质量不断提高,已成为展示第四纪科学研究的窗口,交流第四纪研究成果的平台,弘扬与传播科学精神与第四纪科学知识的阵地,联接第四纪研究科学家的桥梁,引领着第四纪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为第四纪科学的普及和理论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1]

经过几届办刊人的共同努力,目前刊物办得生机勃勃,成为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及相关领域中的重要传播媒体。从事第四纪科学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学者信任本刊,使《第四纪研究》的稿件源源不断;广大的读者信任本刊,使期刊的发行量、传播量(包括网络下载量、点击率、浏览量)逐年增加。在每期刊物中,可以读到许多第四纪地质、环境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内容,其中不乏一些让人惊喜的优秀论文;不同专业的业内人士,可以通过查阅本刊,了解到第四纪科学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方向。一大批第四纪地质学领域的新人通过在这里发表文章让同行认识自己,让专家了解自己,从而走上了从事第四纪科学研究的道路,成为第四纪科学研究事业的中坚力量;许多事业有成、硕果累累的老院士、老专家,在这里笔耕不止,让广大读者能够快速了解到我国第四纪地质学的发展战略及最新动态;而作为科学研究主力军的中年专家们,则奉献出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广大读者从中汲取知识,得到益处。

作为《第四纪研究》编辑部的工作人员,笔者十几年来亲历了刊物的成长和变化。值此《第四纪研究》创刊60周年之际,从编辑学角度出发,查阅史料,草成此文,谨以纪念。企盼广大厚爱本刊的作者、读者能够从中了解《第四纪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策略。

1 《第四纪研究》的发展阶段 1.1 创刊与起步(1958~1989年)

1956年11月底,由著名科学家李四光、侯德封、杨钟健、施雅风和刘东生等起草,并向中国科学院建议成立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于年底由生物地学部正式提交申请报告[2]。1957年1月15日中国科学院竺可桢副院长任主席,郭沫若院长、张劲夫、陶孟和、吴有训副院长等亲自参加并在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院务常务会议审议生物地学部提交的报告[2],认为几年来我国第四纪科学研究方面进行了许多工作,第四纪研究的诸多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展1)。为了加强今后第四纪综合研究工作,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由李四光任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研究委员会首届主任,侯德封、杨钟健任副主任,刘东生任秘书长;并于1957年11月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2]。大会由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杨钟健副主任主持,主任李四光宣布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及第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学开幕!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尹赞勋主任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竺可桢副院长、在华苏联专家、苏联科学院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И.B.萨莫伊洛夫(И.B.Самойлов)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顾问B.H.苏卡契夫(B.H.Сукачев)院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祝贺中国第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召开。侯德封副主任代表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做了题为《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开展第四纪研究工作》的大会报告。这次大会有400多位中外科学家参加,是建国初期中国第四纪研究工作者一次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大会收到论文全文29篇,论文摘要62篇1)。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于1957年5月,在李四光教授的主持下,《中国第四纪研究》编辑委员会成立,并创办了《中国第四纪研究》。意在出版将在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组织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的讲话和会议论文。

1) 资料来源于“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大事记(讨论稿)”

《中国第四纪研究》第一届编辑委员由袁复礼、裴文中、刘东生担任主任编辑,王乃梁、杜恒俭、刘国昌、李承三、严钦尚、陈国达、周明镇、徐仁、张宗祜、杨钟健、杨怀仁、熊毅、丁国瑜、刘敏厚等14任编辑,王克鲁、朱海之、陈承惠、曹伯勋等4人任助理编辑1)

1958年6月由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第四纪研究》第1卷1期正式出版。它刊登了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组织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的全部讲话和会议论文,内容反映了近年来中国第四纪研究成果,尤其是侯德封的“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开展第四纪研究工作”[3]提出了今后第四纪研究的方向和任务。从此,从1958年至1989年6月的30多年中,《中国第四纪研究》不定期报道和刊登、出版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动态和成果,共出版了8卷13册(表 1)。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刊物停刊了近15年,于1980年4月复刊,复刊后的《中国第四纪研究》编委会组成:周明镇任主编[2],王乃梁、吴子荣、张日东任副主任编辑,尤玉柱、王克鲁、石元春、李华章、陈承惠、沈承德、杜恒俭、吴锡浩、张守信、张宗祜、周昆叔、郑洪汉、侯佑堂、施雅风、袁宝印、徐煜坚、曹家欣、翟礼生任编委,高福清、魏兰英任助理编辑1);同年,刘东生[4]在10月出版的《中国第四纪研究》第5卷第1期的“编后记”写道:“它的内容包括了第四纪沉积物、地层古生物、地貌和新构造,也包括了古人类和石器等方面的研究。”“本着第四纪研究是一个多学科性的和综合性研究的方向,尽量为利用这一园地发表地质方面和地质以外其他各学科方面的与第四纪研究有关的论文。”因此,确定了刊物刊载的内容,对刊物进行了定位,指明了办刊的方向。

表 1 1958~1989年《中国第四纪研究》概况一览表 Table 1 Overview of Quaternaria Sinica during 1958~1989

在1958~1989年这30多年,中国的第四纪科学研究不断深入和进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国际交流增加,正如刘东生[5]在1989年第1期的“发刊词”中所概括:1)第四纪研究是地质科学的一个分支,像地质科学一样,既有全球性的共性问题,也有区域性的独特的问题。30年来,大家进一步认识了这两方面研究的交互关系的意义,开展了艰苦的工作,使我国第四纪研究更多地走上了国际舞台。2)正因为第四纪是研究2.5 Ma以来延续到现在我们生活之中的一个地质时代,随着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不断提出的挑战,第四纪研究已经和当前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了,而且更具有挑战性——地质学将包括人的活动和思维在内。3)理论的发展可以指导技术前进,而技术的发展也常常给理论研究开拓了道路和提供了机会。30年来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已经在默默之中静悄悄地改变着第四纪原来研究的涵义和内容。4)随着第四纪研究在空间、时间和程度上各种不同尺度研究的展开,第四纪研究的内容和队伍扩大了。不同方面各种新的思想的交流有了很好的发展。

“30年来,《中国第四纪研究》这个不定期的学术刊物在广大第四纪研究工作者的热心支持下,在我国第四纪研究的进程中留下了足迹”[4],刊登了一大批在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和重要的研究论文(见表 1),促进了第四纪研究科学的传播和发展,同时刊物也随着第四纪科学研究的发展而发生了逐渐的变化。刊物除刊登“对当前第四纪研究中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比较集中的发表一些论文,当然更希望今后有更多的综合性研究问题的报道”[4]以及“由于第四纪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涉及的问题比较多,有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去探讨”[4]。《中国第四纪研究》不仅发表研究论文,还同时发表对不同学科、不同作者论文的一些讨论意见,“这不仅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活跃学术讨论,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4]

1.2 稳步发展和成长的10年(1989~1999年)

伴随着我国第四纪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学科的迅速发展及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三十年来第四纪研究的队伍和工作扩大了,原来不定期出版的《中国第四纪研究》已不能满足当前第四纪研究发展的需要。所以把它改为季刊以期能更多、更快地将大家的第四纪研究成果报道出来”[5]。1989年8月8日,国家科委(89)国科发情字425号文批复:同意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原不定期刊物《中国第四纪研究》改为定期、季刊,更名为《第四纪研究》。《第四纪研究》新的编委会成立,刘东生任主编[2],丁国瑜、吴子荣、周明镇、施雅风任副主编,尤玉柱、卢演俦、刘嘉麒、张守信、袁宝印任常务编委,安芷生、李吉均、吴新智、汪品先、张宗祜、袁道先等30多位优秀的第四纪地质科学家进入编委会,宋云华任责任编辑;同年,《第四纪研究》还另外出刊3期,为第9卷1)

1) 资料来源于“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大事记(讨论稿)”

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孙鸿烈在1989年本刊改版后第1期的发刊题词:“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第四纪地质学而努力”(图 1),对刊物进行了定位和指明了办刊的方向。关于刊物的性质、任务和重大意义,主编刘东生在1989年第1期“发刊词”中写到“《第四纪研究》是一本新的刊登第四纪研究成果的学术季刊”[5]。“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史上,有了它自己的学术组织并能定期出版自己的刊物,标志着它已经成长壮大。”“今天在这个刊物出版之际,如果展望未来,我们除了可想到的几点之外,还深深感到一定有很多我们这辈人未能预料的新事物必将涌现。但作为一个刊物,如果希望对当前第四纪研究的发展形势有所反映而尽自己的力量的话,那本刊则期待着:1)我国《第四纪研究》更加广泛而积极地参加到国际科学研究的活动中去,扩大国际第四纪研究的交流。在更大程度上把全球性研究包括在我们的研究之中。2)我国《第四纪研究》结合国民经济建设由静态进入动态,追溯过去并预测未来,创造更多的新经验。3)在地质科学中第四纪时期是保存过去地质信息最多的一个时期,这有利于去观察和发现新事物,也有利于走向实验、模拟,由定性到定量,并有利于探讨新的思想。4)在地质科学中第四纪是引起争论最多的学科之一,它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讨论将会不断地引出新意,产生冲击的动力,使《第四纪研究》不断向前”[5]

图 1 孙洪烈院士题词 Fig. 1 Inscription of Academician Sun Honglie

从此,期刊的工作走上规范化之路。改版季刊后的《第四纪研究》由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共同主办,作为《第四纪研究》刊物第一主办机构的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在人员配置和办刊经费上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另外,时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的刘东生院士,不仅担任期刊的主编,引领着期刊的发展方向、策划选题、组织优质稿源,还不断为刊物撰稿,并时常参与期刊编辑工作,指导和支持刊物的运营。编辑部在经费相对拮据、办刊条件相对较艰苦的条件下,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保持了刊物的正常出版、发行。在这10年间,由责任编辑宋云华担任编辑部主任,负责《第四纪研究》编辑工作和主持期刊日常运转。她在编辑部建设、编委会建设、编辑出版标准化、正规化建设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加强了投稿、审稿、发稿等工作的标准化进程;按照国家对正式出版物的要求,对来稿提出严格的审查标准;采用专家审稿机制,确保文章的学术水平。一系列的举措提升了《第四纪研究》的编辑质量和学术水平。

在这期间,1992年12月21日、1994年11月22日和1996年1月26日《第四纪研究》编委会分别在北京召开1)。在1994年11月22日的编委会上,编委们对刊物的编辑方针,如何提高刊物发表的论文的质量等问题交换了看法,根据工作需要,增补刘嘉麒、宋云华为副主编。这次会议,补充了王颖、王思敬等专家以及大量年轻的第四纪地质学家如丁仲礼、朱日祥等进入编委会;1996年1月26日,《第四纪研究》编委会在北京召开,编委会部分调整,补选徐钦奇为副主编,卢演俦、张守信、袁宝印任常务编委,年轻的第四纪地质学家周力平等进入编委会1)

1) 资料来源于“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委员会大事记(讨论稿)”

从1989年到1999年这10年,正值第四纪研究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1999年,可以算作中国地质学发展历史的第2期”,“在完成国家需求的鼓励下,适当地越过经典研究范畴,参与环境问题和全球变化的研究,使得中国第四纪科学追赶了50年的差距”,“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的环境问题又深入发展到全球变化问题。此时,中国的第四纪工作开始致力于从单一学科向地球系统科学这样的复杂学科迈进”,“目前,我国的第四纪研究在一般第四纪方面,如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等研究以及沙漠、冻土、湖泊、冰芯和黄土等研究方面,都保持着相当的优势;在若干新的方向,如深海地质环境、大气颗粒物环境、环境考古、古气候环境和生物地球化学环境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形势喜人;在新技术方面,如年代测定和地磁学等则有奋起直追的好兆头。所以,我们与先进国家相比,在中国地学历史的第2阶段即1950~2000年,这50年来的努力使得我们有些工作并不落后许多,有些甚至可能超前一点,基本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6]。“中国第四纪研究在20世纪后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做出了一些受到国际同行瞩目的工作”,“跻身世界前列”[7]。最值得骄傲的是1991年8月2~9日,第Ⅹ Ⅲ届INQUA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邹家华副总理会见了INQUA执委会全体成员。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设宴招待INQUA执委会成员和各国代表团团长。大会期间的国际理事会会议选举了新的INQUA执委会,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第四纪研究》主编刘东生院士当选INQUA主席。我国第四纪科学家的前辈任美锷、孙殿卿、李连捷、林观得当选INQUA名誉委员。“它标志着亚洲,尤其是中国第四纪研究的水平正步入世界的前列”[8]

《第四纪研究》期刊的成长是在这样一个稳定的、高速发展和生气勃勃的第四纪科学研究的大环境中进行,国内外许多知名科学家和大批从事第四纪研究工作的年轻学者纷纷为本刊撰写文章。时任国际第四纪联合会主席(1991~1995)、前主席(1995~1999),国际全球环境大断面(PEP-II)项目首席科学家(1994~2000),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刘东生院士一直担任本刊主编,并事无巨细地参与到期刊的工作中。他一直确定刊物的学科方向,明确栏目、严格选题;要求刊登的文章具有特色性、前瞻性、原创性和可持续性。几十年来他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配合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特别是瞄准第四纪前沿问题,提出选题计划和组织稿件,及时甚而是超前地组织具有国际学术水平或国内第四纪研究科学研究高水平的学术文章。在这10年期间,刊物刊登了大量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以及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章,国内外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李吉均、施雅风、汪品先、安芷生、席承藩、曾昭璇、马宗晋、袁道先、欧阳自远、任美锷、丁国瑜、张新时、赵其国、王思敬、汪集旸、王颖、刘嘉麒、丁仲礼、郭正堂、朱日祥、N.W.Rutter、J.M.Bowler、F.Heller、M.Kuhle、G.Kukla等等在这一时期均为本刊撰写稿件,全面反映了当时我国以及国际第四纪研究科学发展的研究状况和水平。这段时期,刊物的发行和交流逐步走向正轨,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识、知道和了解《第四纪研究》并踊跃投稿。刊物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并跻身于全国优秀期刊之列,刊物的学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影响力扩大。以优秀的、第四纪研究科学为主体的作者群也逐步形成,刊物以科学性、创新性、学术性以及前瞻性的论文和内容严谨广为人知。1996年《第四纪研究》被收录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论文被引用率从1994年地学期刊排名为29上升到第5位[2]。在1999年,为适应第四纪科学研究迅速发展态势,以及更快、更迅速、及时地反映出第四纪研究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第四纪研究》改为双月刊。

2 发展和创新时期(2000年至今) 2.1 世纪交替,机构调整

20世纪末至21世纪的到来,第四纪地质学的发展更加迅猛,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空前繁盛,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层出不穷。知识和信息的爆炸、网络快速兴起、国际交往进一步增加,这一切给办刊增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办好刊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互联网逐渐成为传媒主体的时代,如何传承已有的优秀传统,又能够以新思路、新理念来迎接挑战,开拓发展,是摆在每一个办刊人面前的重要任务。

(1) 机构整合

1999~2000年中国科学院大规模机构调整,历史悠久的著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中国地球物理学界显赫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合并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两个在各自领域内的国家级科研队伍,均有各自的品牌刊物,原地质所有《地质科学》、《岩石学报》、《Acta Geologia Sinica》、《第四纪研究》、《工程地质学报》5个期刊;地球物理所有《地球物理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和《地球物理学进展》3个期刊。这8个刊中,既有历史悠久、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牌期刊《地质科学》和《地球物理学报》,也有办刊经验丰富、发展势头很猛的《岩石学报》。《第四纪研究》与兄弟刊物《地质科学》、《地球物理学报》和《岩石学报》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个研究所拥有8个期刊,在当时中国科学院的诸多单位中,还为数不多。期刊间存在着巨大的竞争,《第四纪研究》面临着严峻局面。

(2) 人员调整

首先,在2001年21卷第1期的《后记之二》中主编刘东生院士提出“在我离开主编岗位而从另外的角度来支持《第四纪研究》时,我有很多话想说。首先我推荐韩家懋同志任主编,……”[9],从此,刘东生院士任名誉主编,韩家懋研究员主持《第四纪研究》期刊工作,并担任主编;其次,按照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实施要求,主办单位调整了《第四纪研究》编辑部的人员组成,使编辑人员更加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2000年,杨美芳被《第四纪研究》聘任为创新岗位工作人员,负责编辑部的全面工作。

(3) 评价机制的改变,优秀稿件外流

随着中国加入WTO,期刊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在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后,科技评价体系发生了变化,研究所、大学等各研究机构职称评定都要求SCI论文,致使国内大量的优秀稿件外流。

2.2 适应发展需要,调整办刊策略,制定新的规划

针对以上机构调整以及新的形势下期刊业的竞争局面和今后的发展,先后在名誉主编刘东生院士、主编韩家懋研究员、主编丁仲礼院士和主编郭正堂院士的全面领导下,于2001年、2003年、2005年、2010年和2017年多次召开编委会,分析了《第四纪研究》的具体情况,拟订了《第四纪研究》在新的发展时期的办刊策略、方针和措施。现在回顾和总结起来,认为有3个方面的,即办刊思路、刊物定位和刊载内容。

(1) 办刊思路

期刊一定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根据需要确定期刊的办刊方针和内容。就如刘东生院士指出的那样“人们普遍认为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知识的沟通是第一重要的事。那么《第四纪研究》曾经沟通了多少人们的思想和疑问,这也不需要我们再去作调查研究了。只要有作者和读者就可以了。最怕的是没有读者。”“我们的宗旨是要读者了解第四纪,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纪研究》要了解读者。这就是我们需要和能够选题的一种直觉吧!了解读者的需要……”[9]

(2) 刊物定位

《第四纪研究》是第四纪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它的主要任务是:反映国内外第四纪和全球变化研究发展趋势,刊登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它涵盖了与第四纪有关的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分支学科,主要报道第四纪研究的地层、沉积、古地理与地貌、古环境、古气候、古动植物、海洋与湖泊、新构造与灾害、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人类考古与文化、国土整治、土壤地球化学等以及第四纪新理论与新技术、国内外有关第四纪研究新趋势等内容。其宗旨是贯彻“双百”方针,开展学术讨论,提高第四纪研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水平。

(3) 刊物内容

期刊应为科学技术服务。根据办刊思路和定位确定刊物内容,根据学科的发展和需求确定期刊的方向。第四纪研究科学正如刘先生指出的那样,“我国已进入了史无前例的西部大开发的兴盛时期。第四纪研究的学科广谱性给它带来了许多重要的任务。社会需求也给第四纪研究提供了不断创新的源泉。像青藏铁路建设需要对冻土等方面的研究;南水北调工程要穿过不同成因类型的地貌单元和第四纪沉积物;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也有第四纪工程地质问题;此外,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等问题也日益影响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6],包括:生态第四纪问题、生命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城市第四纪环境地质问题,还有人与自然和谐等“人类世”的问题[6]。因此,刊物不仅要刊登传统的第四纪研究科学理论性论文,也要刊登原创性的学术论文。特别是在理论和方法上不太成熟,但确实有新意,有巨大潜力的论文,以及地方性第一线研究机构的基础研究和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等等。在学科内容上,要特别关注第四纪科学领域目前的世界范围内的热点内容,要重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人文科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更要特别关注那些与国民经济建设有关联的、关系到国泰民生的科学内容,比如,有关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建设、水资源利用、土地退化、沙尘暴、环境污染、空气雾霾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研究。现任主编郭正堂院士,自2008年以来一直主导本刊工作,根据第四纪科学的时事热点策划选题和引领期刊发展方向,在2017年提出“地球系统科学时代的第四纪科学”概念,要求期刊需要为科研服务,及时调整组稿和刊登内容,促进第四纪科学交流,为学科发展助力。

同时,期刊还以培养青年科学家为原则。为从本科教育着手培养第四纪科学的后起之秀和储备科研人才,主编郭正堂院士提议《第四纪研究》开辟“希望之星”栏目,专门发表在读本科生或已毕业的本科生在学习期间完成的与第四纪科学相关的研究成果,坚持每期保留一定的篇幅刊登年轻的第四纪工作者以及学生的科研论文。

2.3 具体落实措施,寻求发展 2.3.1 充分发挥主编和编委会的作用

(1) 完善编委会结构

为了进一步提高和加强《第四纪研究》的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2005年新的编辑委员会成立。经主编和第四纪研究研究委员会同意,一批有能力、有朝气、关心期刊发展的年轻科学家进入编委会,期刊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另外,刊物聘请刘东生院士任名誉主编,刘嘉麒任编委会主任,安芷生、丁仲礼、傅伯杰、韩家懋、刘燕华、秦大河、王颖、汪品先、袁道先等任编委会副主任;丁仲礼、郭正堂等一些第四纪科学的中坚力量任副主编。他们关心第四纪研究科学的发展,并对刊物文章质量严格把关,指导编辑部的工作或配合主编进行选题和组织稿源。经过2009年、2013年和2017年的多次编委会换届,丁仲礼院士和郭正堂院士先后担任期刊主编,并不断有国内外年轻的第四纪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加入到编委会中,形成了有学术威望老编委坐镇,有新生力量科学家补充,各学科分支、各专业委员会均衡分布的良好结构。

(2) 最优秀科学家担任本刊主编

高质量的期刊必定有一个高水平的主编。本刊作为最具影响力之一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编一直把握着办刊思想,引领着办刊方向,以其对第四纪科学前沿的熟知和高水平的科学思想指导办刊。本刊先后有第四纪学科领域最优秀科学家刘东生院士、丁仲礼院士和郭正堂院士担任主编。

已故主编刘东生院士(1917年11月24日~2008年3月6日)在《第四纪研究》创刊以来,长期参与期刊的编辑工作和担任主编。他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原国务院环境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原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名誉所长、国际杰出第四纪地质环境学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荣誉博士,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他是2003年度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02年获国际“泰勒环境成就奖”获得者。在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20世纪80年代,他基于中国黄土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黄土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际科学界所信服。他一直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的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合起来,把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他在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他发表的文章被SCI论文引用3000余次,同时,他的研究成果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重建以及东部沙地治理等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他的工作推动了地球环境科学的发展,使中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立于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

前任主编丁仲礼,1957年出生于浙江嵊州。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民盟中央主席。兼任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理事等。历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中国全国委员会主席,国际IGBP-PAGES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科联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中国全国委员会主席,国际第四纪联合会黄土委员会委员,国际新近纪/第四纪界线工作组成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第四纪地质学、古气候学、古全球变化、风成沉积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30余篇。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优秀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黄汲清青年科技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现任主编郭正堂院士,1964年1月生于山西应县。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全球变化中国委员会古全球变化工作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副主席,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黄土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副主编、《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及《Climate of the Past》编委,等。主要从事新生代地质与古气候学研究,在风尘堆积地层学、古土壤与古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显著研究成果。曾任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古气候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古全球变化(PAGES)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亚澳环球环境大断面(PEP-II)国际项目共同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科学通报》副主编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球变化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青藏高原研究青年科技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等奖励。

2.3.2 培养优秀编辑人员保证期刊工作质量

长期以来,中国科学院系统十分注重编辑队伍的建设,一般都需要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科研人员或应届毕业生,通过准入制度、定期答辩上岗等方式,选择优秀人才加盟编辑队伍。本刊编辑的选择原则是[10]

(1) 学术素质高: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期刊,有一定专业学术素质的高学历编辑人员是办好期刊的重要因素。他们对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分布、前沿成果追踪和专家队伍非常了解,能协助主编初步识别稿件的学术质量,能直接对稿件进行初筛,能直接对专业语言进行加工。既具有专业性的编辑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中、英文编辑能力。

(2) 品质素质好:好的编辑还必须具备守德敬业、团结利人的品行,能把期刊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不计较个人得失;能耐受得住常规出版工作的繁琐和寂寞;能尊重主编、尊重专家,遵守编辑道德规范,保持勤奋的学习心态。

(3) 能力素质强:要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乐于与作者、读者沟通,并能虚心接受作者、读者的建设性意见;善于借鉴其他期刊的成功经验,不墨守成规,勇于开拓创新。

2014年,赵淑君以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博士毕业,被聘为《第四纪研究》正式编辑。加强了《第四纪研究》期刊编辑人员的专业、学术水平。

2.3.3 强化审稿队伍建设

审稿人才建设和审稿制度建设同等重要,审稿质量和审稿时效都会直接影响稿件质量和稿源[11]。本刊长期注重审稿人才队伍建设和作者资源建设。我们认为,坚持同行评议制度是期刊稳定学术质量的根本保证。审稿人队伍的精心选择和长期维护,则是同行评议的质量保障;审稿质量是决定学术期刊质量的第一屏障。对审稿人的选择主要注重3点:

(1) 入选标准(抓其学术背景、责任心、主动精神);

(2) 动态管理(看其审稿水平、审稿效率以及对所审稿件问题和内容提出的准确性);

(3) 反馈机制(论文发表后的再评估:通过评估实际影响力反馈审稿人的能力和水平)。

我们深知,审稿人是行业研究队伍的佼佼者,在建设审稿专家队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编委的联系。编委的职责就是要在撰、审、荐、引等4个方面发挥作用。长期以来,编辑部与专家队伍建立了密切友好的关系,专家队伍默默无私的长期贡献和编辑部与专家保持的联动机制,使期刊长期保持较好的审核和监督功能。

2.3.4 加强作者队伍建设

作者队伍建设更是期刊发展的最基础条件[12]。一流的刊物离不开一流的作者!编辑部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重点关注高层次、高水平、高产出的作者,关注重要科研机构、重大科研项目、承担着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作者群。因为一流作者才能带来一流的稿件,一流的稿件才能成就高水平的学术期刊。

本刊特别注重来稿的原创性、新颖性、科学性和时效性,同时注意文章的专业术语、名词的科学表述性。另外,我们为了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发布了第四纪研究学术道德声明,《第四纪研究》的作者,一经投稿,均为默认同意以下条款:

(1) 原创性。论文成果确认为作者原创,不存在数据的捏造和篡改。文中提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均作了恰当的引用和标注。

(2) 没有一稿多投。投稿的论文在收到退稿信或者录用通知之前没有向其他编辑部投稿,没有将同一研究成果改换部分文字向其他编辑部投稿。

(3) 所有合作作者对论文的结论意见一致,均知悉并同意论文投稿。

(4) 论文正确的标注了资助基金项目编号。

(5) 论文中的研究成果不与其他研究者存在所有权冲突。

2.3.5 实施期刊数字化建设

《第四纪研究》2001年以来一直尝试着网络化数字化建设;2005年以后,本刊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开始走向规模化和正规化。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通过资金支持,给期刊数字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2009年期刊完成网络平台建设,采用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公司的Journal X网络采编系统,实现了网上投稿、审稿、催审、查下载、投稿、审稿、咨询、征订等工作,已经实现期刊日常工作的网络化。

网络化为期刊发展提供了现代化平台,在期刊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网络化平台的运行,从根本上改变了编辑部传统的工作方式,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1) 实现全文在线阅读和过刊免费下载,加速了科学知识的传播。2014年网站开通的html全文在线阅读,实现图表的放大、下载,相关文献链接功能,比纸媒阅读方式更加生动方便。

(2) 缩短了出版周期,提高了传播科技成果和信息的时效性。数字化的文章比纸质期刊提前与读者见面,缩短了从投稿到发表的周期。

(3) 采编平台将各种信息集约化、结构化。期刊审稿专家库得到不断扩展和完善,形成了专业更细、门类更广泛的专家库,编辑能够随机选择审稿专家,完成对稿件的科学查核。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期刊传播的平台化、网络化成为显著特点。近年来,为了推动期刊传播,增加期刊影响,我们开通了《第四纪研究》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最新期刊目次信息,提供投稿指南、参考文献格式等咨询,不定期推送学术会议信息、亮点文章推荐等信息,与作者、读者形成良好的互动。《第四纪研究》微信公众号开通过之后,得到了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热烈响应,关注人数稳步上升。

另外,随着新媒体平台化的发展,我们不能满足于单一的论文数据库平台和官网的推广,需要积极寻求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推广和介绍,使期刊数字化推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全面进行。

2.3.6 增强竞争和服务意识

为了保证期刊的学术和出版质量,《第四纪研究》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在严峻的竞争形势面前与时俱进,改变工作观念,增强竞争和服务意识,逐步树立起精品意识,争创一流期刊的思想。

在思想上,编辑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采用“参会进室走出去”的方式,积极组织优秀稿源。走出编辑部,追踪了解重要的学术会议和国家重要研究项目,掌握学科领域内的研究动态,开拓稿源渠道,以争取组织最优秀稿件。多年来,本刊编辑长期参与重要的国内学术会议,追踪了解国内重要研究如973等重大项目的进展,与科研人员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以保证期刊稿件的学术质量。

在学术上,编辑做到积极地配合主编或编委约稿、组稿;严格遵守主编、特约编审把关和终审的管理制度,确保刊物质量,恪守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在技术上,保证每期刊物的稿件质量,积极谨慎地处理来稿,不草率从事,不积压、拖延稿件,认真分析审稿专家的评审意见,配合主编或编委(或每期特约编审)慎重决定取舍,及时地将专家评审意见综合起来反馈给作者修改。同时认真编辑、修改作者的稿件,负责组织排版和校审工作,确保按时发刊、出版。

在编辑工作中,做到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本着为科研人员服务、为广大读者服务的意识,认真耐心地对待每一位作者、读者和询问者。耐心地给作者提出建议、解决问题,使他们的文章在修改过程中得到不断提升;对于投稿晚、但又特别优秀的稿件或最新的科研成果能加急处理,尽快发表,使它们以最佳的方式、最快的速度面向读者。

对审稿通过后的稿件,力求做到:地名必查,核对文图、文表、图表数据的相符性;专业名词、术语全文是否统一;核查每一条参考文献的正确性以及文中引用文献是否与正文内容的一致性;英文摘要中的有关项目是否与正文一致,等等,并尽量减少期刊的出错率。

通过编辑的精雕细琢,努力使刊登的论文的文字叙述更加流畅、文理逻辑性更强,科学涵义表达更准确;图表清晰,设计美观、合理,使文章安排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观性;量纲、单位和符号的使用遵照国家标准化要求,以提高编辑出版质量。

2.3.7 期刊出版调整

(1) 版式优化

2004年开始,对编排格式进行了改进,包括:1)由2003年以前的小16开本扩版为大16开(图 2);2)页码增加。每期平均页码由2003年的112页,逐步增加到2015年以后的246~260页。年载文量从2003年的98篇,到2018年约140篇(表 2);3)改变编排方式,将作者彩图插入文中,使文章图文并茂。

图 2 《第四纪研究》封面的变化 Fig. 2 Cover changes of Quaternary Sciences

表 2 2003~2018年《第四纪研究》载文量一览表 Table 2 Annul article numbers of Quaternary Sciences from 2003 to 2018

(2) 刊物规范化

针对读者提出的期刊封面和封底过于单调,封底不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化的要求,影响刊物进入国际期刊体系,从2004年第1期开始,扩版后的《第四纪研究》的封面、封底彻底改变:封面每期刊登不同的、与本期发表文章相关的第四纪地质现象的图片或图版,以充分反映这一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封底版本记录增加中英文对照。由于刊物的改版以及封面、页码增多等诸多变化,刊物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封面和封底的改变,使期刊更加规范化,刊物刊登文章更加符合中国科学院期刊出版发行标准和国家出版、编辑标准。为此受到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好评,也得到出版、期刊行业人士的认可。

与此同时,为了使《第四纪研究》的编辑和出版规范化,在每篇文章中增加了doi号、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以及文献标识码等,便于论文被广大读者检索、引用。

(3) 缩短出版周期,扩大自由投稿稿源

稿件处理的周期直接影响着期刊传递科研成果的速度[10]。编辑部一方面严格按照稿件受理、编辑初审、专家评审、返修、编辑、发排等期刊出版流程进行工作,紧密安排,不让时间耽误在编辑部,注意缩短审理周期;另一方面对优秀稿件采取特殊处理,打破按来稿时间排队刊出的常规,加班、加点,使一些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尽早与读者见面。

2002年以前自由投稿的稿件发表周期达一、二年以上,致使自由投稿稿件锐减或积压。针对《第四纪研究》来稿量不多,但稿件却积压的反常现象,编辑部从2004年开始采取弹性页码制,根据录用稿件数量的多少确定每期发排稿件;同时,利用作者队伍的各自优越条件,稿件从受理、编辑初审、专家评审、返修、编辑、发排全面网络化,大大提高了编辑部的运行效率,缩短了出版周期。目前,编辑部要求稿件初审后立即送审,并规定100天之内必须把稿件是否录用的信息反馈给作者,大多数稿件的出版周期一般不超过10个月,最短3个月时间。

随着出版周期的缩短,增强了期刊的凝聚力,作者投稿积极性提高。除专题组约稿件外,自由投稿量大幅增加,稿件的可选择性加大,根据来稿统计:每年平均收到稿件由2001年的160~180篇逐渐增加至2018年的约400篇。本刊自由投稿稿件的录取率达30 % ~40 %,保证了稿件刊登的学术质量和专业水平。

(4) 扩大刊物英文的信息量,使《第四纪研究》刊登的内容便于参与国际交流

改版后的期刊,要求英文摘要500词左右;中文参考文献一律中英文对照,并聘请国内外专家审核英文摘要以及图题、表题等英文内容,提高期刊的英文水平,便于国外不懂中文的第四纪研究学者了解论文和中国第四纪的科学成果。

3 《第四纪研究》的主要成果以及在全国学术期刊中的地位和现状 3.1 成为核心期刊,被全国各大数据库列为统计源刊物

能否进入一个国家的主流期刊检索数据库,反映一个刊物在这个国家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能否进入全球最权威的数据库,反映了一个刊物的全球影响力和科学水平[13]。科技期刊历来以能够进入重要检索机构的数据库为荣。

具有检索功能的强大期刊数据库是期刊评价的最有效工具。它们可以揭示期刊之间的引证关系,提供期刊使用和关系衡量的量化指标,这些指标有效地诠释了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期刊依据这些指标,确立自己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读者、作者均以此为依据,考察期刊的重要程度。因此,所有期刊都把自己能够成为权威的检索数据库的统计源,看成是期刊发展的里程碑性大事件。

在我国,1989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建了我国第一个科学引文数据库,1996年,建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英文简称:CSCD),1998年出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光盘版;1991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完成《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分析数据库》(英文简称:CSTPC);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1992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每隔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期《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称要目总览),筛选国内优秀刊物进入要目总览。

CSCD、CSTPC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这3个具有检索功能的数据库,是中国学术界广为认知的重要数据库。虽然CSCD、CSTPC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和选取依据了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的尺度方法也不完全一致,但能够同时成为它们的统计源刊物,则被认为是国内最重要的期刊——核心期刊,3个数据库缺一不可。目前我国各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把在这3个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作为广大师生和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的源期刊,作为评价研究、学术水平和评定技术职称的重要参考依据。文章发表在被三大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中,意味着被重视或认可。

本刊在1996年,分别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列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并成为它们的数据库核心期刊;2001年起,编辑部在主编和编委会的支持下,加大了对优秀稿件的组稿力度,特别注意发表那些在学术上有新意、引导学科发展方向的热点文章。2004年,《第四纪研究》成为北大《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统计源刊物。这样,到2004年,本刊完成了成为中文核心期刊的全过程。在以后的各个评审年度,本刊均被这几种重要数据库收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三大检索机构的统计源期刊。另外,还有许多全国性的科技期刊数据库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简称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数据库,等。尤其是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 自1994年建立以来一直收录《第四纪研究》为来源期刊。

因此,全国主要科研机构和重点大学均把本刊列入职称评价文章的可统计刊物,比如著名的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等。

3.2 期刊计量指标稳步上升

经过60年的发展,《第四纪研究》成为展示第四纪科学研究的窗口,它引领着第四纪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广大第四纪科学工作者学习、研究的重要参考材料。目前期刊在第四纪地质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地位以及在我国科技期刊总体中的地位日益增强,期刊综合评价指标自2001年以来逐年提高,并稳步上升(表 3图 3)。刊物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处于全国地学期刊前列(表 4)。根据近十几年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14]数据统计,影响因子(IF)由2005年的1.478上升到2016年的2.585;总被引频次(TC)2005年的1535上升到2016年的3245。

表 3 2001~2016年《第四纪研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统计 Table 3 Statistics of IF and TC of Quaternary Sciences during 2001~2016

图 3 《第四纪研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2001~2016年的变化曲线[14] Fig. 3 Variations of IF and TC of Quaternary Sciences during 2001~2016[14]

表 4 2006~2016年《第四纪研究》在地学期刊的排名[14] Table 4 Ranking of Quaternary Sciences in the Earth science journals from 2006 to 2016

表 3图 3得到,《第四纪研究》的十几年的影响因子平均值是1.811,被引频次平均值为2128,均保持较高的水平,表明所发表的论文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学术影响力。

3.3 在地球科学或地质科学的排名

《第四纪研究》2007年以来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在地学科学领域的排名,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影响因子,多次排名第1(表 4)。

表 5表 6是根据2013年和2014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14]得到的《第四纪研究》2012年影响因子在全国科技期刊的总排序和2013年全国地学期刊的排名。2012年的影响因子1.821,在全国1994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30种中文科技期刊和64种英文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总排序表中居第11位(表 5)。2013年的影响因子2.020,在影响因子排序前40名之内的地质科学、地球科学、地球物理学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2,总被引频次排名第7(表 6);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有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位居第1。

表 5 《第四纪研究》2012年度影响因子在全国科技期刊总排序 Table 5 Ranking of impact index of Quaternary Sciences in the science journals of China in 2012

表 6 《第四纪研究》2013年度影响因子在全国地学科技期刊总排序[14] Table 6 Ranking of impact index of Quaternary Sciences in the the Earth science journals of China in 2013[14]

表 7表 8分别是《第四纪研究》2015年和2016年的前30名《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14]地质学、地球科学综合、地球物理学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排序表,从中可以看出,《第四纪研究》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排序在2015和2016两年同样位居前列。

表 7 2015年度地质学、地球科学综合、地球物理学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排序表(前30名)[14] Table 7 Ranking of impact index and total cites of Quaternary Sciences in geology, earth science, and geophysics journals of China in 2015(top 30)[14]

表 8 2016年度地球科学综合、地球物理学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排序表(前40名)[14] Table 8 Ranking of impact index and total cites of Quaternary Sciences in geology, earth science, and geophysics journals of China in 2016(top 40)[14]

表 9为2015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排名,《第四纪研究》在地质学和地球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15,位居前列。另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6~2017年版)》)本刊2016年综合影响因子3.275[15],影响因子学科排名为9/ 108,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引用总被引频次为3806,;2017年综合影响因子2.339[15],影响因子学科排名为15/ 108,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引用总被引频次为3262。在地学界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期刊中仍名列前茅。

表 9 2015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15]地质学、地球科学类排行榜(前20名) Table 9 The most international influential science journal ranking in Geology and earth science 2015(top 20)[15]
3.4 获奖情况

(1) 连续获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科技期刊优秀期刊三等奖(表 10),尤其是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科技期刊排行榜三等奖第10名,获得基金资助五万元用于期刊发展和编辑部建设。

表 10 《第四纪研究》在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科技期刊优秀期刊三等奖中的排名和分值 Table 10 Ranking and scores of Quaternary Sciences in the third prize of outstanding journals of sci-tech periodicals published

(2) 2008年和2017年底分别获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图 4)。

图 4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证书 Fig. 4 Certificate of outstanding S & T journals of China

(3) 2012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别获得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图 5)。

图 5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证书 Fig. 5 Certificate of Most international influential S & T journal of China

(4) 刊登的多篇文章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图 6)。尤其是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协组织实施的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论文遴选结果公布,《第四纪研究》2015年第6期汪品先院士等学者发表的文章“从南海看第四纪大洋碳储库的长周期循环”有幸入选。全国期刊的入选论文共99篇,其中地学研究领域的论文入选仅10篇;并对每一篇获入选论文作者奖补10000元。本次入选的99篇论文是2013年来发表在我国科技期刊上的优秀论文的代表,或在基础研究领域对所在学科发展有重大影响或能够开拓和引领学科发展;或在应用研究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能够引导所在学科工程与技术发展。以上这些获奖论文代表了中国学术界或第四纪研究科学领域近几年最优秀和最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图 6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和优秀论文证书 Fig. 6 Certificates of the F5000 articles and outstanding article
4 2001~2017年以来单篇论文文献引用统计分析

学术期刊网络传播效应一定程度上优于纸媒[16]。单篇论文被引次数的多少反映了读者对文章的关注程度和文章的学术水平。根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资料,本文统计了2001~2017年本刊单篇论文文献前100位的被引频次数据(表 11)。从表 11中看到,反映第四纪研究分支学科的环境、生态等研究的文章名列前茅。文章内容基本上以气候变化、沙尘暴、生态环境等热点问题与人们的现代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学科为主。这些有影响力的、关乎着人类当前生活的文章在本刊发表,推动了这些领域和方向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表 11 2001~2017年《第四纪研究》前100名单篇文献引用情况统计表 Table 11 Top 100 most cited articles published during 2001~2017 on Quaternary Sciences

排名第一、第三和第四的施雅风院士、李吉均院士和安芷生院士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第四纪地质科学家,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带头人。施雅风院士为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冰川学家,是我国冰川学研究的奠基者,他从无到有,开创和推动了我国冰川物理、冰川水文、冰芯与环境、冰雪灾害、第四纪冰川等方面的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中国冰川学理论,把中国冰川学研究不断推向世界前沿;李吉均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自然地理与地貌学家,他长期从事我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研究,特别是有区域特色的青藏高原地貌演化、高原隆升及其对我国自然环境形成的影响研究,对黄河起源、黄土地层和第四纪环境演变等以及我国干旱环境的形成演化有独到见解;安芷生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第四纪地质和环境地质学家,长期从事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对于黄土与环境、地层学、古土壤与古气候学、磁性地层学和微形态学、季风变迁与过去全球气候变化、黄土高原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他们的文章具有很高的引用率,反映了他们深厚的学术水平、广阔的科学思想以及对《第四纪研究》期刊的重视。尤其是施雅风院士,在他仙逝之前的几年,不惧高龄,经常为本刊撰写文章,这些文章的学术水平高、理论性强,提高了本刊的学术质量。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刘东生院士以及他领导的科研团队撰写的几篇文章,也名列前茅,反映了他对第四纪研究学科发展的敏感性和前瞻性思维。他的“中国黄土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一次事实与故事相结合的讨论”、“第四纪科学发展展望”、“开展“人类世”环境研究, 做新时代地学的开拓者——纪念黄汲清先生的地学创新精神”、“科学工作假说(Working Hypothesis)是科学创新的基础”等一系列文章,对第四纪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性意义。

5 面临的问题、对策及发展构想 5.1 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1) 高质量的稿源仍旧比较缺乏

稿件是期刊的生命,没有优秀的稿件,期刊永远不会有发展。自2004年以来至今,《第四纪研究》每年包括所组稿件和自由投稿基本相对比较稳定在300~400份之间,自由投稿稿件的录用率为30 % ~40 %。但无论是所约稿件还是自由投稿,稿件的质量都有提高的空间,尤其是自由投稿的稿件,学术水平高的稿件不多,创新性的稿件更少。相当部分学生文章比较浮躁,缺少足够的时间和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刊物紧缺的是国内外知名科学家的大作和来自科研第一线专家的高质量论文。如何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专家把最新的科学成果投到本刊来,是很迫切的任务。这种情况与大的环境有关。目前单位考评、职称晋升都以发表国外或SCI等的文章为标准,这样促使科研工作者把好的论文或最新的优秀成果不在国内发表或不在未进SCI以及其外围的刊物上发表。这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使我国大量优秀稿件外流,这是不争的事实。

对策:1)编辑部仍会继续坚持主编或编委组稿,主动组约稿件,走组稿、约稿与自由投稿并举的路子。狠抓组稿工作,提高稿件含金量。2)加强编辑部的对外联系,积极参加各种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与作者、编委、审稿人的联系,跟踪当前最新及前沿第四纪科学、基金课题,跟踪重大课题负责人。3)与基金委、科技部、科学院等部门合作,追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实施阶段性报道。建立国内重点科学家数据库,与国内优秀科学家建立广泛联系。4)充分发挥主编和各编委的作用,编委首先成为本刊的重要作者群或推荐各自研究领域的优秀稿件和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信息。5)提高刊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吸引作者。除组稿和自由投稿外,逐步建立多渠道的稿件来源。

(2) 期刊新媒体融合度较低

近些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对于期刊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者对于碎片化阅读、移动式阅读以及个性化定制阅读的要求越来越高。《第四纪研究》应该充分了解新媒体的优点,把握机会,搭上时代的快车。

对策:1)对于已有期刊网站平台进一步优化服务,继续提供文章的全文html阅读、在线采编、消息通告等服务,另外增加稿件模板、地图底图、写作指南的下载,更好的为作者和读者服务;2)关注有关开放获取(OA)支持政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加入;3)继续做好微信推广平台的建设和维护,首先保证推送信息的正确、准确和及时,其次努力使信息生动、丰富,增加关注者的粘着力;4)积极关注多元化的出版平台,主动开发新的有效的传播渠道,增加期刊影响力。

面对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编辑队伍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除了加强编辑专业知识和编辑技术方面的学习,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减少刊物的出错率,还要努力学习新媒体相关知识,适应新形势。勇于解放思想,面向未来。满足于现状,仅仅能从文字方面编辑好稿件,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优秀期刊的后面应有一个高效率、高水平的编辑队伍支持,编辑需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才能适应日益更新的科学发展,办好刊物。目前《第四纪研究》编辑工作人员2人,处理的稿件数量大,劳动强度高,工作人员基本超负荷工作。

(3) 国际化问题

我们的期刊具有良好的品牌,《第四纪研究》学术水平和地位在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全国地学期刊中各项评价指标均名列前茅,但与本刊的发展目标还相差较远,期刊的国际化程度不高。至今还没有与国际任何重要的检索机构建立联系,没有进入SCI检索体系。走出国门也是当务之急。

对策:1)建立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编委会,让编委(都是国内顶尖科学家)在国际交往中宣传本刊,在出国过程中访问相关机构,建立联系;2)发表论文的学术水平高,研究领域具有全球性;3)参考文献译成英文;4)建议编辑走出国门,开拓视野,学习国内外其它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

期刊的国际化程度高以及进一步提高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是把《第四纪研究》推向国际、进入SCI检索体系的关键。

期刊计量指标的提升在于优秀稿件的获取和编辑人员的精心加工,二者缺一不可。要从期刊编辑的角度提醒作者注意在发表文章的时候,充分利用和引用国内优秀期刊的原始数据和相关文献。另外,还要建立第四纪研究及相关领域期刊的战略群体。目前第四纪研究方面的刊物虽然数量不少,比如《中国沙漠》、《第四纪与海洋地质》等等,但基本上缺乏沟通。我们希望建立国内众多第四纪研究相关领域类别刊物之间的必要联系,建立与第四纪科学研究有关的期刊群,互相联系,建立期刊共同发展和文献互引的平台。共谋发展,使《第四纪研究》的各项评价指标更上一层楼。

5.2 发展构想和承诺

在当前国际化和网络化的环境下,如何促使刊物提高学术质量、和谐稳固发展,创建精品期刊,采取何种办刊模式和经营模式方能促进期刊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1) 继续提高期刊的学术地位,提高刊物质量

继续在主编和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第四纪研究》的各项编辑工作,更好地完成编辑部的各项编辑、出版工作;积极地配合主编或编委,并密切结合学科的发展方向组织稿源,巩固和提高期刊的学术地位;继续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并不断提高学术期刊的综合评价指标,尤其是提高本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使其排名仍保持前列,希望《第四纪研究》的影响因子继续稳步上升。学术上严格遵守主编和编委会、特约编审把关和审稿,具体包括:1)严格审稿制度。作为编辑,要提高期刊的质量、确保期刊的质量,所审稿件与审稿人的专业一致和严格对口是关键,审稿人的专业水平、学术造旨也很重要。严格审稿制度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2)坚持特邀编审制度和主编或副主编终审制度。文章刊登之前都需由主编或每期特邀编审过目、把关和最后定稿。

(2) 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办刊理念

没有一流的服务态度和精神,办不成一流的刊物。编辑部要设身处地为读者和作者着想,把这种服务第一的理念渗透到办刊工作的每一环节。树立期刊编辑工作就是为科学家服务、为科学事业服务、为每一位作者和读者服务的意识和思想。这种服务要体现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具体做到:1)及时送稿退稿,缩短作者等待时间。特别是要提高为年轻作者服务意识。让年轻人在投稿、改稿、退稿、发稿的过程中,提高和完善自己,从而引导他们更加热爱第四纪科学研究。2)缩短出版周期,让优秀稿件一旦录用,尽快发表。特别注意创造宽松学术交流环境,弘扬学术自由讨论精神,促进知识创新。对有新意但不成熟,或有争议的稿件要谨慎对待,能发表的尽量争取发表。3)继续增加载文量,扩大期刊规模,形成本刊的信息优势,这种优势会让本刊在相同或相近领域的期刊中获得较高和广泛的引证,让论文全面反映我国第四纪科学研究各个分支学科的现状和进展。4)继续提高编辑素质和工作技能。这种技能体现在具有熟练的编辑技巧,对每一篇来稿,要有对文字快速准确的编辑、对公式符号的把握和理解、对文献敏锐的查找手段和补遗能力。从而编辑出一流稿件,出版出精美漂亮的一流杂志,让作者满意、读者满意。

(3) 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让《第四纪研究》成为精品期刊

办刊人要建立强烈的品牌意识,把《第四纪研究》做成精品期刊。我国第四纪研究科学事业目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国家近年来对环境、生态等科学研究领域越来越重视,投入的研究经费也越来越大,能够产出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树立了强烈的品牌意识,精品期刊就要有精品稿件,这就促使我们花大气力与知名科学家建立联系、与国家重大发展项目建立联系、与重大项目的研究过程建立联系,从而能够发掘最优秀的稿件,一旦重大项目有重大突破性成果,我们就会成为第一个知道成果的办刊人,我们的刊物就会成为最新成果的第一个载体。

建立了品牌意识,就会让一切工作围绕着提高期刊品牌而开展,以提高刊物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评估指标,加大载文量规模,增加国际化的办刊理念,严格遵守国家、国际期刊标准,向国际化发展运营,等等为办刊目的。

办刊人和编辑队伍具有服务第一的办刊理念、强烈的品牌意识、扎实的工作态度、精湛的编辑技能和对刊物炽烈的爱,这是使刊物学术质量提高、和谐稳固发展的大前提。

(4) 成为读者和作者的知心朋友

长期以来,《第四纪研究》在不断发展中已经有了自己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作者和读者是期刊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把作者和读者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为作者排忧解难,快速解决作者、读者的各种问题。我们殷切期望广大读者和作者,关心、爱护《第四纪研究》,经常检查刊物的不足,指出刊物的缺点,鼓励刊物的进步。也希望你们把自己最好的论文和最新、最优秀的科研成果投给《第四纪研究》,编辑部将以最快的速度和优质的服务,报道第四纪科学研究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

6 结语

从1958年到2018年,《第四纪研究》经历了初期的30多年的创刊与起步、稳步发展和成长的10年以及新世纪开始后的18年变革和创新,完成了60年的光辉奋斗历程。一个以不定期出版的《中国第四纪研究》刊物发展为全面反映第四纪科学研究综合性的学术精品期刊,跻身于优秀、核心期刊之列——这是办刊人的幸事,是第四纪研究事业的幸事,是广大读者、作者的幸事。回顾《第四纪研究》创刊60年以来的历程和办刊实践,深深体会到离开了作者和读者的支持,刊物的发展就无从谈起。我们总结本刊的发展历程和办刊经验,找出期刊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面临的问题,与读者、作者共同探讨和展望今后期刊的发展,就是要把期刊办得更好,让《第四纪研究》成为一流的精品期刊,跻身国内外一流的优秀期刊之列。

但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刊物与国内外的优秀期刊相比仍有差距,稿件审理效率还难尽人意,依然面临着优秀稿源流向SCI期刊的严峻挑战,面临同类期刊对有限稿件资源的竞争,要想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稿件并立足国际学术期刊之列、进入SCI体系,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今后,编辑部将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强化精品意识,继续在主编和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第四纪研究》的各项编辑工作,坚持办刊宗旨,与广大读者、作者一起,将《第四纪研究》办成一流期刊,使其更加具有特色性、前瞻性、原创性和可持续性。

致谢: 感谢时任《第四纪研究》期刊主编韩家懋老师2007年提供“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大事记(讨论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杨美芳, 田万华. 浅析《第四纪研究》的发展变化以及原因[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8, 19(3): 428-432.
Yang Meifang, Tian Wanhua.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changes of the Chinese journal Quaternary Sciences[J].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 2008, 19(3): 428-432.
[2]
韩家懋, 刘丽. 刘东生年谱[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7: 21.
Han Jiamao, Liu Li. Chronicle of Liu Tungsheng[M]. Beijing: The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2017: 21, 55, 83, 112.
[3]
侯德封.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开展第四纪研究工作[J]. 中国第四纪研究, 1958, 1(1): 1-5.
Hou Defeng. Quaternary research work for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China[J]. Quaternaria Sinica, 1958, 1(1): 1-5.
[4]
刘东生. 编后记[J]. 中国第四纪研究, 1980, 5(1): 99.
Liu Tungsheng. Postscript[J]. Quaternaria Sinica, 1980, 5(1): 99.
[5]
刘东生. 发刊词[J]. 第四纪研究, 1989(1): 1-2.
Liu Tunsheng. Foreword[J]. Quaternary Sciences, 1989(1): 1-2. DOI:10.3321/j.issn:1001-7410.1989.01.001
[6]
刘东生. 第四纪科学发展展望[J]. 第四纪研究, 2003, 23(2): 165-176.
Liu Tungsheng. The prospects of Quaternary science in China[J]. Quaternary Sciences, 2003, 23(2): 165-176. DOI:10.3321/j.issn:1001-7410.2003.02.006
[7]
刘嘉麒, 韩家懋. 跻身世界前列的中国第四纪研究:回顾和展望[J]. 第四纪研究, 2003, 23(2): 225-230.
Liu Jiaqi, Han Jiamao. China Quaternary research stand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front:Recollection and prospect[J]. Quaternary Sciences, 2003, 23(2): 225-230. DOI:10.3321/j.issn:1001-7410.2003.02.013
[8]
郭正堂. 历届INQUA大会简介[J]. 第四纪研究, 1992(1): 79-92.
Guo Zhengtang. Introduction to past INQUA conferences[J]. Quaternary Sciences, 1992(1): 79-92. DOI:10.3321/j.issn:1001-7410.1992.01.011
[9]
刘东生. 后记之二[J]. 第四纪研究, 2001, 21(1): 88.
Liu Tungsheng. The second postscript[J]. Quaternary Sciences, 2001, 21(1): 88. DOI:10.3321/j.issn:1001-7410.2001.01.015
[10]
刘宗秀, 赵秀英. 开拓创新辉煌历程——《气象学报》办刊80年的主要进展[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 17(5): 781-785.
Liu Zongxiu, Zhao Xiuying.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Case study on progress over 80 years made by Acta Metetorlogica Sinica[J].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 2006, 17(5): 781-785. DOI:10.3969/j.issn.1001-7143.2006.05.027
[11]
韩翠娥. 改进和完善审稿制度、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J]. 编辑学报, 2016(s1): 34-36.
Han Cui'e. Improving and perfecting the peer review system to ensure the academic quality of journal[J]. Editors Journal, 2016(s1): 34-36.
[12]
陈辉. 论作者队伍建设与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J]. 编辑学报, 1999(4): 208-210.
Chen Hui. Construction of authors' rank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i-tech journals[J]. Editors Journal, 1999(4): 208-210.
[13]
张军, 张士莹, 曹家麟. 科技期刊引证指标与刊物影响力关系[J]. 出版发行研究, 2009(3): 62-64.
Zhang Jun, Zhang Shiying, Cao Jialin.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ation index and influence of journals in sci-tech journals[J]. Publishing Research, 2009(3): 62-64.
[14]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R].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2017.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Chinese S&T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R]. Beij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2003-2017.
[15]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R]. 2016-2017.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CD)Electronic Magazine, Bibliometric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 Comprehensive Citation Annual Report[R]. 2016-2017.
[16]
赵文义, 杨琦. 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效应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17-818.
Zhao Wenyi, Yang Qi. Analysis on effects of network transmission of academic journals[J].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 2007, 18(5): 817-818.
Review and prospects: In memory of the Chinese journal Quaternary Sciences on founding 60 years
Yang Meifang, Zhao Shujun, Tian Wanhua     
( Editorial Office of Quaternary Sciences,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Quaternary Sciences since its foundation 60 years ago, and gave a summary of the experiences during this explorat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we analyzed the journal's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 during 2001~2017, and discussed the journal's situation and tend in China's science journal indus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Quaternary Sciences 60 years ago, along with the flourish of China's Quaternary science and its great progress in the world's Quaternary research, Quaternary Sciences has become an influential core journal in Quaternary geolog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his achievement is greatly supported by the Chief editors, the editorial board, the editors, the authors and the readers.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noticed the problem faced and took steps to solve them, and finally set first class science journal as a goal.
Key words: science journal    Quaternary Sciences    review    prospect    core journal    experience in journal publishing